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特斯拉的奇妙发明-《如何拯救德意志》

  “你就打算这样袖手旁观,什么也不做吗?”

  “麦克阿瑟少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说的是芝加哥现在闹得天翻地覆的乱局,萨默尔将军!因为黑手党,治安一团糟,无辜的市民都在恐惧中度日。必须有人站出来平息这场风波!”

  “而你认为这个‘有人’该是我们联邦军队?”

  “正是如此。”

  美国陆军第十二任参谋总长、在大战时期指挥过远征军第一步兵师的查尔斯·佩洛特·萨默尔(Charles Pelot Suerall),听到麦克阿瑟的疾呼,只是像是早已习惯般地叹了口气。

  本以为他晋升将星之后会懂得收敛几分,可这家伙从大战时期起就一点没变。

  不,甚至比以前更变本加厉了。

  “道格拉斯,我对芝加哥发生的所谓‘牛奶战争’也感到担忧。”

  尤其是黑手党和俄罗斯牛奶送货员之间的斗争,不仅限于芝加哥,甚至已经蔓延到纽约等其他城市。

  因为在罗曼诺夫乳业的猛烈攻势下节节败退的芝加哥帮,开始试图将纽约的五大家族及其他城市的黑手党也拖入这场战争中。

  再加上那些原本就对罗曼诺夫乳业这个“外来户”抱有警惕的本土牛奶公司,趁机趁乱加入战团,想把竞争对手踩在脚下;而罗曼诺夫乳业也反过来雇佣了北区帮这种与意大利黑手党敌对的团体作为雇佣军......这场战争如同野火般越烧越旺,毫无平息之意。

  “但无论如何,那终究是民间的事,不是军队该插手的范畴。”

  牛奶战争,说到底是警方和州政府该处理的事务。

  当然,如果情况恶化到一定程度,眼看局势失控,联邦政府可能会以FBI的名义出面干预;或者州政府出动国民警卫队来维持秩序,这也是可以预见的。

  但让联邦军队动手?那是绝对不允许的事,也不该被允许。

  这等于是正面挑战自美国独立以来就无人敢违背的“文人统制”原则。

  “我们只需忠于守护国家防务这一职责就好。你也别再为这种事费心了。”

  “我怎么可能坐视不理?警察根本没有解决问题的意志,政客们只会叫嚷‘这只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说着屁话搪塞过去。”

  如果那些人头脑清醒一些,事情根本不会闹到这种地步。

  牛奶战争的根源,说到底就是政府没能妥善管控日益强大的黑手党,才让事态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试问我麦克阿瑟,怎能坐视不动?”

  “唉......道格拉斯......”

  “在成为军人之前,我是个美国公民。”

  “可在作为公民之前,你首先是名军人。”

  就在麦克阿瑟无视萨默尔的叹息、继续坚持己见时,背后突然响起一个熟悉而冰冷的声音,让他眉头紧皱。

  “马歇尔中校。”

  乔治·C·马歇尔。

  自大战以来就经常对他提出种种反对意见的烦人家伙,又出现了。

  “即使这个国家需要动用军事力量,明智而审慎的人们也总会用警惕与质疑的目光看待军队。将军,我相信你不会忘记塞缪尔·亚当斯曾说过的话。”

  “......”

  麦克阿瑟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悦,冷冷盯着马歇尔。

  而马歇尔也毫不避让,直视着他的双眼。

  “你们两个,差不多就行了。”

  最终,眼看气氛剑拔弩张,萨默尔才不得不开口制止。

  “无论如何,麦克阿瑟少将,我的立场不会改变。联邦军队不会介入这件事,我也不会向白宫提及。”

  毕竟,只要说出口,换来的只会是“你们管得太宽了吧?”的冷嘲热讽。

  “......我明白了。那么我就告退了。”

  或许是终于意识到再说下去也只会白费唇舌,麦克阿瑟终于退后一步。

  “既然我坚持自己的信念而活,那别人也有权利坚持他们的信念。”

  “谁说的?”

  马歇尔的语气依旧带刺,似乎仍旧对麦克阿瑟满怀警惕。而麦克阿瑟稍作停顿后缓缓开口:

  “尤利乌斯·凯撒。”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回答,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

  ......

  “萨默尔将军,您就打算放任麦克阿瑟那样吗?”

  麦克阿瑟一离开房间,昔日幕僚那锋利的质问声便紧随其后响起,萨默尔疲惫地再次叹了口气。

  今天怎么叹气的次数这么多,实在太多了。

  “小心你说话的分寸,乔治。我知道你和麦克阿瑟关系不好,但他毕竟还是你的上司。”

  “我也是担心才这么说的。大战时就是这样,麦克阿瑟的傲慢心态始终在他那过于膨胀的自我中不断滋长。自从挂上‘最年轻将军’这个头衔后,他就变本加厉了。再这么下去,他迟早要闯出祸事。”

  “就算他说话口不择言,也还没到能让他脱下军装的地步,乔治。”

  麦克阿瑟当年在大战中也是那样,可至今政界的朋友仍不少。

  要是一不小心,很可能反而引来一阵强烈的反弹。

  “再说实话讲,麦克阿瑟虽然嘴上放肆,可真正在行动上越线的时候,也还没有吧。”

  “将军......”

  “我当然明白你的担忧。我当年在大战时的蒙斯司令部也不是白待的。”

  但这里是美国,不是西班牙,也不是南美。

  而美国,从来不会容忍独裁者的存在。

  “你担心的那种事不会发生的,人民自己就会站出来反抗。所以先把你的利爪收一收吧。我可不想看到你为了和麦克阿瑟斗气,最后弄得遍体鳞伤。”

  “是,将军。”

  听着萨默尔那满是忧虑的声音,马歇尔无奈地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

  铃铃铃铃——!

  摆在萨默尔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一阵剧烈响动。

  “我是萨默尔,什么事?”

  “——将军,白宫通过保密线路来电。”

  “白宫来电?接进来。”

  咔哒。

  萨默尔话音刚落,接线员便迅速将电话接入白宫。

  片刻之后。

  “什么?!你说他现在干了什么?!?”

  萨默尔的脸顿时涨得通红,怒吼声在办公室中炸响。

  而马歇尔根本搞不清发生了什么事,只能一脸困惑地歪了歪头。

  ......

  “我要最先展示给您看的,就是这个。”

  在汉斯跟着特斯拉来到研究所后方那片宽阔的空地后,他最先展示的,是一个看起来像是迷你坦克的小玩意。

  之所以说“像”,是因为它没有炮塔,也没有主炮。

  简单来说,就是把坦克的车体单独拿出来,然后把它的尺寸缩小到类似狗的大小。

  ‘不过,这东西好像在哪见过......’

  到底是在哪见过呢?

  就在他努力回忆的时候,特斯拉率先捻了捻自己的胡子,开口说道:

  “这是可以无线远程操控的炸弹!”

  “嗯?什么?炸弹?那种会爆炸的炸弹?”

  “正是那种炸弹!可以埋在地里,远程引爆;也可以操控它潜入敌军的碉堡;甚至还能钻到坦克底下,轰的一声引爆!”

  听了特斯拉的解释,某人模糊的记忆瞬间变得清晰。

  与此同时,他的脸也瞬间僵住。

  ‘靠,这不是“哥利亚”(Goliath)吗!’

  它的正式名称是哥利亚遥控炸弹(Leichter Ladungstr?ger Goliath、Sd.Kfz. 302/303a/303b),是一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远程操控炸弹兼地雷,最初是法国为在马奇诺防线后舒舒服服地作战而研发的武器。

  而在法国战败后的六个星期内,“哥利亚”也落入了德国人手中。

  可现在这是怎么回事?这玩意怎么在战间期、还是在赫尔辛基这地方出现了?

  “我以前在美国的时候,曾经制造过可以发射鱼雷的遥控船。这次就是借着那段记忆做了一次应用。如果船都能遥控,那车自然也没问题。”

  特斯拉说这话的口气,仿佛就是在说“我闲得无聊随手造的”一般,汉斯听完只能反射性地扶额叹息。

  照这个架势,他哪天闲得无聊真的搞出个无线遥控坦克来也不奇怪(事实上苏联真的搞过)。

  ‘虽然“哥利亚”这玩意在当时确实很有创意,但也不是多优秀的武器吧?’

  原因嘛,自然还是那些二战黑科技的通病——技术限制。

  用有线操控的话,电缆一断就直接废掉;德国人后来为了改进这点开发出了无线版本,可惜操控范围太小,实战中根本用不上。

  “这东西现在的操控范围有多少?”

  “目前最多25米。速度也只有10公里每小时。”

  特斯拉的“哥利亚”版本,看样子还是没能突破正史的局限。

  ‘这样看来,现在还是没办法投入实战啊。’

  当然,考虑到这东西本该在二战后期才出现,现在就已经被特斯拉鼓捣出来,也未尝没有继续改进的空间。

  至于能不能真正用上,那还得走着瞧。

  “这东西......”

  “它叫‘大卫’(David)!用芬兰语说就是‘塔维提’(Taaveti)。”

  “嗯,那大卫的事以后再说吧。”

  “科学并非一日建成。不过,我接下来要给您看的东西,可比这还厉害。”

  比“哥利亚”原型机还厉害的玩意?

  真要做出什么“赛博战车”吗?

  “这边,搬过来!”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当口,特斯拉又指挥着他的芬兰产“丧尸”,也就是他的研究生们,搬来另一样东西。

  看那体积,直接放在推车上运送,显然比刚才的“大卫”还要大一圈。

  “现在,我将为您展示——世界上第一枚无线制导炸弹!”

  “嗯?”

  唰——

  汉斯还来不及反应,特斯拉的新发明已经掀开了覆盖的白布。

  是枚航空炸弹。

  与普通炸弹不同的是,它上面装有一个看起来像是为了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小天线。

  “公爵您也清楚,目前的航空轰炸命中率极其低下。”

  “是啊,所以才会有‘哑弹’这种说法嘛,意思是不知道它会掉哪儿去。”

  这就是水平轰炸最大的弊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有了像“斯图卡”这类俯冲轰炸机的构想,但因为当时技术尚未成熟,依旧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法实际应用。

  “不过,如果使用我的无线制导炸弹,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操控炸弹的落点。彻底告别哑弹的时代来了!”

  说起来,德国当时确实也有类似的炸弹。

  那就是“弗里茨-X”(Fritz X),被希儿狂热的称为神兵,是世界上第一款投入实战的航空制导炸弹。

  可以说是美国后来所用的AGM-62、以及JDAM等精确制导炸弹的祖宗。

  ‘不过话说回来,这家伙到底为什么老是搞些超时代的武器啊?’

  是因为在德国待久了,沾染了普鲁士主义的味道吗?

  还是吃太多萨尔米亚基(芬兰咸甘草糖)导致黑化了?

  是真的想不通。

  “总之,看起来是挺有用的武器。”

  “毕竟是我特斯拉亲手打造的武器。不过它现在也还只是原型阶段,和大卫一样,还不能投入实战。所以预算方面,还请再......”

  “啧,好吧。”

  汉斯咂了咂舌头,重新把视线投向“弗里茨-X Ver.特斯拉”。

  相比还不够成熟的“大卫”,这个如果真能实战化,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

  毕竟原本的“弗里茨-X”威力惊人,曾直接击沉过意大利的“罗马”号战列舰(三号舰,利托里奥级)。

  至于为什么德国要攻击本来是盟友的意大利战舰,那是因为当时意大利王室已经宣布向盟军投降,德国这才愤怒反击。

  这可以视为德版“投石作战”。

  ‘说起来,要是做得好,说不定还能做出反舰导弹也说不定?’

  毕竟纳粹德国时期确实开发过一种装有火箭推进器的无线制导炸弹Hs293(Henschel Hs 293),也被视为现代反舰导弹的雏形。

  如果能再好好压榨一下特斯拉和他的研究生,说不定能做出更多东西。

  ‘甚至连V1、V2都能融合这种技术......?’

  当然,这能不能真的有效还不好说。

  而且就算现在做不到“去火星”,至少“去月球”还是值得尝试的,因此火箭技术还是值得一试。

  不过若要谈到火箭开发,就离不开“火箭工程之父”,德国火箭技术的代名词“华纳·冯·布朗”(Wernher Magnus Maxilian von Braun)。

  但可惜,他现在还只是个孩子。

  据汉斯所知,他是1912年出生的,也不过比芙蕾德莉卡大两岁而已。

  想压榨布劳恩,还早得很。

  “除此之外,在研究雷达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雷达中使用的磁控管发出的微波可以加热水分子。不过,这种事对您来说应该没兴趣,就不多说了。”

  “等一下!不,慢着!我非常有兴趣!特别有兴趣!”

  那不就是微波炉技术吗!

  你这家伙,居然想当然地跳过去不讲!

  “其他的先放一边,你现在就用那磁控管技术,给我做一台设备出来!”

  “诶?你打算用它来干嘛......?”

  “用来加热食物。”

  告别加班吃冷掉的菠萝披萨的时代终于来了。

  他的钱包也会因此变得更鼓些,这不言而喻。

  虽然特斯拉点头答应了,但他脸上那副“就这?”的表情也同样明显。

  不过,在这个圈子里,出钱的人说了算。

  ‘话说今天真的捡到不少宝贝啊。’

  虽然特斯拉那一堆野心勃勃、准确点说是“爆心勃勃”的战争武器没准会被忽视,但微波炉这一发明,反而可能更有名气。

  至少继收音机之后,他又能名声大噪一次,这不也挺好吗?

  “副总理阁下!”

  就在汉斯对特斯拉微笑之际,远方传来了那位经常让人头疼的秘书的声音。

  这次,又出了什么事?

  老实说,真的完全不想知道。

  “什么事?”

  “来自奥斯曼大使馆的紧急电报!”

  “奥斯曼?”

  怎么这么突然?

  “的确是奥斯曼。内容我也不清楚,但他们说非常紧急......”

  “呼......我知道了,我来看看吧。”

  汉斯一边叹气,一边慢慢读着电报。

  然后——看完的下一秒,他就把电报揉成了一团。

  “......阿登纳总理和陛下也知道这件事了吗?”

  “还不知道,应该还没传到他们耳朵里。”

  “鲁道夫·纳多尔尼(Rudolf Nadolny)大使干得不错啊。”

  要是这消息先传到那两位耳朵里,局面肯定一团乱。

  “特斯拉先生,我恐怕得立刻返回柏林了。”

  “我看也是。可以问一下,发生什么事了吗?”

  面对特斯拉的疑问,某人露出一个分外疲惫的表情,缓缓开口:

  “就是说......美国搞事了。”

  ——————

  感谢支支吾吾的肖恩庆的大神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