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谁说这天下只有一个儒家?开创报纸!儒家入秦惊呆了!-《功高震主要杀我,我造反你后悔啥》

  暴秦之名,是六国贵族传出去的。

  其中可信程度,令人怀疑。

  但绝大多数国家就那么认为,大秦帝国乃是暴秦。

  理由也给的很充分。

  秦灭六国,屠百国,死伤不计其数,更是针对贵族来了一场底层人民欢呼的斩首审判。

  哪怕有百姓为大秦辩解也无济于事。

  因为话语权,从来都是掌握在权贵手中。

  各国甚至是在背后推波助澜。

  他们畏惧大秦,害怕大秦帝国的兵锋,但同样都不想看到大秦帝国的崛起。

  至此,天下之间就流传开秦国乃是暴秦的污名。

  “如此暴秦,天下诸国应当共诛之!这一次我们前往秦国就是去收集证据的,把秦国真正的凶恶面目呈现在世人眼前!”

  韩世林站在儒家百子最前端,慷慨激昂地说道。

  “是,老师!我等必为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

  百子齐声回答道。

  儒家弟子,向来以仁义治教,讲究忠孝节义,锄强扶弱,匡扶社稷。

  大秦帝国此举,触怒了天下儒生!

  韩世林满意点头。

  在大齐皇帝告诉他暴秦有多么残忍之时,他也收到了风声,立马表示,同意大齐皇帝的提议。

  让天下儒生不得入秦。

  但有一句圣言说的好。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我们此次前去秦国,乃天下诸国共同见证,务必要实事求是!”

  韩世林手拿戒尺,向儒家百子告诫道。

  “老师,哪怕是秦国塞给我们银子,赏赐我们地盘,我们也绝对不会昧着良心为秦国说一句好话!”

  “哼!我等儒家铁骨铮铮!就算是秦国皇帝秦渊拿着剑架在我头颅上,我也绝不会为秦国开罪!”

  “就是,哪怕把我打死,我也要把实际的东西写出来!要把秦国罪行揭发,昭告天下!”

  ....

  儒家百子齐声叫道,气势恢宏。

  他们那正义的姿态,仿佛誓死要与罪恶抗争到底。

  韩世林抚须长笑。

  “好!既然如此,我们便随我出征吧!”

  “是,老师!”

  一群学子纷纷拱手,随后跟着韩世林离开太学院。

  他们一路向南,行踪并未隐瞒分毫。

  各国在第一时间得知他们的目的,纷纷开始支持起来。

  儒家之行的声势也越来越大,甚至是传遍了整个九州。

  儒家,为正义而行,要冒死揭露暴秦罪行!

  这一次,几乎所有国家都在看热闹。

  上一次,大乾皇朝给灾民吃白粥拌沙石,就被儒家狠狠通判了一顿。

  一直到现在,大乾皇朝还百口莫辩。

  在消息闭塞的古代,儒家的这一张嘴,谁能顶得住?

  可以说,儒家控制了天下的话语权!

  .....

  与此同时,另一边。

  大秦帝国。

  “启禀陛下,六国贵族仗着有儒家撑腰,要与我们谈判,否则,就让儒家来制裁我们。”

  文天祥匆忙走进御书房,将一份奏折递到秦渊面前。

  这里面写的是关于六国贵族开出的谈判条件。

  秦渊打开一看,眸光骤然变冷。

  里面的条件,仅仅是第一条就让秦渊无法同意。

  “归还六国领土,公开给六国道歉,呵呵,他们六国入侵我大秦之时,怎么不道歉?!现在被灭国了,竟还成了受害者?”

  秦渊冷漠地说着,身上杀机凛冽。

  众大臣们一个个露出愤怒之色。

  “看来杀的人还是不够多,我大秦的威名还不能震慑这群宵小之辈!”

  白起站出来,抱拳冷声道:

  “陛下,乱世就应当用铁血手段!末将请求代表灭掉六国贵族,包括那群被蛊惑的百姓!”

  “倘若杀百万人,可让大秦后代子孙享福,末将甘愿成为大秦之害,天下人唾骂的刽子手!”

  他的声音充满了杀伐果断,带着坚定不移的决心。

  一众大臣听的那叫一个糟心。

  动不动就通通杀干净,以杀止杀,屠杀百万人。

  妥妥的主战派啊!

  “末将附议!”

  常遇春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白起。

  秦渊听到这提议,眼眸深邃,陷入思索。

  他并不是没有把握灭掉六国贵族。

  相反,灭六国贵族轻而易举。

  可是,这群六国贵族极为无耻。

  大秦虽然打下偌大疆域,可仍然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语言不通,文字不同,民心也不同。

  有些人怨恨秦国灭了自己的国家,组成小规模的起义军。

  而六国贵族正是利用了这群百姓们的无知,大肆蛊惑百姓,说秦国如何坏,秦帝如何暴政。

  活生生把秦国描绘成一个充满绝望与压抑的国家。

  这就给秦王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你难道还真的要杀了这群无知的百姓不成?

  只要不过分的,最多抓起来教育七天。

  对于白起的提议,秦渊缓缓摇头,“大秦立于万民希望之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些事,不可而为之。”

  秦国开国立朝,便是建在民心之上,一旦民心坍塌,那么大秦也将岌岌可危。

  白起面露急色,想要在劝,可又欲言又止。

  他怎能不明白秦国如今的处境。

  虽然现在六国贵族看起来极为弱小,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倘若不用绝对的镇压,那么只会助长六国贵族嚣张的气焰。

  白起就是属于那种鹰派的。

  不服就干,以杀止杀。

  满朝文武,有激进派自然就有保守派。

  贾诩眉头紧锁,从人群中走出,拱手行礼道:

  “陛下,此举不妥,现在天下诸国都在高喊暴秦,我们大秦可不能坐实了暴秦的位子,否则对于征战天下,统御百姓,极为不利!”

  常遇春闻言,顿时就急了。

  “贾诩,你到底是哪一边的!”

  贾诩扭头温和一笑,“我自然是保守派的。我觉得,白起将军的方法还是太过于保守。”

  “六国贵族蛊惑洗脑百姓,那我们就拿出报纸,向全体百姓宣传,将六国贵族包括抹黑秦国的人全部打入叛军,将他们所有罪行公之于众!”

  “等到大部分百姓都接受之后,我军在派白起将军前去镇压!不留活口,杀无赦!”

  众人闻言,眼前猛然一亮。

  这等方法,不仅可以给百姓启智,又可以宣传秦国,一举多得的妙计!

  连白起都为之侧目,心里面直呼他的做法还是太过于保守了。

  秦渊缓缓点头,“此方法可行,只不过需要耗费的时间周期太长了。”

  “如今六国贵族有儒家撑腰,而儒家的一举一动又在天下诸国眼中,定然会以为大秦拿他们没有丝毫办法。”

  “他们不是想谈条件吗?那就来谈,让六国贵族和儒家的人都来咸阳城,朕好好与他们谈谈!”

  这一刻,几乎所有人都抬起头,满脸震惊看向秦渊。

  这么做,几乎等同于是在与天下儒生为敌!

  秦国,扛得住吗?

  秦渊赫然起身,背对众人,双手负在身后。

  “天下儒生皆不入秦,那我大秦还要对儒家客气干嘛?”

  “来犯者,灭了便是!”

  霸气至极的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下来。

  秦渊看着远方,目光深邃:“儒家封锁文化?真以为天下就一个儒家吗?”

  【叮!恭喜宿主触发任务:儒以文乱法!】

  【任务提示:八十年前的翰林学院出世,圣贤庄儒圣行走人间,率领一百弟子,游历秦国,欲要找出秦国迫害百姓的铁证!岂不知,此等想法何其可笑!】

  【任务:洗刷暴秦之称!让东方各国都看看,秦国百姓究竟过的有多好!】

  【奖励:春秋战国时期,孔门弟子三千!】

  【介绍:君子六艺,武、德皆存!三千人曾周游列国,手持孔圣抡语,以得服人!】

  秦渊:“???”

  “抡语?不是论语?这三千人究竟是儒生,还是武僧?”

  秦渊有些怀疑,这系统是不是坏了。

  还是说,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人都那么暴躁?

  不是说儒家的人只会读四书五经吗?

  难道...春秋战国的儒家,才是真正最彪悍的儒家?

  不知为何,秦渊有些期待起来了。

  这三千儒生,究竟是饱读诗书的儒家门徒,还是三千位虎背熊腰的彪形大汉。

  只不过,如何让大秦的名声改变,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首先,大秦实力太强了,各大国家压根不敢正面应对大秦,只敢偷偷摸摸在背地里搞一些小动作。

  秦渊无需猜测,大秦的名声不好,一定是这些国家传出去的。

  想要洗刷暴秦的称呼,除非将大秦呈现在世人眼前。

  毕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不过这非常有难度,大秦目前无法将消息渠道遍布九州。

  归根结底,还是不良人太少了。

  “任务很重,不过奖励也很丰厚。”

  秦渊不做多余的思考,现在是处理六国贵族的事情。

  只要有三千儒门学子作为保障,秦渊直接可以在大秦立起另外一个儒家。

  并且,说不定以后还会百家齐放。

  “通知六国贵族,让他们与儒家快点来咸阳城,朕为所有人都准备了一份厚礼。”

  秦渊淡淡道。

  “是,陛下。”

  诸葛亮令旨退去。

  文武百官也一同散去。

  秦渊坐在龙椅上,端起一盏茶,轻抿了一口,嘴角无意间流露出一抹杀意。

  儒家来到大秦,天下人不都以为他大秦不敢出手吗?

  那大秦就让世人看看,区区儒家,在大秦翻不起一丁点浪花!

  他可不在乎六国贵族背后的儒家,只要胆敢闹事,一起通通灭掉!

  .....

  七日时间。

  韩世林带领儒家百子跋山涉水,路过不知多少国家,终于抵达了大秦帝国境内。

  众人行走在官道上,开始讨论一路所见所闻。

  “老师,您说的太对了,读万卷书,不由行万里路,这一路下来,百姓疾苦,易子而食,太多了。”

  一个二十七八岁,身穿青色锦衣的男人感慨道。

  众人深有体会点头。

  九州乱战不休,饿浮遍野,民不聊生。

  可他们只能亲眼看着,却做不到帮助,实属心痛。

  “老师,我发现一个问题,为啥这路边没有饿死的人?”

  有一名儒生提出问题。

  他们已经进入到秦国境内。

  但他却惊疑发现,秦国官道上,竟如此干净整洁,路边没有一个饿死的人。

  这简直不可思议!

  这还是人们口中所说的暴秦吗?

  众人显然被问的一愣,随后猛然惊醒过来。

  沿途一路上,他们只欣赏秦国大山美景,根本没有注意到路边有饿死的人。

  “不对劲啊,别国的官道上,不是满地尸体,就是土匪横行,怎么到了秦国,就变成了干净整洁?”

  “难道...秦国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样子?所有人都误会了秦国?”

  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呵呵,秦国好手段。”

  忽然,一道女声响起。

  “大家听我一言,这一定是秦国知道我们儒家要来,特意在作秀!”

  一名面容姣好的女子站出来,冷静分析道。

  其余人目光都看向林清婉,互相对视一眼,目光之中透露出疑惑之色。

  林清婉一抚额前秀发,自信走到众人面前,开始说着自己的理解。

  “你们看这干净整洁的官道,在看绿叶成荫的树木!我们走过十几个国家,他们官道上无一不是堆满了尸体,匪患成群,瘟疫横行!”

  “他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暴秦呢!”

  林清婉侃侃而谈,越说越是自信,仿佛已经看透了一切。

  众多儒生听罢纷纷皱眉,觉得有理。

  要秦国真的那么好,为什么世人还称呼秦国为暴秦,肯定是秦国百姓苦不堪言。

  他们对于林清婉的话深信不疑。

  就连韩世林也不由频频点头。

  “你们还需向清婉学习,她虽是翰林学院最年轻的一辈,但眼界与智慧早已超脱凡人。”

  韩世林颇为欣慰的赞叹道。

  众人也纷纷附和。

  “小师妹天赋异禀,日后定能成为当代女圣人!”

  “我等与小师妹相比远远不如。”

  “小师妹聪慧绝伦,不愧是儒家最有希望成为圣人的存在。”

  “......”

  一众儒生对林清婉夸赞至极。

  毕竟这位小师妹,身份背景大的惊人,乃是儒家嫡系,爷爷更是儒家三圣之一的存在!

  林清婉像一只骄傲的白天鹅,一仰那雪白的天鹅脖颈,洋洋自得地说道:

  “今天,我就要找出暴秦的破绽,把证据呈现在世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