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模型建立-《诡异:外置大脑和人形兵器》

  齐点:“……”

  他知道,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数学直觉,自己在学其它学科时,偶尔也会有类似的直觉。

  就像一个音乐天才能够在听到一段旋律后立刻分辨出它是否和谐。

  颖儿这个数学天才在看到一组数据后,本能地感受到其中的某种模式或异常。

  这不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而是一种变态的敏感度。

  齐点深吸一口气,意识到颖儿似乎能帮助自己找到突破口。

  他登录上联盟内网,在人员管理系统上申请了一下工作,又给吴垠发了个邮件,取得同意。

  从现在开始,他的工作就是从这些数据中找到规律。

  做好这一切后,他对颖儿说道:“我继续出这些数据,如果你有类似的发现麻烦告诉我一下。”

  “这可能会占用你的学习时间,但这对……”

  齐点的话刚说一半,颖儿就很懂事地摇头道:

  “一直都是我的学习时间,占用了老师你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能帮助到老师和研究部的各位老师,我也很高兴。”

  “你这可是帮了大忙啊!”

  在颖儿的帮助下,齐点对这些数据展开更细致的处理。

  数据处理花了一个月时间,但这一个月的准备让齐点发现了足够的规律,可以开始准备建模了。

  但建模过程中又遇到了问题,因为很多参数现在他们可以确认,但实际应用时根本没办法计算。

  简单来说,需要用这个参数来计算一个数据,但是这个参数需要用这个数据来确认。

  这就卡死了。

  他陷入沉思。

  颖儿在旁边继续盯着数据,她的眼睛在不同的数字组之间游移。

  “老师。”

  她又开口了。

  “如果把这组数据开平方,然后和那组数据放到一起看,好像有点关系。”

  齐点立刻调出数据,做了一个散点图。

  两组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

  “这就对了!”

  他兴奋地一拍桌子。

  “这一下就可以通过已知数据来确定未知参数了!”

  他快速完善模型,然后用交叉验证的方法测试模型的预测能力。

  准确率:32.9%

  这个概率看起来很低,但对于启示计划的实验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出色的预测准确率了。

  能有这个概率,说明不是纯靠巧合。

  毕竟启示计划现在的实验准确率连1%都没有。

  齐点没有停下来,继续优化模型。

  他加入了一些非线性修正项,考虑了位点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又自己融合了两种算法来处理不确定性……

  颖儿则继续在旁边观察数据,不时提出新的发现。

  “这几个参数的二阶导数有共同的变化趋势。”

  “这组数据的残差分布不是随机的,可能有联系。”

  “这个比值如果取对数,分布会更接近正态。”

  她的每一个观察都很精准,虽然表述得不够专业,但总能指向数据中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特征。

  齐点则凭借扎实的数学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将颖儿的直觉转化为严格的数学语言,构建出越来越精确的模型。

  又是一个月过去。

  他们终于做出了一个真正可提交的数学模型,准确率来到35.6%,齐点感觉这已经是极限了。

  “希望这个模型能给启示计划的同志们提供帮助。”齐点长出一口气,靠在椅背上。

  他看向颖儿,眼中满是赞赏。

  “如果不是你,我绝对建立不了这个模型。”

  被这么夸奖,颖儿小脸微红,小声说道:“我就是觉得那些数字看起来不太一样……”

  齐点开玩笑道:“那和你比,我就是个脸盲,感觉他们都一样。”

  他保存文档,准备将这个模型上传到内网。

  在上传文档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在作者栏里写下:齐点、宋颖。

  然后输上了他们两人的编号。

  “老师……”颖儿有些不安:“我只是看了几眼数据……”

  “你的贡献是关键性的。”齐点打断她,“科学研究就是这样,有时候一个关键的观察,胜过千百次盲目的尝试。”

  “你应该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

  “可是……”颖儿还是有点惶恐。

  她是真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贡献,只是坐在旁边看数据,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这个数学模型的建立思路,以及用到的算法和各种参数的确认都是老师完成的。

  齐点对着颖儿笑了笑,点击了上传按钮。

  文档飞向联盟内网的服务器,飞向那个在实验室里苦苦寻找答案的霍德华,飞向启示计划的未来。

  过了一周。

  启示计划的反馈来了。

  使用他们的模型,准确率高达37.3%!

  要知道,启示计划之前做实验基本全靠运气,运气好了一百多次就成功了,运气差点要做上千次。

  使用这个模型,用计算的结果进行实验,居然能有37.3%的准确率,这效率直接提高了上百倍!

  为此,霍德华专门给吴垠发了邮件,邮件的内容很正规,措辞也很规范,虽然吴垠无语的是很长。

  他完整的看完,总结下来只有一句话。

  齐点和宋颖借我用用。

  说实在的,吴垠也很震惊。

  他真没想到齐点和颖儿能做出这么大的成果。

  当初齐点向他申请时,他同意倒不是因为多相信齐点,而是这种申请他一般都会同意。

  还有颖儿……

  齐点给他写了一份报告,从这份报告中他了解到了颖儿的作用。

  正如齐点所说,没有颖儿,他不可能成功建立这个数学模型。

  不过在他客观的了解整件事后,他觉得很有意思。

  齐点觉得功劳都是颖儿的,颖儿觉得功劳都是齐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