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圣上这般的赏赐,可谓是荣宠至极。-《大小姐携崽回京,奸夫竟是摄政王》

  连带的那死了近二十年的临安侯夫人也都忘了。

  可她真是没想到,不闻不问之下,众人放下心绪觉得花欢颜无人可依之时,就连皇后娘娘都当面为难那花欢颜,不与她请柬的情况下,圣上竟然亲自下旨赐封郡主之位。

  当真世人的面,用事实打了皇后娘娘的脸,

  更是让圣上身边的那大公公这个红人,去那临安侯府宣旨,颁下那般的赏赐,又给了她圣旨和自由出入皇宫的宫牌。

  圣上这般的赏赐,可谓是荣宠至极。

  毕竟郡主之称?那是圣上再次释放的信号,这花欢颜多的是以后的好日子。

  若是如此得宠,倒是嫁给自己的儿子,为三皇子妃,再以她那哥哥花青烈,在寒泉关这些年培植接手的花老侯爷的花家军位嫁妆,到时候花家军为了花青烈,也定是会护着这安平郡主的。

  若是护着安平郡主,就是护着他儿子三皇子啊。

  再加上,圣上对这花氏兄妹无底线的宠溺,三皇子妃的位置若是当真给了她,她倒是也勉勉强强的够格。

  至于花欢颜她原本与太子的婚事,究竟是能不能退?何时退?舒妃并不着急。

  还有那些狼藉不堪的名声,她身为隐士舒家之人,倒是也不在乎。

  毕竟,在她看来,利益之下,只要自己儿子能拿下花欢颜的真心,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

  女人,求得不就是男人的真心。

  舒妃想到那花欢颜嫁进三皇子府后,能为自己儿子的大事筹谋,加上一点儿筹码,倒是一瞬间,舒妃娘娘看向那花欢颜的目光都柔和了几分了。

  也觉得还真是顺眼了些。

  倾城绝色,一身不输京城贵女的气势,甚好。

  玉贵妃娘娘可不管这舒妃娘娘的打算,也不关心以后花欢颜究竟是花落谁家。

  她只想给那皇后娘娘添堵就行~

  “皇后姐姐,今日这事倒是确实是该罚,否则有些人自己拿捏不住自己的身份,下次进宫再闹出什么幺蛾子,倒是徒增人笑话。”

  “就是,本来这百花宴就是图个乐趣,倒是让有些人坏了兴致。”

  “是啊,若不是今日那花二小姐这般多事,让她那表妹入宫,哪有今日这事。”

  “是啊,你们说,总归是她们自己府里的事情,怎么的就好拿到这宫里乱说。”

  “哎,还不是为了些争宠,谁不知道那花家大小姐与太子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谊啊。”

  “想来是那花二小姐坐不住了,怕是太子与花大小姐旧情复发。这才做了这传人言语,不入流的腌臜事。”

  “你这么一说倒是有些像,确实是如此。”

  “本来就是,不然那临安侯府内宅里的事,怎么会传到那柳尚书府上庶子院里。还正正好的就刚刚是她参加了宴席呢。”

  随着越来越多的剖析,花芳菲的面色则是越发的苍白。

  若说先前她一点儿不怕,现在都是吓得只摇头,还想快些逃离这百花宴,毕竟如今在场的那些人的目光实在是有些太……

  而她原本想着,就算今日宴席东窗事发,旁人也不敢言语她分毫的,只敢要求惩治那柳成玉。

  毕竟,她花二小姐,有太子亲自护着,又有中宫之主的皇后娘娘护着,还是众人皆知的既定的未来太子妃。

  旁人不敢不给她面子,也不敢同时得罪那太子和皇后。

  可她又哪里想到,这宫里的妃嫔们,竟然这般的行事,个个都藏着自己的心思就算了,更是不分场合的想要为难皇后。

  又为了能为难皇后,非是待着今日这事。

  他原本想,若是之前皇后走了便走了,这宴席上无人开口,这今日的事过去了便过去了。

  可如今,开口的贵人们,和那些争相摆脱自己责任的各小姐们,越来越多。

  剖析的也越发的接近真相了,

  只见那皇后的面色,眼看着也是越看越黑了。

  花芳菲的心更是惊惧的提起。

  宴席上的贵家小姐们,本就与宫内有着攀枝错节的联系。

  是以,针线盒些人,有些是玉贵妃的人,有些是那舒妃的人,倒是如今都跟着俩人的话音,接着开口。

  一个,二个,三个,一个个的气的皇后的面色越发的冰冷。

  这些贱人,今日就是非逼着她罚上那花芳菲,打她儿子的脸,当真是过分。

  玉贵妃扫视了一眼周边人的情绪,越发的满意,对,就是这样。

  今日就是要让那皇后丢了面子,也丢了里子,按理说这皇后娘娘是中宫之主,该是无人敢如此与她叫嚣的。

  可惜这玉贵妃确是个烈性子,这些年没少与她皇后娘娘对着干,若是妃嫔对上皇后那是绝没有活路的。

  可谁让那玉贵妃这些年受宠呢,与皇后娘娘的每次针锋相对,都被圣上在事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压下。

  这才让那玉贵妃这些年,越发的不把这皇后娘娘放在眼里了,每每见到总要阴阳上几句。

  不过,旁人不知道为何,但玉贵妃她心里门清,她当然不把那毒妇皇后娘娘放在眼里了。

  毕竟在玉贵妃心中,她的大儿子九皇子,十年前溺水而亡,就是被皇后所害,毕竟当年九皇子溺亡的湖边,就只有那皇后娘娘和她身边的心腹嬷嬷在。

  除了她们动手,自己儿子绝不可能自己跳入湖中的,

  虽是后来那皇后娘娘狡辩说是那事与她毫无关系,玉贵妃她是一个字都不信。

  但那年之事,仅仅因着皇后娘娘就在湖边,却是定不了她的罪的。

  虽是定不了她的罪,但玉贵妃心里记下了,并每每想到儿子的溺亡时,便加深一次对那皇后娘娘的恨意。

  这些恨意,累积了太多年了。

  再加上,当年自己的十六皇子,出生时赶上那皇后娘娘大病,太医院的御医,全都因着皇后娘娘缘由。被叫来了这凤仪宫。

  导致她生产之时,宫里的御医全都不见。不得已找来宫外的稳婆,让有心之人乘机而入,给她和十六皇子下了药。

  差点命殒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