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炎座裂心,赤烬成空-《纨绔六皇子,从八岁开始布局天下》

  殿外风声如涛,压在火脉石阶上。

  夜深至极,天穹的云如铁色流火,一层又一层地沉着,像一座巨大熔炉的盖。

  宁凡静立在火座前,衣袍被风掀起。炽明坐在高台之上,赤色火焰沿着他的衣角攀爬,却未烧毁,只化作游蛇般的符纹,闪烁着冷光。

  空气中有一股逼人的热。

  连呼吸都像在燃烧。

  “弟弟。”炽明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沉得能压碎火焰。

  宁凡抬头,目光平静。

  “昔年你也这样唤我。”

  炽明的指尖轻叩座前的金炉。那炉中燃着“七曜油”,火光不灭,红焰映出半座殿宇。

  “那时候,你还信我。”

  “那时候的你,”宁凡缓声,“也还没杀人。”

  炽明的眸子微动。火光映在他眼中,像被风搅乱的海。

  “杀人?若我不杀,天下早死。”

  宁凡轻笑:“你总喜欢替天说话。”

  “我本是天选之人。”炽明缓缓起身,身影在火光中被拉长,像一根燃尽的烛芯,“火种归我,是理所应当。”

  他伸手,虚空中那根赤杖重新凝形,火焰缠绕,符文交织。整座殿宇的火气似被他掌控,烈焰在高台之上汇聚成龙。

  “我继火统,续炁脉,以石油为骨,以血脉为心。你该知道,这世道已不容旧火。”

  宁凡的眼神没有动。

  “旧火不灭,只是不再替你燃。”

  这句话一落,整个殿堂的火焰竟微微一暗。

  炽明的眉头轻挑,掌中的赤焰猛地一盛。

  “看来,你的那点残火,果真还不服。”

  “我不是火的主。”宁凡抬手,那掌心的火脉光芒瞬间绽开,赤纹蔓延至半臂,“但它知道,我从不跪。”

  空气在两人之间爆裂。

  殿外的铁旗瞬间折断,一声闷响,火光倒灌入天。

  炽明的赤杖落下,火浪翻滚,撞向宁凡。

  他抬掌迎击,火与火交缠,火纹在空气中绽开,化作无数碎光。每一道光里,都映着两人的影。

  那是兄弟,也是敌人。

  ——同脉相燃,必有一方化烬。

  “宁凡!”炽明低吼,声音如雷,“你该明白,血脉的意义,是延续,不是对抗!”

  “延续?”宁凡冷声,“你要延续的,是火,还是王?”

  炽明的表情一瞬僵硬。

  “没有王,火就乱。”

  “那若火不愿被统治呢?”

  空气骤然寂静。

  火焰仿佛在听。

  炽明的唇角轻微抽动,眼底却生出一抹几乎扭曲的怒意:“火无心,何谈愿?”

  “火有心。”宁凡一步步上前,声音沉稳却带着某种不容抗拒的冷意,“只是它不说。”

  “它——在哭。”

  炽明的呼吸停顿。

  宁凡抬眼,眸中那抹红光如血丝流动,映出炽明的脸。

  “那夜,你烧了北疆五城的时候,我听见它哭。它不是为死人哭,而是为自己哭。”

  “它被你逼着燃,被你逼着杀,被你逼着供奉王权。”

  “它哭,是因为终于明白自己不自由。”

  炽明的手指轻颤。赤杖上那条火龙陡然低吼,火势再起。

  “够了——”

  宁凡的声音却在此刻掠断火浪:“若你真是天选,那天为什么不救你?”

  轰——

  火焰炸开,整个“炽明殿”的屋顶被掀起半寸,烈焰冲天,映红了半个皇城。

  守卫惊惧跪倒,远处的钟楼传来一声巨响。

  火光下,两人隔着烈焰相望。

  宁凡的披风半毁,胸口的火脉闪烁出七星之纹。炽明的赤杖碎裂一角,血顺着掌心滴落。

  他们都笑了。

  笑中带血,带恨,也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

  “所以你要推翻我?”炽明低声道,“你要毁了所有火种?”

  “不是毁。”宁凡的声音轻,却如铁敲击在空中,“是让它回到地里。”

  “火不该高悬天上——它该埋在泥里,照穗照田,照人心。”

  炽明的瞳孔一震。

  那一瞬间,他看见了年少时的自己——那个在宫外火井前,与弟弟并肩学煮麦火的少年。

  风吹来,火焰倒卷,仿佛有幻影闪过。

  宁凡与炽明之间的火光渐渐分开,两股力量相互抵消。

  殿内只剩下火油的味道与断裂的声响。

  “你赢不了。”炽明的声音低沉,几乎像叹息,“火种议会已经立,你要反它,全天下都会与你为敌。”

  宁凡静静看着他:“天下不是火做的。”

  炽明闭上眼,轻声道:“那就让我送你见识一场——天火。”

  他掌心一合,赤杖化灰。

  下一瞬,整座宫阙震动。

  天顶裂开一线光,像天在流血。

  那是从石油神脉里汲出的雷火,轰然坠下。

  宁凡抬臂,火脉全面展开,七星火纹亮至极点,迎向那道天焰。

  轰——

  火焰吞没一切。

  宫殿、金瓦、铜炉、梁柱全化为尘。

  天火之下,唯有宁凡的身影仍立。

  他一步未退。

  烈焰在他周身流转,像无数记忆的回光。

  ——少年时的誓言,战场上的血,浅浅的泪,尘妤的笑,北荒的风,全都回来了。

  他忽然笑了。

  “原来,火哭的时候,也会笑。”

  他抬起头,整座天穹的烈焰都在那一刻暗下。

  炽明踉跄退后,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你……你引走了它的心?”

  宁凡的声音轻到几乎听不见:“不。是它自己走的。”

  天火散尽,夜空重归寂静。

  殿已毁,只剩焦黑的地脉。

  火光熄灭,天上浮起微弱的灰光。那是晨。

  炽明跪倒在灰烬中,手指抠着焦土,血渗入泥里。

  宁凡转身。

  火脉在他体内沉睡,七星纹一点点暗去。

  “宁凡……”炽明沙哑着唤他。

  “兄长。”宁凡停下。

  “若有来世,”炽明低笑,“我不做火。”

  “我也不。”

  宁凡缓缓走出殿门。

  风从身后掠来,带起灰烬,像无数魂在随他而行。

  天边,第一缕阳光落下,照在他肩头。

  那光不热,却极亮。

  苏浅浅在宫外等他。

  她一眼看到那道火烬间走出的身影,几乎不敢相信。

  “你……”

  宁凡只是微微一笑,声音低沉:“火哭过了。”

  苏浅浅眼眶发红。

  “那它还会笑吗?”

  宁凡抬头,看着远方的天。

  “会。”

  “因为它终于自由了。”

  ——

  殿毁后的第三日,皇城上空仍有焦黑的尘。

  那尘不是灰,而是燃尽的火脉。它们漂浮在空中,遇风便化成微光,落入瓦缝,落入人手,落入井水。

  玄京百姓说,那些光是天火散的泪。

  街巷沉默。炉火冷了,坊间铁匠不再敢开炉;连寺院的长明灯,也只余一点幽蓝。

  唯独宫阙废墟之处,还有热气在涌。

  苏浅浅站在废墟边,裙角被灰覆,手中握着一柄尚未熄的铜灯。灯里油枯,火光摇摇,像濒死的心跳。

  宁凡立在那片焦土中。

  他未穿甲,只一袭素衣,灰色的尘掩去颜色。

  风从他发间掠过,带起一缕焦香。那是火脉烧断的味道。

  “火脉已死了吗?”苏浅浅的声音低,几乎被风吹散。

  宁凡摇头。

  “死的是执念,不是火。”

  他弯下腰,从焦黑的地面抠出一点未化的晶石。那是火脉之心碎裂的残片,仍带微光,温度不再灼,却有一息温存。

  “它在沉睡。”

  苏浅浅抬眸看他,眼底有未干的泪。

  “那你呢?”

  宁凡微微一怔。

  苏浅浅轻声:“火哭了,你也该哭一场。”

  宁凡沉默许久,终是轻叹。

  “哭不出来。”

  “为什么?”

  “因为还没完。”

  他望向远处的城墙,那里的烽旗已重新升起。

  火殿虽毁,但朝政不能停。炽明被天火吞没的那一刻,火种议会的信号塔在西郊亮起新的光。

  那是一场未死的阴影。

  ——

  次日早朝,群臣皆至。

  太极殿前,烟气未散。

  群臣环立,面色或惶,或敬,或畏。

  宁凡步入殿门,脚下的砖仍带着焦痕。无人敢言。

  他缓缓走上御阶,视线掠过众人。

  “炽明已死。”

  殿内一阵低呼,声音如潮起又退。

  宁凡举手,制止一切杂音。

  “天火已熄,火统归寂。从今日起,火脉归地,凡境内油脉、火井、炁纹,皆属国治,不得私封,不得祭祀。”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某种让人心底战栗的决绝。

  穆烟玉从列中出,拜道:“陛下,此言若行,则火种议会……必反。”

  “让他们反。”宁凡的目光如铁,“火不再是权柄。”

  “是民生。”

  四字落下,殿上诸臣心神皆震。

  苏若雪立于右侧,手中持奏。那一刻,她忽然觉出宁凡与从前不同。

  那种不同,不是权力的锋,而是意志的冷。

  他不再以胜为喜,也不以亡为惧。

  他像一片燃尽的灰,轻到风都吹不动,却有某种恒久之力。

  “传旨,”宁凡道,“重修火法,改旧制,立新诏。”

  苏若雪低声应下,眼底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光。

  火的法令,从此不再以血脉为衡,而以功为律。

  天之火,从此落地。

  ——

  夜。

  宁凡未归寝宫。

  他独自一人步入那片焦土废墟。

  风极冷,月极明。

  地面被烧成黑镜,映出他的影。

  他缓缓蹲下,用手轻触焦痕。那指尖传来极细微的温度。

  他忽然开口,声音低得像是在对灰说话。

  “兄长,火回地里了。”

  “你说的延续,或许换了形,但它还在。”

  他抬头,看那被风吹散的灰光,像无数火灵归野。

  “愿你也安息。”

  那一刻,风声忽止。

  灰光在他掌间聚了一瞬,化成一缕极淡的红线,顺着他手背蜿蜒而上,没入衣袖。

  宁凡怔了怔,笑了。

  “还不舍得走吗?”

  他轻叹一声,任那一缕光沉入心口。

  火的心,在他胸中轻轻一动。

  ——

  京城之外,天象异变。

  数百里外的油脉田忽自涌炁,夜间浮光四起。民间传言“地火再生”。

  朝中群臣上奏,恐为“火脉反噬”。

  宁凡阅报后,只写了一句批语:

  “不必惧,火归其所。”

  那四字,像一块石,镇住了天下的浮动。

  ——

  几日后,穆烟玉入宫面见。

  “陛下,东海传来军报——‘海狼’舰队归,首战告捷。”

  宁凡听完,并未立刻言语。

  “胜固可喜。”他轻声道,“但火的劫,未尽。”

  穆烟玉抬头,心中隐隐明白。

  海上的风暴,才刚开始。

  宁凡站在窗前,望向天边那一抹灰金色的晨光。

  火殿的烟终于散去,但天穹之上,仍有淡淡赤痕。

  那是天火的伤。

  也是人心的印。

  他闭上眼,轻声自语:

  “火哭过了。”

  “但天下,还在燃。”

  风吹过宫阙,带起长长的铃音。

  那声音清脆,像极了火息之后的余音。

  ——

  远处,苏浅浅站在御园的槐树下。

  她手中那盏铜灯终于熄灭。

  风吹散灯烟,落入池中,泛起一点光。

  她看着那光,轻声道:

  “他终究让火,学会了哭。”

  “也学会了停。”

  池水泛起微波,倒映出夜空的一线光。

  那不是火。

  那是晨。

  ——

  黎明未亮,玄京的海雾仍浓得化不开。

  朝海港口望去,天与水相接处有一道模糊的影。那影极巨大,似山,却似铁。

  雾中隐约传出金属的低鸣,如龙息潜动,又似风压过炉膛。

  港外,万工齐集。

  这是新历元年,朝廷第一次将火脉能用于海上巨舰。名曰——“龙吟级”。

  而今日,便是下水之日。

  宁凡立于港台之上,衣袍被风掀起。身后是群臣,前方是烟涛。

  海风极冷,掠过面颊犹如刀割。

  他抬头望去,天色灰白如铁。

  苏浅浅静立在他身侧,披一袭白氅,手中持着一卷未封的诏令。

  她看着那艘庞大的钢舰,眸中有复杂的光。

  “它,比火殿还高。”她轻声说。

  “也比火更冷。”

  宁凡微微侧首,淡淡一笑。

  “火焰烧毁了太多,是时候让铁去守。”

  苏浅浅沉默片刻,缓缓点头。

  港台下,群工正推着最后一根能脉柱入槽。那柱长三丈,纹络闪烁着幽红光芒,乃是“赤炁井”提炼出的第一批高炁石精。

  石入槽,水面翻涌,一道低沉的轰鸣由深处传来。

  如同巨兽苏醒。

  空气中充满油与盐的气息,混着金属的热。

  穆烟玉走到宁凡身后,抱拳而拜。

  “陛下,诸脉对接已成,火舱可启。”

  宁凡点头。

  “启。”

  穆烟玉拔起身边仪旗,长声喝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