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人民看着随身天幕上的“下一世见”四个字纷纷大哭起来。
最后的时光太压抑了,众人看着唯二的两人从黑发到白发,那种感觉太难受了。
而下一世又会是什么时候呢?
有些人等不及就去问系统156具体时间,但都没有得到回复,而是等到了它的全屏公告。
【系统156:“缘来缘起,缘去缘散,他们下一世如何一切都源于你们。”】
这句话直接如同灯塔一样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一个个都开始打起精神,努力生活,共同建设美好世界。
秦国
天幕最后的画面定格在朱标离世的那一幕,随后黑屏,浮现出四个大字。
嬴政看着天幕,内心怅然若失,他的脑海里快速闪现很多画面。
有扶苏开心的时候,也有难过的时候,最让嬴政记忆深刻的是扶苏坐在镜子前看着自己脸上的烧伤疤。
还有一个就是扶苏离世前淡然的微笑。
那一天他把自己关在屋里,谁也不见,政务也不管了。
也可以说那一天,整个大秦就没一个人开心的。
直到此刻嬴政还记得那种感觉,好像要把自己的灵魂强行抽离出来,整个人就像一具空壳。
嬴政缓了好几天才恢复过来,他不能停下,大秦不能停下,这个世界不能停下。
他要让扶苏在下一世幸福美满,平安喜乐。
最差也要没有危险。
嬴政不但严于律己,他更是在群里监督其他人。
六人是一体的,所有人都必须一样好,不然扶苏还是会接手其他人的因果。
宫里的王女公子一开始郁郁寡欢,整天沉浸在悲伤中,后来得知六人的未来是由他们来决定的。
一个个也不颓废了,每天一睁眼就是学习,年长的王女和公子主动去基层工作。
这让嬴政感到意外又不禁心中欣慰,临走时叮嘱他们路上注意安全,出事就用天幕求救。
西汉
刘彻真是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朱标临死前还念叨着据儿呢。
虽然在他看来也就过了十来天,但对朱标来说却是真真切切的几十年,从青年到白发,这份情谊对于刘彻而言十分震撼。
他从未见过有人能长情如此,都说深情不寿。
可刘彻在朱标身上看到了长情的另一种诠释。
还有扶苏,刘彻能真实感受到扶苏从未忘记李承乾。
只要有人询问他伴侣的问题,扶苏都会亮出戒指,并说自己有伴侣了。
几次之后,就没有人再敢问这种问题了。
因为早年间有资历的人都知道扶苏和李承乾的事情。
只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扶苏睡觉还抱着那只狐狸,也只有这个时候,扶苏才会摘下面具。
每当看到面具下的全貌,刘彻都会叹气。
原本多么美丽的一张脸,却在爆炸中毁了。
然而刘彻也无法把全部责任都怪在那个为女报仇的父亲身上。
于那个父亲而言,上官婉儿杀死了他女儿,他找不到上官婉儿,自然要拿扶苏出气。
刘彻会想,为什么上官婉儿不提前告知扶苏一声呢?这样也不会有后面绑架的事情了。
而卫皇后这边在通过天幕听着女儿在基层工作的状况。
最先想要去基层工作的人是卫长公主,她把自己的想法和其他朝代的好友说了。
这才使得秦国的王女和公子决心去基层工作的。
其实卫长公主并非是愿意自讨苦吃的人,而是她发现血亲之人的助力会给他们带去更大的帮助。
如若抛弃高贵的身份和优越的生活,切实的走到人民中去,其收到的回报无法估量。
而卫长公主除了是为了太子弟弟,也是想看看自己能做出什么功绩。
刚到基层工作的时候她还不太适应,但后面她就喜欢上了每天都活得很充实的感觉。
每次听到别人和自己说谢谢,那种成就感是她从未体验过的。
活了这么多年,才知道有意义的人生是怎样的。
大唐
“你们几个真的想好了。”长孙皇后神情凝重的看着眼前的四个英姿飒爽的女娘。
“皇后娘娘,我们想好了。”襄城公主声音温柔却坚定不移,身旁的南平、遂安一同点头。
李丽质凑到母后身边,撒娇道:“阿娘,我们都已经成年了,整天待在皇宫里学习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只有实践才能得出真理。”
长孙皇后叹了口气,“知道关不住你们,天下之大,总该亲眼看看。”
“多谢阿娘\/皇后娘娘。”四姐妹欢呼雀跃。
“你们过来。”长孙皇后招手。
襄城、南平、遂安三人不明所以,但还是走上前。
长孙皇后挨个抱了抱她们,轻声叮嘱。
一时间姐妹四人红了眼睛。
而李世民这边也发生了差不多的事情。
李世民对着李恪故作深沉道:“老三,你是除高明之外我最看好的人,此次远行,可别因为弟弟们太蠢而丢下他们不管啊。”
李泰\/李裕:……谁蠢了,阿耶你有本事直说。
李恪看着阿耶欲言又止,千言万语化成一声叹息,“我知道了阿耶。”
李世民把三人搂到一起,依依不舍道:“行了,时间不早了,你们赶紧启程吧。”
看着孩子们离去的背影,李世民抬起衣袖抹泪。
武皇后时期
李治的死亡没有引起多大轰动,主要是李治不想让人为了他浪费时间。
毕竟在他看来,与其为自己祷告,还不如多做点实政,为他的宝贝女儿和上官婉儿谋个好来世。
停棺七日后,直接抬入皇陵。
以往的皇陵都是在地下建个地下城,可李治非不走寻常路,他要光明正大的埋在地面上,周围还要埋着保家卫国而死的将士。
至于陪葬品,没有,反正他也用不着。
李治死后没多久,李旦就出宫游历了,而李贤和李显都有妻儿,没办法自由,就算想自由也得把孩子照顾大了。
明初
朱樉看着各朝好友都出宫了,他也想出宫,但三弟朱棡非缠着他,让他再等一年。
没办法,朱樉答应了,其实是他也不放心把朱棡独自留在宫里。
因为朱棡会趁他不在去逗其他弟弟妹妹,每次都会把弟弟妹妹惹哭。
一年过去,朱樉带着三弟朱棡终于出宫了,却在途中等到了天幕重启。
最后的时光太压抑了,众人看着唯二的两人从黑发到白发,那种感觉太难受了。
而下一世又会是什么时候呢?
有些人等不及就去问系统156具体时间,但都没有得到回复,而是等到了它的全屏公告。
【系统156:“缘来缘起,缘去缘散,他们下一世如何一切都源于你们。”】
这句话直接如同灯塔一样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一个个都开始打起精神,努力生活,共同建设美好世界。
秦国
天幕最后的画面定格在朱标离世的那一幕,随后黑屏,浮现出四个大字。
嬴政看着天幕,内心怅然若失,他的脑海里快速闪现很多画面。
有扶苏开心的时候,也有难过的时候,最让嬴政记忆深刻的是扶苏坐在镜子前看着自己脸上的烧伤疤。
还有一个就是扶苏离世前淡然的微笑。
那一天他把自己关在屋里,谁也不见,政务也不管了。
也可以说那一天,整个大秦就没一个人开心的。
直到此刻嬴政还记得那种感觉,好像要把自己的灵魂强行抽离出来,整个人就像一具空壳。
嬴政缓了好几天才恢复过来,他不能停下,大秦不能停下,这个世界不能停下。
他要让扶苏在下一世幸福美满,平安喜乐。
最差也要没有危险。
嬴政不但严于律己,他更是在群里监督其他人。
六人是一体的,所有人都必须一样好,不然扶苏还是会接手其他人的因果。
宫里的王女公子一开始郁郁寡欢,整天沉浸在悲伤中,后来得知六人的未来是由他们来决定的。
一个个也不颓废了,每天一睁眼就是学习,年长的王女和公子主动去基层工作。
这让嬴政感到意外又不禁心中欣慰,临走时叮嘱他们路上注意安全,出事就用天幕求救。
西汉
刘彻真是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朱标临死前还念叨着据儿呢。
虽然在他看来也就过了十来天,但对朱标来说却是真真切切的几十年,从青年到白发,这份情谊对于刘彻而言十分震撼。
他从未见过有人能长情如此,都说深情不寿。
可刘彻在朱标身上看到了长情的另一种诠释。
还有扶苏,刘彻能真实感受到扶苏从未忘记李承乾。
只要有人询问他伴侣的问题,扶苏都会亮出戒指,并说自己有伴侣了。
几次之后,就没有人再敢问这种问题了。
因为早年间有资历的人都知道扶苏和李承乾的事情。
只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扶苏睡觉还抱着那只狐狸,也只有这个时候,扶苏才会摘下面具。
每当看到面具下的全貌,刘彻都会叹气。
原本多么美丽的一张脸,却在爆炸中毁了。
然而刘彻也无法把全部责任都怪在那个为女报仇的父亲身上。
于那个父亲而言,上官婉儿杀死了他女儿,他找不到上官婉儿,自然要拿扶苏出气。
刘彻会想,为什么上官婉儿不提前告知扶苏一声呢?这样也不会有后面绑架的事情了。
而卫皇后这边在通过天幕听着女儿在基层工作的状况。
最先想要去基层工作的人是卫长公主,她把自己的想法和其他朝代的好友说了。
这才使得秦国的王女和公子决心去基层工作的。
其实卫长公主并非是愿意自讨苦吃的人,而是她发现血亲之人的助力会给他们带去更大的帮助。
如若抛弃高贵的身份和优越的生活,切实的走到人民中去,其收到的回报无法估量。
而卫长公主除了是为了太子弟弟,也是想看看自己能做出什么功绩。
刚到基层工作的时候她还不太适应,但后面她就喜欢上了每天都活得很充实的感觉。
每次听到别人和自己说谢谢,那种成就感是她从未体验过的。
活了这么多年,才知道有意义的人生是怎样的。
大唐
“你们几个真的想好了。”长孙皇后神情凝重的看着眼前的四个英姿飒爽的女娘。
“皇后娘娘,我们想好了。”襄城公主声音温柔却坚定不移,身旁的南平、遂安一同点头。
李丽质凑到母后身边,撒娇道:“阿娘,我们都已经成年了,整天待在皇宫里学习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只有实践才能得出真理。”
长孙皇后叹了口气,“知道关不住你们,天下之大,总该亲眼看看。”
“多谢阿娘\/皇后娘娘。”四姐妹欢呼雀跃。
“你们过来。”长孙皇后招手。
襄城、南平、遂安三人不明所以,但还是走上前。
长孙皇后挨个抱了抱她们,轻声叮嘱。
一时间姐妹四人红了眼睛。
而李世民这边也发生了差不多的事情。
李世民对着李恪故作深沉道:“老三,你是除高明之外我最看好的人,此次远行,可别因为弟弟们太蠢而丢下他们不管啊。”
李泰\/李裕:……谁蠢了,阿耶你有本事直说。
李恪看着阿耶欲言又止,千言万语化成一声叹息,“我知道了阿耶。”
李世民把三人搂到一起,依依不舍道:“行了,时间不早了,你们赶紧启程吧。”
看着孩子们离去的背影,李世民抬起衣袖抹泪。
武皇后时期
李治的死亡没有引起多大轰动,主要是李治不想让人为了他浪费时间。
毕竟在他看来,与其为自己祷告,还不如多做点实政,为他的宝贝女儿和上官婉儿谋个好来世。
停棺七日后,直接抬入皇陵。
以往的皇陵都是在地下建个地下城,可李治非不走寻常路,他要光明正大的埋在地面上,周围还要埋着保家卫国而死的将士。
至于陪葬品,没有,反正他也用不着。
李治死后没多久,李旦就出宫游历了,而李贤和李显都有妻儿,没办法自由,就算想自由也得把孩子照顾大了。
明初
朱樉看着各朝好友都出宫了,他也想出宫,但三弟朱棡非缠着他,让他再等一年。
没办法,朱樉答应了,其实是他也不放心把朱棡独自留在宫里。
因为朱棡会趁他不在去逗其他弟弟妹妹,每次都会把弟弟妹妹惹哭。
一年过去,朱樉带着三弟朱棡终于出宫了,却在途中等到了天幕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