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罗素悖论-《诡异:外置大脑和人形兵器》

  生物实验室里。

  吴垠拿着宋锦的报告,上面显示,宋锦的能量不稳定性并没有上涨。

  “难道靛色直接关联的是小说,而不是宋锦?不对……”

  昨天,能量不稳定性上涨是异常情况。

  现在,能量不稳定性没上涨是异常情况。

  昨天的问题得到了解答,能量不稳定性上涨期间,宋锦成为了自己的小说主角。

  但今天,小说已经开始自己更新了,作者宋锦居然一切正常。

  这正常反而不正常了。

  正常情况应该他的能量不稳定性出现明显上涨。

  小说肯定是有问题的,甚至会对人产生影响。

  他们做了多组阅读小说的实验。

  只阅读最后一章的,污染度和能量不稳定性出现明显上涨。

  阅读前面章节的,这两个数据也出现了明显上涨。

  只有太岁,没一点变化,完全就是看了一本普通小说。

  当然,太岁没出现变化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吴垠本身就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态度。

  “老吴!”

  杨岁换上衣服走了出来,快步跑到吴垠面前。

  “实验结果怎么样?宋锦有没有问题。”

  吴垠将报告递给了他,顺便给他总结了一下。

  “宋锦没问题,阅读小说,除你以外的人都有问题。”

  “下一步,我们准备收集在这段时间出现之前,这本小说读者的数据。”

  “从昨天的事儿和深渊的结论来看,宋锦和这本小说不会这么割裂,一定是还有什么我们没发现的事情。”

  “嗯……还没发现的事情……”杨岁抬头看一下监控画面中的宋锦。

  因为宋锦要在里面待一天,所以他所在的实验室是临时改造过的,里面不仅有各种书籍,甚至还有电视电脑游戏机。

  渴了饿了会有机器人进去给他送水和食物。

  里面还有柔软的沙发可以坐,甚至旁边还有一张床,困了可以直接躺床上休息。

  杨岁看了一会儿,自己又思考了一会儿,最终说道:“昨天他是昏着的,今天他是醒着的,要不把他打昏试试呢?”

  这个想法乍一听挺离谱的,但吴垠听后沉思了一会,紧接着就恍然大悟。

  “好主意!”

  他立即开始联系宋锦,先问了一下宋锦本身的意愿。

  确认了他愿意配合之后就开始指挥研究员们给宋锦上药,让他睡一个好觉。

  杨岁调侃道:“你瞅瞅,连我都知道控制变量,老吴你都不知道,这一看就是基础不扎实。”

  “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啊。老师说的果然没错。”

  吴垠听后,哈哈大笑。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搞科研不能光站得高,还得打好基础啊!”

  杨岁骄傲地仰起头。

  “这就叫返璞归真!”

  ……

  生物实验室三号休息室内。

  齐点已经指点好了那名医生,又重新回来教颖儿。

  他一句话都没说,也没打扰颖儿,只是看了一眼时间,想着下一次提示该什么时候给出,还顺手拿了一张a4纸,在上面规划后面该讲什么。

  一直盯着白板的颖儿忽然开口道:“老师。”

  齐点立即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向颖儿,温和地问道:“怎么了?”

  颖儿说道:定义一个集合A,A由所有不属于自身的集合组成。”

  “对于任意一个集合x,如果x不属于x,那么x就属于A;反之,如果x属于x,那么x就不属于A。”

  颖儿刚说出这一段话,齐点脸上就浮现出震惊之色,紧接着便是浓浓地欣赏。

  颖儿没注意到老师脸上的表情,继续说道:“那A属不属于A?”

  “如果A属于A,那么根据A的定义,A应该不属于自身,这就产生了矛盾。

  “如果A不属于A,那么根据A的定义,A应该属于自身,这同样产生了矛盾。”

  “所以我感觉……不……我认为,朴素集合论是有缺陷的,需要在可形成集合的条件上作一些限制。”

  啪啪啪!

  休息室内响起了齐点的掌声。

  “好!很好!”

  这个小妹妹之前问的其他问题都能解决,但都需要用她没学过的工具去解决。

  所以,齐点才选择从朴素集合论讲起,不仅是为了从基础开始教学,还是为了检验这个小妹妹真正的实力。

  而从朴素集合论内部发现这个致命问题!这需要的不是高深的知识,而是纯粹的、穿透逻辑迷雾的洞察力,是无数人穷尽一生也难以捕捉的思维闪光!

  虽然他给出了指引,在【世间万物是可分类的,任何一个性质都可以用来建构集合】这一行字下面划线。

  但这个小妹妹能在这么小的年纪,还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现这个问题,绝对是天赋异禀!

  最让齐点惊叹的是她的改口。

  由“我感觉”改成“我认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这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是以初学者的身份,直接对教科书般的基础理论发起了不容置疑的挑战!

  齐点毫不怀疑,即使自己此刻试图反驳,也必将迎来这个女孩最坚定的反击。

  但齐点不会反驳。

  因为她刚才说的内容正是引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的罗素悖论!

  不得了不得了。

  齐点拿起了白板笔,在白板上写下罗素悖论的描述,然后夸赞道:“你知道吗?在大约一百年前,有一位大数学家和你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将当时的数学界搅得天翻地覆。”

  “可惜你晚出生了一百年,不然这个悖论就用你的名字来命名了。”

  颖儿没了刚才的坚定,又变成了社恐的模样,谦虚道:“老师您一开始就提醒我找问题,后来又专门强调了那句话来引导。”

  “所以,我是在您的引导下才发现的这个问题,怎么能跟那位数学家比呢?”

  “好!好!好!”齐点连声道好,对颖儿更欣赏了。

  敢于挑战权威,同时又能保证谦虚。

  “我这才给了你第一条提示你就能发现问题,已经说明了你极强的洞察力和对逻辑的敏感。”

  “原本我是准备给你讲一个理发师的故事,现在看来是没有这个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