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的汉堡,即便是到了中午,天空也是铅灰色的,连绵不绝的冷雨将城市的色彩洗刷得只剩下黯淡与潮湿,巴林达姆大街上的行人们裹紧大衣,步履匆匆,试图摆脱这渗入骨髓的寒意。
一辆老式的大众出租车划开路面上的积水,稳稳地停在了斯帕达银行汉堡市中心分行的门前。
“先生们,巴林达姆大街 26 号到了。”
大胡子司机扯了扯沾着咖啡渍的羊毛围巾,粗粝的手指指向车窗外那栋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大楼说道。
银行的立柱上刻着繁复的花纹,雨珠顺着柱顶的浮雕往下淌,在门口的防滑垫上积成小小的水洼。
罗兰?德弗罗?德莱西率先推开车门,定制西装的袖口不小心蹭到车门框,他皱着眉掸了掸 —— 这套深灰色的雨果博斯还是前不久在巴黎定制的,显然没能经住汉堡雨天的折腾。
“多少钱?”
出租车后座上,一位东方面孔的年轻男子从西装里掏出钱包,他穿着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戴着一副装饰用的平光眼镜,正是上原俊司。
他和罗兰?德弗罗?德莱西两人昨天还在法国的波尔多品尝着葡萄酒,享受着那里的绵绵细雨,今天为了上原俊司买岛的事情,飞抵了同样阴雨连绵的西德汉堡市。
司机指了指仪表盘上跳动的红色数字,电子打表器还在发出轻微的 “咔嗒” 声:“25马克又19芬尼,先生。”
上原俊司从棕色的鳄鱼皮钱包里摸出两张纸币,一张印着卢卡斯?克拉纳赫(画家)头像的10马克纸币和一张印着安内特?冯?德罗斯特 - 徽尔斯霍夫(女诗人)头像的20马克纸币递给司机。
“不用找了。”
司机眼睛亮了,把钱塞进胸前的内袋时,动作快得像怕对方反悔:“好心的乘客,祝你们在汉堡玩的开心!”
白得的4马克81芬尼,够他去街角那家 “老汉斯” 餐馆吃顿像样的晚餐了 —— 煎猪排要厚切的,烤香肠得是图林根产的,土豆泥要拌足黄油,再配一碗撒了欧芹的蔬菜浓汤,最后用两片涂了果酱的白面包收尾。
他甚至已经能想象到咬下猪排时,肉汁在嘴里爆开的味道,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谢谢。”
上原俊司微微颔首,随即推门下车,冷雨夹杂着寒风立刻扑面而来,他扫视了一圈银行大楼的门面,米白色的墙面上挂着斯帕达银行的铜制招牌,旁边还有几家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公司的铭牌,唯独没看到 “弗拉迪私人岛屿置业有限公司” 的字样。
“罗兰,是这里吧?”
罗兰?德弗罗?德莱西从口袋里抽出一张写着地址的便签纸,凑到银行门口的门牌上确认了一下,“没错,地址上就是这里。”
“还是进银行找个人问问吧。”
两人走进银行时,温暖的空气裹着淡淡的香水味扑面而来,与外面的湿冷形成鲜明对比。
接待员是个穿藏蓝色套装的年轻女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胸前别着 “安娜” 的名牌。
上原俊司走上前,递过便签纸,用流利的德语问道:“您好,请问弗拉迪私人岛屿置业有限公司是不是在这栋楼里?”
安娜接过便签纸看了眼,脸上露出礼貌的微笑:“是的,先生,他们在6楼,出门后右转,往前30米有个电梯间,出电梯左转,就能看到这家公司的铭牌 —— 不过铭牌有点小,你们得仔细看。”
“非常感谢。”
上原俊司点头致谢,随后和罗兰?德弗罗?德莱西两人出了银行,按照安娜的提示找到了电梯间。
电梯还是那种老式的手拉门,金属门上还刻着花纹,上升时会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响,像老钢琴走调的低音区。
6楼的走廊铺着浅棕色的地毯,吸走了脚步声,只剩下远处办公室传来的打字机声 ——“嗒嗒嗒” 的节奏,像雨滴落在铁皮屋顶上。
两人沿着走廊左转,走了没几步,就看到一扇深棕色的木门上挂着块巴掌大的铜制铭牌,上面用花体字刻着 “弗拉迪私人岛屿置业有限公司”,铭牌边缘还沾着点灰尘,显然有些年头了。
门半掩着,里面传来一阵洪亮的、略带急躁的打电话声,用的是德语,语速很快,似乎在处理什么棘手的文件问题。
罗兰?德弗罗?德莱西敲了敲门,没等里面回应,就率先推了进去,上原俊司紧随其后。
“你们找谁?”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
说话的是个身材魁梧的德国大妈,约莫五十岁上下,穿一件碎花连衣裙,领口别着串珍珠项链,头发烫成蓬松的大波浪,脸上的腮红涂得有些重。
她正坐在门后的前台桌后,手里还端着个马克杯,显然是负责接待的。
除了她以外,还有一些办事员正在各自忙着手头上的事情,打电话的、写东西的、打印文件的、还有在喝咖啡的。
“请问法哈德·弗拉迪先生在吗?我们找他谈业务。”
女人放下马克杯,朝着办公室深处的小隔间大喊:“弗拉迪先生!有客人找您谈生意!” 她的声音大得震得桌上的杯子都晃了晃,连打印机的声音都被盖了过去。
“请他们进来,还有,玛丽!” 小隔间里传来一个略显无奈的男声,“我上周才跟你说过,办公室要保持安静,你这样会吓到客户的!”
玛丽撇了撇嘴,对着小隔间的方向嘟囔了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反正您耳朵也不背。” 然后转过身,对着上原俊司和罗兰做了个 “请” 的手势,语气缓和了些,“两位请进去吧,弗拉迪先生在里面。”
推开小隔间的门,里面的景象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这里几乎被纸张的海洋淹没。
桌子上、椅子上、甚至一小部分地板上,都堆满了各种地图、地球仪、文件夹和合同草案。
在这片“资料丛林”中央,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后面,一个男人闻声抬起头来。
法哈德·弗拉迪今年39岁,深棕色的头发微卷,垂到额前,眼睛是浅褐色的,眼窝比普通德国人深些,显然混着其他血统。
“你们是?”
他的语气里带着疑惑,显然对这两张面孔没什么印象,尤其是上原俊司那张明显的亚洲面孔 —— 在他的客户里,亚洲人似乎并不常见。
上原俊司往前迈了一步,主动伸出手,“弗拉迪先生,冒昧打扰了,我叫威廉,这位是我的朋友罗兰,我们今天来想找您咨询一下岛屿买卖的事情。”
法哈德·弗拉迪愣了一下,随即握住上原俊司的手,又跟罗兰握了握,脸上的疑惑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兴奋,“哦,威廉先生,罗兰先生,你们好!快请坐!”
他朝着门口喊了一声,“玛丽!泡一壶咖啡进来!” 喊完才意识到自己又大声了,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 显然,玛丽的 “坏习惯” 多少影响到了他。
上原俊司和罗兰在小隔间里唯一的双人沙发上坐下,沙发是人造皮革的,坐上去时发出轻微的 “吱呀” 声。
两人都是人高马大的 —— 上原俊司身高一米八,罗兰也有一米七五 —— 一坐下,原本就狭小的空间显得更拥挤了,膝盖几乎要碰到茶几。
法哈德·弗拉迪从自己的办公桌后拉过来椅子坐到两人的对面,“威廉先生,罗兰先生,不知两位是打算咨询哪方面的信息?我们是专业经营岛屿租赁和买卖业务的公司,目前在多个国家有开展业务。”
上原俊司身体往前凑了凑,双手合拢顶住下巴,手肘支在膝盖上 ——“弗拉迪先生,我想买一座私人岛屿,您有适合推荐的吗?”
“威廉先生,您对岛屿有什么要求吗?比如岛屿的面积大小、位置、基础设施之类的。”
法哈德·弗拉迪眼睛一亮,从桌上拿起一个笔记本和钢笔,笔尖在纸上悬着,准备记录。
“具体的要求…… 面积不用很大,太大了不好打理;位置要在热带地区,我喜欢温暖的气候;最好有美丽的沙滩和湛蓝的海水,环境要安静些;至于基础设施,倒没什么要求,我可以后期自己建设。”
“明白。那您对岛屿的产权有要求吗?比如是否需要永久产权?”法哈德·弗拉迪顿了顿,补充道,“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不同国家的法律差异很大。”
上原俊司愣了一下 —— 上辈子只在某站和某音上刷到过奢华海岛度假的他对这方面的知识是极其匮乏的,对产权这块几乎一无所知。
上原俊司思考了几秒,“弗拉迪先生,我对这方面不太了解,现在市面上买卖的岛屿,都是永久产权的吗?”
法哈德·弗拉迪放下钢笔,靠在椅背上,耐心地解释:“并不是这样的,威廉先生,据我所知,全世界的国家中,绝大部分对于外资持有岛屿的产权都有限制,很多都是租赁权,年限从30年到99年不等,很少有允许外资100%持有永久产权的。”
他拿过桌上的地球仪摆在茶几上,“比如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虽然有很多美丽的岛屿,但外资最多只能租50年,到期后还得跟政府续租,不确定性太大。”
“那热带海岛国家中,有没有支持永久产权的?” 上原俊司追问道。
“有的。”
法哈德·弗拉迪坐直身体,将地球仪转到加勒比海区域,用手指在上面点了点,“以加勒比海区域为例,巴哈马、圣基茨和尼维斯、 安提瓜和巴布达、格林纳达,这些国家都有法律明确规定,允许外资 100% 持有或者有条件永久持有私人岛屿。”
上原俊司凑过去看了看地球仪,加勒比海在中美洲,离霓虹实在有点远。
“太平洋范围内的有吗?”他抬起头,指了指自己的脸,“我来自脚盆,对我来说,加勒比海还是太远了 —— 从东京飞过去,至少要转两三次机,太麻烦了。”
法哈德·弗拉迪想了想,将地球仪转到了南太平洋上,“虽然数量相对加勒比海少,但确实也有,斐济是我所知目前唯一一个允许外资100%持有永久产权土地和岛屿的热带国家。”
“不过斐济有个限制,它的国土中,只有8%的土地是可以买卖的(自由保有性质的),剩下的都是政府所有或者部落所有,不能交易,而且这8% 的土地,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主岛维提岛上,外岛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法哈德·弗拉迪看了眼上原俊司,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问道:“威廉先生,冒昧问一句,您是脚盆人,为什么不考虑琉球的岛屿呢?”
在他看来,琉球的气候虽然不是纯热带,但也温暖湿润,沙滩和海水也不差,而且上原俊司是脚盆人,没有国籍的限制,手续上会简单很多。
上原俊司闻言摊了摊手,“弗拉迪先生,人类总是对没有去过的地方充满了美好的幻想,更何况脚盆还是个地震和飓风频发的国家。”
“哈哈,那倒是。”
法哈德·弗拉迪笑了起来,指了指窗外的雨,“德国的天气也不好,冬天又冷又长,我每年都要去热带待几个月,不然感觉骨头都要冻僵了。”
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到门口传来脚步声,玛丽端着一个放着咖啡壶和杯子的托盘进来。
“咖啡来了。”
玛丽把咖啡壶和方糖罐放在茶几上,将杯子摆成一排,她给每个杯子都倒了咖啡,浓郁的咖啡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驱散了办公室里的旧纸张味。
上原俊司端起杯子,轻轻抿了一口,咖啡的焦香混着微苦在舌尖漫开,没有加糖,却带着点淡淡的果香 —— 显然用的优质咖啡豆。
法哈德·弗拉迪喝了口咖啡,加了两勺糖,搅拌了几下,接着对上原俊司说:“威廉先生,根据您刚才说的条件 —— 热带岛屿、有漂亮的沙滩和蓝天、地震飓风少,我还真有个地方推荐给您。”
他放下咖啡杯,将地球仪转动到了印度洋上,指着地图上一个小小的红点,“这里,非洲的塞舌尔。”
上原俊司和罗兰随着他的手指也凑到地球仪前观察起来。
“塞舌尔地处印度洋西侧,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度在 25 到 30 度之间,很舒服,而且它不在板块边界上,地震发生的概率很小;也不是传统的飓风带,遇到热带风暴的几率很小,说起来唯一的缺点恐怕就是距离东京的距离也不太近。”
确实,从地球仪上来看,塞舌尔到东京的距离虽然比到加勒比海要近一些,但是恐怕差距也不会很大,而且从交通便利性上来看,还是加勒比海更占优。
“而且威廉先生您也凑巧赶上了好时机,这几年因为他们内部经济不好,塞舌尔政府有意将外岛99年的租赁权改成永久产权,如果您能承诺投资的话,阻力应该会很小。”
“弗拉迪先生,有合适的塞舌尔岛屿推荐吗?”
“当然……本,你把塞舌尔的相册和地图册拿进来。”法哈德·弗拉迪朝着门外喊了一声。
很快那个叫本的年轻办事员捧着一本厚厚的相册进来,法哈德·弗拉迪接过来后,将它摊开在茶几上。
“威廉先生,这些都是我之前亲自去收集拍摄的一些塞舌尔外岛的照片和航拍图,您看看。”
相册的封面是深棕色的真皮,边缘有些磨损,显然经常被翻阅,上原俊司仔细的翻看着相册,相册里的每一张照片上,法哈德·弗拉迪都贴心的注明了岛屿的名称。
他的手指突然停在了一张照片上,那是一个美丽的椭圆形小岛,周围是渐变的蓝色海水 —— 靠近沙滩的地方是透明的浅蓝,往外渐渐变成深邃的湛蓝,像一块被打翻的调色盘,白色的细沙在阳光下泛着光,看起来柔软得像棉花。
岛上覆盖着茂密的绿色植被,中间有一片空地,隐约能看到几间废弃的木屋,照片下面用钢笔写着:“弗雷格特岛(Fregate Ind)。
“弗拉迪先生,能给我详细介绍下这个岛吗?”
上原俊司指着弗雷格特岛的招牌,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兴趣 —— 这正是他想要的岛屿:安静、美丽,没有太多人工痕迹。
法哈德·弗拉迪凑过来看了眼,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是弗雷格特岛啊。”
他不用翻资料,直接开口介绍,显然对这个岛的情况了如指掌,“它在塞舌尔群岛的最东端,距离主岛马埃岛55公里,是个花岗岩地貌的小岛,形状像个椭圆形的橄榄球,东西最长轴4.5公里,南北最宽轴1.8公里,海岸线总长9.8公里,全岛海拔最高125米,总面积2.19平方公里 —— 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小岛。”
上原俊司点点头,手指在照片中的空地上的废弃木屋处指了指:“这里是?”
“哦,那里是原来的种植园遗址。”
法哈德·弗拉迪解释道,“最早发现这个岛的是法国探险家拉扎尔?皮卡,1768年的时候,他乘船经过这里,看到岛上有大量的军舰鸟 —— 法语里军舰鸟是‘Fregate’,所以就给这个岛取名叫‘Fregate Ind’。”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二战以后,塞舌尔本地有个企业家叫哈里?萨维,他买下了这个岛,把它改造成了种植园,种了很多蔬菜、水果、咖啡和香草,还养了些家禽,供应马埃岛的市场。不过到了70年代,因为运输成本太高,种植园亏损严重,就废弃了,现在只剩下几间木屋和一些农具,现在的产权应该还在萨维家族的手中。”(注1)
“弗拉迪先生,我想先去塞舌尔实地考察一下弗雷格特岛,再做最终决定,可以吗?” 上原俊司说道,毕竟照片再漂亮,也不如亲眼所见来得真实。
“当然可以,威廉先生您打算什么时候去,我可以陪您一起去一趟。”
“欧洲有直飞塞舌尔的航班吗?我想尽快去一趟,再返回东京。”
“去年塞舌尔航空就已经开通了前往伦敦和法兰克福的国际航线,每周有两个航班,最近的航班是后天上午,我们可以直接到法兰克福搭飞机去。”
“罗兰你要去吗?”上原俊司转头问罗兰?德弗罗?德莱西。
“我就不去了,还得回去给威廉你整理威士忌酒厂的资料呢。”罗兰?德弗罗?德莱西摆摆手。
“那麻烦弗拉迪先生帮我订一张去塞舌尔的机票吧,对了,您这里可以打国际长途吗?我想打个电话回东京。”
“可以的,您请便。”
…………
……
……
11月的汉堡,即便是到了中午,天空也是铅灰色的,连绵不绝的冷雨将城市的色彩洗刷得只剩下黯淡与潮湿,巴林达姆大街上的行人们裹紧大衣,步履匆匆,试图摆脱这渗入骨髓的寒意。
一辆老式的大众出租车划开路面上的积水,稳稳地停在了斯帕达银行汉堡市中心分行的门前。
“先生们,巴林达姆大街 26 号到了。”
大胡子司机扯了扯沾着咖啡渍的羊毛围巾,粗粝的手指指向车窗外那栋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大楼说道。
银行的立柱上刻着繁复的花纹,雨珠顺着柱顶的浮雕往下淌,在门口的防滑垫上积成小小的水洼。
罗兰?德弗罗?德莱西率先推开车门,定制西装的袖口不小心蹭到车门框,他皱着眉掸了掸 —— 这套深灰色的雨果博斯还是前不久在巴黎定制的,显然没能经住汉堡雨天的折腾。
“多少钱?”
出租车后座上,一位东方面孔的年轻男子从西装里掏出钱包,他穿着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戴着一副装饰用的平光眼镜,正是上原俊司。
他和罗兰?德弗罗?德莱西两人昨天还在法国的波尔多品尝着葡萄酒,享受着那里的绵绵细雨,今天为了上原俊司买岛的事情,飞抵了同样阴雨连绵的西德汉堡市。
司机指了指仪表盘上跳动的红色数字,电子打表器还在发出轻微的 “咔嗒” 声:“25马克又19芬尼,先生。”
上原俊司从棕色的鳄鱼皮钱包里摸出两张纸币,一张印着卢卡斯?克拉纳赫(画家)头像的10马克纸币和一张印着安内特?冯?德罗斯特 - 徽尔斯霍夫(女诗人)头像的20马克纸币递给司机。
“不用找了。”
司机眼睛亮了,把钱塞进胸前的内袋时,动作快得像怕对方反悔:“好心的乘客,祝你们在汉堡玩的开心!”
白得的4马克81芬尼,够他去街角那家 “老汉斯” 餐馆吃顿像样的晚餐了 —— 煎猪排要厚切的,烤香肠得是图林根产的,土豆泥要拌足黄油,再配一碗撒了欧芹的蔬菜浓汤,最后用两片涂了果酱的白面包收尾。
他甚至已经能想象到咬下猪排时,肉汁在嘴里爆开的味道,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谢谢。”
上原俊司微微颔首,随即推门下车,冷雨夹杂着寒风立刻扑面而来,他扫视了一圈银行大楼的门面,米白色的墙面上挂着斯帕达银行的铜制招牌,旁边还有几家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公司的铭牌,唯独没看到 “弗拉迪私人岛屿置业有限公司” 的字样。
“罗兰,是这里吧?”
罗兰?德弗罗?德莱西从口袋里抽出一张写着地址的便签纸,凑到银行门口的门牌上确认了一下,“没错,地址上就是这里。”
“还是进银行找个人问问吧。”
两人走进银行时,温暖的空气裹着淡淡的香水味扑面而来,与外面的湿冷形成鲜明对比。
接待员是个穿藏蓝色套装的年轻女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胸前别着 “安娜” 的名牌。
上原俊司走上前,递过便签纸,用流利的德语问道:“您好,请问弗拉迪私人岛屿置业有限公司是不是在这栋楼里?”
安娜接过便签纸看了眼,脸上露出礼貌的微笑:“是的,先生,他们在6楼,出门后右转,往前30米有个电梯间,出电梯左转,就能看到这家公司的铭牌 —— 不过铭牌有点小,你们得仔细看。”
“非常感谢。”
上原俊司点头致谢,随后和罗兰?德弗罗?德莱西两人出了银行,按照安娜的提示找到了电梯间。
电梯还是那种老式的手拉门,金属门上还刻着花纹,上升时会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响,像老钢琴走调的低音区。
6楼的走廊铺着浅棕色的地毯,吸走了脚步声,只剩下远处办公室传来的打字机声 ——“嗒嗒嗒” 的节奏,像雨滴落在铁皮屋顶上。
两人沿着走廊左转,走了没几步,就看到一扇深棕色的木门上挂着块巴掌大的铜制铭牌,上面用花体字刻着 “弗拉迪私人岛屿置业有限公司”,铭牌边缘还沾着点灰尘,显然有些年头了。
门半掩着,里面传来一阵洪亮的、略带急躁的打电话声,用的是德语,语速很快,似乎在处理什么棘手的文件问题。
罗兰?德弗罗?德莱西敲了敲门,没等里面回应,就率先推了进去,上原俊司紧随其后。
“你们找谁?”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
说话的是个身材魁梧的德国大妈,约莫五十岁上下,穿一件碎花连衣裙,领口别着串珍珠项链,头发烫成蓬松的大波浪,脸上的腮红涂得有些重。
她正坐在门后的前台桌后,手里还端着个马克杯,显然是负责接待的。
除了她以外,还有一些办事员正在各自忙着手头上的事情,打电话的、写东西的、打印文件的、还有在喝咖啡的。
“请问法哈德·弗拉迪先生在吗?我们找他谈业务。”
女人放下马克杯,朝着办公室深处的小隔间大喊:“弗拉迪先生!有客人找您谈生意!” 她的声音大得震得桌上的杯子都晃了晃,连打印机的声音都被盖了过去。
“请他们进来,还有,玛丽!” 小隔间里传来一个略显无奈的男声,“我上周才跟你说过,办公室要保持安静,你这样会吓到客户的!”
玛丽撇了撇嘴,对着小隔间的方向嘟囔了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反正您耳朵也不背。” 然后转过身,对着上原俊司和罗兰做了个 “请” 的手势,语气缓和了些,“两位请进去吧,弗拉迪先生在里面。”
推开小隔间的门,里面的景象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这里几乎被纸张的海洋淹没。
桌子上、椅子上、甚至一小部分地板上,都堆满了各种地图、地球仪、文件夹和合同草案。
在这片“资料丛林”中央,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后面,一个男人闻声抬起头来。
法哈德·弗拉迪今年39岁,深棕色的头发微卷,垂到额前,眼睛是浅褐色的,眼窝比普通德国人深些,显然混着其他血统。
“你们是?”
他的语气里带着疑惑,显然对这两张面孔没什么印象,尤其是上原俊司那张明显的亚洲面孔 —— 在他的客户里,亚洲人似乎并不常见。
上原俊司往前迈了一步,主动伸出手,“弗拉迪先生,冒昧打扰了,我叫威廉,这位是我的朋友罗兰,我们今天来想找您咨询一下岛屿买卖的事情。”
法哈德·弗拉迪愣了一下,随即握住上原俊司的手,又跟罗兰握了握,脸上的疑惑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兴奋,“哦,威廉先生,罗兰先生,你们好!快请坐!”
他朝着门口喊了一声,“玛丽!泡一壶咖啡进来!” 喊完才意识到自己又大声了,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 显然,玛丽的 “坏习惯” 多少影响到了他。
上原俊司和罗兰在小隔间里唯一的双人沙发上坐下,沙发是人造皮革的,坐上去时发出轻微的 “吱呀” 声。
两人都是人高马大的 —— 上原俊司身高一米八,罗兰也有一米七五 —— 一坐下,原本就狭小的空间显得更拥挤了,膝盖几乎要碰到茶几。
法哈德·弗拉迪从自己的办公桌后拉过来椅子坐到两人的对面,“威廉先生,罗兰先生,不知两位是打算咨询哪方面的信息?我们是专业经营岛屿租赁和买卖业务的公司,目前在多个国家有开展业务。”
上原俊司身体往前凑了凑,双手合拢顶住下巴,手肘支在膝盖上 ——“弗拉迪先生,我想买一座私人岛屿,您有适合推荐的吗?”
“威廉先生,您对岛屿有什么要求吗?比如岛屿的面积大小、位置、基础设施之类的。”
法哈德·弗拉迪眼睛一亮,从桌上拿起一个笔记本和钢笔,笔尖在纸上悬着,准备记录。
“具体的要求…… 面积不用很大,太大了不好打理;位置要在热带地区,我喜欢温暖的气候;最好有美丽的沙滩和湛蓝的海水,环境要安静些;至于基础设施,倒没什么要求,我可以后期自己建设。”
“明白。那您对岛屿的产权有要求吗?比如是否需要永久产权?”法哈德·弗拉迪顿了顿,补充道,“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不同国家的法律差异很大。”
上原俊司愣了一下 —— 上辈子只在某站和某音上刷到过奢华海岛度假的他对这方面的知识是极其匮乏的,对产权这块几乎一无所知。
上原俊司思考了几秒,“弗拉迪先生,我对这方面不太了解,现在市面上买卖的岛屿,都是永久产权的吗?”
法哈德·弗拉迪放下钢笔,靠在椅背上,耐心地解释:“并不是这样的,威廉先生,据我所知,全世界的国家中,绝大部分对于外资持有岛屿的产权都有限制,很多都是租赁权,年限从30年到99年不等,很少有允许外资100%持有永久产权的。”
他拿过桌上的地球仪摆在茶几上,“比如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虽然有很多美丽的岛屿,但外资最多只能租50年,到期后还得跟政府续租,不确定性太大。”
“那热带海岛国家中,有没有支持永久产权的?” 上原俊司追问道。
“有的。”
法哈德·弗拉迪坐直身体,将地球仪转到加勒比海区域,用手指在上面点了点,“以加勒比海区域为例,巴哈马、圣基茨和尼维斯、 安提瓜和巴布达、格林纳达,这些国家都有法律明确规定,允许外资 100% 持有或者有条件永久持有私人岛屿。”
上原俊司凑过去看了看地球仪,加勒比海在中美洲,离霓虹实在有点远。
“太平洋范围内的有吗?”他抬起头,指了指自己的脸,“我来自脚盆,对我来说,加勒比海还是太远了 —— 从东京飞过去,至少要转两三次机,太麻烦了。”
法哈德·弗拉迪想了想,将地球仪转到了南太平洋上,“虽然数量相对加勒比海少,但确实也有,斐济是我所知目前唯一一个允许外资100%持有永久产权土地和岛屿的热带国家。”
“不过斐济有个限制,它的国土中,只有8%的土地是可以买卖的(自由保有性质的),剩下的都是政府所有或者部落所有,不能交易,而且这8% 的土地,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主岛维提岛上,外岛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法哈德·弗拉迪看了眼上原俊司,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问道:“威廉先生,冒昧问一句,您是脚盆人,为什么不考虑琉球的岛屿呢?”
在他看来,琉球的气候虽然不是纯热带,但也温暖湿润,沙滩和海水也不差,而且上原俊司是脚盆人,没有国籍的限制,手续上会简单很多。
上原俊司闻言摊了摊手,“弗拉迪先生,人类总是对没有去过的地方充满了美好的幻想,更何况脚盆还是个地震和飓风频发的国家。”
“哈哈,那倒是。”
法哈德·弗拉迪笑了起来,指了指窗外的雨,“德国的天气也不好,冬天又冷又长,我每年都要去热带待几个月,不然感觉骨头都要冻僵了。”
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到门口传来脚步声,玛丽端着一个放着咖啡壶和杯子的托盘进来。
“咖啡来了。”
玛丽把咖啡壶和方糖罐放在茶几上,将杯子摆成一排,她给每个杯子都倒了咖啡,浓郁的咖啡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驱散了办公室里的旧纸张味。
上原俊司端起杯子,轻轻抿了一口,咖啡的焦香混着微苦在舌尖漫开,没有加糖,却带着点淡淡的果香 —— 显然用的优质咖啡豆。
法哈德·弗拉迪喝了口咖啡,加了两勺糖,搅拌了几下,接着对上原俊司说:“威廉先生,根据您刚才说的条件 —— 热带岛屿、有漂亮的沙滩和蓝天、地震飓风少,我还真有个地方推荐给您。”
他放下咖啡杯,将地球仪转动到了印度洋上,指着地图上一个小小的红点,“这里,非洲的塞舌尔。”
上原俊司和罗兰随着他的手指也凑到地球仪前观察起来。
“塞舌尔地处印度洋西侧,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度在 25 到 30 度之间,很舒服,而且它不在板块边界上,地震发生的概率很小;也不是传统的飓风带,遇到热带风暴的几率很小,说起来唯一的缺点恐怕就是距离东京的距离也不太近。”
确实,从地球仪上来看,塞舌尔到东京的距离虽然比到加勒比海要近一些,但是恐怕差距也不会很大,而且从交通便利性上来看,还是加勒比海更占优。
“而且威廉先生您也凑巧赶上了好时机,这几年因为他们内部经济不好,塞舌尔政府有意将外岛99年的租赁权改成永久产权,如果您能承诺投资的话,阻力应该会很小。”
“弗拉迪先生,有合适的塞舌尔岛屿推荐吗?”
“当然……本,你把塞舌尔的相册和地图册拿进来。”法哈德·弗拉迪朝着门外喊了一声。
很快那个叫本的年轻办事员捧着一本厚厚的相册进来,法哈德·弗拉迪接过来后,将它摊开在茶几上。
“威廉先生,这些都是我之前亲自去收集拍摄的一些塞舌尔外岛的照片和航拍图,您看看。”
相册的封面是深棕色的真皮,边缘有些磨损,显然经常被翻阅,上原俊司仔细的翻看着相册,相册里的每一张照片上,法哈德·弗拉迪都贴心的注明了岛屿的名称。
他的手指突然停在了一张照片上,那是一个美丽的椭圆形小岛,周围是渐变的蓝色海水 —— 靠近沙滩的地方是透明的浅蓝,往外渐渐变成深邃的湛蓝,像一块被打翻的调色盘,白色的细沙在阳光下泛着光,看起来柔软得像棉花。
岛上覆盖着茂密的绿色植被,中间有一片空地,隐约能看到几间废弃的木屋,照片下面用钢笔写着:“弗雷格特岛(Fregate Ind)。
“弗拉迪先生,能给我详细介绍下这个岛吗?”
上原俊司指着弗雷格特岛的招牌,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兴趣 —— 这正是他想要的岛屿:安静、美丽,没有太多人工痕迹。
法哈德·弗拉迪凑过来看了眼,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是弗雷格特岛啊。”
他不用翻资料,直接开口介绍,显然对这个岛的情况了如指掌,“它在塞舌尔群岛的最东端,距离主岛马埃岛55公里,是个花岗岩地貌的小岛,形状像个椭圆形的橄榄球,东西最长轴4.5公里,南北最宽轴1.8公里,海岸线总长9.8公里,全岛海拔最高125米,总面积2.19平方公里 —— 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小岛。”
上原俊司点点头,手指在照片中的空地上的废弃木屋处指了指:“这里是?”
“哦,那里是原来的种植园遗址。”
法哈德·弗拉迪解释道,“最早发现这个岛的是法国探险家拉扎尔?皮卡,1768年的时候,他乘船经过这里,看到岛上有大量的军舰鸟 —— 法语里军舰鸟是‘Fregate’,所以就给这个岛取名叫‘Fregate Ind’。”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二战以后,塞舌尔本地有个企业家叫哈里?萨维,他买下了这个岛,把它改造成了种植园,种了很多蔬菜、水果、咖啡和香草,还养了些家禽,供应马埃岛的市场。不过到了70年代,因为运输成本太高,种植园亏损严重,就废弃了,现在只剩下几间木屋和一些农具,现在的产权应该还在萨维家族的手中。”(注1)
“弗拉迪先生,我想先去塞舌尔实地考察一下弗雷格特岛,再做最终决定,可以吗?” 上原俊司说道,毕竟照片再漂亮,也不如亲眼所见来得真实。
“当然可以,威廉先生您打算什么时候去,我可以陪您一起去一趟。”
“欧洲有直飞塞舌尔的航班吗?我想尽快去一趟,再返回东京。”
“去年塞舌尔航空就已经开通了前往伦敦和法兰克福的国际航线,每周有两个航班,最近的航班是后天上午,我们可以直接到法兰克福搭飞机去。”
“罗兰你要去吗?”上原俊司转头问罗兰?德弗罗?德莱西。
“我就不去了,还得回去给威廉你整理威士忌酒厂的资料呢。”罗兰?德弗罗?德莱西摆摆手。
“那麻烦弗拉迪先生帮我订一张去塞舌尔的机票吧,对了,您这里可以打国际长途吗?我想打个电话回东京。”
“可以的,您请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