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南北忙秋,-《暮客紫明》

  造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鹿朝可曾亏待于你北军?鹿朝可曾盘剥尔等粮饷?如今不但有人率兵投罗,更要造反?岳氏但凡说了这话,那便是千夫所指。莫说过去皇权稳当,哪怕当下鹿朝朝局糜烂。你北方守军已成军阀之实,还要求其名?

  兵,非其所倚也。地,非其所需也。

  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元帅要挨个说服手底下的将领。将领要说服他们的家人。

  当同心协力之时,方能高举大旗。

  杨暮客第二日去会见岳樵夫。

  他听了后面的话,闭上眼睛默默思索。他很无奈,很无力。这要等到什么时候……但他没有苛责。

  “那便这样,贫道于此逗留几日。等尔等消息,正巧有一处邪祟需要处置。”

  岳樵夫则阴沉着脸,“你如此逼迫本将军,不算干涉人道吗?”

  杨暮客嗤笑一声,“贫道何曾干涉?你早有此心,我以你性命要挟?还是拿着大势去欺你?”

  岳樵夫两腮鼓动,收着嘴唇说了句,“这一步,就是您推的。”

  杨暮客哈哈大笑,“就当是贫道推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您干涉人道!”

  杨暮客懒洋洋朝着林外走,“贫道物我齐平,何惧因果?哪怕是说贫道掐算的,无所谓……被人唤一声妖道又何妨?”

  岳樵夫目光灼灼地看着杨暮客,终于笑了,“大可道长够干脆。”

  三日后,秋雨来袭。

  城外良田抢收开始了。

  那些流民一个个都使出了十二分的劲头儿。能吃饱,比什么都重要。更不能让这些粮食烂在秋雨里,他们还要靠着粮食过冬。

  信使频繁来往于官道之上。

  太子逃亡,礼部尚书罢官回乡。择亲王摄政,不日登基。鹿朝的朝廷也在努力恢复秩序。

  当北方驻军启奏。鹿皇无道,北方军政一体,再不听调。

  文臣大骂。贼臣逆子!有何颜面祭祀岳氏先祖!

  三军元帅祭祖祭旗。

  “朝廷害虫横行,皇室昏庸无能。致使流民失所。今,北方军民一心,共守疆土,提防妖邪。废鹿朝钱币,与罗冀通商,以求修养民生。此番本帅,为生民请命,为社稷请命。自立公国,仍属鹿朝。若鹿朝悔改,自然归心。天地为证,生民为证……”

  杨暮客漫步在雨水中,那两座奶头山驻留的流民更多的,风雨脚下,有洪水漫过大陆。行人越发艰难。

  还剩下近万人在路中推推搡搡,互相并在一起取暖。

  前方骑马的军士大声呐喊,给他们引路。

  杨暮客站在山口处,掐御木诀。

  雨雾中一棵参天大树拔地而起。他脚下生根,用力抬起土丘,让外面雨水向着两座山的山脚分流。

  “见鬼了,这条路什么时候弯了?下雨还能把人下迷糊不成?”

  “休得多言,引路要紧。雾中多诡异,我等小心防守。接完了这些流民,封锁要道,防止有斥候于此通过。”

  “听令!”

  雨中萧艳凭空走出来,“上人,是否要奴一同施法?”

  杨暮客没言声,好似没听见。那便是不准萧艳插手。

  两座山压在地脉之上,不把这山抬走,不改变此地风貌规整地脉无从谈起。

  临近北海,此处地下水盈满。更没有杨暮客放水的空间,他只能这么抬着一层地皮,让洪水分流,山中官道上的行人更好走些。

  一日过去,官道上只剩下零零散散的人,骑马的边军来回巡视,将那些流民直接扔进车里,冲过汹涌的洪水。顾不上什么温柔可言。

  杨暮客终于抵不住法力消耗。轰隆隆的山洪泻下,地皮落下去淤塞的泥水也冲进了官道里。

  里面的车队刚冲出来不久,回头望,不禁大呼,“我的天!就差一点儿,我等都要埋在里头了。”

  “啰嗦什么。快点回营,安置好了这些流民。赶紧上报长官。要在立冬之前清淤。”

  杨暮客懒散地趴在马背上,轻声说着,“我想到了如何治理这处穿风煞……”

  马儿开口问,“上人当真慈悲。”

  “可贫道的计划一点儿都不慈悲。要至少数万役夫,日夜劳作,将那官道拓宽,修建排水渠。以两座山体为石矿和土矿,迁徙军营于山头儿驻守。而后在官道前方植树造林,地底水河乃是盐碱之水,寻常树根本活不得。冬日寒风每刮一次,几乎便是徒劳无功。少说要百年,才能成林。任重而路远,你觉得贫道该相信凡人吗?”

  “奴……”

  萧艳终归是答不上这话。

  杨暮客哼哼笑着,“且信他们一回。就这样。”

  待杨暮客打坐调息完毕,又去找到了岳樵夫,将此话说个明白。

  岳樵夫竟然击掌称赞,“道长。您给我们找了一个好理由让军民一心啊。水?水一点儿都不是问题。数千年前,销毁废弃火药的大坑如今已经是一片大湖,那湖中都是淡水。我等至今年年仍然去炸,水中根本没有活物。这水就是天然的蓄水之地,平日里我等根本用不着。如今拿来浇林子,再适合不过。至于又耐寒又耐盐碱的树木。也不是没有,都是小灌木。可以混合种植,先种下小灌木养水土,而后栽种乔木。”

  杨暮客得了肯定,有些激动。只是点点头,化作一阵清风离开。

  他此处再无留恋准备开始寻找邪神淫祀。

  这最后一处淫祀明明已经算定了方位,但是寻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见踪影。

  淫祀,不该是有人祭祀吗?军营中秩序严苛,边关民生兴旺,丝毫不见有邪神作祟的影子。

  藏在哪儿了?杨暮客不停地找啊找。

  秋雨过后,山上有云,山中有雾。

  连绵的青黑色山峰穿插在乳白的水炁之间。

  一队疾驰的兵马绕着云雾递进岳氏公国侦查。

  鹿朝圣人遗旨乃是讨伐北军。而太子正是觉得讨伐无望逃了,但北军从不是铁板一块,岑氏与亲王联姻,当下心向鹿朝。

  斥候与守军雾中相遇,暗号不通。干戈骤起。

  弩矢在雾中留下一条气旋甬道,一声闷哼。

  公国士兵冲锋劈刀,叮地一声,斥候半蹲格挡就地团身泻力。

  一追一逃。

  另外几人上前包围其余斥候。守军比斥候人多,大声呼喝。

  杨暮客隔着数里就听见了打斗声,开了天眼去看。

  金光穿透迷雾,看着抵近侦察的斥候手臂流血滴滴答答落在地上。

  那一丝血气竟然被地面吸收了。

  如同地面是活的一般。

  杨暮客蹲下身去,盯着丝毫异常没有的土壤。他不是没探查过,一遍遍,这里几乎每一片土地都被他用灵觉扫荡清楚。但就是找不到邪神的痕迹。

  他回头看向那处岳樵夫所言的大湖。大湖也确实没有一丝生机。真的如他所言,是报废火药炸得无物可活吗?

  如果说生机尽数被邪神抽走了呢?

  他匆匆回到萧艳身边对一行人说,“萧艳,你把蔡鹮送到城外去,让她进城。而后回来助我。”

  蔡鹮一听便知是有危险,“道爷,您不若去找些大人物来处置。何故一人犯险?”

  杨暮客上前敲她脑门,“你家道爷我别的本事不高,五行遁术筑基里能比我强的没几个,哪怕是证真也敢较量较量。遇到危险,跑起来定然不会犹豫。你去了郡城之中,有大阵守护。贫道也能安心处置。倘若真有危险,跑了再去寻人帮忙也不迟,否则功德让别人分去,你家道爷我不是白忙一场?”

  蔡鹮左右思量,只道一句,“谁是你家的……”

  “你我都是上清门道友,不是一家吗?萧艳,送蔡鹮离开。狐狸你留下,郡城你去了也是麻烦。”

  “是。”

  蔡鹮坐在马上,不停回望一脸忧愁。但小道士明媚地笑着,龇着一口白牙。还是那般没心没肺……

  大马驮着蔡鹮直奔远方郡城而去,不多时枣红马归来,杨暮客正在调息。

  萧艳这才开口问,“上人知晓邪神藏于何处了?”

  杨暮客龇牙一笑,“它就没藏。一直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

  萧艳一愣,“此话怎讲?”

  杨暮客五指一抓,束缚土韵,将一方土地隔开定住。土中一股恶念在正道道法中开始蒸腾。

  “虾元邪神,都是聚落生灵,群而生智。如果不曾诞生主体,那么这些神种只进行散播,而不回应。何须建立淫祀。”

  杨暮客把血气黄纸递给狐狸,“用这张黄纸散播血气,找到邪神神种的边界之处。黄纸留下以后,贫道自然能感应边界。我把元明宝剑解下来给你当做信物。若是遇上狩妖军,只管开口言声说明白。要打就打,打死人贫道担着。”

  “是。”

  狐狸背着剑叼着灵符冲向了东边。

  杨暮客指着西边儿,“萧艳,你驮着我往东走,走到头,我们取最中间,定然就是邪神聚集神意所在。”

  枣红马风驰电掣,很快他们就抵达了西面的尽头。一处山脚裸露着礁石,证明原来此处应是海边。杨暮客继续用束缚土韵的方法检查土壤。

  此处的恶念已经稀薄得可以忽略不计。只是再往前一步取土方,再无恶念。

  纵马而回,狐妖已经在原地等候,原来东面的距离并不远,狐狸才跑出去七八里就到了尽头。

  杨暮客闭上双眼,感应着黄纸和束土土方留下的方位。

  来到湖泊不远处。

  秋日蚂蚁正在搬运草籽落叶。

  杨暮客以水火之术,将开水尽数灌入巢穴中。

  地上不停咕噜噜冒泡,黑烟滚滚,恶念蒸腾。

  神种并非化作了一个人,亦或者一个妖。而是密密麻麻地开始从地表浮现。

  千百年来,北方守军击溃上岸妖精留下的每一滴精血,每一个英灵,都被这片土地吸收了。

  它们,都是邪神的神种。

  杨暮客手掐御火诀,鼓起腮帮子口喷六丁火。

  六丁阴火的煅烧之下,这些亡灵好似纸人儿,随风飘荡化作烟云飞上天。

  兀地地面黏土飞起无数蚊虫,化作一只大手将那些英灵灵韵统统抓住揽回地面。

  杨暮客抽剑大喝,“孽障!还不快快现身受死!”

  但回应杨暮客的依旧是悄无声息。

  蚊虫只是重新落在地面,再次销声匿迹。

  杨暮客眉头紧锁,“阻三才阵。贫道法力不够,要借尔等之力。”

  三才?狐狸精崔晏一愣。

  萧艳帮她指了一个方位,自己则站在人的阵眼上。“姐妹只管用出法力,上人自然会操纵。”

  “明白了。”崔晏点头小跑过去。

  只见杨暮客站在乾位,亦是天位。脚下开阴阳八卦。

  三才阵中,运转五行之术。

  从东南西北四方划定边界,开始向着所在中心挤压那些邪念。

  忽然耳畔响起地仙的提醒,“小友,慢些。你若再快,我可当你是用天象法术了。”

  杨暮客神情一凛,自嘲笑道,“小子不过是筑基修为,何来天象法术之说。”

  “其中程度,自己掌握。天象法术干涉天象,如何快慢,如何抵消干涉,全凭你自己体会。”

  杨暮客颔首,“明白了。”

  只见杨暮客闭上双眼,额头灵光一闪。

  灵觉借助三才大阵,扩展到极限。这一瞬他的阴魂自在神明仿佛证真一般,虽然顶着大日不能出窍,却对世间万物变化悉数了解。

  “天地无极,乾坤正法。御六气!”

  此时为秋,正是六气皆盛之时。

  海有风寒,地有暑湿,空有燥火。

  以六气自然之道推动着土中邪念向着中心聚合。

  只见前方不远处,乌黑烟雾喷涌而出。一团散沙却聚不成一团,

  杨暮客本来准备继续用六丁火去烧,但心生警兆。不能烧!烧了就会真的融成一体,那才是真的唤醒了邪神神种。

  开玄门送回大海?他又不是天道宗九景一脉,哪儿有那个本领。用巽风去吹?依旧还是会随着海浪吹到岸上来。

  那团烂泥感受到了生气灵机所在,蜿蜒着朝着杨暮客蠕动。

  杨暮客一跺脚,一座土墙立起。

  但土墙瞬间垮塌。

  既然土不行,便用金。金年之气虽是克我,却乃自然之律。无物不克!无物不助!

  杨暮客指尖掐御风诀,巽风携金意。那些烂泥瞬间被白霜包裹。冻作一团。

  有效!

  但随着黑雾越涌越多,冻住的黑泥变作了阶梯,不停向下流淌。

  大地黄光一闪汇聚到了杨暮客脚下,黑泥也尽数涌出,变成了一座表面霜白乌黑的高山。

  杨暮客捏着御土诀将这山封住,感受着经脉的撕裂和臌胀。

  他两眼血红。两个大妖的法力相助,与他非是同门,调动起来远超平时灵觉消耗,更何况还有经脉的剐蹭。

  “到底该怎么处置这些东西!谁来教我!”

  但黑泥大山已经开始自己吞噬自己,越来越小。杨暮客意识到,若等这些玩意儿互相吞噬完毕,定然要诞生一个不得了的怪物。

  没人应他,那位地仙不言声。天道宗也没人来。包括暗中观察他的师叔归云也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