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其中有诈-《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勤俭检查员隶属于一个临时型的机构----勤俭办公室。

  这个机构设立的初衷是控制市场上的买卖行为,尤其是杜绝有人囤货多买。

  但随着各单位街道响应上级的号召大力推行勤俭节约,便有些单位主动邀请勤俭办在自己单位设立了兼职检查员。

  而根据单位的性质不同,这些兼职检查员在这些单位的作用也各有轻重。

  例如师大附中这种育人的地方对于勤俭检查员的意见还是看的蛮重的,所有学生都要叫杜必新一声杜老师。

  但这到底不是规矩,而是一种学校的默认。

  家长如果真的较起真来,杜必新也拿不出一个文件来说服对方自己有权利管理学生的这方面事务。

  因为他原来单位的主要职能还是进行市场管理。

  在未魏序言介入此事之后,柳茹茵的事立即没了后文。

  因为杜必新根本没有真凭实据,而那个举报的人也是用的匿名信方式。

  更何况杜必新身后还藏着猫腻,压根就不敢让魏序言的单位深入去查。

  柳茹茵这次多少受了点委屈,最心疼的不是魏序言而是孙淑英。

  孙淑英和魏序言结婚才小半年,又是大龄结婚,所以孙淑英对孩子看得特别重。

  如果不是老魏的户口本处于保密不公开状态,谁敢动她孙淑英的干女儿?

  再说这事传出去,她孙淑英在单位上也没面子。

  教育部做监察工作的人,自己孩子在学校让人打击报复,搓圆搓扁?

  不过魏序言的户口本不能公开也是有好处,起码没人知道柳茹茵是她孙淑英的干女儿。

  那她出手报复可以毫无顾忌。

  第二天教育部监察办公室的相关行文就到了市教委。

  文件说的很隐晦。

  你们下属的师大附中有点问题啊。

  学生档案那么重要的东西,必须是学校几个重要领导过会才能干涉和修改的。

  怎么能让半兼职的勤俭检查员就一锤定音?

  别的先不说,他们学校有人负责监督审核这个勤俭检查员的工作内容吗?

  内容是不是属实?结论有没有经过讨论?

  你们教育局会同下属各个中学给一个专题汇报上来。

  二十分钟之后,师大附中的领导收到了这份文件。

  领导感觉头疼欲裂。

  学校从管市场节约的勤俭办公室请来的那个杜必新是干什么吃的,怎么没事找事?还惊动了教育部监察办公室!

  专题汇报?

  他们这些下属单位最怕最烦的就是这个东西。

  而且从教育部监察部门的口吻来看,他们这次抓的要点还不轻,直接牵涉到了组织程序问题。

  这种专题报告交上去,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是一个爆雷。

  而且伤的还不是普通教师和小干部……。

  “让那个杜必新给我滚蛋!”

  某位副校长怒不可遏的拍了桌子。

  “吓唬吓唬教育一下学生也就罢了,他还真把自己当盘菜了?”

  “我同意这个意见,”师大附中的教导主任拉着脸,“根据甘老师反映的情况,这个杜必新似乎还在利用我们给他的权利,把外头的私人恩怨带到学校里来打击报复学生!”

  “那他走后这个勤俭检查员的位置……?”

  正牌校长敲敲桌子。

  “让各班老师督促学生们勤俭节约就行,至于勤俭检查员,我看就不用再派了……。”

  两天前还口出狂言一个砖头能拍倒三个副处的杜必新提着行李,回头萧瑟的看着师大附中的校门。

  什么哥们情谊?

  什么小事一桩?

  装逼过头的他到现在才知道自己这回真的麻烦了!

  甭说别人,就是他的直属上级----勤俭办公室的主任如果知道他被退了回来,人家还取消了这个勤俭检查员的岗位,活撕了他的心估计都有。

  杜必新没敢直接回勤俭办公室报到,而是带着满肚子的怨气找到钱玉柱。

  钱玉柱不得不忍痛拿了一百块给杜必新消气、并帮他去走关系活动活动。

  自己主动巴结的事结果办成了这个样子,钱玉柱根本没敢跟赵翔平说。

  最后两人一起花了三四百块才让勤俭办没有马上追究杜必新的责任。

  两人跑了两天下来,腿都细了一圈。

  “至于再派去别的单位当勤俭检查员这件事估计暂时是不太可能了!”

  听到钱玉柱说的这句话,杜必新也只能自认倒霉的叹了口气。

  “得,只能回市场天天和那些买菜的人扯皮了。”

  两人本来以为这件事已经到此为止了。

  但宝根不干。

  景川学校里也有勤俭办领导家的孩子。

  所以杜必新走了后门要回市场去继续上班的事儿,他比杜必新本人还要早知道一个小时。

  景川小学大队部,新任大队长何亚丽正在主持大队部干部例会。

  她拿着刘老师给的稿子本来说的好好的,可中途唐向阳稍微打一个岔,莫志强和文敬远又一唱一和的。

  以团结奋进为主题的干部会,结果开始讨论起了勤俭节约问题。

  何亚丽不以为意,觉得这个偏题很正常。

  可当她拿着会议纪要去找刘老师签字的时候,刘老头却看着这个会议结论沉思了半天。

  老刘头觉得这个有点不对劲,但是吧,哪里不对劲他又说不上来?

  大队部学生干部们决定向学校申请,请一位勤俭检查员来驻校。

  这是一个很时髦的举措。

  但老刘头把这份会议纪要翻过来复过去看了两三遍。

  为什么呢?

  因为这份会议纪要里提到的几项相关举措相当行之有效。

  这根本不是大队部这些学生干部所能具有的水平,而且这些举措的用词和逻辑方式让他相当眼熟……。

  “您怎么还不识好赖人呢?”

  宝根大大的翻了一个白眼,拍了拍自己肩膀上的五条杠。

  “我虽然现在升了好几级,但对大队的感情还是有的……,我也是盼着咱们学校好不是?”

  刘老师心里笑骂了几句。

  狗屁的有感情,一大半都是你的人!

  当勤俭办头头接到景川鲁主任的电话,立即拍着胸脯应承了下来。

  “哎呀,鲁主任,敢情你们东城的小学是一起想要进步啊!”

  “我们勤俭办一定大力支持,马上支持!”

  鲁主任,也是在和对方聊天之后才得知原来不光是他们小学提出了这个申请,东城区还有好几所小学也“很巧合”的在这个时候提出了申请。

  “还真是奇了怪了!”

  当鲁主任第二天把这件事当笑话说给刘老头听的时候,刘老头忽然恍然一拍桌子。

  “都哪几所学校?”

  “好像有司厅小学、体育路小学和东郊民巷小学……还有灯市口小学。”

  刘老头斩钉截铁的下了结论。

  “不好,其中,有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