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你的刀想让谁来当-《重生祁同伟,踏雪至山巅》

  “对了,还有个事。”

  钟正国的语气变得随意,像是在聊什么家常。

  “小燕跟着我快五年了,这次我想让他下去锻炼锻炼。”

  “去林城的贝山县,任县委书记。”

  祁同伟的瞳孔微不可察地一缩。

  燕文权!

  钟书记的大秘!

  贝山县!

  林城市经济最烂、利益纠葛最深、穷得掉渣的贫困县!

  神来之笔!

  这手安排,堪称神来之笔!

  表面看,是钟书记离任前为心腹秘书安排后路,在林城埋下一颗钉子。

  但祁同伟看得更深。

  燕文权这种机关干部,缺的就是基层主政的资历和实打实的政绩。

  钟书记这是把秘书的政治前途,押在了贝山县,更是押在了他祁同伟的身上!

  这哪里是派来一个帮手。

  这分明是送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投名状”!

  燕文权的未来,与自己治理林城的成败,被这一纸调令,死死地捆绑在了一起。

  帮燕文权,就是帮钟书记延续政治香火。

  帮燕文权,就是为自己未来的仕途,再添一个强而有力的盟友!

  想通这一层,祁同伟心中最后的一丝浮动,彻底沉淀下来。

  他看向钟正国,郑重地点了点头。

  “书记您放心。”

  “燕哥去贝山,那是龙归大海。”

  祁同伟的脑中,瞬间闪过数个超前的方案。

  光伏产业、生态修复、文旅结合……

  他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林城的情况虽然复杂,但塌陷区治理,也并非无解之题。”

  “我这个常务副市长,一定全力配合好燕书记的工作,绝不让您失望。”

  一句“全力配合”,重如千钧。

  钟正国欣慰地掐灭了烟头,书房里那股杀伐之气,此刻已化为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他知道,这柄他亲手磨砺出的刀,已经彻底读懂了他所有的布局。

  林城这盘棋,活了。

  书房内的烟雾渐渐散去,但那股无声的默契却愈发浓郁。

  祁同伟将烟蒂在烟灰缸里按灭,并没有就此结束话题。

  他抬起头,目光直视着钟正国,平静地将自己规划中的最后一块拼图,摆上了桌面。

  “书记,林城的棋活了,但要让这盘棋下得稳,还需要一把快刀。”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林城的经济问题,根子在人,在过去十几年盘根错节的利益团伙。我要在前面冲锋陷阵搞建设,后方就必须稳固,政法口这柄刀,必须绝对锋利,绝对可靠!”

  这不是请求。

  这是一个即将主政一方的干将,在阐述自己完整的施政纲领。

  先安内,再攘外!

  钟正国眼中的欣赏之色更浓,他太喜欢祁同伟这种把一切都想在前面的周密了。

  他身体微微前倾,直接将主动权交了出去。

  “说吧,你的刀,想让谁来当?”

  这个问题,在祁同伟的预料之中。

  这是钟书记对他完全信任的体现,也是对他掌控能力的一次终极考验。

  祁同伟没有丝毫犹豫,仿佛这个名字早已在他心中盘桓了无数遍。

  “金山县政法委书记,吴南平。”

  他吐出这个名字,清晰而坚定。

  “我在县局时的老领导。”

  “为人刚正,敢打敢拼,有担当,有底线,关键时刻能镇得住场子。”

  祁同伟顿了顿,补充了更深层次的考量。

  “林城水深,如果遇到一些非正常阻力,吴书记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需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经济和矿区治理上,实在分不出心神再去抓具体的治安工作。”

  “有他在,我放心。”

  他坦然地将自己的战略意图和盘托出。

  他需要的,是一个能独立作战,为他扫清一切障碍,让他能心无旁骛冲杀的“战区司令”,而不是一个事事请示的传声筒。

  接着,祁同伟又抛出了第二个名字。

  “吕州市局的宋刚,我也很了解,做事踏实,能力全面。”

  “可以给他一个常务副局长的位置,辅佐吴书记。”

  “一正一副,一刚一柔,足以让林城的公安系统,彻底换血!”

  先提名一把手,再举荐副手,连二人的分工搭配都考虑得清清楚楚。

  这不是临时起意。

  这是一份深思熟虑、滴水不漏的人事布局方案!

  钟正国听完,久久没有说话。

  他指间夹着的香烟无声地燃烧着,烟灰积了长长一截,他却浑然不觉。

  直到火星烫到了手指,他才猛地回过神,将烟头摁进烟灰缸。

  随即,一声低沉而满意的笑,从他喉咙里发了出来。

  “好!”

  一个字,乾纲独断。

  钟正国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眼神复杂而欣慰。

  “你这个常务副市长,考虑得比我这个省委书记,还要周全。”

  “明天上午九点,让他们两个,直接到我办公室来。”

  钟正国的话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最终决断。

  这不是商量,不是审查。

  这是通知。

  是市委书记对即将履新的核心下属的正式召见!

  祁同伟的呼吸有了一瞬间的停滞。

  紧接着,一股热意从胸膛直冲头顶。

  他明白,钟书记这不仅仅是同意了他的建议。

  这是一种姿态。

  一种向整个林城,乃至汉东官场宣告的姿态——吴南平与宋刚,是他钟正国亲自点头的人,更是他祁同伟亲自挑选的刀!

  从这一刻起,这柄刀,将只听从祁同伟的号令!

  祁同伟微微挺直了身躯,声音沉稳依旧,却多了一分源自肺腑的敬意。

  “是,书记。”

  “我立刻通知他们。”

  钟正国点了点头,将最后半截烟摁进烟灰缸,像是为这场决定林城未来的谈话,画上了一个沉重的句号。

  他站起身,踱步到窗边,背对着祁同伟,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同伟,林城这潭水,比你想的还要浑。”

  “这把刀交给你,怎么用,你自己掂量。”

  他的声音透过夜色传来,显得悠远而深沉。

  “但有一条你必须记住。”

  “刀锋不能只知向前,也要懂得何时入鞘。”

  “尤其是在我离开汉东之前的这几个月,整个大局,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