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培育天香豆蔻-《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

  大明皇宫,御书房内。

  檀香袅袅,静谧无声。

  万寿帝君朱胜端坐于宽大的御案之后,正垂眸仔细翻阅着手中那部纸张泛黄、墨迹古朴的《齐民要术》手稿拓本。

  诸葛亮与贾思勰静立于下方,屏息凝神,等待着天子的决断。

  时间悄然流逝,只有书页翻动的细微声响。

  朱胜看得极其认真,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

  “啥?”

  “啥?”

  “啥?”

  “这都是说的啥?”

  这部农学巨着,他前世便闻其大名,知其地位崇高,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然而,书中诸多精微的农时观测、土壤分辨、选种育种之法,以及那些古老而陌生的作物名称、耕作术语。

  对于并非专精此道的朱胜而言,确实深奥难懂。

  许多地方只能看个大概,知其理念精深,却难窥堂奥。

  尽管看不太懂,但朱胜心中澄明。

  农家这份诚意,已然重逾千斤。

  他确实想过农家可能会因大明的农政成就而心动,派遣使者或重要人物前来交流。

  但朱胜却未曾料到,竟是贾思勰这位农家的下任魁首亲至,并带来了如此厚礼。

  良久,朱胜轻轻合上厚重的书卷,抬起头,目光落在下方那位面容朴实、眼神却充满智慧光芒的农家天才身上。

  “贾先生。”

  朱胜开口,声音平和,带着一丝赞赏。

  “此书,朕看了。”

  “字字珠玑,皆是心血凝聚,虽有些古法术语,朕未能尽解其妙。”

  “然其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之理,因地制宜、精耕细作之要,朕深以为然。”

  “此实乃利在千秋之宝典。”

  贾思勰闻言,心中一块巨石落地。

  他深深一揖:

  “陛下谬赞。”

  “拙作能入陛下法眼,乃草民之幸。”

  “此书所载,多是前人经验与鄙人些许心得,相较于大明如今之农政,实有许多不足之处。”

  朱胜摆了摆手,笑道:

  “贾先生过谦了。”

  “传承与创新,本就一体两面。”

  “若无前辈筚路蓝缕,何来后世登高望远?”

  说到这里,朱胜话锋一转,神色变得更为郑重:

  “农家既以诚相待,朕亦不会吝啬。”

  “朕决定,将原西夏故地,现今的夏州,划出一片特属区域,交由农家管理。”

  “那里,有朕偶然所得的天香豆蔻,以及一处不老泉泉眼。”

  贾思勰闻言呼吸不由得微微一滞。

  天香豆蔻与不老泉皆是世间难寻的瑰宝。

  大明天子竟愿将如此重宝交由农家,这份信任与魄力,远超他的预期。

  朱胜看着他震惊的神色,微笑道:

  “这两样神物,便交由农家进行培育与研究。”

  “至于培育成功后的成果,农家可依例保留一部分,作为学派传承与研究之资。”

  “如何?”

  此言一出,贾思勰激动难抑。

  贾思勰没有丝毫犹豫,撩起衣袍,郑重地行以大礼,声音因激动而略带颤抖:

  “草民……臣,贾思勰,谢陛下隆恩!”

  “陛下信重,托付如此神物,臣与农家,必竭尽毕生所学,倾尽全力培育经营,定不负陛下所托,使我大明农桑之道,更上一层。”

  这一拜,代表着农家下任魁首贾思勰正式归附大明。

  朱胜满意地点点头:

  “平身。”

  “即日起,朕授你司农寺少卿之职,主管夏州特属农苑一应事宜。”

  “一应人员、物资,可向诸葛爱卿及工部、户部协调申领。”

  “臣,领旨谢恩!”

  随着贾思勰正式加入大明。

  贾思勰与诸葛亮一同告退,离开了御书房。

  走出宫门,望着京城繁华的街景,贾思勰深吸一口气,对身边的诸葛亮感慨道:

  “孔明,今日在下方知何为天子气度。大明得此明君,何愁不兴?”

  诸葛亮羽扇轻摇,笑道:

  “思勰兄如今亦是大明臣子,夏州之事,任重道远。”

  “望兄早日将《齐民要术》之智慧,与大明农政融会贯通,开创一番新天地。”

  “必不负所托!”

  贾思勰重重颔首,眼中燃起熊熊斗志。

  数日后,旨意下达,贾思勰正式入职户部,挂司农寺少卿衔,总领夏州特属农苑。

  他带来的弟子们也被妥善安排。

  一部分随他前往夏州。

  一部分则进入司农寺及各州县的农政体系,开始将《齐民要术》的精华与大明现有的农业技术进行融合与推广。

  而随着农家入明得到如此赏赐。

  其余的诸子百家,也随之微微动容。

  毕竟,除了势力最大的那几家。

  其余的诸子百家,可是已经被压制了许多年了。

  如今的他们,正渴望着一个机会。

  而这个机会,无疑就在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