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血火未冷,殿堂生寒-《纨绔六皇子,从八岁开始布局天下》

  雨夜终于在黎明前止住。

  天色仍旧阴沉,云层厚重,仿佛昨日的血战余波仍压在皇都上空。

  街道两侧的青石板被血水浸透,湿漉漉的,残留着刀剑劈砍的痕迹。

  偶尔有风吹过,卷起一缕血腥气息,让人心底发寒。

  宁凡立在城楼上,盯着远处尚未完全熄灭的火光,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他的甲胄上布满雨痕与血迹,却仍旧笔直,像一柄未曾折断的长枪。

  段震收回视线,拱手道:“殿下,三处势力尽数剿灭,活口抓下七十余人,皆已押入刑部。”

  宁凡点头,语气低沉:“务必审干净,我要背后所有的线索。”

  段震抱拳,声音洪亮:“遵令!”

  苏浅浅从密道缓缓走出,衣袖上溅了血痕,却神色极为平静。

  她的眼神冷冽,眸光似要穿透雨后浓云。

  “鹤羽之网已经撕裂,他们再想潜伏,已是不可能。”

  宁凡转眸看她,微微颔首。

  “这只是开始。”他轻声道,话语却沉重如铁。

  皇都在这一夜中,仿佛被火与血彻底洗过。

  街头巷尾,百姓们战战兢兢探出头,看到满地的血迹与倒下的尸体,面色苍白。

  有孩童躲在母亲怀中,眼睛里充满恐惧,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但更多的人,目光却带着隐隐的振奋与敬畏。

  他们知道,是六殿下清除了隐藏在京城的毒瘤。

  风声渐起,百姓之间传言四散。

  “昨夜是六殿下设下的局,将刺客尽数擒杀……”

  “若无他,只怕今日城内要血流成河。”

  “六殿下果然不凡,皇都能安宁,皆因他一人……”

  这些声音悄然传开,在市井间酝酿,在茶肆里低声议论,在官员的府邸中暗暗发酵。

  宁凡并未在意这些传言,他清楚,真正的较量,还在朝堂之上。

  ……

  大玄皇宫,紫宸殿。

  金色的帷幔垂落,殿宇内燃着檀香,香烟袅袅,却难掩空气里的冷肃。

  大玄皇帝宁龙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

  昨夜的动静,他已在第一时间得知。

  “竟敢在朕的京城内肆意行刺,简直无法无天。”

  他手中的玉玺重重砸在御案上,发出闷响。

  王恒低眉顺眼,声音谨慎:“陛下,此事虽大,但六殿下已先行布置,将刺客一网打尽,可谓功不可没。”

  宁龙目光一转,落在宁凡身上。

  殿下的身影笔直如松,甲胄尚未换下,带着血腥与肃杀的气息。

  “凡儿。”宁龙声音低沉,“此事你是如何察觉?”

  宁凡拱手,语气沉稳:“回禀父皇,儿臣察觉城中近来异动,故设下疑局,引蛇出洞。昨夜三处同动,已证实背后有人暗中调度。”

  殿中群臣闻言,面色各异。

  有人暗暗心惊宁凡的果决与谋算,有人却在心底生出警惕与戒备。

  王恒眸光微闪,却不动声色。

  他清楚,这一夜之后,宁凡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必将更上一层。

  梁肃站出,沉声道:“六殿下智勇兼备,若非如此,皇都只怕危矣。臣以为,应当嘉奖。”

  顾庭生也开口:“臣附议。”

  更多的声音接连响起,皆是推举宁凡之功。

  殿中气氛逐渐偏向一边,仿佛浪潮推涌,直将宁凡送上高位。

  宁昭面色苍白,紧紧攥着衣袖,心底恨意翻滚。

  他看向王恒,眼神急切。

  王恒缓缓起身,微微拱手:“陛下,此事虽是六殿下立功,但臣以为,还需慎查。”

  殿中顿时一静。

  宁龙眉头微皱,冷声问道:“王卿何意?”

  王恒恭谨答道:“昨夜三处同动,规模庞大,岂是寻常暗杀?若背后另有朝中同党,此事便非单纯刺客之祸。六殿下虽立功,但真凶未明,不可草率。”

  此言一出,立刻让局势停滞。

  众臣的目光在宁凡与王恒之间徘徊,殿中空气似凝固一般。

  宁凡神色如常,只是平静开口:“王相所言,正合儿臣之意。”

  殿中一阵哗然。

  宁凡负手而立,声音坚定:“此事不能止于昨夜。背后之人,不揪出根源,皇都永无宁日。”

  他一字一顿,铿锵有力:“儿臣愿请命,彻查此案。”

  宁龙眼神一闪,抬手重重一拍御案:“好!”

  他的目光在宁凡身上停留良久,眼底难掩赞许之色。

  “凡儿,你既如此有心,朕便将此案交予你全权督办。”

  殿上众臣面色剧变。

  宁凡躬身领命,神情沉定如山。

  他知道,从今夜起,真正的猎杀,才刚刚开始。

  ……

  京城未曾真正恢复平静。

  暗处的余孽依旧潜伏,百姓的恐惧尚未消散。

  而朝堂之上,风暴正悄然酝酿。

  雨后初晴的天空下,皇都金瓦在阳光照耀中闪烁光辉,却在这辉煌之下,暗藏杀机。

  宁凡缓缓踏出紫宸殿,长长吐出一口气。

  他的甲胄仍未脱下,肩头的血迹早已凝固,像是一枚烙印。

  “血火未冷,殿堂生寒。”他低声自语,眼神愈发深邃。

  ……

  这一日,皇都百官心神不宁。

  有人暗自庆幸宁凡立功,有人却在惶恐担忧,更有人在思索如何自保。

  而宁凡,则在悄然布局,将更多的目光与线索,逐一收拢在自己掌中。

  大玄朝堂,自此再无宁日。

  真正的风暴,已经在天穹之上聚拢,随时可能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