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重生女PK穿书女45-《睡觉就穿书,世界疯了吗》

  虽说那些东西对郑云熙来说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但看着这些修士为了低阶灵草争得头破血流,倒真有几分武林中抢夺武功秘籍的意味。

  再次回到京都时,郑云熙住进了老侯爷后来扩建的三进宅子里。

  皇帝还赏赐了一座四进的宅院以及大量金银珠宝。

  宅子里的下人和房屋都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游历期间,郑云熙已正式答应成为朝廷的供奉,这些本就是供奉应有的待遇。

  此外,皇帝为感谢她上次赠送的灵药,还赐予了一些产业,并安排专人打理,产业的收入都存放在赏赐的宅子里。

  这些年,皇帝可谓兢兢业业,没有辜负天道赐予的延寿丹。

  他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让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百姓们得以吃饱穿暖。

  同时,他坚决抑制土地兼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限制豪强大族过度兼并土地,保障了普通农户的土地权益。

  积极推动商业发展,在各主要城市设立集市,鼓励商人进行贸易往来,使得国内商业繁荣,经济日益昌盛。

  重视教育,广办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京的路上,目睹各地的蓬勃变化,想来天道对于送给皇帝的那枚延寿丹所起到的效果,应该相当满意。

  在继承人培养上,皇帝选中了二皇子与郑月瑾所生之子。

  这孩子不仅颇具政治头脑,更能巧妙平衡兄弟们之间的关系。

  和大臣之间的相处,分寸拿捏的刚刚好,对百姓也有怜悯之心,不会视人命如草芥。

  而且皇帝还发现这个皇孙有些腹黑,借力打力的办法让他玩的炉火纯青。

  不光能用这个方法惩治不安分的官员,还能用这个方法借力,让有能力但划水的官员努力工作。

  真是天生当皇帝的料子。

  郑云熙知道这一切的时候,只觉之前自己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郑月瑾重生的这辈子,或许真的并非为复仇而来,她更像是来助力二皇子的。

  宣平侯在得知皇帝着重培养他女儿所生的皇孙后,又有了蠢蠢欲动的迹象。

  好在当年郑云熙给他的药,只是让他身体稍有好转,一旦劳心伤神,身体便会不堪重负。

  他刚有了些小动作,新任宣平侯和老侯夫人便出面阻拦。

  没蹦跶几下,他就又躺回到床上。

  皇帝见宣平侯府还算识趣,也没有过多计较。

  毕竟皇孙十分争气,没被老宣平侯的几句废话带偏。

  否则,郑云熙回来看到的,恐怕就是宣平侯府满门皆灭的惨状了。

  郑星瑶是去年离世,侯夫人悲痛了一阵子,生了一场病后便缓了过来。

  其实她早有心理准备,看到女儿能少些痛苦地离去,心中除了不舍,倒也没了最初在太子府,看到女儿马上要离开自己时,快要疯魔的感觉。

  不是感情淡了,而是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自己既然不能为了女儿不顾儿子和娘家,就只能自己想开,要不然这日子哪里还有个过。

  郑云熙的归来,让宣平侯府上下洋溢着喜悦的氛围。

  新任宣平侯和侯夫人热情地接待着她,还把府里的小辈们都召集过来与郑云熙见面。

  郑云熙给每个小辈都准备了一份见面礼。

  没出息的老侯爷在一旁眼巴巴地望着,那渴望的神情仿佛把“想要”二字,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脸上。

  侯爷母子俩在旁边看得直摇头,只觉尴尬的没眼看。

  侯夫人身为儿媳,假装没看见这一幕,转过身去给最小的孩子喂水。

  郑云熙看着老侯爷那副模样,要不是看他如今走路都打晃、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真想再好好损他几句。

  给小辈准备见面礼是人之常情,他一个爷爷辈的人跟着凑什么热闹。

  要是真在这种场合把东西给他,那不得让人笑掉大牙。

  郑云熙给小桃使了个眼色,小桃心领神会,不着痕迹地走到老侯爷随从身边,轻声耳语了几句。

  随从听后,脸色涨得通红,赶忙把话转告给老侯爷。

  老侯爷这才安分下来,坐在一旁喝茶,只不过眼中的渴望变成了期待。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团圆饭。

  直到郑云熙送老侯爷回前院时,把准备给他的东西一并拿了出来,老侯爷那颗躁动的心才算彻底安定下来。

  郑云熙短时间内不打算离开了。

  她连续在外面游历了近二十年,如今也想在京都好好享受一番安逸的生活。

  小桃只是个普通人,跟着她在外面受了不少累。

  回府后,郑云熙对外宣称认小桃为义妹。

  家里人对此并无异议,此事办的十分盛大,还将小桃的名字添在了郑家族谱上。

  不过,小桃依旧和郑云熙一起生活,郑云熙为她配备了两个小丫鬟,专门伺候她的生活起居。

  在京都的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便过去了二十年。

  荣王虽不再给皇家添乱,总想着往外跑,只不过现在改成总往郑云熙这里跑。

  这举动让皇帝不禁心生猜疑,甚至觉得荣王对郑云熙有着别样的心思。

  皇帝忍不住询问荣王的意思,荣王羞恼地瞪着皇帝,大声说道:“皇兄,别用你那肮脏的心思揣测本王和云熙,我们之间是纯洁的友谊。”

  皇帝无语的看着荣王。

  这小傻子,明明喜欢人家,却被人家三言两语洗脑,还以为是纯洁的友谊。

  罢了,朕不管了,就看你自己能折腾出个什么名堂。

  于是,郑云熙一辈子未曾成亲,荣王也和她保持了一辈子的友谊。

  皇帝虽一直用着好药调养身体,可在延寿丹药效消散后,也仅仅多撑了三年便与世长辞。

  新皇没有辜负先皇的期望,一上台便推出了一系列利民政策,对臣子也是恩威并施。

  皇权过渡,没有任何波澜。

  郑云熙早已搬到先皇赏赐的宅子里居住。

  老侯爷去世时,侯爷和老侯夫人曾挽留过她,但见她心意已决,最后只叮嘱她常回宣平侯府看看,她的院子会一直为她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