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蓝衣顾问-《港综:赌厅小弟到黑帮皇帝》

  这老狐狸,动作够快的!

  解散保险公司?

  断尾求生玩得挺溜啊。

  还有那北京观察组,也真是会顺水推舟,一句“高度认可”,直接把我徐天的“民间应急力量”给抬到了台面上。

  庆功宴?

  呵呵,那种场面我才懒得去。

  一群人举着酒杯,脸上笑嘻嘻,心里却在骂娘,想想都觉得倒胃口。

  我独自一人上了大帽山了望塔。

  这地方风大,能把人吹成傻子,也能让人清醒。

  站在塔顶,风像不要钱似的往我脸上招呼,吹得我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我狠狠地吸了一口烟,想用尼古丁麻痹一下自己。

  山下,整个港岛灯火通明,像一张巨大的星图,只不过星星都掉进了人间。

  而最扎眼的,是遍布全城的“应急联指”蓝灯网络,像一张巨大的蓝色蛛网,宣告着我的存在。

  花仔荣不知道什么时候摸了上来,递给我一支烟。

  “你赢了。”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带着点儿复杂的味道,就像是老父亲看着自家不成器的儿子突然考了第一名,既欣慰又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我摇摇头,接过烟,点上。

  火光在黑暗中闪烁了一下,照亮了我半张脸,也映出了花仔荣眼中的一丝担忧。

  “不是赢,是他们终于看清——没有我,这城会塌。”我说的是实话,语气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经历了台风“温黛”的肆虐、黑帮混战的血腥、还有这次的枪击事件,港府那帮家伙早就焦头烂额了,他们需要我,需要我的力量来维持稳定。

  他们或许不情愿,但这就是现实,残酷但真实。

  一口烟下肚,呛得我直咳嗽。

  “咳咳…阿荣,你说,港督这老家伙…接下来会怎么做?”我望着远方,夜风吹乱了我的头发,也吹散了我脸上的血腥味。

  就在这时,裤兜里的手机震动了起来,像一只不安分的小虫子。

  我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条未读消息,是李娜发来的。

  “十日后,港督将宣布设立‘特别民防顾问’职位,首任人选:徐天。”

  我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这老家伙,终于忍不住要出手了。

  消息还没完,紧接着又是一条: “李娜已截获港督府内部备忘录:该职位无行政权、无预算拨款、无下属编制,仅为‘政策咨询’性质。”后面还跟着一个皱眉的表情。

  “这是挂个名,把你关进笼子。” 她显然对这个“顾问”的头衔很不满意。

  我轻笑一声,把手机放回口袋里。笼子?

  “笼子?我要的是钥匙孔——能看见里面怎么运转。”我对着花仔荣说道,语气里充满了自信。

  接下来的几天,我并没有公开回应这个任命,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另一件事情上。

  我下令“应急联指”启动“百日透明行动”。

  “百日透明行动”?花仔荣显然对这个新名词很感兴趣。

  “简单来说,就是把咱们干的所有事儿,都晒在太阳底下。”我解释道,“让那些想搞小动作的人,无所遁形。”

  全港378个便民服务站同步张贴《资源调度明细表》,大到救援车辆的行驶路线,小到每笔捐赠物资的去向,甚至连每支志愿队的排班记录都清清楚楚地列了出来。

  为了表示我的决心,我还亲自带队突击检查了北角物资仓库。

  “天哥,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啊?” 林国栋跟在我身后,语气有些担忧。

  “有没有问题,查了才知道。” 我淡淡地说道。

  果然,不出我所料,我们在仓库里当场揪出一个冒领补贴的协管员。

  那家伙满头大汗,脸色惨白,显然是做了什么亏心事。

  我二话不说,直接让人把整个过程录了下来,然后上传到网上,标题就叫《我们先清自己人》。

  视频一出,舆论瞬间炸了锅。

  “徐天这是要干什么?连自己人都查?”

  “这才是真英雄啊!敢动自己人,说明他是真想做事!”

  “之前还怀疑他是黑社会,现在看来,是我错怪他了。”

  舆论风向彻底扭转,之前那些质疑和谩骂的声音,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铺天盖地的赞扬和支持。

  “天哥,你这招真高啊!一下子就把那些质疑的声音给压下去了。”林国栋兴奋地说道。

  我笑了笑,没说什么。这只是第一步而已。

  很快,就到了港督府举行任命仪式的日子。

  我特意换上了一身深蓝色的制服,这还是李娜专门找人帮我定做的,穿在身上,显得格外精神。

  “怎么样?帅不帅?” 我在李娜面前转了一圈。

  “还行吧。” 李娜撇了撇嘴, “不过你确定要穿这身去?会不会太招摇了?”

  “就是要招摇。”我笑着说道,“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我徐天来了。”

  任命仪式很简单,整个流程只用了不到十分钟,而且全程闭门进行,没有拍照,也没有发布任何新闻稿。

  港督那老家伙,显然是不想让我在公众面前露面。

  不过,他显然低估了李娜的能力。

  早在几天前,李娜就已经通过林国栋提供的临时政务系统账号,将“特别民防顾问”的身份同步录入了政府应急联动名录。

  也就是说,现在我在政府的系统里,已经是一个正式的官员了。

  当天晚上,台风预警再次拉响,警方的调度中心在发布指令的时候,竟然误将一份抄送到了我的邮箱里。

  我打开邮件,仔细地看了一遍疏散方案,发现里面有不少漏洞和不足之处。

  我立刻回传了一份修订版的疏散方案,并且在邮件里标注了一句:“建议启用鲤鱼门避风塘作为二级集结点——潮汐数据支持。”

  没过多久,我就接到了警务处处长的电话。

  “徐先生,您提供的方案非常专业,我们决定采纳您的建议。”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惊讶和敬佩。

  我笑了笑,说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有了这次的经历,我在警方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接下来,我开始以“顾问”的身份,向港督府申请查阅过去五年来的民防演习档案。

  当然,我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研究那些档案,而是为了让李娜在扫描件中提取各政府部门联络人、备用频道频率,以及应急仓库的坐标。

  更关键的是,我以“协调民间力量”为由,推动建立了一个“政民应急联络专班”,由林国栋挂名组长,实际运作则交由志愿队的骨干轮值。

  这个“政民应急联络专班”成立的第一天,就绕过了消防处的审批,直接调用了政府闲置的冲锋舟,支援了大澳水浸的救援工作。

  有了这个“政民应急联络专班”,我就相当于在政府内部安插了一颗钉子,可以随时掌握政府的动向。

  一切都在按照我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我一步一步地蚕食着港府的权力,慢慢地将自己的势力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我站在港督府的落地窗前,望着维港的夜景,心里充满了期待。

  龙椅之前,只剩最后一道门。

  而我,已经准备好,破门而入。

  我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帮我查一下,最近北京观察组的动向……”

  三天后,北京观察组那辆黑不溜秋的轿车,又悄无声儿地溜回了港岛。

  赵国栋约我在半岛酒店的咖啡厅见面,老赵一见面就阴阳怪气:“徐生现在是真·顾问了,拿到帽子,干的事儿比以前还大了。”

  我笑笑,端起咖啡抿了一口,不慌不忙:“赵组长说笑了,我这不是在尽一个顾问的本分么?提提建议,然后…‘恰好’被采纳了而已。”

  他噎了一下,估计是被我这“恰好”给气着了。

  这帮人,就是喜欢端着,明明心里门儿清,非要装糊涂。

  回程路上,李娜把平板递给我,屏幕上是最新情报:“港督府刚向伦敦提交了预算申请,准备扩建‘特别民防顾问办公室’,编制六个人。”

  我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迷离的中环夜景。

  霓虹灯像不要钱似的闪烁着,映在我脸上,明明灭灭的。

  指尖一下一下地敲着手机屏幕,新刷新的秘密有点意思:“七日后,花仔荣将遭匿名举报涉纵火案。”

  有人想砍我左膀右臂啊,还真是看得起我。

  我冷笑一声,抬头看向李娜:“看来有人嫌我这把火烧得不够旺啊。”

  李娜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要不要我查一下是谁在背后搞鬼?”

  我摇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不用查,”我说,“那就让他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火源。”

  清晨六点,阿公岩消防局的电话铃声刺耳的响了起来。

  喜欢港综:赌厅小弟到黑帮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