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甲申国难-《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但是,在李自成攻破宁武关的当天,大同总兵姜镶就投降了,宣府总兵王承胤的降表也送到了。

  三月十五日,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直接开门投降,唐通见此,也不战而降。

  十六日,顺军攻陷昌平,焚烧皇陵,此时崇祯还在出题考核一些地方官,题目就是跟剿贼相关。

  深夜,崇祯得知消息,急忙赶回宫内。

  另一边,最后力抗清军战死的刘芳亮也带着南路军,一路上畅通无阻,几乎没遇到抵抗。

  真定太守邱茂华、游击谢素福,驻防保定的大学士李建泰接连纷纷投降!

  十七日,李自成大军抵达高碑店、西直门。

  崇祯就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大家一起哭泣,但没有对策。

  有人提议重新启用阉党。

  崇祯在桌子上写了一句话,让太监王之心看过之后,就擦掉了。

  至于是什么话,有两种说法。

  一是,武官个个可杀,百姓不可杀。

  二是,文官个个可杀。

  至于到底是啥,如今也无法确定了。

  中午,李自成就下令开始攻城。

  但是,京城兵力空虚,留守的三大营全是老弱病残,根本没什么战斗力。

  关于这一段事情,之前的视频已经介绍过,这里就简单说一下。

  十八日,早晨,崇祯最后一次召集大臣,他愤怒的说:“不如大家就在奉先殿一起完事(自杀)算了。”

  李自成派遣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用吊篮入城去和崇祯帝商量和谈。

  李自成提出,只要封他为王,将西北之地给他,再给他百万军饷,他就退守河南。

  到时候,他可以帮崇祯镇压其他义军,以及出关去杀建奴,只是他平日里不需要奉诏和觐见。

  当然,也有说要让崇祯退位的。

  反正不管是啥,崇祯没有答应,谈判破裂。

  晚上,一群回回人打开了广宁门,外城陷落。

  当然,也有说是十七日半夜的时候,前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打开的,但这个说法基本可以确定是士大夫在给曹化淳扣屎盆子。

  因为当时曹化淳已经告老还乡快六年了,根本没在京城。

  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明朝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接李自成入城。

  崇祯皇帝朱由检煤山自缢殉国,传承276年的大明王朝正式灭亡!

  消息传出,举国震惊!】

  ...

  “啊~!废物,全都是废物,混战,咱的大明啊!”

  虽然,大明灭亡的事情很早就在天幕视频出现过了,但是再次看到的朱元璋,依旧是难以接受。

  他不停的大骂着,骂武官,骂文臣,对着天幕骂,对着洪武朝的群臣骂。

  ...

  历代时空,几乎所有的皇帝看着朱元璋的样子,都很难笑得出来。

  因为这种事情,他们哪一个王朝会没有呢?

  而且,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还殉国了,这比许多王朝都要好太多了。

  ...

  与此同时,其他明朝皇帝也是有的落泪,有的暴躁。

  不过,没多久,他们全都稍微冷静了下来,毕竟这事情也是早就看过了的。

  ...

  【京城,许多外戚、勋贵、武将、大臣,士子纷纷追随崇祯皇帝而去!为国尽忠!

  宣武伯卫时春(朱棣时期名将卫青的后裔) , 全家十八人投井自尽殉国!

  .

  新乐侯刘文柄家族(崇祯表弟) ,绝境之时,和崇祯约定,一起殉国。

  城破之后,全家十六人投井殉国,包括刘文耀和崇祯的外祖母,因担心投井死不了,他们还一把火将家里点燃了。

  .

  驸马都尉巩永固,于刘文柄一同守崇文门,寡不敌众,大势已去后,回家自焚殉国!

  .

  惠安伯张庆臻(女中尧舜、明仁宗朱高炽皇后张氏家族) ,散尽家财,遣散奴仆,然后一家人摆上酒席,在家周围堆上柴火,于哀痛之中,举家自焚殉国。

  .

  新城侯王国兴 ,自焚殉国!

  .

  大学士范景文, 城破之时急入皇宫,未寻到崇祯,然后于双塔寺写下遗书,又写下大字:“身为大臣,不能杀敌报国,死有余恨。”随后毅然投井殉国,范家十三口人亦随后追随殉国而去!

  .

  大学士倪元璐,城破之时,穿好衣冠拜天阙,然后书:“南都尚可为,死,我分也...”,随后毅然殉国!

  .

  左都御史李邦华, 外城破时,带领许多御史欲登城参战,被一群宦官阻挡,而后他夜宿文天祥庙,次日内城破,写下绝命诗,自缢殉国。

  他的弟弟李邦美, 后来在南明抗清,城破后大骂清军被杀害!

  .

  左副都御史施邦耀, 听闻噩耗,悲痛欲绝,说:惭无半策匡时难,惟有孤忠报国恩。而后上吊自尽,但被人救下来,他大骂救他的人,而后又买来砒霜,服毒自尽殉国。

  .

  大理寺卿凌义渠, 以头撞柱,血流满面,焚烧爱书,身穿紫衣,朝拜天阙,自尽殉国!

  .

  兵部右侍郎王家彦, 城破之时,跳下城墙自尽,只摔断了手脚,没有死,被家人救走,又找一百姓房屋,自缢殉国!

  .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 正阳门破时,死于城下,其夫人,儿子,儿媳皆自缢殉国。

  .

  左谕德马世奇, 和两位妾室一起自缢。

  两妾死,马世奇被家人救下,家人再三劝他,他笑着看着两个妾室的尸体说:“你们年轻,死得也爽快。”而后,坚决再次自缢殉国!

  .

  太常少卿吴麟征, 解带自缢,被家人救下,坚持赴死,家人再劝说等祝渊来了再说,吴麟征同意,等到好友到来,一起喝酒。

  他说,当年考中进士的时候梦到刘宗周吟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如今山河破碎,不死还能干什么?

  (祝渊跟随儒学大师刘宗周南下,后于杭州城抗清失败,自缢殉国,刘宗周绝食殉国!)

  ...

  太仆寺丞申佳胤,城破后,告别母亲,穿好衣冠,到王恭厂,仆从建议他换衣服逃走。

  他说:“国事至此,敢爱死乎!”,仆从守着他不肯离开,他就骗仆从说不想死只是在想去哪里,然后趁仆从不注意,跑到不远处的水井旁跳下去。

  结果里面的水太浅,他便对仆从说,告诉我母亲,他儿子做了忠臣,不要伤心。

  然后他就坐在水里,吸水溺亡殉国!

  ...

  东宫讲官周凤翔, 城破后听说崇祯殉国,又听说崇祯突围南去,于是急忙闯入皇宫,见到李自成坐在龙椅上,大哭然后离去,李自成也没管他。回到家之后,自缢殉国!

  其妾耿氏追随而去。

  .

  翰林院检讨汪伟,和妻子耿氏一同自缢殉国!临死前写下遗言:

  “志不可屈,身不可降,夫妇同死,节义成双。”

  .

  兵科左给事吴甘来,得知崇祯死讯后,带人大战顺军,失败后,自缢殉国!

  .

  翰林院修撰刘理顺, 九次进士考落榜,后成为状元!崇祯时候,他带着一家十八人,包括妻妾儿子奴仆,举家殉国!

  李自成早闻他的名号,专门派人去找他,保护他不受乱兵打扰,结果打开其家门,发现全都死了!

  ...

  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自焚殉国!

  .

  兵部主事金铉,城破之前向母亲章氏说他深受国恩,当与城共存亡,并说给母亲找好了躲藏的地方。

  他母亲说:“你深受国恩,难道我就没受国恩吗?真要到了那一步,那口井就是我的葬身之处。”

  之后,金铉投河自尽,被仆人拼命拉起,他就张嘴咬人,然后毅然再次投入河中,就头扎进了淤泥之中,殉国!

  消息传回家,其母亲和妾室投井殉国,其弟弟收敛家人尸骨,三日后也自尽殉国!

  ...

  河南道监察御史王章,不屈而死,其妻追随自缢殉夫!

  御史赵撰,城破后被顺军抓住,不停大骂顺军,被杀害!

  阳和卫经历毛维张,被俘不屈而死!

  ...

  四川道监察御史陈良谟,生病在家,城破后,悲痛欲绝,决定殉国。

  他的妾室正怀有身孕,对他说:“主人死了,妾能依靠谁呢?与其被贼人侮辱,不如不要孩子,我先死,断君的念想!”

  于是,两人一同自缢殉国!

  ...

  兵部武库司郎中成德,听闻崇祯帝噩耗之后,跑到东华门祭奠,回家后,全家一同自缢殉国!

  ...

  锦衣卫千户高文采,一家十七口全部自缢殉国!

  ...

  吏部考功员外郎许直,光禄寺署丞于腾蛟,北城兵马司副指挥姚成、濮州知州马象,中书舍人宋天显,太医院吏目杨元,顺天府府知事陈自达、内阁行走张应选,,自缢殉国!

  ...

  左都督刘继祖,投井

  中书舍人腾之所,阮文贵,投河

  ...

  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明时,牧马所千户李忠,五军营姜应魁(普通士兵),自焚殉国!】

  五军营选锋杨二哥(普通士兵),自缢殉国!

  布衣范箴,听闻外城破,买了一口棺材,绝食而死!

  ...

  京营将军贺征、千总徐文朴,

  司礼监秉笔太监方正化、李凤翔,

  提督诸监局太监褚宪章,张国元,力战至最后,为国捐躯!

  .....】

  天幕上,笑声,哀嚎,火炮声,刀兵声,硝烟弥漫,百姓仓皇!

  ...

  和战死沙场不同,殉国,往往是有很大机会活,却选择了死!

  一幕幕的凄凉决绝的背影,一个个的毅然赴死忠臣义士,

  那数不清有多少人的名单...

  无数观众的鼻子都忍不住一酸,眼泪忍不住就掉下来了!

  甚至就连像蒙元的忽必烈,满清的康熙等等皇帝,都忍不住眼红了。

  ...

  崇祯帝抽泣着,跪在了地上,他已经没法说话,只知道哭泣了!

  满朝大臣也全都跪了下来,仰头看着天,每一个人都是泪流满面。

  明太祖时空,成主时空,仁宣...一直到天启时空,无数大臣,全都纷纷朝着天幕跪了下去!

  ...

  这一刻,历朝历代都没人说话,全都在默哀!

  忠臣义士,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值得尊敬!

  ...

  许久许久之后,天幕上义士的殉国画面才停了下来,但无数观众还跪在地上...

  ...

  【世人说,明朝是华夏历史上最铁血最硬气的朝代,这不仅仅是因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仅仅是因为最后一位崇祯帝选择了自缢殉国!

  而是明朝同样有着无数公卿大臣士人选择了最刚烈的方式,陪着明朝一起走向死亡!

  是在这北京城破,甲申国难的短短时间内,京城就有一千多士人阶级毅然殉国!

  是从明末农民大起义以来,到清朝彻底夺取天下,光有名有姓有记录的不屈殉国的士人群体就达到了一万人!

  这份悲壮和刚烈,可以说是其他朝代绝对没有的!

  每当看到这些,我都是无语凝噎,心中有千言万语,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

  “都是我大明的好儿郎啊!咱,咱...”

  朱元璋哽咽的说了半句话,却是再度泪流满面。

  ...

  秦始皇嬴政重重的一拳砸在了桌子上。

  ...

  一直是比较慵懒姿势的刘邦此刻是站得笔直。

  ...

  汉哀帝时空,袁崇焕跪在地上,涕泪直流!

  ...

  清朝,乾隆帝面色肃然,毫无之前经常性的那种暴躁和不屑。

  ...

  顺治-南明时空,南明诸臣更是哀痛欲绝,因为他们是亲身经历者,这天幕的海量名单和画面里,有很多都是他们的亲朋好友。

  ...

  【现在,有很多人经常说明末的士大夫都是软骨头,一个个的碰到清朝,全都纷纷下跪。

  这其实是严重的有失偏颇!

  之所以会让很多人产生这种明末尽是软骨头的感觉,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一些人刻意宣传的结果。

  比如经常把钱谦益,陈演、魏藻德这样的人拿出来说事,就把关注点放在了投降的人身上。

  却没有考虑到一个很重要且普遍的问题,就是历朝历代士人阶级,在乱世改朝换代之时,都是求生者众多,而捐躯者少,殉节殉国者更少!

  因此,如果我们如果能够用更全面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那么就会发现,明末的士人的刚烈程度,那绝对是冠绝各大王朝,几乎没有能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