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转圜-《我在清宫中成为嫌疑人的日常》

  【谁说我是白花这120个嫌疑值的?虽然看似是一本平平无奇的《资治通鉴》,但里面有含太皇太后所做的笔记。】

  林玲拿起桌上的蒙语版《资治通鉴》,给系统粗略翻了一下。

  书上全是太皇太后用蒙语,密密麻麻写下的笔记。

  林玲合上书,将拿出来的蒙语书,又放回了原先的位置,【放心吧!我这120个嫌疑值花得不亏。】

  【那就好!】系统舒了一口气,它真怕林玲痛定思痛,下次就不消费了。

  本来就有向守财奴趋势逼近的林玲,要是在这里吃了亏,系统真担心林玲直接进化为“葛朗台”。

  林玲知道系统在担心什么,她不禁摇了摇头,现在系统都跟被流放似的,居然还担心自己的业绩,也是有些离谱。

  ......

  林玲刚用完晚膳,宫人们便向她通报说,皇上正在来承乾宫的路上。

  虽然不知道康熙打着什么主意,但林玲还是让宫人们帮她随意装扮了下。

  准备接待圣驾。

  没过多久,康熙便踏入了承乾宫。

  林玲带着宫人们迎上前,朝着康熙行礼道,“臣妾参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爱妃,免礼!”

  康熙扶起她,目光在屋内扫视一圈,轻声道:“朕忙完了,便想来瞧瞧你。”

  林玲闻言极其自然的害羞一笑,“那臣妾多谢皇上挂念!”

  “你与朕何需如此客气。”康熙用手亲昵地刮了刮林玲的鼻子。

  林玲更加羞涩。

  康熙拉着林玲来到桌子边坐下,看着宫人们上好茶后,他就示意宫人们全都退下。

  等宫人们小心地阖上房门,康熙才像寻常夫妻说话一般与林玲说道:“今日的事,可有在心底埋怨朕?”

  虽然康熙已经微微放低态度,但他的话语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带着一丝傲慢,甚至连自称都懒得改变。

  林玲对此没什么想法,毕竟康熙是皇帝,她不过就是个妃嫔。

  尽管后宫众人都认为她是康熙的“真爱”,但没有假象蒙蔽的林玲,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对于康熙为什么对她不一般,林玲心中有数。

  她要是连这种事都揪着这个不放,这十来年她早就抑郁了。

  要想在宫里过下去,保持良好心态是最基本的。

  再说了,林玲也没有自大到觉得自己与康熙相处那么久,康熙就得对她有什么特殊。

  指望一个一直高高在上的人的施舍,还不如指望自己。

  自己还靠得住点。

  林玲摇了摇头,非常善解人意道:“皇上自是有皇上的考量,臣妾又怎会埋怨皇上呢?”

  康熙听了她的话,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他端起面前茶碗轻抿一口后,说道:“不说这些了,朕今日来是想和你说说孩子们的事。”

  孩子们?

  长生?

  联想起今日的事,林玲不由得碰了一下桌上的茶碗。感受到茶碗中的茶水,透过瓷器传到手里温热地感觉,林玲这才恍然回神。

  她抬起头一脸不知所措地看向康熙,“皇上,孩子们怎么了?可是长生他……”

  康熙摆了摆手,“爱妃放心!长生无事。”

  见林玲仍有些惴惴不安,知道今日怕是真的吓到了她,康熙轻言细语地安抚林玲道:“爱妃别担心!朕知道今日之事与长生无关,朕也不会迁怒长生。”

  林玲一怔,长舒一口气。

  随即,她又装作不解地问道:“那皇上所言孩子们之事,是指?”

  康熙神色变得凝重,让察觉到他脸色的林玲,心里猛地一跳,以为有什么大事,立马在心里做好准备。

  只见康熙缓缓开口道:“朕打算给胤禩再请一些书法大家来教导他,爱妃觉得如何?”

  林玲面上茫然地看着康熙,心里已经和系统把他们吓得一惊一乍的康熙,翻来覆去地骂了有十来遍。

  “皇上,胤禩不是已经有四位书法师傅了吗?再请几位,胤禩怕是忙不过来。”林玲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顾虑。

  康熙却拉着林玲的手,语重心长道:“你啊!朕都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慈母多败儿!胤禩素来聪慧,多几位师傅教导,他能学得更多。”

  一说起胤禩的字,康熙的抱怨就滔滔不绝起来,“你说说,胤祚与他一母同胞,胤祚那手字就很是不错。说来还是胤禩没尽心!”

  “你又不是不知道,就胤禩那手字,朕已经都恨不得给他请十个八个老师来教导他了。你之前劝朕说,胤禩还小,等师傅们教导一段时间再说。”

  “可如今也没长进不说,朕每回讲他,他也不当回事了!你说说,再这样下去,他长大后,他那手字能拿得出手吗?”

  “朕当年习字有一点不好就......”

  林玲听着康熙从抱怨胤禩,到长篇大论地讲起他当年习字的故事。

  显然,康熙不仅对自己要求高,也对自己的孩子要求高。

  但林玲没想通,胤禩的字是怎么能超过长生的课业一举得到康熙的看重呢?

  难道单纯就是因为胤禩的字?

  林玲尽管在心里诸多腹诽,但面上还是温温和和地说道:“皇上,这教导孩子最忌讳的就是没耐心了。”

  康熙不赞同地说道:“爱妃你有所不知,自胤禩入了上书房,朕每每检查阿哥们课业的时候,虽然会训斥胤禩,但也会好生辅导一番。可胤禩那孩子总是嬉皮笑脸的,根本没把朕的话放在心上。”

  他皱着眉头,语气里满是恨铁不成钢,“若他其他也一般倒也罢了,可胤禩就字不好,其余在阿哥们中样样出挑。”

  嬉皮笑脸?

  这个词居然会用来形容胤禩,也是很让林玲觉得惊奇。

  要说胤祚嬉皮笑脸还差不多,胤禩的话......

  康熙这话语中的艺术添加是不是加得有点多。

  瞧着康熙侃侃而谈的模样,林玲心下明白康熙也就是来和她抱怨一二。

  就算她执意相劝,不同意给胤禩加师傅这事,也拗不过康熙的意思。

  一般康熙真心定下的事,很难转圜。

  喜欢我在清宫中成为嫌疑人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