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考虑考虑-《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好啊!”

  在乐咏上前阻止周海之前,宝根干脆的答应了下来。

  他不给任何人反对的机会——周海手里的零嘴不少啊,小手摸上笔记本,感应到了刘老师给的那份圆周率资料。

  “3.1415......。”

  他一口气“背”到了三百多位,让几个拿着资料对着的学生眼睛珠子都差点掉了出来。

  直到周海变得面无人色,估计已经没心思继续应战,他这才停下了不停翻动的嘴巴。

  “他背了318位!!!一个都没错!”

  之前战胜周海的女学生惊呼出声。

  “小同学,你几年级了?”

  与有荣焉的伊白梅得意的在宝根身后伸出两根手指。

  “我们二年级了!”

  听到最终的答案,心里还抱着一丝幻想的学生们终于认清了现实。

  比起这个张无忌,他们平日所谓的天才实在是有限的厉害。

  周海刚刚拿到手里的零嘴和他自己带来的那份,都被小姑娘快乐的拿走。

  她也有好几年没吃到这么多好东西了......。

  ——什么,你说这是宝根的?

  ——那你让宝根叫它们一声,看它们答应不答应?

  “他也就记忆力好,”龙昆急忙站出来稳定军心,“其他的方面......。”

  “这位哥哥,”宝根笑眯眯的,“那我可以拿着这些东西......。”

  他指了指伊白梅怀里的那些零食,伊白梅一嘟嘴瞪了他一眼(我的,都是我的!)

  “和哥哥姐姐们比一比嘛?”

  龙昆笑起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

  “没问题啊。”

  “说话算话?”

  “一口吐沫一颗钉。”

  他回答极快,却不知己方好几个人差点骂娘。

  宝根第一个来到了乐咏的跟前。

  乐咏无语捂住脸:“那个,乒乓球我认输。”

  任由宝根把他的战利品和自己带来的零嘴一扫而空。

  他是有可能在乒乓球上战胜宝根,但他没那么厚脸皮,所以比个屁!

  干脆直接认输。

  省的事后被教练来个“大义灭亲”。

  把东西往有些愣神的梅子怀里一塞,宝根又客客气气的来到东交民巷小学那位知识百科强手跟前。

  这位笑得很勉强,一脸的不舍,但还是一咬牙把自己的东西塞了过去。

  他可是亲眼见识过这位横扫少年宫所有自然知识答题的过程。

  没法比。

  “我就很好奇,你到底叫啥啊?范佩西?齐达内?欧文?还是什么张无忌?”

  乐咏没好气的替宝根回答。

  “他叫张宝根!难为你能记住他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外号。”

  打劫了这位百科达人后,宝根没有停下。

  他又先后拜访了那位象棋选手和赢了简体字的女生。

  象棋选手也认识他,大名鼎鼎的范佩西么,干不过......。

  至于那位女生原本还不大在意的,直到宝根小声的报出了自己婶子的名字,又拿出了自己最新的错字,啊,应该是简体字本。

  女生脸一红,立即表示认输。

  龙昆和短跑健将对视了一眼,这小孩不会还痴心妄想的想要挑战我们吧?

  可谁知宝根却不好意思的说。

  “现在是5:0,剩下三局我都认输。”

  ——所以总比分赢了的我,应该获得所有的奖品。

  龙昆被气笑了。

  ——尼玛,谁跟你玩团战的?

  而且.....你们这边已经输过四局了!

  “啊,不好意思,”宝根小心翼翼的笑着解释,“是我之前没说清楚。”

  “五比三赢了你们的不是育英,我是司厅小学的......。”

  “你不早说?”

  “那也是这位周海哥哥先找上我的啊......。”

  宝根还没说完,伊白梅忽然插嘴。

  “要不,你把刚才的吐沫钉子吞回去?放心,我回学校后不会在东城那边乱说的。”

  龙昆涨得脸疼。

  ......

  陈玉华没想到今天来育英小学还会遇到眼前的这种情况。

  那两位传闻中极其不好说话的女老师,今天的表现差点让邢主任没吓出心脏病来。

  说话轻声细语,笑语盈盈,礼仪周到,言语到位,让人如沐春风。

  活脱脱的变了个人。

  邢主任来育英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什么时候听这两位夸过人?

  可偏偏今天刚见面,育英的这几位老师都拉着陈玉华在一个劲的在夸,尤其是那两位。

  今天的联络工作完成的相当快,可就在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两个生面孔的老师忽然开口留下了陈玉华谈话。

  邢主任看过对方的证件和介绍信才知道,这两位都是人教编辑社的,根本不是育英的人。

  “部里正在筹建新的实验小学,我们人教也被要求大力支援,尤其是师资建设和教材编撰。”

  “今天也是巧了,我们想借着育英小学的宝地和陈玉华同志聊一聊。”

  邢主任点点头没有多说一句话,直接留下有些不明所以的陈玉华,自己一个人先行去了楼下。

  作为司厅小学的教导主任,他当然知道就在几天前东城区小学圈子里发生了一件超大的事。

  东城一间不起眼的普通小学——东高房胡同小学和附近的91中在搞合并。

  这个小学之前大量的普通生源被调往周边的小学就读,与此同时包括司厅小学在内都接到了市里的通知,上头会考察各校最顶尖的优秀学生,一旦合格就会调入新学校的试验班就读。

  这个学校的小学部老师都是上头精心从人教社、师大抽调过来的能人,考察对象还包括某些小学非常有能力的老师。

  看来这两位今天其实是来考察育英小学的那两位特长班老师的。

  只是他没想到陈玉华居然也被人家看上了。

  两位人教编辑看中的不是陈玉华的语文教学能力,而是她的钢笔书法和简体字改革功力。

  “所以,想借调我去新学校充当小字课专门老师?”

  陈玉华有些无法想象,什么样的学校会设置专门的大字课和小字课老师,而且这种课每个班每两天就会轮到一次。

  她被借调过去的话,需要负责一年级和二年级两个年级一共六个班近三百名学生的小字书法教学,并配合语文老师的集中认字教学。

  概因语文老师的任务奇重——在二年级结束前,所有的学生都必须掌握两千个以上的文字和相关词语,能写四百字以上的作文......。

  “新学校的学生还会按照试验班级不同教授不同的外语,还有实验国外的数学教育方式。”

  “小学只有五年。”

  “如果你考虑好了,请让你们校长打这个电话,我们会安排对陈老师你第二轮面试。”

  “主要是钢笔书法和简体字方面,别担心,我们不需要全才。”

  “对了,现在各校老师的工资待遇发放都不是很到位。”

  其中一位女编辑小声笑着告诉陈玉华。

  “我们学校是中XUAN部、师范大学、东城区委三重管理和拨款。每个老师除了工资外,每个月是三十斤标准口粮一粒不少,再加半斤油。不用票,校内专供。”

  “好好考虑考虑吧。”

  陈玉华听到这里,瞬间愣了。

  “标准口粮”、“半斤油”,校内专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