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定锚的人-《港综:赌厅小弟到黑帮皇帝》

  “刚截获港督府加密通话……”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回程的路上,窗外是中环迷离的霓虹灯,像一幅流动的油画,只不过这画笔蘸的是欲望和算计。

  我正闭目养神,李娜的电话就来了,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天哥,情况有变。”李娜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我刚截获港督府的加密通话,他刚挂断电话就联系了伦敦,关键词是‘非正式权力实体’和‘可控替代方案’。”

  我靠在车窗上,望着那些闪烁的灯光,心里冷笑一声。

  好家伙,这老家伙果然没安好心,想把我变成一个“合法的黑影”,一个可以随意操控的傀儡。

  “他们想把我变成‘合法的黑影’……”我低声喃喃自语,指尖轻轻敲击着车窗,发出“哒哒”的声响,像极了死神倒计时的脚步声,“可我要的,从来不是被允许的影子,而是——换掉那张椅子。”

  突然,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一条新的加密信息跳了出来。

  “五日后,北京观察组将二次抵港,任务升级为‘定锚’。”

  我指尖摩挲着屏幕,这一次,要让他们也坐到我的桌上谈……

  “去浅水湾。”我突然开口,打断了司机的沉默。

  “天哥,我们不是回……”司机有些疑惑。

  “我说,去浅水湾。”我语气加重,不容置疑。

  司机不敢再问,默默地调转了车头。

  望着车窗外飞逝的夜景,我掏出一根烟,点燃。

  猩红的火光在黑暗中明明灭灭,映照着我深邃的眼神。

  这眼神里,有野心,有算计,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定锚?呵呵,这词儿用得,真他妈有水平。”我吐出一口烟圈,看着它在空中飘散,就好像港岛的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

  五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足够我做很多事情了。

  既然他们想“定锚”,那我就要让他们知道,这根锚,到底应该定在哪里!

  北京观察组二次抵港,任务代号“定锚”,这意味着中央要为港岛乱象画下红线或确立新秩序。

  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又像是棋局进入了关键时刻的凝重。

  带队者仍是赵国栋,一张扑克脸,看不出喜怒哀乐,跟他第一次来的时候没什么区别。

  但这一次,随行多了一位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专家,戴着金丝边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看就是那种理论派。

  李娜那边效率很高,黑入入境系统后立刻发来了详细资料:“这位专家专攻‘基层治理创新’,写过《非正式组织在危机中的角色》。”

  我看着资料上的照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们是来选样板的,不是来灭我的。”我把烟头狠狠地摁灭在烟灰缸里,语气笃定。

  想搞我徐天?

  没那么容易,老子可是熟读历史的,论玩政治,你们还嫩了点。

  第二天,我直接搞了个大的。

  “百日重建计划”发布会,地点选在了港岛最大的会展中心,邀请了两岸三地,甚至还有一些国际媒体到场。

  我徐天要搞事情,就要搞得全世界都知道!

  发布会现场布置得简洁大气,但处处都透着专业和效率。

  巨大的LED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台风过后的港岛景象,触目惊心。

  但很快,画面一转,变成了热火朝天的重建场面,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我站在台上,面对着无数的镜头和闪光灯,神情自若,侃侃而谈。

  “各位,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港岛已经完了,但我不这么认为。港岛人,从来就没有认输的习惯!”

  我顿了顿,环顾四周,目光坚定。

  “今天,我徐天,要向大家公布一组数据。”

  我打了个手势,LED屏幕上立刻出现了一组数字:台风后72天,全港12个区完成塌方清理,87%断电区域恢复供电,民间捐赠使用透明度达98.6%。

  “这不仅仅是一组数字,更是港岛人民团结一心,自救自强的证明!”

  我提高了嗓音,语气充满了激情。

  “有人说,我们是黑社会,是地痞流氓。但我想问问他们,有哪个黑社会,会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做到这种程度?”

  台下鸦雀无声,只有相机快门的声音,咔嚓咔嚓地响个不停。

  “更关键的是……”我微微一笑,露出了一个神秘的表情,“今天,我还要向大家宣布,成立‘港岛民情听证会’!”

  我再次打了个手势,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界面。

  “每月,我们将邀请十名市民代表,直面应急指挥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不替政府做事,我们在补位,也在监督!”

  我当众打开“应急联指”后台系统直播,所有的资金流向,人员调动,物资分配,全部公开透明。

  “每一笔钱,每一份力,都在这里,接受所有人的监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掷地有声地说道。

  发布会结束的时候,整个港岛都沸腾了。

  我徐天,又一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当然,光靠嘴说是没用的,还得有真家伙。

  李娜开发的“民声雷达”系统,简直就是个神器。

  通过遍布全港的便利店电子屏、社区广播,甚至是渔船上的短波电台,收集市民的诉求,大大小小,事无巨细。

  然后,通过AI智能分类,生成《民生痛点周报》,直接投送到北京观察组下榻的酒店。

  第三天,赵国栋主动约见了我,地点选在了一个茶楼,包间里只有我们两个人。

  “徐先生,你们的数据,比我们统计局还准。”赵国栋放下茶杯,开门见山地说道。

  我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因为我们的人,走在街上。”

  一句话,噎得赵国栋哑口无言。

  观察组内部,果然出现了分歧。

  安全口的人,还是老一套,主张“清除非法权力中心”,认为我徐天就是港岛的毒瘤,必须铲除。

  但政策口的人,却看到了我身上的价值,认为“徐天模式可作特殊时期治理参考”,甚至可以推广到其他地区。

  我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通过林国栋,我向港府递交了《民间应急协作白皮书》,提出了“政民共治五原则”,核心就是政府引导,民间参与,共同治理港岛。

  我还主动提议,将“粤港澳应急协作委员会”注册为非营利组织,接受有限监管,表面上是让步,实际上是把我自己洗白,变成了一个“合法”的存在。

  赵国栋沉默了很久,在一次内部会议中,终于松口:“先挂靠红十字会体系,试运行三个月。”

  试运行获批当晚,我正在指挥中心里,和李娜商量下一步的计划。

  突然,门被人一脚踹开,花仔荣怒气冲冲地闯了进来,手里还拎着一把明晃晃的砍刀……花仔荣拎着砍刀,刀锋在灯光下闪着渗人的寒光,震得指挥中心里的小弟们大气都不敢出。

  “你注册?

  你他妈是嫌命长了?!“ 花仔荣的嗓门像打雷一样,震得我耳朵嗡嗡直响。”这是自缚手脚!

  以后还怎么在道上混?!“

  我叼着烟,慢悠悠地走到花仔荣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冷静点。

  “义父,别激动,我不是投降,是穿上了他们的外衣。” 我指了指身上的西装,笑了笑,“总不能光着膀子跟他们谈笑风生吧?”

  我在全息投影上点开一张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红点。

  “全港378个‘便民服务站’,已经全部接入政府应急备案系统,但调度指令,还是由‘联指’发出。” 我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花仔荣,“他们以为收编了我,其实是我的脚,正式踩进了门里。”

  花仔荣虽然还是有些不明白,但看我的眼神,也渐渐缓和了下来。

  毕竟,从小到大,我徐天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我的道理。

  突然,我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我拿起手机,看了一眼屏幕,嘴角微微上扬。

  “七日后,港督将举行‘城市韧性论坛’,特邀徐天发表主旨演讲。”

  我走到落地窗前,望着维港迷离的夜色,灯光倒映在我的眼眸里,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花仔荣走到我身边,语气低沉地问:“天哥,你到底想做什么?”

  我没有回答,只是伸出手,指向远方。

  “阿荣,你看……”

  花仔荣顺着我的手指看去,只见远处的半山别墅区,在夜色中影影绰绰,如同匍匐的巨兽。

  “龙椅之前,只剩最后一道门。”

  喜欢港综:赌厅小弟到黑帮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