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父子奏对-《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嘉佑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夜色渐深,汴京的大周皇城的福宁殿御书房里灯火通明。

  齐王正在向嘉佑地汇报关于嘉佑十年正旦宴会的安排进展。

  “皇儿,正旦宴会准备的怎么样了?”

  嘉佑帝看向齐王,一脸慈爱的问道。

  齐王恭敬的朝嘉佑帝行礼后,回答道:

  “回父皇,场地已经基本布置完毕。

  正旦宴主宴的大庆殿以及副宴紫宸殿,殿内均已铺设红地毯,悬挂宫灯与帷幔,中央御座,以及两侧百官席位,按品级分东西序班,辽、西夏等诸国使节席位按照尊卑次序列于殿前。

  殿外已陈列卤簿仪仗,殿内金吾卫以及乐工分列左右。

  教坊司乐部业已提前演练《万寿无疆曲》等宴乐曲目。

  光禄寺的四司六局,提前筹备好了宴会食材佳肴。

  父皇请看,此乃宴会布置图!”

  齐王说着有些献宝似的拿出一张三尺见方的正旦宴会布置三维图。

  嘉佑帝将三维图放在御桌上,发现整个宴会场的布置一目了然。

  他欣慰的点了点头。

  “皇儿做得很不错,不曾想你第一次操持如此繁琐宴会事宜,竟然能做到如此井井有条!”

  齐王不敢贪功,连忙道:“父皇,此事非而成一人之功也!

  此宴会厅布置乃是鸿胪少卿盛大人,主持布置的。

  至于那正旦宴会布置图,也是儿臣听徐卿之言找画工画的!”

  嘉佑帝看向自己的亲儿子笑道:

  “那副手想必也是徐公明向你举荐的吧!”

  齐王看向嘉佑帝,眼中满是崇拜。

  “父皇你好厉害,居然什么都知道!”

  随后他有些不好意思道:

  “儿臣,接手主持正旦宴会事宜后,完全不知从何下手!

  皇姐便让我找徐卿问策!

  徐卿三言两语,便给儿臣理清了头绪!

  不但提醒儿臣,要提前准备好正旦宴会布置图,更是推荐了盛大人作为儿臣的副手!

  鸿胪少卿盛大人虽然名不经传,儿臣看他安排宴会布置事宜,十分有章法,是个有才能的臣子!”

  嘉佑帝微微思索后,说道:“那盛宏,朕看过他的奏章,在州县任职的时候倒有些才干!

  只不过其为人过于圆滑!

  此等人可用,却不可依仗为心腹!

  皇儿,你可知为何?”

  齐王茫然地摇了摇小脑袋,“儿臣不知…”

  “很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嘉佑帝拍了拍齐王的肩膀,随后解释道:

  “当今朝堂,除了支持你,以及支持邕王或者兖王的官员外,有不少官员同样选择置身事外。

  那盛宏便是打算置身事外的官员之一。

  这等明哲保身的想法,虽说无可厚非!

  但也表明了其无法绝对信任,若是委以为心腹,必定适得其反!

  此等人可为六部侍郎,却不可为朝廷执宰!”

  “父皇儿臣受教了!”

  齐王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随后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随后齐王面色犹豫的看向嘉佑帝说道:“父皇,儿臣有本上奏!”

  嘉佑帝尧有兴致的看向自家儿子问道:“皇儿,你想向父皇上奏什么?”

  听到嘉佑帝的询问,原本有些犹豫的齐王咬牙说道:

  “父皇,鹅城想上奏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

  听到儿子说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嘉佑帝顿时愣住了。

  他有些不确定的问了一遍,“皇儿,你说得是收复燕云十六州?”

  齐王坚定地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那份。和徐子建几人一起商议的计划。

  这计划说是几人商议,实际上大部分思路都是徐子建提出来的,姐夫曹盖也做了一些细节补充,甚至连还未科举的徐达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唯独齐王见识不够,于是他主动请缨提出自己负责上奏。

  嘉佑帝从齐王手中接过,关于利用辽国内乱,夺取燕云十六州的山前七州的计划。

  嘉佑帝打开奏折,仔细阅读亲生儿子齐王,给他写的第一篇奏折。

  “臣齐王叩首谨奏,为密陈辽境异动、筹谋北伐大计,恭请圣裁事:

  近日细作密报,辽国皇太叔耶律重元暗蓄甲兵,勾结部族,似有谋逆弑君之举。

  此诚天赐良机,若能暗中助耶律重元起事,袭杀辽皇,必致辽国内乱纷起、首尾难顾。

  臣斗胆奏请,当机立断,行此“乱中取势”之策。

  军略部署上,分兵两路以成犄角之势。

  西路以河东路主力会同河北西路部分禁军,趁辽境动荡,突袭朔州、云州,牵制吸引辽军西翼主力。

  东路以背嵬军、登州水军十万精锐为主力,乘船沿黄河北上夺取幽、蓟二州。

  河北路三路禁军协同,进攻瀛、莫二州。

  两路并进,使辽人疲于奔命,我军则可乘虚而入、攻城掠地。

  若是能夺取幽、蓟、瀛、莫四州派精兵守城,则太行山以东七州,精华尽取,其余三州可徐图之。

  儿臣虽不才,愿请缨为北伐元帅,亲率大军,效命疆场。

  如此,燕云故土可期收复,大周声威可扬于北境!

  臣忧国心切,所言或有冒昧,然皆出于忠君报国之诚。

  伏乞陛下明察,早定大计,以安社稷。

  臣齐王诚惶诚恐,谨昧死以闻。

  嘉佑九年十二月五日!”

  嘉佑帝看完奏折后拍案而起。

  “此策甚好!若是能夺回太行山以东的七州,朕也算是对先皇以及太宗太祖,有所交代了!”

  耶律重元对皇位有想法,嘉佑帝自然是知道的。

  当时看到东厂送来的消息时,嘉佑帝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寻思着若是辽国发生内乱,大周朝的北疆也能安稳些。

  只是他从来没想过,大周朝居然可以火中取栗,夺回燕云半壁。

  如今嘉佑帝看到此计划,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越想越觉得有利可图。

  哪怕是计划不顺,只夺回瀛州和莫州,作为此战统帅的齐王,也会声望大增,到时便可顺利继承大统。

  嘉佑帝有些玩味的看向齐王询问道:

  “皇儿此策怕又是徐公明提出来的吧?他为何不向朕禀报,而是让你来上奏?”

  齐王憨厚的点头道:“父皇说的不错,大部分谋划都是徐卿想出来的,只有这奏书是儿臣写的!”

  “你倒是老实,一点不贪功…”

  “这奏折上东西两路兵马的统帅人选你怎么看?”

  嘉佑帝有些无奈地看向自己的儿子。

  “东西两路统帅,自是由父皇定夺,而臣不敢置喙!”

  齐王想起徐子建交代的话,一字不落的回答道。

  嘉佑帝沉默了一会,打趣道:“皇儿,听说徐家三姑娘经常去齐王府玩?好些日子没见徐家那小姑娘了,回头正旦宴会上,让朕好好瞧瞧!”

  齐王红着脸支支吾吾解释道:“回…父皇!儿臣和徐三姑娘都喜欢打马球,所以徐卿才带他过来…”

  嘉佑帝知道齐王多半是喜欢上了徐家那小丫头。

  他没有继续追问自家儿子,毕竟这憨儿一切都写脸上了。

  嘉佑帝对齐王摆了摆手。

  “你这奏折先留在朕这里,改日再做定夺!

  你且下去陪你母后吃饭吧!”

  “儿臣告退!”齐王恭敬的行礼后离开御书房。

  嘉佑帝看着齐王离去的背影,心中思忖。

  刚刚那奏折上面没有提及两路统帅的人选,自然就是将选择权交给了嘉佑帝。

  这徐公明真够谨慎的。

  明明东路统帅之位非他莫属,奏折中却是只字不提。

  或许是当初那件事伤了他的心,让他变得瞻前顾后了!

  罢了,齐王的婚事,且看看再说。

  毕竟曹皇后那侄女高滔滔,背后的魏国公府高家,实力同样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