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翻案-《一棍打到仙佛认清现实》

  一时间众人皆沉默。

  而在衙门大堂之上,朱裕同披阅一夜。

  “将崔砚案重启,设三日听审,不闭庭。”

  “我倒要看看,还有谁敢做这案子的替罪羊。”

  白夜行轻声叹息,“你今日这番声势,只怕整个朝堂都会震动。”

  朱裕同看向窗外,眸中如风暴将至,“他们怕就对了。”

  “这琢城的腐烂,不止三家。”

  “我要的是,从骨子里刮骨疗毒。”

  “而这第一刀——”

  他握紧手中圣旨与崔砚卷宗,“就从这里开始!”

  琢城内,暮霭沉沉,红尘滚滚。

  偏院之中,阿璃坐于左府内一间临窗的画舫阁里面,纤纤玉手执着一杯温酒,半垂的眼帘遮住眸底那点漠然与讥讽。

  她的对面,是几位新近被提拔的“新贵”之女。

  她们出身虽不是寒门,但也算不得名门望族,不过是在最近这波风云变幻中,因家中男子投靠左府或是沈梁两家,得了些许实权,才勉强跻身于权贵圈子的边缘。

  这些女子自知根基浅薄,因此个个眉眼里都带着一种紧张的恭敬,甚至刻意讨好阿璃。

  她们知道,眼前这位外表温婉的女子,已然是琢城各家真正不敢明说,却人人忌惮的人物。

  “阿璃姐姐……”其中一位年纪稍长,妆容艳丽的女子小心翼翼地开口,“您今日唤我们前来,是有何吩咐?”

  阿璃轻轻抿了一口温酒,慢条斯理地说道:“吩咐?说得太重了。我哪有这般身份。只不过,听闻几位妹妹近日皆因家中之事,有些苦闷。”

  她语气柔婉,眼神却在每个人脸上扫过。

  “……我想着,女子在这乱世之中,最要紧的是一个依靠。若能找个体面的人家嫁了,或是得个疼惜之人,那便是一辈子的福气。”

  她话音刚落,那几位“新贵”之女皆是心头一震。

  这话,似春风化雨般贴心,却又似春江水暖暗藏波涛。

  “姐姐说得是。”另一位穿着浅青云纱裙的女子附和,

  “只是……如今琢城之中,真正体面人家,哪一个不是早有归属?”

  阿璃微微一笑,那笑容宛如春日初晴,却叫人心底发寒。

  “若是说那些寻常的人家,自然是有归属的。但……若是说那几位真正的高位之人,却未必。”

  她的话顿了一顿,便轻轻吐出几人的名字。

  “郑御史的亲外甥,大理寺的正卿,还有最近新调来的税监苏大人。”

  这些名字一出,几位女子顿时面色微变,有的是惊愕,有的是心动。

  这三人皆是朝廷实权派新近安插在琢城的关键棋子。

  虽官职不如地方门阀显赫,但手里真正握着的,是直通天听的权柄。

  “不过这三位……喜好各异。”阿璃又慢悠悠地笑着说道,

  “郑御史那位外甥,最喜欢清冷孤高的模样。苏大人呢,偏好柔顺听话,稍有几分书卷气的最好。”

  说到这里,她微微偏头,看了看最年幼的那位女子。

  “若是让你换一身打扮,配上一副清冷的妆容,我倒觉得你与那位郑公子,颇有几分相像。”

  少女脸色瞬间变得复杂,一时是羞赧,一时是受宠若惊,却更多的是忐忑与恐惧。

  阿璃却只是缓缓抚摸着手中的玉杯,似是喃喃自语,又似冷漠叮咛:“这些人,表面道貌岸然,实则私底下如何,你们自己该有点分寸。但只要你们聪明一点,懂得把握分寸,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便都好。”

  “若能替我打听些消息,偶尔传些话出去,我自然不会亏待你们。”

  “若是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她忽然笑了。

  “那就别怪我转头将你们送去‘清音楼’里头去练练规矩。”

  这话一出,几位女子面色齐齐一白。

  “清音楼”是什么地方,整个琢城的女子无人不知,那是左府秘密开设的“教育场”,表面上说是教导女红、琴棋书画,实则是将“不听话”的女子彻底驯服的场所。

  进去的人,没有人能再做回自己。

  “阿璃姐姐说笑了……”那位浅青裙女子带着哭腔勉强一笑,“我们……我们定当用心伺候,绝不会给姐姐添乱。”

  “是啊姐姐!”另一位赶紧点头,“若不是姐姐,我们如今恐怕还被困在那些院子里,与那些粗鄙之人争宠,哪有今日?”

  “多谢姐姐提携!”

  “是我们福薄,若有幸为姐姐分忧,愿效犬马之劳!”

  阿璃听得这些“发自肺腑”的誓言,只觉得可笑至极。

  这些人真是……多么容易收服。

  一个个明明出身勉强,稍稍一引导就愿为她出卖自己。

  她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逐渐西沉的天色。

  “去吧,”她低声道,“记得穿得美一些,也记得笑得真一些。”

  “若能让那几位大人宠爱上你们一分半毫,便是为我……立了头功。”

  “事成之后,我自不会亏待你们。”

  语罢,几位女子战战兢兢地告退。

  阿璃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唇角露出一抹冷笑。

  这笑意,不带半分柔情,只剩下算计。

  她知道,这些人将会像一根根线,缠绕在权贵们的手腕上、枕边、心口,牵着他们的情欲,也牵着他们的命运。

  而她——将是那个操线人。

  到时候那朱裕同自然会发现我的价值。

  琢城衙门旧楼,朱裕同一身素衣,身影笔挺,面色如霜。

  他双眸如炬,神情紧肃地继续翻阅着崔砚案卷的每一页。

  室内灯火不甚明亮,斑驳窗棂洒下一缕缕金灰色的光影,落在他那张凝重的脸上,映得他眉宇间的怒火愈发清晰。

  老吏将那一摞旧卷宗放至案几之上,拱手低声道:“大人,此案卷宗,年年翻阅,月月检查。崔砚之冤,曾有人私下议论,却都不了了之。”

  “那些私自调查之人,下场都没几个好的,慢慢的也就无人问津。”

  朱裕同缓缓点头,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那些“证据”。

  他的指尖停在一张书信残页上,那上头墨迹歪斜,却满是淫词艳句,格调低俗不堪。

  喜欢一棍打到仙佛认清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