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
罗纳德·里根华盛顿国家机场。
里根机场距离五角大楼只有一公里的距离,时常能看到国防部的专机会在这个机场起降。
由于伪人危机,这几日来自军方的飞机起降得更加频繁,而在机场公路上也总能看到政府公车和各种军车呼啸而过。
卡姆林站在萧瑟的秋风里,裹紧大衣。
现在的天气还不算太冷,他并非有意要穿这样宽大的外套,一切只是出于工作必要。
因为只有宽阔的面料,才藏得住衣服下的P90冲锋枪。
除了卡姆林以外,其他的几个便衣同事也紧张地盯着来往的车辆,等待那个「最重要」的目标出现。
华盛顿的高官大员如过江之鲫,到处都是大人物,但配得上“最重要”这个词的永远只有“空军一号”。
“空军一号”并不是某架具体的飞机,而是「总统」所在的飞机,总统在哪架飞机上,哪架飞机就是“空军一号”。
米尔顿总统于昨日飞抵克兰视察,将于今晚返回华盛顿,作为保卫总统及其家庭的核心部门,特勤局早已做好了准备。
卡姆林被分配到了机场外围警戒的便衣组,耐心地等待总统专车经过。
他听见天上传来一阵引擎呼啸的声音,抬头看见一架由波音747改造的特型飞机正以温和的速率缓缓下降,平稳着陆在跑道上。
过儿一会儿,耳麦里传来队长的声音:
“所有单位注意,‘凯尔特人’已上车。重复,‘凯尔特人’已上车。”
“凯尔特人”是米尔顿总统的代号,他是爱尔兰裔,所以也用了一个极具爱尔兰特色的代号。
听见消息,卡姆林站直了一些,拿出十二分的警惕审视周围的一切。
等总统平安返回白宫,他就能交接下班了,行者百里半九十,越到了快结束的时候就越不不能松懈。
一辆经过特殊改装的凯迪拉克轿车在车队的护送下浩浩荡荡驶出机场,向着东北方的白宫前进。
眼看就要来到自己面前,卡姆林隔着大衣用小臂夹住冲锋枪,以便应对随时可能突发的情况。
在美国的历史上,已经有9名总统遇刺,其中4位遇难,就连给身后机场命名的罗纳德·里根总统也遭到过刺杀,只不过幸运地经过手术治疗后活了下来。
所以,总统遇刺绝不是小概率事件。
虽然每个特勤局的特工都被上级灌输“以总统的安全为第一要务”的思想,但卡姆林的潜意识还是有一些本能的想法,如果坏事非发生不可,就一定不要发生在自己的头上,至少不能是自己背锅。
不过,他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表现出这种消极思想,不然就没法进入特勤局当差了。
见车队越来越近,卡姆林进一步夹紧了大衣下的冲锋枪。
这时,他注意到街对面新来的同事凯斯也做出了同样的动作,用手夹紧了藏在大衣里的武器。
“嗯?”
卡姆林觉得奇怪。
特勤局不会给每一个执行任务的特工都配发冲锋枪,那个新同事凯斯应该只领到了一把格洛克19手枪才对,为什么也把大衣夹得那么紧?
就在他这样想的时候,凯斯又悄然松开了手臂。
卡姆林松了口气。
也许凯斯只是站久了想稍微换个姿势而已。
这样想过,卡姆林又把注意力放到了其他地方。
恰好这时,位于车队最前方领头的一位骑警驾驶着摩托车驶过卡姆林面前的公路,掀起一阵微风。
紧接着更多的骑警向前驶来,整个摩托车队呈箭形排列,为后面的总统专车开路。
就在总统的“凯迪拉克一号”座驾即将经过的时候,卡姆林隔着路中间的警用摩托车,看到了一个让他无比惊悚的画面。
只见凯斯站在街对面的阴影中,掀开大衣,赫然掏出一把陌生的武器。
这把武器显然不在特勤局的制式装备之内。
特勤局的特工在执行护卫总统任务的时候,通常只能使用局里配发的制式武器,如果的确有使用私购武器的需求,也必须将私购的武器交给上级审查,经过备案之后才能用于公务行动中。
但卡姆林一眼就看了出来,那是一把榴弹发射器。
榴弹发射器是一种极具迷惑性的武器,既可以用于发射警用催泪瓦斯之类的低致命性榴弹,也可以发射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榴弹,而绝大多数时候特勤局都用不到这种玩意。
卡姆林瞬间就意识到情况不对,他条件反射地掀开大衣掏出冲锋枪,同时在通讯频道里喊话:
“凯斯!你干什么!!?”
由于中间隔着很多骑警,卡姆林既没办法第一时间开枪,也因为对方的同事身份而产生了片刻犹豫。
然而凯斯根本没有搭理他,只是猛地抬起榴弹,朝着总统的座驾扣动扳机。
在高压气体的推动下,一枚榴弹飞向“凯迪拉克一号”。
“嘭!”
黑夜中炸起一声巨响,众人为之一震!
与此同时,其它地方又忽然飞来几枚高爆榴弹,瞬间在开道的骑警中央炸开一团血雾,随后厚厚的烟幕从天而降,将卡在路中央的总统座驾层层包围!
“所有单位注意,‘凯尔特’遇袭!重复,‘凯尔特’遇袭!”
卡姆林被榴弹的冲击波掀翻在地,听见通讯频道里紧张的呼喊声立时爬了起来,戴上腰间的便携防毒面罩。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虽然卡姆林潜意识里害怕承担责任,但还是条件反射地捡起冲锋枪,朝着总统座驾的方向前进。
“总统先生,”
“我不管你死在哪儿,”
“总之绝不能死在我这里!!”
喜欢北美留学,我在末世猎杀伪人
罗纳德·里根华盛顿国家机场。
里根机场距离五角大楼只有一公里的距离,时常能看到国防部的专机会在这个机场起降。
由于伪人危机,这几日来自军方的飞机起降得更加频繁,而在机场公路上也总能看到政府公车和各种军车呼啸而过。
卡姆林站在萧瑟的秋风里,裹紧大衣。
现在的天气还不算太冷,他并非有意要穿这样宽大的外套,一切只是出于工作必要。
因为只有宽阔的面料,才藏得住衣服下的P90冲锋枪。
除了卡姆林以外,其他的几个便衣同事也紧张地盯着来往的车辆,等待那个「最重要」的目标出现。
华盛顿的高官大员如过江之鲫,到处都是大人物,但配得上“最重要”这个词的永远只有“空军一号”。
“空军一号”并不是某架具体的飞机,而是「总统」所在的飞机,总统在哪架飞机上,哪架飞机就是“空军一号”。
米尔顿总统于昨日飞抵克兰视察,将于今晚返回华盛顿,作为保卫总统及其家庭的核心部门,特勤局早已做好了准备。
卡姆林被分配到了机场外围警戒的便衣组,耐心地等待总统专车经过。
他听见天上传来一阵引擎呼啸的声音,抬头看见一架由波音747改造的特型飞机正以温和的速率缓缓下降,平稳着陆在跑道上。
过儿一会儿,耳麦里传来队长的声音:
“所有单位注意,‘凯尔特人’已上车。重复,‘凯尔特人’已上车。”
“凯尔特人”是米尔顿总统的代号,他是爱尔兰裔,所以也用了一个极具爱尔兰特色的代号。
听见消息,卡姆林站直了一些,拿出十二分的警惕审视周围的一切。
等总统平安返回白宫,他就能交接下班了,行者百里半九十,越到了快结束的时候就越不不能松懈。
一辆经过特殊改装的凯迪拉克轿车在车队的护送下浩浩荡荡驶出机场,向着东北方的白宫前进。
眼看就要来到自己面前,卡姆林隔着大衣用小臂夹住冲锋枪,以便应对随时可能突发的情况。
在美国的历史上,已经有9名总统遇刺,其中4位遇难,就连给身后机场命名的罗纳德·里根总统也遭到过刺杀,只不过幸运地经过手术治疗后活了下来。
所以,总统遇刺绝不是小概率事件。
虽然每个特勤局的特工都被上级灌输“以总统的安全为第一要务”的思想,但卡姆林的潜意识还是有一些本能的想法,如果坏事非发生不可,就一定不要发生在自己的头上,至少不能是自己背锅。
不过,他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表现出这种消极思想,不然就没法进入特勤局当差了。
见车队越来越近,卡姆林进一步夹紧了大衣下的冲锋枪。
这时,他注意到街对面新来的同事凯斯也做出了同样的动作,用手夹紧了藏在大衣里的武器。
“嗯?”
卡姆林觉得奇怪。
特勤局不会给每一个执行任务的特工都配发冲锋枪,那个新同事凯斯应该只领到了一把格洛克19手枪才对,为什么也把大衣夹得那么紧?
就在他这样想的时候,凯斯又悄然松开了手臂。
卡姆林松了口气。
也许凯斯只是站久了想稍微换个姿势而已。
这样想过,卡姆林又把注意力放到了其他地方。
恰好这时,位于车队最前方领头的一位骑警驾驶着摩托车驶过卡姆林面前的公路,掀起一阵微风。
紧接着更多的骑警向前驶来,整个摩托车队呈箭形排列,为后面的总统专车开路。
就在总统的“凯迪拉克一号”座驾即将经过的时候,卡姆林隔着路中间的警用摩托车,看到了一个让他无比惊悚的画面。
只见凯斯站在街对面的阴影中,掀开大衣,赫然掏出一把陌生的武器。
这把武器显然不在特勤局的制式装备之内。
特勤局的特工在执行护卫总统任务的时候,通常只能使用局里配发的制式武器,如果的确有使用私购武器的需求,也必须将私购的武器交给上级审查,经过备案之后才能用于公务行动中。
但卡姆林一眼就看了出来,那是一把榴弹发射器。
榴弹发射器是一种极具迷惑性的武器,既可以用于发射警用催泪瓦斯之类的低致命性榴弹,也可以发射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榴弹,而绝大多数时候特勤局都用不到这种玩意。
卡姆林瞬间就意识到情况不对,他条件反射地掀开大衣掏出冲锋枪,同时在通讯频道里喊话:
“凯斯!你干什么!!?”
由于中间隔着很多骑警,卡姆林既没办法第一时间开枪,也因为对方的同事身份而产生了片刻犹豫。
然而凯斯根本没有搭理他,只是猛地抬起榴弹,朝着总统的座驾扣动扳机。
在高压气体的推动下,一枚榴弹飞向“凯迪拉克一号”。
“嘭!”
黑夜中炸起一声巨响,众人为之一震!
与此同时,其它地方又忽然飞来几枚高爆榴弹,瞬间在开道的骑警中央炸开一团血雾,随后厚厚的烟幕从天而降,将卡在路中央的总统座驾层层包围!
“所有单位注意,‘凯尔特’遇袭!重复,‘凯尔特’遇袭!”
卡姆林被榴弹的冲击波掀翻在地,听见通讯频道里紧张的呼喊声立时爬了起来,戴上腰间的便携防毒面罩。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虽然卡姆林潜意识里害怕承担责任,但还是条件反射地捡起冲锋枪,朝着总统座驾的方向前进。
“总统先生,”
“我不管你死在哪儿,”
“总之绝不能死在我这里!!”
喜欢北美留学,我在末世猎杀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