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像块湿抹布,把望胡坡裹得密不透风。谢明砚牵着马走在最前面,枣木马鞭尾端的干桃花被露水打湿,散发出淡淡的甜香,混着泥土的腥气,成了望胡坡独有的味道。
“谢大人,真要让妇孺进密道?”周衡跟在旁边,刀鞘在石板路上磕出轻响,“那里面黑黢黢的,娃们怕是吓破胆。”他往身后瞥了眼,张婶正背着小女儿,大男孩扶着蒙族妇人,小姑娘攥着狼头佩走在中间,像串被晨雾串起的糖葫芦。
谢明砚往共耘碑的方向望,碑顶在雾里只露出个模糊的尖,像把插在坡上的剑。“密道尽头通盐井废巷,那里有伍号盐工的尸骨,”他的声音压得很低,“让娃们看看那些骨头,就知道为啥要躲。”
牧仁突然勒住马,侧耳听了听:“有动静。”他左脸的月牙疤在雾里泛着青,“是马蹄声,从官道那边来的,不止一匹。”
谢明砚示意众人往桃林里钻,自己则和周衡、牧仁留在路边。晨雾渐渐薄了些,能看见十几个黑影顺着官道往坡上挪,手里的刀在雾里闪着冷光——是李嵩的先锋兵,穿着禁军的衣服,却迈着黑风帮的痞子步。
“放他们过去。”谢明砚的马鞭在掌心转了圈,“等主力到了再动手,先让他们尝尝望胡坡的陷阱。”他往路边的糜子地指,那里的田埂被挖开了豁口,底下埋着尖木,是蒙族汉子们昨夜连夜布置的。
先锋兵果然没察觉,骂骂咧咧地踩着田埂走,领头的胖子还往糜子苗上吐了口唾沫:“妈的,这破坡子比关外的戈壁还难走。”话音未落,脚下突然一软,整个人栽进豁口,尖木“噗嗤”扎进大腿,惨叫声惊飞了桃林里的麻雀。
后面的人慌了神,举刀往田埂上砍,却不知暗处的套马杆早已候着。牧仁吹了声口哨,蒙族汉子们的套马杆像长了眼睛,精准地缠住他们的脚踝,硬生生把人拽进泥里。周衡的刀快得像闪电,三两下就挑落了剩下的兵器。
“说!主力离这儿还有多远?”谢明砚的马鞭往胖子脸上抽了抽,露水溅了他一脸。胖子疼得直哆嗦,却还嘴硬:“李大人说了,拿下望胡坡,每人赏十两银子!你们这些刁民,识相的就……”
话没说完,就被牧仁一脚踩在伤口上,疼得他涕泪横流:“在……在后面三里地!带着弓箭呢!说要把坡子烧成白地!”
谢明砚心里一沉,三里地,最多一刻钟就到。他往共耘碑的方向跑,周衡和牧仁拖着俘虏紧随其后。碑前的空地上,百姓们已经聚了不少,有拿着锄头的农户,有握着弯刀的蒙族汉子,连共学堂的孩子们都举着削尖的木棍,眼睛瞪得像小狼。
“谢大人!”张婶迎上来,手里的剪刀磨得锃亮,“俺们把粮仓的粮食都搬到密道了,就是拼了命,也得护住这碑!”她往碑上的“共心”二字指,那里被百姓们用新采的桃花瓣铺满了,红得像血。
谢明砚往碑后的盐井暗仓入口看,那里已经被石头堵死,只留了个透气的小孔。“周衡,带二十个汉子去望胡河边,把筏子凿穿,别让他们从水路绕后。”他又对牧仁说,“你带蒙族兄弟去桃林,把马拴在林子深处,听见信号就放出来,冲散他们的阵型。”
小姑娘突然举着狼头佩跑过来,佩上的红绳被她攥得发皱:“谢大人,俺能干嘛?俺娘说俺力气大,能搬石头!”
谢明砚摸了摸她的头,往碑前的石墩指:“帮张婶守着这碑,谁要是敢碰它,就用石头砸他的脚。”
布置刚停当,远处的雾里就传来了号角声,沉闷得像闷雷滚过。百姓们瞬间安静下来,握着兵器的手更紧了,连孩子们都屏住了呼吸。谢明砚往桃林方向看,晨雾里隐约能看见牧仁的套马杆尖在晃动——那是信号,敌人快到了。
他突然想起三年前刚到望胡坡的那天,也是这样的晨雾,王大叔给他递了碗热粥,粥里飘着桃花瓣。那时他只想着查案,从没想过会和这片土地上的人,结下这么深的牵绊。
“都别怕!”谢明砚的声音在雾里传开,带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他们人多,但咱占着地利;他们有刀,但咱有这碑,有彼此。”他往众人手里看,锄头、弯刀、木棍,甚至还有张婶的剪刀,“今天,就让他们看看,望胡坡的人,是拧成一股绳的!”
雾尽头的人影越来越近,弓上的箭在晨光里闪着冷光。谢明砚握紧了枣木马鞭,鞭尾的桃花在风里轻轻晃。
他知道,这一仗不仅是为了守住望胡坡,更是为了守住这些日子里,他和百姓们一起种下的“共心”。
至于那个藏在心里的秘密,此刻早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是谢明砚,是望胡坡的一份子。
“谢大人,真要让妇孺进密道?”周衡跟在旁边,刀鞘在石板路上磕出轻响,“那里面黑黢黢的,娃们怕是吓破胆。”他往身后瞥了眼,张婶正背着小女儿,大男孩扶着蒙族妇人,小姑娘攥着狼头佩走在中间,像串被晨雾串起的糖葫芦。
谢明砚往共耘碑的方向望,碑顶在雾里只露出个模糊的尖,像把插在坡上的剑。“密道尽头通盐井废巷,那里有伍号盐工的尸骨,”他的声音压得很低,“让娃们看看那些骨头,就知道为啥要躲。”
牧仁突然勒住马,侧耳听了听:“有动静。”他左脸的月牙疤在雾里泛着青,“是马蹄声,从官道那边来的,不止一匹。”
谢明砚示意众人往桃林里钻,自己则和周衡、牧仁留在路边。晨雾渐渐薄了些,能看见十几个黑影顺着官道往坡上挪,手里的刀在雾里闪着冷光——是李嵩的先锋兵,穿着禁军的衣服,却迈着黑风帮的痞子步。
“放他们过去。”谢明砚的马鞭在掌心转了圈,“等主力到了再动手,先让他们尝尝望胡坡的陷阱。”他往路边的糜子地指,那里的田埂被挖开了豁口,底下埋着尖木,是蒙族汉子们昨夜连夜布置的。
先锋兵果然没察觉,骂骂咧咧地踩着田埂走,领头的胖子还往糜子苗上吐了口唾沫:“妈的,这破坡子比关外的戈壁还难走。”话音未落,脚下突然一软,整个人栽进豁口,尖木“噗嗤”扎进大腿,惨叫声惊飞了桃林里的麻雀。
后面的人慌了神,举刀往田埂上砍,却不知暗处的套马杆早已候着。牧仁吹了声口哨,蒙族汉子们的套马杆像长了眼睛,精准地缠住他们的脚踝,硬生生把人拽进泥里。周衡的刀快得像闪电,三两下就挑落了剩下的兵器。
“说!主力离这儿还有多远?”谢明砚的马鞭往胖子脸上抽了抽,露水溅了他一脸。胖子疼得直哆嗦,却还嘴硬:“李大人说了,拿下望胡坡,每人赏十两银子!你们这些刁民,识相的就……”
话没说完,就被牧仁一脚踩在伤口上,疼得他涕泪横流:“在……在后面三里地!带着弓箭呢!说要把坡子烧成白地!”
谢明砚心里一沉,三里地,最多一刻钟就到。他往共耘碑的方向跑,周衡和牧仁拖着俘虏紧随其后。碑前的空地上,百姓们已经聚了不少,有拿着锄头的农户,有握着弯刀的蒙族汉子,连共学堂的孩子们都举着削尖的木棍,眼睛瞪得像小狼。
“谢大人!”张婶迎上来,手里的剪刀磨得锃亮,“俺们把粮仓的粮食都搬到密道了,就是拼了命,也得护住这碑!”她往碑上的“共心”二字指,那里被百姓们用新采的桃花瓣铺满了,红得像血。
谢明砚往碑后的盐井暗仓入口看,那里已经被石头堵死,只留了个透气的小孔。“周衡,带二十个汉子去望胡河边,把筏子凿穿,别让他们从水路绕后。”他又对牧仁说,“你带蒙族兄弟去桃林,把马拴在林子深处,听见信号就放出来,冲散他们的阵型。”
小姑娘突然举着狼头佩跑过来,佩上的红绳被她攥得发皱:“谢大人,俺能干嘛?俺娘说俺力气大,能搬石头!”
谢明砚摸了摸她的头,往碑前的石墩指:“帮张婶守着这碑,谁要是敢碰它,就用石头砸他的脚。”
布置刚停当,远处的雾里就传来了号角声,沉闷得像闷雷滚过。百姓们瞬间安静下来,握着兵器的手更紧了,连孩子们都屏住了呼吸。谢明砚往桃林方向看,晨雾里隐约能看见牧仁的套马杆尖在晃动——那是信号,敌人快到了。
他突然想起三年前刚到望胡坡的那天,也是这样的晨雾,王大叔给他递了碗热粥,粥里飘着桃花瓣。那时他只想着查案,从没想过会和这片土地上的人,结下这么深的牵绊。
“都别怕!”谢明砚的声音在雾里传开,带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他们人多,但咱占着地利;他们有刀,但咱有这碑,有彼此。”他往众人手里看,锄头、弯刀、木棍,甚至还有张婶的剪刀,“今天,就让他们看看,望胡坡的人,是拧成一股绳的!”
雾尽头的人影越来越近,弓上的箭在晨光里闪着冷光。谢明砚握紧了枣木马鞭,鞭尾的桃花在风里轻轻晃。
他知道,这一仗不仅是为了守住望胡坡,更是为了守住这些日子里,他和百姓们一起种下的“共心”。
至于那个藏在心里的秘密,此刻早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是谢明砚,是望胡坡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