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宫,无逸殿。
檀香袅袅,源自南海的百年沉香在紫铜鎏金螭龙纹香炉中静静燃烧,淡白色的烟雾蜿蜒升腾。
御座之上,朱胜身着玄色常服,上绣暗金道纹,在透过高窗棂格照射进来的、被切割成束的午后天光中,若隐若现。
朱胜高居殿中,指尖无意识地、有节奏地轻轻敲打着光滑冰凉的紫檀扶手。
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与妃嫔江玉燕,一左一右静立于御座之后。
下首,张居正、谢安、高拱、贾诩等几位核心重臣肃然而立,如同殿中的盘龙金柱。
他们刚刚传阅完来自前线,由护龙山庄加密递送的最新情报。
那轻薄的纸张,此刻却重若千钧,在众人手中传递时,只余下细微的沙沙声,在这空旷而寂静的大殿内,清晰可闻,更添几分压抑。
良久,仿佛将殿中那沉凝的空气都吸入肺腑,又缓缓吐出,朱胜终于开口。
朱胜的声音平静,不见波澜,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原随云,做的不错。”
朱胜目光徐徐扫过殿下众臣,那目光并不如何锐利,却仿佛能洞悉人心。
“宋国边防虚实,各处关隘守将性情能力;”
“狄青的支援路线、兵力配置;”
“乃至临安城内,的微妙摩擦……皆在其掌握之中,纤毫毕现。”
朱胜的手指在扶手上停顿了一下。
“秦良玉能避开宋军主力,顺利东进,打开局面;”
“诸葛亮能天降神兵,潜入襄阳;”
“岳飞能精准预判,于关键时刻出兵,一举截断多尔衮后路……这其中,他原随云的确是居功甚伟。”
众臣闻言,皆是微微颔首。
正所谓“庙算多者胜”。
而这庙算之基,便是情报。
原随云这等能将阴影化为己用的人物,用得好,确能抵得上十万雄兵,甚至犹有过之。
朱胜顿了顿,语气转而带着一种清晰的欣赏,继续道:
“还有孔明。”
“羽扇纶巾,谈笑风生,便让襄阳这等宋国咽喉、千古坚城改旗易帜。”
“不费一兵一卒,不仅拿下战略要地,更得了吕文德、吕文焕兄弟这般擅长守御的宿将,及其麾下数万熟悉水陆战法的兵马,可谓居功至伟。”
“如今大势,清晰明朗。”
“吴玠、吴璘已降,宋国门户洞开;”
“吕文焕,吕文德归附,江河天险为我军所控。”
“宋国骨架已断,脊梁已折。”
“临安朝廷如今不过是靠着赵匡胤的个人威望和李沉舟的江湖势力在勉力支撑。”
“剩下的,不过是时间问题,一步步收网即可。”
朱胜说到这里,目光微转,似乎想到了什么,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若是胡宗宪那边,也能说动那孟珙归降,更是锦上添花。”
张居正上前一步,躬身接口,语气沉稳而有力:
“陛下圣明。”
“前线诸将用命,谋臣效死,方有今日摧枯拉朽之局。”
“尤其是岳鹏举,此次面对多尔衮之奇招,岳鹏举能沉住气,待其深入。”
“而后果断出兵,扼守要冲,一举将多尔衮及其八旗精锐锁死在宋北绝地。”
“此招静若处子,动若雷霆,堪称神来之笔。”
“岳飞真乃国之柱石,不负陛下昔日知遇之恩,亦彰显我大明军威之盛。”
谢安也随之抚须微笑,风采雍容,言语间带着名士的洒脱与洞察:
“张大人所言甚是。”
“岳鹏举用兵,深得‘稳、准、狠’三昧。”
“不动则已,动则必中要害,如雷霆之击。”
“陛下慧眼如炬,当初力排众议,予以岳帅独当一面之权,许其临机决断,如今看来,实乃英明决断,尽收其效。”
“多尔衮此番轻敌冒进,陷入绝境,插翅难逃,我大明自此可去一心腹大患。”
听着两位重臣对岳飞的夸赞,朱胜嘴角也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此时,一直沉默思索,仿佛与殿中阴影融为一体的贾诩,眼中幽光一闪,上前半步,拱手道:
“陛下,诸位大人所言皆足见当前形势大好。”
“如今多尔衮已成瓮中之鳖,覆灭只在旦夕之间。”
“而宋国,经此襄阳易帜、狄青身亡、北部糜烂等一系列重创,虽得赵匡胤现身稳住阵脚,但终究元气大伤,内部派系林立,君臣相疑,赵构威信扫地,权力帮与朝廷龃龉日深。”
“是否……可令秦良玉、诸葛亮两部,稍作休整后,即刻东向,与岳飞部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趁此良机,以泰山压顶之威,一举拿下临安,彻底终结宋国国祚?”
“如此,则可免夜长梦多之虑。”
贾诩说罢。
殿内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御座之上的朱胜身上,等待着他的最终决断。
然而,朱胜却缓缓摇了摇头。
“临安,已是囊中之物,釜底游鱼。”
“赵匡胤虽强,也不过是勉力支撑残局,凭借个人勇武和威望,延缓覆亡的时间罢了,改变不了大局倾颓之势。”
“但多尔衮不同!”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凛冽的杀意。
“此人乃清国摄政,枭雄之姿,用兵狡诈凶悍,其麾下八旗铁骑,更是清国崛起关外、纵横捭阖最锋利的爪牙,是其国本所在。
“若在此刻,因分兵东向,围困出现疏漏,让其寻得一线生机,无异于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朱胜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转圜余地:
“所以,此刻绝不能因小失大,分散兵力,给此獠任何喘息之机。”
“陛下深谋远虑,臣等不及!”
贾诩也微微躬身,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朱胜重新坐回御座,指尖再次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扶手,那笃笃的轻响,仿佛战鼓响起。
“多尔衮……”
他轻声自语,声音低得只有近处的吕芳和江玉燕方能隐约听见,那话语中带着一丝冰冷彻骨的杀意,仿佛来自九幽之下。
“你的路,走到头了。这宋国的山河,便是你,和你那所谓的八旗精锐,最后的埋骨之地!”
对清军,朱胜从不掩盖自己的杀意。
檀香袅袅,源自南海的百年沉香在紫铜鎏金螭龙纹香炉中静静燃烧,淡白色的烟雾蜿蜒升腾。
御座之上,朱胜身着玄色常服,上绣暗金道纹,在透过高窗棂格照射进来的、被切割成束的午后天光中,若隐若现。
朱胜高居殿中,指尖无意识地、有节奏地轻轻敲打着光滑冰凉的紫檀扶手。
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与妃嫔江玉燕,一左一右静立于御座之后。
下首,张居正、谢安、高拱、贾诩等几位核心重臣肃然而立,如同殿中的盘龙金柱。
他们刚刚传阅完来自前线,由护龙山庄加密递送的最新情报。
那轻薄的纸张,此刻却重若千钧,在众人手中传递时,只余下细微的沙沙声,在这空旷而寂静的大殿内,清晰可闻,更添几分压抑。
良久,仿佛将殿中那沉凝的空气都吸入肺腑,又缓缓吐出,朱胜终于开口。
朱胜的声音平静,不见波澜,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原随云,做的不错。”
朱胜目光徐徐扫过殿下众臣,那目光并不如何锐利,却仿佛能洞悉人心。
“宋国边防虚实,各处关隘守将性情能力;”
“狄青的支援路线、兵力配置;”
“乃至临安城内,的微妙摩擦……皆在其掌握之中,纤毫毕现。”
朱胜的手指在扶手上停顿了一下。
“秦良玉能避开宋军主力,顺利东进,打开局面;”
“诸葛亮能天降神兵,潜入襄阳;”
“岳飞能精准预判,于关键时刻出兵,一举截断多尔衮后路……这其中,他原随云的确是居功甚伟。”
众臣闻言,皆是微微颔首。
正所谓“庙算多者胜”。
而这庙算之基,便是情报。
原随云这等能将阴影化为己用的人物,用得好,确能抵得上十万雄兵,甚至犹有过之。
朱胜顿了顿,语气转而带着一种清晰的欣赏,继续道:
“还有孔明。”
“羽扇纶巾,谈笑风生,便让襄阳这等宋国咽喉、千古坚城改旗易帜。”
“不费一兵一卒,不仅拿下战略要地,更得了吕文德、吕文焕兄弟这般擅长守御的宿将,及其麾下数万熟悉水陆战法的兵马,可谓居功至伟。”
“如今大势,清晰明朗。”
“吴玠、吴璘已降,宋国门户洞开;”
“吕文焕,吕文德归附,江河天险为我军所控。”
“宋国骨架已断,脊梁已折。”
“临安朝廷如今不过是靠着赵匡胤的个人威望和李沉舟的江湖势力在勉力支撑。”
“剩下的,不过是时间问题,一步步收网即可。”
朱胜说到这里,目光微转,似乎想到了什么,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若是胡宗宪那边,也能说动那孟珙归降,更是锦上添花。”
张居正上前一步,躬身接口,语气沉稳而有力:
“陛下圣明。”
“前线诸将用命,谋臣效死,方有今日摧枯拉朽之局。”
“尤其是岳鹏举,此次面对多尔衮之奇招,岳鹏举能沉住气,待其深入。”
“而后果断出兵,扼守要冲,一举将多尔衮及其八旗精锐锁死在宋北绝地。”
“此招静若处子,动若雷霆,堪称神来之笔。”
“岳飞真乃国之柱石,不负陛下昔日知遇之恩,亦彰显我大明军威之盛。”
谢安也随之抚须微笑,风采雍容,言语间带着名士的洒脱与洞察:
“张大人所言甚是。”
“岳鹏举用兵,深得‘稳、准、狠’三昧。”
“不动则已,动则必中要害,如雷霆之击。”
“陛下慧眼如炬,当初力排众议,予以岳帅独当一面之权,许其临机决断,如今看来,实乃英明决断,尽收其效。”
“多尔衮此番轻敌冒进,陷入绝境,插翅难逃,我大明自此可去一心腹大患。”
听着两位重臣对岳飞的夸赞,朱胜嘴角也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此时,一直沉默思索,仿佛与殿中阴影融为一体的贾诩,眼中幽光一闪,上前半步,拱手道:
“陛下,诸位大人所言皆足见当前形势大好。”
“如今多尔衮已成瓮中之鳖,覆灭只在旦夕之间。”
“而宋国,经此襄阳易帜、狄青身亡、北部糜烂等一系列重创,虽得赵匡胤现身稳住阵脚,但终究元气大伤,内部派系林立,君臣相疑,赵构威信扫地,权力帮与朝廷龃龉日深。”
“是否……可令秦良玉、诸葛亮两部,稍作休整后,即刻东向,与岳飞部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趁此良机,以泰山压顶之威,一举拿下临安,彻底终结宋国国祚?”
“如此,则可免夜长梦多之虑。”
贾诩说罢。
殿内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御座之上的朱胜身上,等待着他的最终决断。
然而,朱胜却缓缓摇了摇头。
“临安,已是囊中之物,釜底游鱼。”
“赵匡胤虽强,也不过是勉力支撑残局,凭借个人勇武和威望,延缓覆亡的时间罢了,改变不了大局倾颓之势。”
“但多尔衮不同!”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凛冽的杀意。
“此人乃清国摄政,枭雄之姿,用兵狡诈凶悍,其麾下八旗铁骑,更是清国崛起关外、纵横捭阖最锋利的爪牙,是其国本所在。
“若在此刻,因分兵东向,围困出现疏漏,让其寻得一线生机,无异于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朱胜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转圜余地:
“所以,此刻绝不能因小失大,分散兵力,给此獠任何喘息之机。”
“陛下深谋远虑,臣等不及!”
贾诩也微微躬身,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朱胜重新坐回御座,指尖再次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扶手,那笃笃的轻响,仿佛战鼓响起。
“多尔衮……”
他轻声自语,声音低得只有近处的吕芳和江玉燕方能隐约听见,那话语中带着一丝冰冷彻骨的杀意,仿佛来自九幽之下。
“你的路,走到头了。这宋国的山河,便是你,和你那所谓的八旗精锐,最后的埋骨之地!”
对清军,朱胜从不掩盖自己的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