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水浒:大宋江山万里》

  还没驾出来时穆长青叫住了一众副将都统制制止道:好了,不用追了,如何能够追的上!

  被制止住的副将听闻穆长青叫住了自己心头不解的回头看向穆长青。

  只见穆长青也是看着梁杞远去的背影目光呆滞在那里。

  穆长青看着梁杞远去的背影深深的叹了口气,回味着梁杞交代给自己的事情。

  如何敢想将土地交由百姓,这在整个大宋来说都是稀奇事儿。

  此时的穆长青也在心中做着思想斗争,沉思着这华州反贼梁杞到底是为何人?

  又看了看河面上的渡船轻声对着那年长的都统制命道:刘老哥,命人生火造饭。

  将那渡船死死盯住,如若靠岸,将那熊耳山匪寇尽数杀之!

  那年长都统制听闻穆长青的命令当即回了声是后又在穆长青身旁轻声道:将军。

  我们就这么放走了那华州反贼,若是传到了知州大人的耳朵里,将军怕是要被知州大人怪罪啊。

  若是传到梁大人那里去,杨家穆镇远将军怕是也要遭殃啊。

  穆长青听闻那年长都统制的担忧也是不由的落寞了些许的回道:老哥啊,我又岂能不知。

  你我虽为朝廷命官,可所做的一切还不如那华州反贼。

  我等从军誓要为国为民,可哪里会想到有一天会沦落到为那狗官押运粮草镇压百姓!

  何谈为国为民?

  不过是权势的刽子手罢了!

  还不如这梁杞来的痛快,斩杀贪官地主,造福穷苦百姓才是我等为官为将的初衷。

  说到这里穆长青彻底的落寞了下来,手中的钢枪也不自觉的挂在了马鞍之上。

  整个人就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在不管那年长都统制,盯着梁杞远走的背影,久久不愿离去。

  那年长都统制见此时的穆长青神情落寞在不敢多做打扰。

  只能是无奈的叹了口气开始安排起来。

  再说梁杞这边,骑着骏马狂奔,根本就不敢多做停留。

  心头想着,也就是这杨家穆长青,骨子里还有那一股的正义,若是他人搞不好真就把我给剁了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后背的汗水已经浸湿了后背,汗水顺着额头缓缓流下,马不停蹄的追赶着栾廷玉等人!

  直至次日清晨,梁杞单人单骑走走停停才追上了栾廷玉的大队人马。

  可此时的栾廷玉也没好到哪里去,一众步兵追了一夜。

  就算是与两百骑兵轮班骑马也是累的不行,梁杞在身后看的真切。

  只见不下十几匹战马上挂满了长枪、朴刀盔甲,不下一百号甲士与庄客在地上狂奔。

  那些个水猴子也真是毅力坚强,划了一整夜的船愣是没停下来。

  可梁杞这边这一众甲士也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要弄死他们。

  虽然身躯已抵达了极限,可意志就如同刚刚开始一般。

  怒目圆睁的盯着河面上的渡船,这些个水猴子无论如何你也是走不掉、甩不脱。

  众人一直追到天色大亮也没有停下脚步。

  直至看清河对岸的五十甲士时梁杞才叫住栾廷玉急道:师兄,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留下十个兄弟十屁马原地造饭,我领剩余甲士继续追赶。

  等你们把饭做好再去追赶我等,说着话梁杞望着河面上还在摆渡的一众水猴子嘴角一笑道:这些水猴子昨晚已经冻了一夜。

  又划了一夜的船,体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我断这些个匪寇坚持不过今晚。

  给对岸的将士们也告知一声,且快快生火做饭,我等继续追赶。

  勿要让将士们饿着肚子去追,栾廷玉看着河面上的渡船也能明显看出划桨的频率慢了许多。

  当即对着梁杞回了声是后策马行至追赶队伍当中喊道:所有兄弟,带上兵刃盔甲,扔下粮食袋继续追赶。

  勿要让这些贼寇给跑了!

  梁杞吁的一声停下了脚步,翻身下马看着栾廷玉骑着战马来回穿梭在队伍当中满意的一笑。

  当即在腰间卸下了粮食袋,掂量掂量了粮食袋中的白面,往地上一扔。

  提着那把已经卷了刃的朴刀向着一众甲士追赶上去。

  待梁杞追到最前时已经与那先走的五十甲士融汇到了一处,此时的洛水河两岸可谓是热闹非凡。

  河面上行着不下二十几艘渡船,河两岸追逐着两百将士。

  就如同那三列火车进站一般的缓步平行。

  梁杞看着落在一地的粮食袋,在看着河岸上的渡船。

  拖着疲惫的身躯愣是对着河面上的船队喊道:就算你们跑到天涯海角,老子们也要将你们饿死!

  我劝尔等,就算是要死也要死的有些骨气!

  不要停,快点划!!!!!

  梁杞在嘲讽着那些匪寇的同时还不忘着激励着身后的一众甲士正色训道:弟兄们!

  尔等与我不远千里的来到这西北华州,我梁杞多谢你们了!

  我是反贼不假,可我更是大宋子民,也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如今朝堂让我们穷苦百姓都吃不上饭,我又岂能不反!

  你看那些个该死的贼寇都能吃香喝辣的,我们为何不反?

  我梁杞坚信,尔等不会有一人叛我!

  这天下尔等与百姓共享之!

  冲啊!!!!

  梁杞身后不下百余甲士听着梁杞的激励,看着向前狂奔的梁杞想与梁杞同喊出来。

  可此时早已是筋疲力尽的一众甲士如何还能喊的出来,完全就是靠着这一股意志力紧紧的跟随。

  这一阵激励就如同一剂良药般的直击这百余甲士的心口,毕竟在卢县的所作所为,这一众甲士算是亲身经历。

  虽说这这些甲士贵为大名府的官军,可说到底不都是老百姓家中的孩子,如何敢去想。

  这一个华州贼寇竟然带着朝廷的正规军去宰杀朝廷贪官、围捕地主乡绅与百姓分田分地。

  在大名府从军时又何时会有如今日般的痛快,追着熊耳山的贼寇就仿佛用尽的最后一丝力气一般的向前跟随。

  同样梁杞看着身后跟随的一众甲士,见那些甲士没有发声,可同样让梁杞安心无比。

  在那一众甲士的眼神中,梁杞就已看出了那一股坚韧,那一股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