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雪势渐歇,夜幕尚未褪尽,天穹压着沉云,仿佛整个苍穹都在酝酿一场无法言喻的压迫。
北荒使者拂袖离去之后,乾清殿前的风声更显沉冷,宫墙上的朱漆被寒霜覆盖,灯火摇曳,如同困兽喘息。
宁凡独坐高台,未曾言语,指尖却在案几的木纹上轻轻叩击,声声似鼓,回荡在偌大的殿堂之中。
穆烟玉依旧立于一旁,他的咳声断断续续,却不急着劝言,只是静静望着宁凡的背影。
这个年轻人此刻似乎与昨夜不同,眉宇间凝着一股无法撼动的冷烈气息,那是火契烙印之后才会显现的锋锐。
他知宁凡在心中权衡,不仅是北荒之威胁,更是四国联动的险局。
片刻后,沈彦缓步上前,压低声音道:
“殿下,北荒既已探知火脉在你身上,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属下斗胆推测,这使者不过是试探。真正的兵锋,或许已在途中。”
宁凡没有抬头,只冷冷道:“我知道。
昨夜京城血乱,今晨便送来条件,他们算得极准。只是,他们未算到,我已与此火共血。”
他抬起掌心,火纹隐隐浮现,赤光闪烁,映得他眼神更显深邃,“他们若要火,就要我的命。”
穆烟玉轻咳,声音低沉:“凡儿,你既握此火,便需筑起铁契。
火能燃,却也能毁。若没有坚实的秩序与誓约去约束,这火会先反噬你,再焚毁大梁。”
宁凡沉默良久,缓缓起身。他走至殿门前,推开沉重的朱木门。
冷风裹着雪雾扑面而来,宫阶下的石狮覆满寒霜,街巷远处渐有百姓的窃语声。
宁凡眯起眼,望向天边的阴云,语声如铁:
“若要立契,便以铁血封锋。先自京城,再至天下。”
穆烟玉微微一怔,旋即明白他的意思。
宁凡不是要在宫廷小圈中立誓,而是要以血火震慑群心,以铁契约束诸方。
这不仅是防御北荒,更是清算京中潜藏的乱网。
未时,金銮殿召集群臣。
文武百官衣襟尚带寒意,心头却早已惊惶。
昨夜血乱、今晨使者,京城气氛如悬于刀锋。
宁凡端坐龙椅,面色冷峻。
他并未刻意摆出威仪,但自他眉目间溢出的火息,却令所有人心头发寒,不敢直视。
大理寺卿率先出列,试探开口:
“殿下,北荒既表议和之意,是否该议而不战?
若贸然拒绝,只怕四国同盟一旦合围,我朝难以支撑……”
话未尽,宁凡抬手,案几上的青铜剑鞘猛然震动,发出铿然一声。
殿中顿时鸦雀无声。宁凡缓缓开口:
“北荒之和,是以我血为祭;赤霄之言,是以我京为俘。
这等和谈,算何和?你等可愿以妻女交予北荒,以城池献为祭坛,换得片刻安宁?”
大理寺卿面色惨白,跪地连呼不敢。群臣噤若寒蝉,殿内唯有火烛噼啪声。
宁凡目光扫视众臣,眼神犀利:“昨夜血乱,皆因奸细潜伏;今日和谈,又因外患威逼。内乱未清,外敌已至。
大梁若要存,唯有铁契。今日我以此火脉为誓,立铁血之契:背国者斩,乱纲者灭,外侵者伐!”
语毕,他猛然抬掌,火息自掌心迸出,赤光冲霄,映得整座金銮殿火影翻腾。
群臣面色惊骇,却在火光之中,似被震慑得齐齐俯首。
穆烟玉立于殿侧,目光微动。
凡儿此举,已将自己与火脉捆绑,与天下同沉浮。
若火契真能震慑群心,或可换得一线生机。
但若他撑不住火脉之噬,这誓言便是自焚之引。
宁凡长身而立,目光冷然:“沈彦。”
“臣在!”
“传令——彻查昨夜血乱根由,挖出内奸,不论官职高低,悉数诛除。”
“先斩乱纲,再御外敌。三日之内,若无成果,尔等与奸细同罪!”
“遵令!”沈彦拱身,目光凌厉。
群臣皆低头,心胆俱寒。宁凡一言,已如刀锋,封死退路。
此刻,他们方才真正意识到,昨日的皇子,已变作今日的火主。
暮色渐沉,宫外雪停,夜空深沉如墨。宁凡独立于殿檐下,眺望远方。
街巷灯火点点,却掩不住百姓的惶惧。
他知今日之誓,已传入京城千家万户。
铁契之声,或许能压住人心,但血与火的代价,才刚刚开始。
他缓缓抬手,火纹在指尖闪烁。
宁凡心中低语:“铁契已立。接下来,便看谁先折锋。”
远处,北荒的战鼓似乎已在风雪中若隐若现,天地间弥漫着一种大战将启的气息。
——
北荒使者拂袖离去之后,乾清殿前的风声更显沉冷,宫墙上的朱漆被寒霜覆盖,灯火摇曳,如同困兽喘息。
宁凡独坐高台,未曾言语,指尖却在案几的木纹上轻轻叩击,声声似鼓,回荡在偌大的殿堂之中。
穆烟玉依旧立于一旁,他的咳声断断续续,却不急着劝言,只是静静望着宁凡的背影。
这个年轻人此刻似乎与昨夜不同,眉宇间凝着一股无法撼动的冷烈气息,那是火契烙印之后才会显现的锋锐。
他知宁凡在心中权衡,不仅是北荒之威胁,更是四国联动的险局。
片刻后,沈彦缓步上前,压低声音道:
“殿下,北荒既已探知火脉在你身上,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属下斗胆推测,这使者不过是试探。真正的兵锋,或许已在途中。”
宁凡没有抬头,只冷冷道:“我知道。
昨夜京城血乱,今晨便送来条件,他们算得极准。只是,他们未算到,我已与此火共血。”
他抬起掌心,火纹隐隐浮现,赤光闪烁,映得他眼神更显深邃,“他们若要火,就要我的命。”
穆烟玉轻咳,声音低沉:“凡儿,你既握此火,便需筑起铁契。
火能燃,却也能毁。若没有坚实的秩序与誓约去约束,这火会先反噬你,再焚毁大梁。”
宁凡沉默良久,缓缓起身。他走至殿门前,推开沉重的朱木门。
冷风裹着雪雾扑面而来,宫阶下的石狮覆满寒霜,街巷远处渐有百姓的窃语声。
宁凡眯起眼,望向天边的阴云,语声如铁:
“若要立契,便以铁血封锋。先自京城,再至天下。”
穆烟玉微微一怔,旋即明白他的意思。
宁凡不是要在宫廷小圈中立誓,而是要以血火震慑群心,以铁契约束诸方。
这不仅是防御北荒,更是清算京中潜藏的乱网。
未时,金銮殿召集群臣。
文武百官衣襟尚带寒意,心头却早已惊惶。
昨夜血乱、今晨使者,京城气氛如悬于刀锋。
宁凡端坐龙椅,面色冷峻。
他并未刻意摆出威仪,但自他眉目间溢出的火息,却令所有人心头发寒,不敢直视。
大理寺卿率先出列,试探开口:
“殿下,北荒既表议和之意,是否该议而不战?
若贸然拒绝,只怕四国同盟一旦合围,我朝难以支撑……”
话未尽,宁凡抬手,案几上的青铜剑鞘猛然震动,发出铿然一声。
殿中顿时鸦雀无声。宁凡缓缓开口:
“北荒之和,是以我血为祭;赤霄之言,是以我京为俘。
这等和谈,算何和?你等可愿以妻女交予北荒,以城池献为祭坛,换得片刻安宁?”
大理寺卿面色惨白,跪地连呼不敢。群臣噤若寒蝉,殿内唯有火烛噼啪声。
宁凡目光扫视众臣,眼神犀利:“昨夜血乱,皆因奸细潜伏;今日和谈,又因外患威逼。内乱未清,外敌已至。
大梁若要存,唯有铁契。今日我以此火脉为誓,立铁血之契:背国者斩,乱纲者灭,外侵者伐!”
语毕,他猛然抬掌,火息自掌心迸出,赤光冲霄,映得整座金銮殿火影翻腾。
群臣面色惊骇,却在火光之中,似被震慑得齐齐俯首。
穆烟玉立于殿侧,目光微动。
凡儿此举,已将自己与火脉捆绑,与天下同沉浮。
若火契真能震慑群心,或可换得一线生机。
但若他撑不住火脉之噬,这誓言便是自焚之引。
宁凡长身而立,目光冷然:“沈彦。”
“臣在!”
“传令——彻查昨夜血乱根由,挖出内奸,不论官职高低,悉数诛除。”
“先斩乱纲,再御外敌。三日之内,若无成果,尔等与奸细同罪!”
“遵令!”沈彦拱身,目光凌厉。
群臣皆低头,心胆俱寒。宁凡一言,已如刀锋,封死退路。
此刻,他们方才真正意识到,昨日的皇子,已变作今日的火主。
暮色渐沉,宫外雪停,夜空深沉如墨。宁凡独立于殿檐下,眺望远方。
街巷灯火点点,却掩不住百姓的惶惧。
他知今日之誓,已传入京城千家万户。
铁契之声,或许能压住人心,但血与火的代价,才刚刚开始。
他缓缓抬手,火纹在指尖闪烁。
宁凡心中低语:“铁契已立。接下来,便看谁先折锋。”
远处,北荒的战鼓似乎已在风雪中若隐若现,天地间弥漫着一种大战将启的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