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软弱无力-《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但是,就是这样,战争是打赢了,但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却是赶紧下跪投降,和发烂稀签订了《中法合订越南条约》,再次丧权辱国,出卖国家利益。

  其内容大致为,清朝放弃越烂的宗主国的地位,承认发烂稀对越烂的统治。

  和越烂确定边界。

  开放广西云南两处通商口岸。

  降低关税。

  以后修铁路,得和发烂稀商量。

  发烂稀军队退出海岛和澎湖。

  ...

  因此,才有关于此次战争发烂稀不胜而胜,满清不败而败的说法。

  而左宗棠更是怒骂李鸿章说十个发烂稀将军也赶不上一个李鸿章能坏事。

  有些人说,福建水师当时是清朝最厉害的水军,但却被打爆了,没办法。

  对于这些说法,我只能呵呵一笑。

  要想找借口,什么找不到呢?

  比如什么敌强我弱,打也是输,输了还得跪,所以不如直接跪,损失小点,这不相当于赚了嘛。】

  ...

  “呵呵,这什么狗屁道理,骨头软就是骨头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案例多了去了,要是都按强弱直接分输赢,连打的勇气都没有,那还不如去死了算了!”

  朱元璋呵呵冷笑。

  ...

  “笑死,就算是打不赢,只要敢于亮剑,有决一死战的勇气!敌人也得掂量掂量!直接投降,期待别人的仁慈,那最终换来的只能是得寸进尺,得尺进丈!废物满清!”

  汉武帝也是冷笑。

  ...

  “笑死人,直接投降等于赚了!”

  魏武帝曹操也是不屑的笑了起来。

  ...

  “可恶啊...”

  虽然这件事天幕很早就说过,但是乾隆还是看得一片火大!

  ...

  【接下来,再说说实际的情况。

  没错,清朝的第一水师的确是全军覆没了,但那是真的打不过发烂稀吗?

  那不是一味的软弱和退让造成的眼看着发烂稀舰队在那里摆好战阵,还要首先开火,自己这边却连基本的防御都没有准备吗?

  要是在发烂稀舰队靠近马尾的时候,直接先下手为强!

  好吧,不说先下手为强,毕竟这种事情也不可能发生在清朝,但至少布置好防御,严阵以待,也不至于输得那么惨!

  还请发烂稀舰队喝酒吃饭,呵呵!

  ...

  当然,或许有人会说,海战已经发生了,水师已经没了,现在说这些有啥用呢?

  好吧,那就说说镇南关大捷之后的情况。

  其实,当时的发烂稀本身的情况也很不好,在前些年的普法战争(也称德法战争),法国被普鲁士王国麾下的北德一只邦联给打爆了,德一只帝国成立,严重威胁了发烂稀在欧洲陆地上的权力。

  同时发烂稀国内的经济状况也十分的不好,贫富失衡严重,各种矛盾凸显。三十年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这种矛盾积累下产生的结果。

  发烂稀内部各党争也十分的激烈,镇南关大捷之后,消息传回发烂稀之后,刚上任的内阁老大茹费理和他的团队直接被搞垮了,下台了。

  而最开始发烂稀要在越南和清朝大干一场的时候,他们的民众就对于是否和清朝动真火也是各执一词。

  有的认为应该是西失东补,打不过阴鸡痢德一只,还不能拿捏清朝了是吗?

  有的,则认为,本部这边已经很糟糕了,要是在远东还开搞,万一失败了,到时候就是很扯淡了。】

  ...

  “可恶,混账!拿捏你妈个头啊!”

  乾隆帝暴躁的骂道!

  ...

  “垃圾,废物,你有资格叫唤?说你你就好好听着,一直叫唤个锤子啊!”

  朱元璋看到乾隆帝的画面之后,直接开始了辱骂!

  ...

  “别叫了!不管未来怎么样,你马上就要被我们弄死了,记得别剃头,到时候咱要揪你老鼠辫,抡你妈的头!”

  汉王刘邦大声的嘲讽道。

  ...

  乾隆刚看到朱元璋的画面就准备回骂,结果刘邦的话瞬间就让他晕倒了。

  ...

  【而发烂稀在镇南关战败之后,虽然发烂稀的民众们都懵逼了。

  输给德一只就算了,居然被那个废物大清给打败了,必须打回来,纷纷扬言要全面和清朝开战。

  但是,发烂稀朝廷却最终还是决定和谈,不过也还是给在越烂的发烂稀军队增加了军费。

  也就是说,其实发烂稀方面也是在战与停之间摇摆不定。

  当然,其他的列强也是趁机在给清朝压力,要让清朝再次跪下去和战败国发烂稀和谈,因为他们也担心真要是清朝和发烂稀大干起来,发烂稀如果再次失败了,那清朝或许就会增长一些信心,到时候连他们也不好拿捏清朝了。

  但说来说去,如果清朝硬气一些,摆出一副死拼的态度,那发烂稀敢不敢真的全面开战还不好说呢。

  总的来说,这次清法战争,清朝的失败,除了那些说了许多次的乱七八糟的原因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对国际局势那是一点也不了解!虽然,有的官员是知道发烂稀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的。

  反观像咱们的赤红风暴,在抗倭战争胜利之后,腐朽的国府背后的大爹阿美,和已经开始变质的红色盟主,都在干涉我们,不希望我们统一,这样才符合他们的利益。

  可那个天才却是一句话就道尽了世界局势!

  抗倭战争急不得,统一战争慢不得。

  也就是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平息没两年,列强又在欧洲开始纠缠,无暇他顾的时机,将国府给摧枯拉朽推倒,如此一来,到时候列强的事情搞完了,国府也没了,他们想要继续在我华夏搞事,也找不到好狗了!

  但如果一旦速度慢了,列强从欧洲的麻烦中抽身出来,到时候情况就很难预料了。

  最终,一切也都如他说的那般,变质的盟主觉得没他们帮忙,赤红风暴应该拿国府没什么办法,阿美也觉得国府再怎么废,地盘比对方大,兵力比对方多,装备比对方强,虽然他们进攻赤红暴风的行动都失败了,但是再怎么也不至于输吧。

  结果,没想到,赤红风暴三下五除二就将国府给料理了,等阿美反应过来,国府都蹲海岛上去了,他们再干涉,也就只能阻止咱们登岛去彻底了结他们,至于还想干涉大陆,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

  “说得对,软骨头就是软骨头,鼠目寸光就是鼠目寸光,满清,废物!垃圾!根本没什么好辩解的!”

  汉高祖刘邦呵呵冷笑。

  ...

  “垃圾建奴!要不是你们这群垃圾害我华夏,这世界岂容那些红毛嚣张!”朱元璋怒骂道。

  ...

  “彻底消灭建奴的行动,马上就得开始了!一群数典忘祖,忘恩负义的跪族!”

  明成祖朱棣眯起了眼睛。

  ...

  “这一次,建奴将无处可逃,必须彻底覆灭!”崇祯帝的声音非常的冷。

  ...

  天启时空,天启帝看着天幕上的好弟弟,那可真是羡慕极了。

  虽然,经过天幕启示,他操作了一番之后,大明的情况好转了一些,不过这显然是没有另外一个时空的他弟弟的情况好啊。

  他弟弟现在这是直接就有能力全面进攻后金了,但他这里,还得继续等。

  ...

  【扯远了,现在回到刘永福这边。

  因为清廷已经决定求和,所以就不再允许刘永福继续待在越烂,因为他是个坚定的抗击红毛鬼子的态度。

  而越烂方面的许多百姓以及一些不服红毛的官员对刘永福的离开也是非常不舍。

  但刘永福也没有办法,只能向他们保证说,洋贼未灭,他回去看看情况,找机会,他一定会回来的。

  只是,刘永福回国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越烂了。

  而后,清廷开始商量怎么安置刘永福,刘永福请求驻扎在广西,但是清廷各大员基本都不同意,因为担心他会随时去找发烂稀的麻烦。

  最终,刘永福被安置在了广东南澳镇做总兵,麾下新招募的队伍也被裁剪到了1000人,被称之为“福军”!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倭寇入侵海岛。

  于是,清廷下令让刘永福前往海岛帮办军务,协助海岛巡抚防备倭寇。

  但此时的福军在这几年里,陆陆续续被清廷裁撤,搞得只剩三百人了!就跟他当年发迹之前一样了。

  他请求将队伍扩增到三千人,但是被拒绝了,上面只给了他一千临时组建的潮勇以及几百条毛瑟枪和一些火炮,就让他出发了。

  刘永福一路行军一路操练,到了海岛之后,结果又被巡抚邵友濂排挤,将他安排在...南,不准他来...北。

  后来,清军先在高丽平壤惨败,接着又在黄海海战惨败,清廷一会儿想要将刘永福调到辽东,一会儿又说想让他直接进攻倭寇本土。

  此时,巡抚邵友濂这才害怕了,赶忙各种礼遇讨好刘永福,希望他能留下来,并且还上书清廷。

  他的目的,自然是担心刘永福走了,倭寇来进攻海岛他挡不住。

  最终,刘永福被留在了海岛上。

  之后,唐景崧被派来当巡抚,但是这已经不是当年了,当年唐景崧到处跑,劝清廷支援刘永福抗击发烂稀,但现在两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有了挺大的矛盾。

  唐景崧依旧是在限制刘永福,不让他来北,将他留在南边,限制他的防守区域。

  1895年,正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辽东倭寇直逼山海关,张之洞又想调刘永福前去辽东。

  但是没多久,倭寇入侵澎湖,唐景崧将其留了下来。

  三月,《马关条约》签订,清廷将海岛和澎湖割让给了倭寇。

  刘永福闻讯之后,誓死保住海岛。

  海岛上的百姓也是群情激愤,喊着要和倭寇对抗到底!

  五月,唐景崧被海岛士绅拥立,建立了“海岛民主国”,唐任大统领,刘任大将军。

  (也有说刘并未在这个政权里担任任何职务的,有相关证据支持。)

  话说,这个唐景崧在当初抗击发烂稀的时候,就几次提起,想让刘永福割地称王,但被刘永福拒绝。

  也不知道唐景崧到底是怎么想的,一边帮着清朝,一边总想着搞点什么独立之类的事情。

  ...

  与此同时,海岛总兵万国本被吓得急忙渡海跑路了!

  很快,海岛北被倭寇攻陷,唐景崧和他手下一众官员也都纷纷跑回了大陆。

  而刘永福是坚决不肯跑路,签了条约也不行,就是不让出海岛,就是要跟倭寇刚到底!

  他请求闽浙总督边宝泉暗中帮助他,边宝泉就问张之洞,张之洞则表示,随便他自己怎么整,反正是不支持也不反对。

  不久,刘永福收到了一封假借张之洞名义发的电报,电报说北极熊已经承认海岛自主,让他坚守两个月,之后援兵就会到来。

  于是,海岛民主国的百姓都拥立刘永福成为大统领,但是被刘永福拒绝,继续用清朝给的官职统领兵马抗击倭寇。

  闰五月初七,清廷钦差大臣的密使易顺鼎和刘永福以及海岛南部百姓等歃血为盟,发誓:“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仓促,不命倭得。”

  同时,岛中知府求援,易顺鼎自告奋勇前去支援,刘永福就派部将吴彭年辅助他,结果半路上易顺鼎又突然害怕了,不去了。

  刘永福很无语,但也没办法,只能将其送回了大陆。

  七月,刘永福收到劝降信,但是刘永福坚决拒绝,并表示马上就会北上收复海岛北。

  但是,虽然刘永福的抗击态度很坚决,但他们却没有支援,面对着倭寇的进攻,福军和海岛义军被迫不断后退。

  倭寇派遣一万人进攻岛中的治所彰化,刘永福也派去援军支援,但援军和守军总共加起来也就三千人!

  守军们很勇猛,数次在攻防战和巷战之中给与倭寇很大杀伤,但最终还是因为寡不敌众,失败了。

  将领李士炳、吴彭年以及义军领袖吴汤兴战死捐躯,义军领袖徐骧带领残部突围!

  随后,倭寇逐步逼近岛南,刘永福决定亲自去最前沿指挥,但是被谋士劝下来。

  于是,刘永福派杨泗洪前往御敌,杨泗洪在嘉义血战倭寇前锋大营,最终战死捐躯,但好在他的队伍对倭寇也造成了严重的杀伤,倭寇也只能后撤!

  刘永福趁机让部将王德标将被倭寇占领的云林给抢了回来。

  不久,倭寇军中出现了疾病,倭寇的皇族,亲王,中将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和少将山根信成病死!

  (当然,这是倭寇方面的说法,倭寇方面说是北白川宫能久染了疟疾病重,被送回倭寇本土后不久病死!

  但是学者根据当年留下的资料记录等考证,北白川宫能久是被海岛义军给击伤导致了死亡,而且就是死在海岛上!

  只是被前来支援的他的弟弟 伏见宫贞爱 秘不发丧,还故意在士兵们面前抬走说是回去治病,以掩盖他其实是被打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