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映礼结束后的庆功晚宴上,国内外的电影人如同众星拱月般,将余顺团团围在中央,纷纷向他请教如何能保持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余顺虽不太热衷于无效社交,但此刻享受着被众人簇拥所带来的成就感。
况且作为这场宴席发起的东道主,他也不好无故离席。
多喝了几杯之后,便打开了话匣子。
“你们常常觉得,拍科幻片就一定要堆砌宏大的场景,使用密集的电脑特效,营造满满的科技感,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余顺举起酒杯轻轻晃动,琥珀色的酒液倒映着水晶灯流转的光芒,“咱们不妨先从一些软科幻的片子入手练练手,就像我这部《火星救援》,并不需要堆砌大量特效,难道能因为特效不多,就否定它是一部科幻片吗?”
余顺打了个酒嗝,眼神却依旧锐利如炬。
众人听后若有所思。
作为专业电影人,他们自然看得出,余顺这部《火星救援》确实没有大量运用电脑特效,大部分镜头都是在火星基地实地拍摄,以及在摄影棚里通过渲染完成的。
因此,这部电影的制作速度相较于余顺上一部《灵枢启世》快了许多,却丝毫不减科幻电影的独特魅力。
没人会否认这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
余顺又喝了一口酒,压低声音说道:“咱们国内的影视工业,无论是在资金、规模,还是专业性方面,与好莱坞相比确实存在差距。
当然,别拿我来比较,我算是个异类。”
余顺的话,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像他这样横跨多个领域,且在每个领域都表现得极为出色的人,恐怕几百上千年都难得出现一个。
“大家别笑,其实就国内而言,如果要拍摄科幻片,有许多软科幻题材值得深入挖掘,若能自创当然再好不过。”
人群中,不知哪位影视公司老总嘀咕了一句:“余少,举个例子呗,您一说,散会我就去立项。”
“行,那我就举个例子。咱们华国电影,不能只看我一个人,只有百花齐放,才能真正站稳脚跟,重现当年香江电影的辉煌。”
“咱们国家科幻小说界的刘慈欣老师,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
前来参加宴会的不是影视公司老总,就是购片代表,他们大多没有关注文学领域的精力,通常只听手下汇报相关情况。
在场的华人纷纷摇头,反倒是着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听完翻译的话后,陷入了沉思。
“余,七八年前,我听一位朋友说,在你们华国,有一位姓刘的作者,发表过一部名为《乡野老师》的作品,据说很不错,具体是哪一年来着?”
“卡梅隆先生,那是在2001年,作品名为《乡村教师》。”余顺举起酒杯,向卡梅隆点头示意。
卡梅隆也隔空向余顺轻轻举杯,喝了一口酒,说道:“不好意思,我记错了作品名字。”
“没关系,可能是翻译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能关注他国的小说作品,这也正是卡梅隆先生在科幻片领域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
余顺转过头,对着同胞们说道:“这部小说非常有趣,大家回去后若有时间,可以找来读一读。我认为将它改编成电影,会是一个很棒的故事。”
“余少,不用等回去看了,您就先给大家讲讲呗。”中影Boss韩三爷说道。
“行吧,既然韩三爷开了口,那我就简单讲讲。
这部小说叫《乡村教师》,乍看之下,谁都不会觉得它与科幻有关,当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本书采用了双线叙事结构,巧妙地融合了现实主义与科幻元素。”
“故事背景设定在咱们华国黄土高原的贫困山村,主角是位李姓老师。
他身患绝症,书中描述好像是食道癌晚期。
即便如此,李老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坚持为学生授课。
他强忍着病痛,讲授牛顿三大定律,最终在简陋的校舍中离世。
李老师一生扎根乡村,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甚至为保护校舍与村民发生冲突。
他的奉献,深刻地反映出乡村教师群体所面临的困境:资源极度匮乏、愚昧迷信之风盛行、社会关注度严重不足,但知识的传递,成为了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
“另一条故事线就与科幻紧密相连了。
在银河系的中心,高等文明的碳基联邦为了对抗同样高等文明的硅基帝国,计划摧毁低文明恒星系,以此建立隔离带。
蓝星由于未检测到3C级以上文明,被列为低等文明,成为了被摧毁的目标。
碳基舰队随机抽取蓝星30个点进行文明测试,恰好覆盖了李老师所在的学校。
学生们在睡梦中,凭借刚学到的牛顿定律(惯性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加速度公式)答对了测试题,使得地球被判定为3C级文明,从而免于毁灭……”
余顺讲完,在场的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中影的韩三爷率先激动地拍案而起,说道:“余少,这个本子,我们中影投了。”
“哈哈,三爷,您误会了,这个本子不在我这儿,您应该去和刘慈欣老师联系。
我估计版权应该还在他手上,而且刘老师有很多作品都适合改编成电影,我只是拿这一部作品举个例子而已。”
听到余顺的话,各个影视公司的人都心动起来。
《乡村教师》韩三爷说要投,没人会与他争抢,可余少不是说了嘛,刘老师还有许多其他作品!
接着,余顺转过头,举起酒杯,向正在听翻译讲述刚才交谈内容的欧美电影人示意,切换成英语说道:“刘慈欣先生是我们华国非常优秀的科幻小说家,欢迎大家将他的作品改编成电影搬上荧幕。”
随后,余顺又对卡梅隆说道:“卡梅隆先生,我在拍摄《火星救援》的时候,有了一个新的灵感,想稍后单独与您喝上一杯,探讨一下,不知能否赏脸?”
卡梅隆受宠若惊。
以余顺这几年连续几部电影所展现出的强劲势头,说他与自己是并驾齐驱的大导演,一点也不为过。
关键是余顺不仅是导演,还是资本大鳄。
自己要拍摄一部电影,虽说名头响亮,但仍需要四处拉投资,游说那些影视公司老板。
而余顺却随时都能开拍,放出的部分投资份额,都会被全球影视公司老板们哄抢。
卡梅隆欣然举杯,说道:“OK,荣幸之至,我随时都有空!”
余顺虽不太热衷于无效社交,但此刻享受着被众人簇拥所带来的成就感。
况且作为这场宴席发起的东道主,他也不好无故离席。
多喝了几杯之后,便打开了话匣子。
“你们常常觉得,拍科幻片就一定要堆砌宏大的场景,使用密集的电脑特效,营造满满的科技感,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余顺举起酒杯轻轻晃动,琥珀色的酒液倒映着水晶灯流转的光芒,“咱们不妨先从一些软科幻的片子入手练练手,就像我这部《火星救援》,并不需要堆砌大量特效,难道能因为特效不多,就否定它是一部科幻片吗?”
余顺打了个酒嗝,眼神却依旧锐利如炬。
众人听后若有所思。
作为专业电影人,他们自然看得出,余顺这部《火星救援》确实没有大量运用电脑特效,大部分镜头都是在火星基地实地拍摄,以及在摄影棚里通过渲染完成的。
因此,这部电影的制作速度相较于余顺上一部《灵枢启世》快了许多,却丝毫不减科幻电影的独特魅力。
没人会否认这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
余顺又喝了一口酒,压低声音说道:“咱们国内的影视工业,无论是在资金、规模,还是专业性方面,与好莱坞相比确实存在差距。
当然,别拿我来比较,我算是个异类。”
余顺的话,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像他这样横跨多个领域,且在每个领域都表现得极为出色的人,恐怕几百上千年都难得出现一个。
“大家别笑,其实就国内而言,如果要拍摄科幻片,有许多软科幻题材值得深入挖掘,若能自创当然再好不过。”
人群中,不知哪位影视公司老总嘀咕了一句:“余少,举个例子呗,您一说,散会我就去立项。”
“行,那我就举个例子。咱们华国电影,不能只看我一个人,只有百花齐放,才能真正站稳脚跟,重现当年香江电影的辉煌。”
“咱们国家科幻小说界的刘慈欣老师,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
前来参加宴会的不是影视公司老总,就是购片代表,他们大多没有关注文学领域的精力,通常只听手下汇报相关情况。
在场的华人纷纷摇头,反倒是着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听完翻译的话后,陷入了沉思。
“余,七八年前,我听一位朋友说,在你们华国,有一位姓刘的作者,发表过一部名为《乡野老师》的作品,据说很不错,具体是哪一年来着?”
“卡梅隆先生,那是在2001年,作品名为《乡村教师》。”余顺举起酒杯,向卡梅隆点头示意。
卡梅隆也隔空向余顺轻轻举杯,喝了一口酒,说道:“不好意思,我记错了作品名字。”
“没关系,可能是翻译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能关注他国的小说作品,这也正是卡梅隆先生在科幻片领域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
余顺转过头,对着同胞们说道:“这部小说非常有趣,大家回去后若有时间,可以找来读一读。我认为将它改编成电影,会是一个很棒的故事。”
“余少,不用等回去看了,您就先给大家讲讲呗。”中影Boss韩三爷说道。
“行吧,既然韩三爷开了口,那我就简单讲讲。
这部小说叫《乡村教师》,乍看之下,谁都不会觉得它与科幻有关,当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本书采用了双线叙事结构,巧妙地融合了现实主义与科幻元素。”
“故事背景设定在咱们华国黄土高原的贫困山村,主角是位李姓老师。
他身患绝症,书中描述好像是食道癌晚期。
即便如此,李老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坚持为学生授课。
他强忍着病痛,讲授牛顿三大定律,最终在简陋的校舍中离世。
李老师一生扎根乡村,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甚至为保护校舍与村民发生冲突。
他的奉献,深刻地反映出乡村教师群体所面临的困境:资源极度匮乏、愚昧迷信之风盛行、社会关注度严重不足,但知识的传递,成为了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
“另一条故事线就与科幻紧密相连了。
在银河系的中心,高等文明的碳基联邦为了对抗同样高等文明的硅基帝国,计划摧毁低文明恒星系,以此建立隔离带。
蓝星由于未检测到3C级以上文明,被列为低等文明,成为了被摧毁的目标。
碳基舰队随机抽取蓝星30个点进行文明测试,恰好覆盖了李老师所在的学校。
学生们在睡梦中,凭借刚学到的牛顿定律(惯性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加速度公式)答对了测试题,使得地球被判定为3C级文明,从而免于毁灭……”
余顺讲完,在场的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中影的韩三爷率先激动地拍案而起,说道:“余少,这个本子,我们中影投了。”
“哈哈,三爷,您误会了,这个本子不在我这儿,您应该去和刘慈欣老师联系。
我估计版权应该还在他手上,而且刘老师有很多作品都适合改编成电影,我只是拿这一部作品举个例子而已。”
听到余顺的话,各个影视公司的人都心动起来。
《乡村教师》韩三爷说要投,没人会与他争抢,可余少不是说了嘛,刘老师还有许多其他作品!
接着,余顺转过头,举起酒杯,向正在听翻译讲述刚才交谈内容的欧美电影人示意,切换成英语说道:“刘慈欣先生是我们华国非常优秀的科幻小说家,欢迎大家将他的作品改编成电影搬上荧幕。”
随后,余顺又对卡梅隆说道:“卡梅隆先生,我在拍摄《火星救援》的时候,有了一个新的灵感,想稍后单独与您喝上一杯,探讨一下,不知能否赏脸?”
卡梅隆受宠若惊。
以余顺这几年连续几部电影所展现出的强劲势头,说他与自己是并驾齐驱的大导演,一点也不为过。
关键是余顺不仅是导演,还是资本大鳄。
自己要拍摄一部电影,虽说名头响亮,但仍需要四处拉投资,游说那些影视公司老板。
而余顺却随时都能开拍,放出的部分投资份额,都会被全球影视公司老板们哄抢。
卡梅隆欣然举杯,说道:“OK,荣幸之至,我随时都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