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你想投资他?-《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

  “又去见雷君?他最近跑小米那边比在公司时间都多。”

  张茵笑了笑没接话。作为助理,她知道哪些话题能聊哪些最好避开。

  于佳佳三两口吃完黄瓜,把蒂扔进垃圾桶。

  “听说他让你学投资?够狠的啊,白天当模特,晚上当助理,现在还要培养成金融专家?”

  她走到张茵电脑前,扫了眼屏幕。

  “哟,连私募基金架构都研究上了?”

  “就是了解些基础知识….”

  张茵有些不好意思地合上笔记本。

  “得了吧,秦峰那家伙从来不做无用功。”

  于佳佳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

  “好好学,说不定哪天你就成公司合伙人了。”

  张茵正想说什么,于佳佳已经转身往外走。

  “跟他说我找过他,明天上午十点,别迟到。”

  等于佳佳离开后,张茵长舒一口气,重新打开电脑。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秦峰发来的短信。

  “资料放我桌上,你先回棕榈泉吧,我晚点回去。”

  张茵回复了个”好的”,收拾好东西,抱起那个食材箱子离开了办公室。

  初夏的北京已经有些闷热。张茵戴上头盔,跨上她那辆二手摩托车,在晚高峰的车流中灵活穿行。棕榈泉的公寓是秦峰名下的,自从她成为助理后,就以”方便工作”为由被安排住进了次卧。

  起初她还觉得别扭,现在却已经习惯了这种半工作半同居的状态。

  进门后,张茵把箱子放在厨房岛台上,给自己倒了杯水。

  冰箱上贴满了便利贴——有秦峰的会议提醒,她的拍摄日程,还有两人随手-记下的购物清单。

  这种生活细节常常让她恍惚,分不清这到底是工作关系还是某种更亲密的关系。

  她没急着做饭,而是打开电视,随便找了个综艺节目当背景音,然后盘腿坐在沙发上继续看投资资料。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直到门锁转动的声音把她从数字海洋中拉回现实。

  “还没吃?”

  秦峰扯松领带走进来,看见茶几上摊开的文件和空荡荡的餐桌。

  张茵抬头看了眼挂钟,已经快十点了。

  “你也没吃吧?我这就去做炸酱面。”

  “不急。”

  秦峰脱下西装外套挂在衣帽架上。

  “碰到雷君了,聊着聊着就忘了时间。”

  张茵把资料收好,走向厨房。

  “谈得顺利吗?”

  “还行,就是陈年那事有点麻烦。”

  秦峰跟过来,靠在门框上看她拆箱子。

  “亚马逊把卓越的高管全开了,陈年失业,想找雷君帮忙。”

  “就是那个卖衬衫的凡客?”

  张茵从箱子里拿出干黄酱、五花肉和各式面码儿。

  秦峰点头。

  “雷君牵线,约了明天吃饭。我可能得作陪。”

  他看着张茵熟练地系上围裙。

  “这食材是白姐寄的?”

  “嗯,她说这是老北京最地道的做法。”

  张茵打开水龙头冲洗黄瓜。

  “潘潘教我的,据说她是从郑大爷那儿学的配方。”

  “国宴大厨的徒弟的徒弟?”

  秦峰笑着摇头。

  “那我今天有口福了。”

  张茵没接话,专注地处理食材。她将五花肉切成均匀的小丁,热锅凉油下肉煸炒。

  油脂的香气很快充满了整个厨房。

  秦峰也没闲着,帮忙剥蒜切葱,两人配合默契得像多年的搭档。

  “对了。”

  秦峰突然开口。

  “下周我要去上海参加电影节。”

  张茵往锅里加入黄酱,用铲子慢慢搅动。

  “还是带沈南鹏见影视圈那些人?”

  “嗯,主要让他认识下韩三平。”

  秦峰递过切好的葱末。

  “嘉禾那边有进展了,可能真要借壳上市。”

  张茵手上动作一顿。

  “这么快?不是说还要再等等市场吗?”

  “时机不等人。”

  秦峰的声音低了几分。

  “一旦上市,我们操作资金会灵活很多。”

  酱料在锅中咕嘟咕嘟冒着泡,张茵关小火慢慢熬制。

  两人都没再说话,只有抽油烟机的嗡嗡声和酱香在厨房里弥漫。

  半小时后,两碗地道的炸酱面摆上了餐桌。面条劲道,酱香浓郁,配上黄瓜丝、黄豆芽等八样面码儿,色香味俱全。

  “绝了!”

  秦峰吃下第一口就竖起大拇指。

  “比上次在白姐那儿吃的还正宗。”

  张茵抿嘴笑了笑。

  “潘潘说秘诀在于黄酱和甜面酱的比例,还有熬制时间。”

  “你学什么都快。”

  秦峰又扒拉了一大口。

  “模特、助理、投资,现在连厨艺都突飞猛进。”

  张茵低头搅动面条,没让他看见自己泛红的脸颊。

  “就是些生活技能而已。”

  两人安静地吃完面条,秦峰主动收拾碗筷放进洗碗机。

  张茵擦干净桌子,两人默契得像一对老夫老妻。

  “看球吗?”

  秦峰拿起遥控器。

  “今晚有意大利对澳大利亚。”

  张茵点头,从冰箱拿出两瓶啤酒。电视屏幕上,球员们正在热身。

  她认出了托蒂、内斯塔和皮尔洛等球星,这些都是大学时宿舍夜谈的常客。

  比赛进行得胶着,直到补时阶段,格罗索突入禁区被放倒,裁判果断判罚点球。

  “点球!点球!点球!格罗索立功了!”

  解说员黄健翔突然爆发出声嘶力竭的呐喊。

  “不要给澳大利亚人任何机会!伟大的意大利左后卫!他继承了意大利的光荣传统!法切蒂、卡布里尼、马尔蒂尼在这一刻灵魂附体!”

  张茵被这突如其来的激情解说吓了一跳,差点打翻啤酒。

  “这人疯了吗?”

  秦峰也一脸错愕。

  “可能是真疯了…这解说风格前所未有啊。”

  电视里,黄健翔还在歇斯底里地吼叫,甚至喊出了”意大利万岁”这样明显越界的口号。

  两人面面相觑,既觉得荒谬又忍不住发笑。

  “明天肯定上头条。”

  秦峰摇头。

  “这种解说风格,不是被封杀就是成网红。”

  张茵关掉电视时还在摇头。

  “太夸张了,跟打了鸡血似的。”

  第二天下午,首都机场t3航站楼。

  秦峰、于佳佳和沈南鹏在VIp休息室等待飞往上海的航班。

  于佳佳翻着电影节手册,突然笑出声。

  “看看这阵容,李安、吕克·贝松、休·杰克曼…咱们这小破公司真要挤进影视圈了?”

  沈南鹏说道。

  “关键不是电影节,而是之后的投资人晚宴。韩三平答应引荐几个关键人物。”

  秦峰看着手机里张茵刚发来的消息——她整理了嘉禾近三年的财报分析。”

  公司那边都安排好了?”

  于佳佳问。

  “嗯,张茵盯着。”

  秦峰收起手机。

  “她进步很快,基本能独当一面了。”

  于佳佳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只是工作关系?”

  “专心你的电影节吧。”

  秦峰没接茬,起身去拿咖啡。

  与此同时,永华影城的媒体放映厅里,稀稀拉拉坐着几十个记者和影评人。

  《疯狂的石头》即将开始首映,但现场气氛冷淡,大多数人都在低头玩手机或交头接耳。

  “宁浩?没听说过。”

  “主演是谁?黄博?刘桦?”

  “也就徐争有点名气吧…”

  窃窃私语中,灯光暗了下来。

  灯光亮起的瞬间,掌声涌来。

  宁浩站在放映厅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手心全是汗。

  他没想到自己这部低成本、阵容青涩的国产电影《疯狂的石头》会获得如此热烈的反响0……

  “宁导,牛逼啊!”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影评人挤过来,激动地握住他的手。

  “这片子绝对能成今年黑马!”

  宁浩腼腆地笑了笑,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一群媒体记者围住了。

  闪光灯不断,刺得他眼睛发疼。

  “宁导,您是如何想到用这种多线叙事结构的?”

  “据说成本只有三百万,是真的吗?”

  “有人说您借鉴了《两杆大烟枪》,您怎么看?”

  问题像连珠炮一样砸过来,宁浩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清了清嗓子。

  “首先感谢各位的认可。这部电影确实借鉴了一些国外优秀作品的表现手法,但我们做了彻底的本土化改编…”不远处,秦峰靠在墙边,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身旁站着西装笔挺的沈南鹏,这位投资大佬正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影厅里的热闹场面5.9。

  “怎么样,沈总?”

  秦峰递过一杯香槟。

  “影视圈比你们投行有意思吧?”

  沈南鹏接过酒杯,轻轻摇晃。

  “比我想象的精彩。不过秦总,你特意带我来,不只是为了看场电影吧?”

  秦峰笑而不答,目光转向正在应付媒体的宁浩。

  这个新人导演穿着廉价的西装,头发有些凌乱,在一群光鲜亮丽的圈内人中显得格格不入,却又莫名地引人注目。

  “宁浩是个好苗子。”

  秦峰低声说。

  “比那些只会拍文艺片的导演强多了,至少他知道观众想看什么。”

  沈南鹏若有所思。

  “所以你想投资他?”

  “不只是投资。”

  秦峰抿了一口酒。

  “我要把他培养成新利传媒的冯小刚。”

  这时,于佳佳从人群中挤过来,高跟鞋在地毯上留下浅浅的凹痕。

  她今天穿了件宝蓝色的连衣裙,衬得肤色格外白皙。

  “媒体反响比预期好多了。”

  她凑到秦峰耳边小声说。

  “至少有五家主流媒体答应给头条。”

  秦峰点点头。

  “网络宣传准备好了吗?”

  “随时可以启动。”

  于佳佳自信地说。

  “论坛、博客、社交媒体都已经安排好了,就等您一声令下。”

  沈南鹏在一旁听得真切,眼中带着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