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谁赞成,谁反对-《四合院:开局搬走,众禽麻了》

  “那依您看,谁当后勤处处长合适?”张博望向杨厂长问道。

  “满足那些要求的人,就一个人合适。”

  “谁?”张博急问。

  “林海。”

  “他啊”,听到林海的名字,张博愣了一下。

  “怎么?你觉得他不行?”杨厂长问道。

  张博想了一下,林海工作能力不错,性格随和,工作作风硬朗,完全符合杨厂长的要求。

  不过在张博看来,他年龄太小。

  人家当处长,起码要熬十年时间。

  他二十出头,就当上处长的话,难免遭人嫉妒。

  “不是不行,只是他当科长还不到一年,就连跳两级当处长,是不是太快了点。”

  “要不先让他当科长锻炼锻炼,锻炼个两三年,表现不错的话,升成副处。”

  “副处再干个三四年,表现合格的话,再升成处长。”

  张博一本正经地建议着。

  听了他的建议,杨厂长差点没笑出来。

  把你俩叫过来,只是通知你俩一声,林海要升处长了,没让你俩真提意见。

  三年又三年,真按你说的这样做,林海非撕了我不可。

  “林海当科长的时间虽然不久,但他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吧。”

  “要不是他提出在厂里建种植园,建养殖场,恐怕咱们厂现在都断粮了。”

  “他不仅有想法,而且有能力。”

  “在短时间内,不仅建成了种植园,而且建成了养猪场。‘’

  “现在厂里吃蔬菜吃肉,都不用去外面买了,只需要买点粮食就行。”

  “对着他这种不仅有想法而且有能力的年轻人,我们应该重用。”

  “厂里老人太多,需要新鲜血液进来,提供新思路新想法。”

  “咱们做工作啊,不要太死板,不要一直抱着老观念停滞不前。”

  “只要能力强对厂有帮助,别说跳两级,连跳三级四级都没问题。”

  杨厂长这样一说,张博自然是没话说了。

  看来陶冶这一次,当不了处长了。

  哎。

  他礼都送了,回头怎么跟他交待呢。

  想到这里,张博沉思着低下了头,不再说话了。

  他低着头不说话,杨厂长便转头望向了王明。

  “王厂长,你还有什么想法?”杨厂长问道。

  见杨厂长盯着自己,王明赶紧说道:

  “我也觉得林海不错,不光能力强,而且正义感也强,听说他昨晚一个人制服了包括李怀德在内的两个亡命之徒。”

  “这种有热血有能力的年轻人,厂里就应该重用。”

  “三年又三年那种熬鹰的做法,我是不赞同的,不利于年轻人成长,会消磨年轻人锐气。”

  王明说完,瞥了张博一眼。

  张博虽然听见了王明说的话,但当做没听见。

  依旧低着头,假装在想心事。

  他张博再怎么对望王明不满,也不会这个时候跳出来反驳他。

  现在跳出来反驳他,就是反对杨厂长。

  这种傻事,他才不会做呢。

  见他没有反驳自己的意思,王明心里舒服多了。

  一开始,他对杨厂长提出任命林海当处长的建议,也是很不满的。

  想当初,他从一个普通职员,熬到处长的位置,花了十五年的时间。

  过程中,经历了多少风雨血泪,只有他自己清楚。

  可林海一个厨子,就因为种了点蔬菜养了些猪,就得到重用,未免也太幸运了吧。

  有点功劳,当当科长也就算了,现在要连跳两级当处长,升迁速度也太快了吧。

  按他这种升迁的速度,过两年就当副厂长,跟自己平级了。

  要真这样的话,自己在成为厂长的过程中,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越少越好。

  不过眼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杨厂长要重用林海。

  这个时候站出来唱反调,就是没眼力见。

  因此杨厂长一说提拔林海当处长,王明就赶紧答应。

  他鲜明的态度,很对杨厂长胃口,杨厂长欣慰地看了他一眼。

  “行吧,这事就这么定了,林海从现在开始,成为后勤处处长。”

  杨厂长决定好后,也就没两位副处长什么事了,俩人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一离开办公室,俩人就拌上嘴了。

  “张厂长啊、张厂长,你跟我争什么,争来争去,大家都没占到便宜,倒是让杨厂长坐收了渔翁之利。杨厂长这会儿,估计在笑话我俩呢。”

  听了这话,张博斜着眼睛看了王明一眼,“让杨厂长占便宜,总比让你占便宜好。”

  说完这句,张博独自离去。

  王明白了他一眼,往另外一个方向走了。

  林海这边,一回到办公室,想了一下接下来的工作。

  种植和养殖,眼下都走上了正轨。

  种植那边,有王猛和李爽俩得力干将。

  养猪场这边,有十来个熟悉养殖的工人。

  每天按部就班,不出岔子就行。

  不用像刚开始那样,每天盯着他们做事。

  这样一来,林海就可以腾出手脚,做杨厂长交待的事了。

  杨厂长要进行的大扫除,分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明面上的,一部分是暗面上的。

  明面上的,交给宣传科就可以了。

  宣传科广播一下,开一两场大会。

  以李怀德的事为例子,警示大伙做好人做好事,思想不要滑坡。

  不要学坏分子李怀德,陷入犯罪的深渊。

  这种正面的宣传,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作用有限。

  在各种欲望利益面前,人性是经不住考验的。

  该找姘头的,依旧找姘头。

  不会因为李怀德死去,刘岚被抓就收手。

  占公家便宜的,依旧占公家便宜。

  不会因为宣传科开一两次警示大会,就收手不干。

  因此。

  很有必要通过一些非常规手段,把这些危害轧钢厂的蛀虫都抓出来。

  想了一下,林海决定先从食堂开始抓虫。

  之所以先从食堂开始,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来他是管食堂的,二来他对食堂比较了解,从食堂下手再好不过。

  想好之后,林海把马华叫到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