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第二种主业收入-《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杭城春风竹编厂。

  新上任的马厂长美美的喝了一口茶水。

  刚开春,前任留下的两万多个竹篮子的烂摊子,被他三下五除二的解决掉。

  这让上头的领导和下面的职工都对他极为满意。

  虽然这批货的实际划拨价亏了一些,但好歹是把欠职工们的工资和奖金都补上了。

  单位亏钱不要紧,只要职工们没亏就好,小事。

  “小史!”

  马厂长把自己最近自己很认可的心腹叫进办公室。

  史文信急忙走进来。

  “厂长,什么事?”

  “咱们春风厂吃水不能忘了掘井人,给楚家的礼物准备好了?”

  史文信笑着点头。

  “办公室曹主任已经买好了东西,都是不错的礼品。我等下下班就过去一趟。”

  马厂长摇摇头。

  “下班的时候人多眼杂,我看你现在就去一趟,好好跟人未来岳母说声谢谢。”

  史文信明白马厂长的意思。

  其实马厂长和前任一样,也想替厂里打开沪上的市场,只不过人家马厂长盯上的是小张科长手里的人脉渠道。

  史文信给孙苏云送礼物的时候,孙苏云死活不肯收,在楚家门口僵持了好一会儿。

  最后史文信眼珠子一转,索性直接放下东西就跑。

  估计连楚描红都不知道自己住哪儿,楚家想把东西送回去都没办法。

  至于把东西直接送回人家单位,孙苏云还没那么傻。

  那是摆明了打人家全厂的脸。

  张宏城听说未来岳母说春风厂送的都是些吃食,也没太放在心上。

  不过他还是让楚描红把两次收的东西都列个单子报备了一下。

  糕点和吃食没什么问题,补品和药材都算进了招待所医务室。

  可偏偏史文信送礼的这个事还是被人瞧见。

  本来街坊邻居只是私下议论了几句,口口相传之后消息的本身就走了样。

  消息最后传到了孔致礼的家人耳朵里,内容已经变成了几百块钞票和几百斤粮票那么夸张。

  孔致礼母亲哪里忍得住,偷偷写了一封举报信——塞到了区某办公室的举报信箱里。

  呸,楚家的那个姓张的女婿,你就等着倒霉吧!

  孔致礼的母亲等来等去,眼见到马上就是三月了,楚家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她哪里还待得住。

  正好儿子从东北下放的山村里寄信回来诉苦,把他老娘刺激得不行,索性直接去了区里。

  “原来那封信是你写的!”

  区里的人看到孔致礼母亲,一点好脸色都没有。

  就是因为那封信,他们不过是去信让建设兵团协助调查。

  这种事放平常不算什么,结果兵团那边直接一巴掌打了过来。

  你什么级别?

  想查我们的干部,可以,让你们市里发函过来!

  摆明了要护犊子。

  最后的结果也不出人所料,市里把下头的人也训了一顿。

  人家帮咱们自己本地的企业解决问题,收的东西也报备过,你们转头还查人家?

  说出去丢人不丢人?

  以后谁还敢帮咱们的企业办事?

  孔致礼的母亲立即被【留】了下来。

  人家办事员也不是傻子,轻轻松松就从这女人嘴里挖出来她恨楚家和楚家未来女婿的理由——打击报复。

  消息传到张宏城这里,已经到了三月初。

  老实人怎么会吃亏。

  他让简勇给陈蓓蕾挂了个电话。

  没过几天,云西镇重开的hEI市被三十九团二营的知青纠察队给端了。

  听说现场有上百人在疯狂逃窜,可二十几个红袖章知青就是逮着两个男人一通狂追。

  孔致礼和房革东被直接押去了县里。

  这两位可是有案底的。

  孔家的事,张宏城只是随意出了下手。

  进入了三月,新装修已经完成。

  他发展主要业务的计划也被提上了日程。

  兵团招待所刚刚装修好的大餐厅里。

  张宏城正陪着杨同海、苗佳新两个在参观。

  杨同海是东方涉外的经理,他是被张宏城美其名曰:请他过来给新装修提意见强拉来的。

  苗佳新则是张宏城找借口,请他过来和罗琴对下沙发套装和口红的账。

  时间都选在了装修好的第一天。

  见多识广的杨同海确实很惊讶。

  明明是朴素的地砖,不过是换了一种排列方式,竟然格外的有格调。

  不同于这个年代喜欢用的白灰墙,招待所的大餐厅,竟然大胆的贴上了大块的瓷砖。

  整个大餐厅的窗户都一尘不染,用的是他们东方涉外都不大敢用的白色窗纱。

  这颜色的东西清洗起来太过麻烦。

  别具风格的简易沙发组合和茶几,把灰色的寂静和纯木色的淡雅完美的糅合在一起。

  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墙角缝隙、吊顶边缘,这里采用的大量的白炽灯。

  灯火通明下,宛如宫殿!

  “老弟,你这里都把我们涉外比下去了!”

  张宏城则是一脸惆怅。

  “你们大概也听说过我们招待所木工车间最近做了一笔业务,欠了人家商务局好大的人情。”

  “我也是没办法才把这个工程给了商务局的施工队,谁知道,哎.....,我还以为之前的传说多少有些夸张。”

  杨同海是行内人,他指着张宏城一脸的幸灾乐祸。

  “商务局的施工队你也敢用,不知道我们涉外和招商大楼都是他们弄得?”

  “啧啧啧啧,不过我也没想到,他们现在的手艺进步得这么快。”

  苗佳新看着眼前的大餐厅也在两眼放光。

  他也信了杨同海的话——都怪商务局的施工队习惯了大手大脚。

  小张所长的苦恼他清楚。

  人家兵团招待所的主业务本来就差,价格虚高降不下去。

  这回装修怕是花大发了,想要回本的话怕是还要涨价?

  客人怕是更稀少了吧。

  苗佳新拍了拍张宏城的肩膀。

  “别灰心啊,小张所长,这地方我觉得还好,刚好我这里有一件事,算是先还你一个人情。”

  张宏城大喜过望。

  丫的 ,你小子忍了半天终于算是开口了。

  “感谢,感谢,不过你们单位都是涉外的业务,我们怕是没这个资格。”

  张宏城把头又摇成了拨浪鼓。

  苗佳新急忙抓住他的手。

  “不妨事,有个你们这个地方就行,你们的职工在外围打打边鼓就好。”

  对于苗佳新来说,张宏城的这餐厅装修完毕的时间真是太妙了!

  隔壁时空里的胡胖子,最近入股了一家私人外贸企业。

  这家企业的母公司是国营单位,这家大单位在几十年前叫友诚外贸公司,正是苗佳新所在的这家外贸公司。

  胖子之所以能如此轻松的找对地方,主要是张宏城眼前的苗佳新同志太过出名。

  他的照片被贴在母公司历史长廊的第七位。

  友诚贸易公司的第五任总经理。

  据母公司史料记载:1975年3月份,公司筹备了一次外商见面会。

  春季的第一月,这种见面会在沪上很正常。

  在这段时间,沪上能够提供涉外服务的场合都是满的。

  可他们公司约定的场地却在会议召开的前两天,被更重要的涉外接待协调走。

  如今苗佳新公司里的人正满沪上找合适的地方。

  可惜够条件接待外商的地方实在有限,公司最后不得不把见面会设在了外滩的一处洋房。

  缺乏维护的洋房......。

  全公司精心准备了半年的春季见面会结果收获惨淡。

  这件事之所以会被记载在公司历史里,概因这是友诚第一任总经理退休前主持的最后一个项目。

  这位老人哪怕是在去世之前还在念叨这件事。

  张宏城是卡着时间让苗佳新看到自家焕然一新的大餐厅。

  招待所的主业可不只是住宿,会议招待收入也是其中之一。

  馋不死你!

  他继续摇头拒绝着苗佳新,一副绝对不再犯错误的固执样子,急得苗佳新差点跳脚。

  “小张,咱们兄弟谁跟谁啊,价格好商量!你们上头怪罪下来,我们公司领导帮忙担着!”

  “苗哥,这不太好啊,我这就一个兵团招待所......,影响不好的。”

  杨同海也知道苗佳新公司现在急成了什么,在一边帮忙说了句话。

  “得了吧,小张,你们招待所也算正式接待过外宾的,你们没资格,别的地方那更不够格了。”

  “哎,好吧,好吧,既然杨哥都这样说了,那就......下不为例?”

  苗佳新和杨同海都笑了。

  杨同海笑着笑着觉着有些不对。

  ——明明是苗佳新公司在找地方,怎么感觉自己刚才也欠了小张一个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