邵庭推开庆喜班的后门,木门发出"吱呀"一声轻响,在寂静的冬夜里格外清晰。
看门的老张头正裹着棉袄打盹,听到动静猛地惊醒,见是邵庭和段明昭,立刻喜气洋洋地拱手拜年:“邵老板!段少帅!新年好哇!”
邵庭笑着回礼:"张伯,新年好。"
段明昭也微微颔首,语气里带着几分难得的松弛:"您新年好。"
老张头搓着手,笑得满脸褶子:"班主带大伙儿下馆子去了,园子里就剩我一个,您二位这是......?"
邵庭温声道:"我带少帅来看看戏台,您歇着,不用管我们。"
老张头连连点头,识趣地退回门房,还贴心地递上一盏灯笼:"夜里冷,您二位别待太久,当心着凉。"
戏园子里空无一人,偌大的厅堂里只有几盏长明灯幽幽亮着,映得雕花木栏投下斑驳的影子。
邵庭牵着段明昭的手,穿过寂静的走廊,来到戏台前。
他松开手,转身走上舞台,靴底踩在木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戏台子的木板是可以掀开的,以前里面放了不少货物,现在都被班主搬空了,踩着格外响。
"段少爷,"他站在舞台中央,唇角勾起一抹浅笑,声音里带着几分戏谑,"您想听什么戏?"
段明昭愣了一下,这个称呼已经很久没从邵庭口中听到了。
恍若隔世的熟悉感漫上来,他唇角微扬,故意摆出几分当年的少爷派头,懒洋洋地往前排太师椅上一靠:
"本少想听《霸王别姬》,不知道邵老板唱过没有?"
邵庭装作为难的样子,眉头轻蹙,指尖在袖摆上轻轻捻了捻:"这个嘛...只私下练过,还未登台唱过。"
他顿了顿,眼尾微微上挑,带着几分撩人的意味:"不过今儿个是您包了场,您想听什么,我都唱。"
段明昭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微哑:"那就唱吧。"
邵庭转身退入后台,片刻后再出来时,已换了一身素白戏服。
他没有上妆,只在腰间系了条猩红的绸带,如同一抹骤然绽开的血痕,衬得他身形愈发清瘦挺拔,眉宇间竟透出几分虞姬的哀婉与决绝。
他站定在舞台中央,深吸一口气,忽然抬手;水袖一甩,如流云般展开,在昏黄的灯光下划出一道弧。
"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
他的声音清亮悠远,在空荡的戏园里回荡,像是穿越了时光,回到三年前他们初遇的那一晚。
段明昭坐在台下,目光紧紧锁在邵庭身上,周遭的一切都成了模糊的虚影,这世上仿佛只剩他一人。
邵庭的每一个转身,每一个眼神,都像是为他而做,为他而活。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唱到悲怆处,邵庭的眼尾微微泛红,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
那不是为戏里自刎的虞姬,也不是为四面楚歌的霸王,而是为台下这个活生生的段明昭——这个在乱世里扛着枪、守着城,把软肋悉数暴露给了他的人。
他们多像戏里的霸王与虞姬啊。
一个是铁骨铮铮的将军,守着风雨飘摇的城池,前路是刀枪剑戟;一个是婉转承欢的戏子,却在暗夜里藏着锋芒,用自己的方式护着心上人。
没有垓下的绝境,却有着同样的孤勇。明知前路难测,仍愿为彼此倾尽所有。
他唱的是戏,诉的却是他们的命。
段明昭的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椅子扶手,胸口像是被什么狠狠撞了一下,酸胀得发疼。
他分不清是为戏里的悲壮,还是为眼前的真切。
一曲终了,邵庭微微喘息着,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站在舞台中央,灯光从他头顶洒下,在身后投下一道孤寂的影子,却又因台下那道灼热的目光而显得格外鲜活。
段明昭站起身,一步步走上戏台,靴底踩在木板上的声音在寂静的戏园里格外清晰。
他走到邵庭面前,伸手抚上他的脸颊,指尖轻轻擦去他额角的汗:"唱得真好。"
邵庭仰头看他,唇角微扬:"段少爷可还满意?"
段明昭低头吻住他的唇,所有的话语都消失在交缠的呼吸里,只剩一句含糊的喟叹:“满意极了。”
烛火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戏台的幕布上,交叠纠缠,不分彼此。
*
北平协和医院。
走廊里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惨白的灯光照在光洁的地板上,映出两道修长的影子。
邵庭跟在段明昭身后,看着他挺直的背影,心里微微发紧。
自从段明昭从东北战场回来,段明兰立刻押着他去了北平最好的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和治疗。
如今他的腿伤已经好了大半,只在阴雨天会隐隐作痛,身上的其他伤口也结了痂,留下深浅不一的疤痕。
可邵庭知道,这些看得见的伤,远不及那些看不见的痛。
"段少帅,这边请。"
护士推开诊疗室的门,恭敬地引他们进去。
主治医生是个留洋回来的中年男人,戴着金丝眼镜,笑容温和:"段少帅,恢复得不错啊。"
他示意段明昭躺到检查床上,熟练地卷起他的裤腿,露出那道狰狞的疤痕。
子弹贯穿的伤口已经愈合,但皮肉仍有些凹凸不平,像一条扭曲的蜈蚣,盘踞在大腿上,颜色比周围的皮肤深了好几度。
医生轻轻按压了几下:"还疼吗?"
段明昭摇头:"不疼了,只是受寒了会发疼。"
医生又检查了他腰侧的刀伤和肩胛处的弹片伤,最后满意地点点头:"恢复得很好,比预想的快多了,看来年轻底子确实扎实。"
他拍了拍段明昭的肩:“还是要多注意保暖,尤其这几处旧伤,最怕反复折腾。”
段明昭淡淡“嗯”了一声,起身整理衣服,动作快得有些刻意,像是不愿让人多看那些疤痕一眼。
邵庭站在一旁,目光扫过他身上的疤痕,胸口像是被什么揪了一下。
这些伤,每一道都是死里逃生的印记。
走出诊疗室,段明昭忽然停下脚步,看向窗外。
春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洒进来,落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眉骨的锋利轮廓,睫毛的影子投在眼下,显得他的眼神格外柔和。
"怎么了?"邵庭轻声问。
段明昭沉默片刻,声音很低:"我能活着回来,已经比很多人幸运了。"
他的目光落在远处,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那些永远留在东北雪地里的同伴,看到了那些冻成冰雕的同伴,他们的眼睛还望着家乡的方向。
邵庭没说话,只是悄悄握住了他的手。
段明昭的掌心温热粗糙,指腹有常年握枪留下的茧,此刻却微微发颤。
"走吧,"段明昭收回目光,反手握住邵庭的手指,"回家吧。"
“天气会越来越暖和的,到时候我们可以去踏青。”
“城南那处老宅院里,有棵百年的西府海棠,”他回忆着,声音里带了点温度,“往年这个时候,花苞该鼓起来了,等天再暖些,能开得满树云霞似的。”
邵庭的眼睛亮了亮,唇角弯起的弧度比春日阳光还要柔和:“那就说定了,等再过些时候,我们就去看海棠。”
“到时候带壶新茶,”段明昭补充道,像是已经在心里描好了那幅图景,“坐在海棠树下,听你唱段戏。”
邵庭笑着点头,指尖轻轻挠了挠他的掌心:“好啊,唱《游园惊梦》如何?‘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配海棠正好。”
两人相视一笑,握紧了彼此的手。
看门的老张头正裹着棉袄打盹,听到动静猛地惊醒,见是邵庭和段明昭,立刻喜气洋洋地拱手拜年:“邵老板!段少帅!新年好哇!”
邵庭笑着回礼:"张伯,新年好。"
段明昭也微微颔首,语气里带着几分难得的松弛:"您新年好。"
老张头搓着手,笑得满脸褶子:"班主带大伙儿下馆子去了,园子里就剩我一个,您二位这是......?"
邵庭温声道:"我带少帅来看看戏台,您歇着,不用管我们。"
老张头连连点头,识趣地退回门房,还贴心地递上一盏灯笼:"夜里冷,您二位别待太久,当心着凉。"
戏园子里空无一人,偌大的厅堂里只有几盏长明灯幽幽亮着,映得雕花木栏投下斑驳的影子。
邵庭牵着段明昭的手,穿过寂静的走廊,来到戏台前。
他松开手,转身走上舞台,靴底踩在木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戏台子的木板是可以掀开的,以前里面放了不少货物,现在都被班主搬空了,踩着格外响。
"段少爷,"他站在舞台中央,唇角勾起一抹浅笑,声音里带着几分戏谑,"您想听什么戏?"
段明昭愣了一下,这个称呼已经很久没从邵庭口中听到了。
恍若隔世的熟悉感漫上来,他唇角微扬,故意摆出几分当年的少爷派头,懒洋洋地往前排太师椅上一靠:
"本少想听《霸王别姬》,不知道邵老板唱过没有?"
邵庭装作为难的样子,眉头轻蹙,指尖在袖摆上轻轻捻了捻:"这个嘛...只私下练过,还未登台唱过。"
他顿了顿,眼尾微微上挑,带着几分撩人的意味:"不过今儿个是您包了场,您想听什么,我都唱。"
段明昭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微哑:"那就唱吧。"
邵庭转身退入后台,片刻后再出来时,已换了一身素白戏服。
他没有上妆,只在腰间系了条猩红的绸带,如同一抹骤然绽开的血痕,衬得他身形愈发清瘦挺拔,眉宇间竟透出几分虞姬的哀婉与决绝。
他站定在舞台中央,深吸一口气,忽然抬手;水袖一甩,如流云般展开,在昏黄的灯光下划出一道弧。
"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
他的声音清亮悠远,在空荡的戏园里回荡,像是穿越了时光,回到三年前他们初遇的那一晚。
段明昭坐在台下,目光紧紧锁在邵庭身上,周遭的一切都成了模糊的虚影,这世上仿佛只剩他一人。
邵庭的每一个转身,每一个眼神,都像是为他而做,为他而活。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唱到悲怆处,邵庭的眼尾微微泛红,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
那不是为戏里自刎的虞姬,也不是为四面楚歌的霸王,而是为台下这个活生生的段明昭——这个在乱世里扛着枪、守着城,把软肋悉数暴露给了他的人。
他们多像戏里的霸王与虞姬啊。
一个是铁骨铮铮的将军,守着风雨飘摇的城池,前路是刀枪剑戟;一个是婉转承欢的戏子,却在暗夜里藏着锋芒,用自己的方式护着心上人。
没有垓下的绝境,却有着同样的孤勇。明知前路难测,仍愿为彼此倾尽所有。
他唱的是戏,诉的却是他们的命。
段明昭的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椅子扶手,胸口像是被什么狠狠撞了一下,酸胀得发疼。
他分不清是为戏里的悲壮,还是为眼前的真切。
一曲终了,邵庭微微喘息着,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站在舞台中央,灯光从他头顶洒下,在身后投下一道孤寂的影子,却又因台下那道灼热的目光而显得格外鲜活。
段明昭站起身,一步步走上戏台,靴底踩在木板上的声音在寂静的戏园里格外清晰。
他走到邵庭面前,伸手抚上他的脸颊,指尖轻轻擦去他额角的汗:"唱得真好。"
邵庭仰头看他,唇角微扬:"段少爷可还满意?"
段明昭低头吻住他的唇,所有的话语都消失在交缠的呼吸里,只剩一句含糊的喟叹:“满意极了。”
烛火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戏台的幕布上,交叠纠缠,不分彼此。
*
北平协和医院。
走廊里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惨白的灯光照在光洁的地板上,映出两道修长的影子。
邵庭跟在段明昭身后,看着他挺直的背影,心里微微发紧。
自从段明昭从东北战场回来,段明兰立刻押着他去了北平最好的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和治疗。
如今他的腿伤已经好了大半,只在阴雨天会隐隐作痛,身上的其他伤口也结了痂,留下深浅不一的疤痕。
可邵庭知道,这些看得见的伤,远不及那些看不见的痛。
"段少帅,这边请。"
护士推开诊疗室的门,恭敬地引他们进去。
主治医生是个留洋回来的中年男人,戴着金丝眼镜,笑容温和:"段少帅,恢复得不错啊。"
他示意段明昭躺到检查床上,熟练地卷起他的裤腿,露出那道狰狞的疤痕。
子弹贯穿的伤口已经愈合,但皮肉仍有些凹凸不平,像一条扭曲的蜈蚣,盘踞在大腿上,颜色比周围的皮肤深了好几度。
医生轻轻按压了几下:"还疼吗?"
段明昭摇头:"不疼了,只是受寒了会发疼。"
医生又检查了他腰侧的刀伤和肩胛处的弹片伤,最后满意地点点头:"恢复得很好,比预想的快多了,看来年轻底子确实扎实。"
他拍了拍段明昭的肩:“还是要多注意保暖,尤其这几处旧伤,最怕反复折腾。”
段明昭淡淡“嗯”了一声,起身整理衣服,动作快得有些刻意,像是不愿让人多看那些疤痕一眼。
邵庭站在一旁,目光扫过他身上的疤痕,胸口像是被什么揪了一下。
这些伤,每一道都是死里逃生的印记。
走出诊疗室,段明昭忽然停下脚步,看向窗外。
春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洒进来,落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眉骨的锋利轮廓,睫毛的影子投在眼下,显得他的眼神格外柔和。
"怎么了?"邵庭轻声问。
段明昭沉默片刻,声音很低:"我能活着回来,已经比很多人幸运了。"
他的目光落在远处,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那些永远留在东北雪地里的同伴,看到了那些冻成冰雕的同伴,他们的眼睛还望着家乡的方向。
邵庭没说话,只是悄悄握住了他的手。
段明昭的掌心温热粗糙,指腹有常年握枪留下的茧,此刻却微微发颤。
"走吧,"段明昭收回目光,反手握住邵庭的手指,"回家吧。"
“天气会越来越暖和的,到时候我们可以去踏青。”
“城南那处老宅院里,有棵百年的西府海棠,”他回忆着,声音里带了点温度,“往年这个时候,花苞该鼓起来了,等天再暖些,能开得满树云霞似的。”
邵庭的眼睛亮了亮,唇角弯起的弧度比春日阳光还要柔和:“那就说定了,等再过些时候,我们就去看海棠。”
“到时候带壶新茶,”段明昭补充道,像是已经在心里描好了那幅图景,“坐在海棠树下,听你唱段戏。”
邵庭笑着点头,指尖轻轻挠了挠他的掌心:“好啊,唱《游园惊梦》如何?‘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配海棠正好。”
两人相视一笑,握紧了彼此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