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仗着有人撑腰-《港岛:我的系统是警队升职器》

  贾张氏一听,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

  “还是咱一大爷公道!柱子,街坊邻居的,我不会骗你,说借就是借,以后肯定还!”

  “东旭,还不快谢谢你师傅!跟着师傅学手艺,以后可得好好报答!”

  贾张氏一边说一边拽过贾东旭,这番话也是在向街坊们宣告贾家和一大爷的关系。

  邻居们听完,眼神都变了。

  原来如此,难怪贾张氏敢打柱子的房子主意。

  其实,何大清走后,不少人早就盯上了柱子家的两套房子,尤其是那七十平的大宅子。

  这年头,这种事不稀奇。家里只剩下两个孩子,被吃绝户都有可能。

  只不过,何大清是跑了,不是死了,大家还在观望。再加上何雨柱年纪不小,真要闹起来,谁也不想当出头鸟。

  贾张氏仗着有易中海撑腰,底气顿时足了不少。

  易中海听完贾张氏的话,心里颇为满意。

  他偏袒贾家,还不都是为了这个徒弟?

  说到底,不就是指望贾东旭将来给他送终吗?

  可贾东旭还没凑上前,何雨柱倒先发话了。

  \"一大爷,您这话是存心帮着贾家霸占我的家产?\"

  话音刚落,易中海整张脸都僵住了。

  \"柱子,这话可不兴乱说!我啥时候打过你家产的主意?\"

  何雨柱这句话,吓得易中海魂儿都快飞了。

  这年头要是传出他帮人强占家产的风声,军管会当场就能把他毙了!

  贾张氏原本正美滋滋地盘算着住进何雨柱的房子。

  见何雨柱给易中海扣了这么顶要命的帽子,顿时也懵了。

  她这人虽然蛮横,可也不是没脑子。

  这世道能活下来的,哪个不是人精?

  这罪名要是坐实了,她就算有九条命也不够赔的!

  想到这儿,她赶紧拽住要往前冲的贾东旭。

  脚下不自觉地往后缩,明显要和易中海划清界限。

  易中海这会儿哪还顾得上贾张氏的小动作?

  他万万没想到,何雨柱一开口就戳中这要命的话题。

  见易中海不认账,何雨柱继续逼问:\"那您刚才那话什么意思?不是帮着贾张氏逼我腾房子吗?这房子是我的,谁有资格赶我走?\"

  \"要是说不明白,不如咱们去军管会说个清楚?\"

  他步步紧逼,易中海后脊梁直冒冷汗!

  去军管会?真要闹到那儿,他怕是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易中海慌忙摆手:\"柱子,这话说不得!院里的事何必闹到外头?既然你不愿意搬……那就不搬了,贾家那边……\"

  他一边辩解,一边回头想找贾张氏。

  结果正好瞧见贾张氏拉着贾东旭往家溜的背影。

  易中海嘴角直抽抽,差点气背过去!

  好嘛!他在这儿替贾家出头,贾家见势不妙直接溜了?

  那他在这儿折腾个什么劲儿?这事儿跟他有半毛钱关系?

  \"那什么……柱子,我家里还有事,先走一步。\"

  说完扭头就走,心里门儿清——这回可真是丢人丢大发了!

  看热闹的邻居们面面相觑。

  谁也没想到,何雨柱三两句话就把一大爷吓得落荒而逃。

  这本事,可不像是十五岁的半大孩子。

  看来柱子是真长能耐了。

  往后还是别惦记那两间房了,连贾张氏和易中海联手都讨不着好。

  ……

  热闹看完,大伙儿各回各家。

  但这档子事儿,注定要在四合院传开了。

  院子就这么大,消息传得比风还快。

  何雨柱倒是浑不在意。

  何雨柱只想过自己的安稳日子,要是还有人把他当从前的傻柱,怕是要让他们失望了。

  ** 平息后,他转身回屋。

  方才外头的吵闹,何雨柱没让雨水掺和。

  见哥哥回来,雨水放下手里的书本,外面的嘈杂声总算消停了。

  \"哥,外头吵吵什么呢?是不是爹不在了,他们就敢欺负咱们了?\"

  雨水年纪虽小,心思却格外明白,这话不像是她这个岁数能说出来的。

  何雨柱笑着摸摸她的头:\"别怕,有哥在,谁也欺负不了咱们。时候不早了,别看

  与何家暖意融融的氛围截然相反,这一夜的易中海注定要辗转难眠。

  \"看看贾家干的这叫什么事!\"

  \"本就是他们理亏,我是念在东旭的情分上才帮着说话,结果呢?柱子刚提起军管会三个字,贾张氏拽着东旭撒腿就跑!你是没瞧见我今天这张老脸往哪搁!\"

  易中海越说越窝火,脊背隐隐发凉。

  原以为凭着自己四合院一大爷的威望,处理这种小事手到擒来,谁承想柱子句句不离军管处,险些把老命都搭进去!

  贾张氏这个老泼妇!

  \"东旭刚拜你为师,这孩子秉性你最清楚。要我说,准是贾张氏硬拖着孩子跑的。\"

  一大妈温声劝解着。

  易中海收徒前自然与老伴商量过。

  选中贾东旭,正是看重他老实本分。若是个油滑的,往后怎能指望养老?这种临阵脱逃的做派,也只有贾张氏使得出来。

  易中海鼻腔里哼出一声冷气。

  当时虽慌乱,但他分明瞥见贾东旭满脸挣扎,可见老伴说得在理,逃跑绝非东旭本意。

  \"即便如此,这小子也该有个分寸,明日定要好生管教。\"

  既然收了徒弟,易中海自然要开始他的\"言传身教\"。

  一大妈不再多言,话锋忽然一转。

  \"柱子这孩子,怎么像变了个人似的?自打何大清走后,他行事作风全不一样了。今儿当着全院老少,一个半大孩子愣是护住了房产,这份手腕可不简单。\"

  一大妈素来心细如发,虽今日吃了亏,细细回味却觉柱子行事着实出人意料。

  易中海方才被军管会唬住了心神,经老伴提醒,也咂摸出滋味来。

  柱子确实有些门道。不过眼下既收了贾东旭为徒,重心还得放在东旭身上,慢慢\" ** \"。至于柱子,且先观望。为着养老大计,易中海不会把所有鸡蛋放进贾东旭这一个篮子里。

  早间他还与闫埠贵闲谈,听说柱子去了鸿宾楼拜师,日后八成要走厨子这条路。说实在的,比起厨子,易中海心底多少有些轻视。

  身为七级钳工,他月俸丰厚,在吃食上从不委屈自己,寻常人眼里的好手艺,于他而言不过尔尔。

  反观贾东旭,能跟着自己在轧钢厂当学徒,日后慢慢传授技术,将来好歹是个正经工人,这可比指望厨子养老稳妥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