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匆匆到6月-《抗战:从加强团到装甲集团军》

  褚雨田和郭爱民的动作都很快,从华北地区调集了大量的储备人才。

  整个东北都开始进入了浩浩荡荡的建设潮。

  鬼子在东北占据的时间最长,依然,被楚云飞俘虏的苦力就最多。

  其中,有鬼子那边的移民,也就是所谓的开拓团就有30万左右,加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及其家属,这些鬼子就是50万左右。

  还有30万的伪满国军以及政府官员,所谓的贵族,高级阶层,又是50万。

  一共一百万的俘虏,苦力加上后勤,能干多少事儿啊?

  楚云飞二话不说,该修路修路,该挖矿挖矿,反正是低成本,活一天就得干一天。

  这群人还得肩负开荒的重任,反正东北的基建,这群人一定要贡献出来足够的力量。

  也不要小看这些俘虏贡献的力量。

  据统计,二战结束之后,毛子俘虏了60万鬼子,直接创造的价值超过10亿卢布。

  尤其是在某些特殊的领域,比如远东、西伯利亚,其劳动占比能达到百分之十左右。

  现在的楚云飞,仅是在东北就坐拥一百万俘虏。

  几乎零成本劳动力,再加上楚云飞这边特有的战俘文化,轻轻松松让它们的产值提高几个层次。

  至于说那些移民过来的鬼子被强制劳动改造,不应该吗?

  很应该,妈的,来干嘛来了,不就是惦记邻居家的地和宝贝麽?

  既然来了,就别想回去了,回头西伯利亚开发完楚云飞打算给这群畜牲全部埋了。

  不过也得好好研发研发高性能的工程器械,不然那边的冻土可不好挖。

  楚云飞也非常支持褚雨田的工作,特地多招了不少的警备部队。

  具体的看守流程就和华北的一样,分一个个的工程队,便于管理,这一套在楚云飞这边都有极其成熟的体系。

  在建设的同时,楚云飞也开始着手进行第1、3、4、6这四个入东北作战部队的整编。

  主要还是取消步兵旅一级的编制,师统辖团,一个整编师改编下来有一万七千人。

  一个军下辖四个师加炮旅等部队,加起来实力没有削弱,而且指挥更加灵活。

  对于这一点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楚云飞部队的整体编制在初期就是制定好的。

  从连到师每一级都是对应鬼子的部队,能够做到完胜的设定。

  比如他的一个团,就能轻松干鬼子一个联队,一个旅依然能打鬼子一个旅团,师就能打一个师团。

  属于加强的编制。

  现在国内的战争进行到这种地步,在保留这样的编制属实必要性不大,那就改。

  最后,在一系列的扩编和改编以后,楚云飞又成立了一个军加6个独立师。

  第7军军长张古,这个在收复太原时还是旅长,进入楚云飞的眼界之后迅速升到了军级副职。

  现在摇身一变,嘿,第7军军长。

  剩下的6个独立师,加上之前编的4个,正好十个独立师。

  还在此基础上,楚云飞把马小六的装甲旅整编成了装甲军。

  下辖三个坦克师和一个装甲步兵师,还包括侦察,后勤,通信等军直属部队。

  坦克师一个师有二百辆坦克,其中两个坦克师还是之前的t34改这种老型号。

  有一个是晋造105口径的坦克炮,除了速度,各方面性能都要强于老型号。

  算是这边自行研发的一种重型坦克了,而且在外面贴了一层反应装甲,这种东西楚云飞早都展示出来了,只是技术现在才成熟并且作用。

  这玩意是模块化的,就是一块一块,哪块坏了换哪块。

  坦克装上反应装甲,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厚重,立体感十足。

  看着就不像好惹的玩意儿。

  至于反应装甲,其材料组成是最外层的金属板,然后是炸药层,做的是惰性炸药,也叫钝感炸药。

  再下来是间隔层,用橡胶、铝复合材料。

  最后是固定层,用钢或者复合材料。

  这种东西同样大小要比纯钢装甲轻的多。

  它的核心原理就是以爆抗爆。

  在炮弹打过来击中反应装甲的时候,会触发夹层中的惰性炸药爆炸。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金属板运动会干扰或者破坏来弹射流的聚焦,降低其穿深。

  说白了,就是牺牲局部的装甲块,保护主装甲不被击穿。

  在这个时代来说,作用还是非常非常大的。

  这玩意加上105口径的坦克炮,在战场上那绝对是大杀器,能攻能防。

  (学到了吧?以后穿越了可以研究出来搞它。还有哈,随着发展,现在的反应装甲也改良了很多,大家别太较真。)

  装甲旅一下变成了装甲军,下辖三个坦克师,一个还是全部由这种大杀器组成的。

  再加上还有一个多功能的装甲步兵师,马小六真的感觉跟做梦似的。

  打死他他也没想到有一天他能这么支棱啊。

  还记得在尖山子最后对鬼子的歼灭战,他的坦克旅都是最后进场收尾的。

  那时候的马小六站在坦克车上,指挥着他的装甲旅给无数鬼子活活压死。

  那时候他都不是太过瘾呢,可是,转眼间,才过去多久啊,他成军长了,好家伙。

  至于其他的部队,还是需要一定的积累,比如直升飞机航空团,目前也没足够的飞机扩编。

  各个部队都是按照楚云飞划分的区位,镇压还略显混乱的东北大地。

  在楚云飞这边完成改制的时候,时间也到了6月份。

  六月份,整个世界都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那就是太平洋战场上被称为太平洋战争转折点的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战役鬼子的失败和珍宝港阿美的被偷袭一样,充满了戏剧性。

  鬼子的分兵策略和南云中一的磨叽让它们失去了在太平洋战场继续加注的筹码。

  鬼子联合联队被打的一蹶不振。

  当然,其中还有两点原因,就是鬼子情报收集的不准确和阿美情报收集的太准确。

  鬼子因为没有情报误判了阿美的实力。

  阿美因为破译了鬼子的信息而清晰的知道对方的动向。

  这四个原因,少一个都指不定战局怎么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