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近在咫尺不得认-《悍【夫】:穿越之彪悍男妻发家记》

  邵云安给郭子牧想的挣钱的生意有两项。

  一项是从王府的私田中拨出一些田来种番茄、黄瓜、玉米、西瓜这些新作物。

  邵云安此次进京携带的种苗只有番茄、黄瓜和西瓜。

  不过他说了他有带玉米种子。

  先不管今年能收获什么又能收获多少,只要种成了绝对能卖出钱。

  当然,种植这些并不是为了卖钱,最主要的是供应邵云安给郭子牧出的第二个点子——私房菜馆。

  郭子牧在做菜上很有天赋,要邵云安说其实比他还有天赋。

  以郭子牧的身份,他在京城开一家私房菜馆加上他的厨艺和邵云安给他提供的食谱,绝对大卖。

  再加上王府的田地出产的特有作物……

  只要这些特有作物做出的食物得到大众的认可,罗荣王完全可以说他们在帮着皇上试种。

  玉米是个好东西,邵云安是真心希望玉米能在燕国普及开来。

  有了玉米,即便没有蔗糖,也能有玉米糖浆。

  有了玉米糖浆,那就意味着可以有各种甜品甜食。

  邵云安倒是不准备把燕国人都喂成大胖子,但对百姓来说食物多样性总是好的。

  罗荣王和世子在书房商量完回到青竹院,也换好衣服收拾完的郭子牧兴冲冲地把邵云安给他的建议说了。

  罗荣王自然是大力支持的。

  反正王府是王正君掌家,罗荣王手里的私产也都交给了王正君,王正君想怎么做都成。

  看着郭子牧畅想着私房菜馆开起来后能挣钱的美好未来,罗荣王的笑容都多了几分幸福。

  第二日四家人在翁老帝师的府上吃了一顿。

  蒋康宁作为义子却是回避了,毕竟前来的还有罗荣王、王世子以及老将军。

  他这个即将返回敕南府做知府的朝廷官员,这种时候还是避避的嫌好。

  同样作为翁老帝师的学生,杨砚也没露面。

  隔天,四家人又齐聚王府,这一天也是蒋康宁离京的日子。

  离开前他特别去了趟将军府,拜访了老将军,他和邵云安、王石井单独说了件事。

  要说蒋康宁现在绝对的春风得意马蹄疾,升官发财破单身。

  蒋康宁心仪翁瑶这位师姐多年,但即便是翁老帝师已经接受了他这位女婿,却也不能这个时候就定下。

  蒋康宁刚升职,皇上正是重用他的时候,他手上的事多。

  这第二,翁瑶刚和离归家也不宜太快再嫁。

  这第三,翁老帝师与老夫人服用了仙水,多少人盯着翁家,翁老帝师也想女儿再嫁一事先缓缓。

  翁老帝师没有详细与蒋康宁说此事,只说了他的一个决定就让蒋康宁惴惴不安的心定了下来。

  翁老帝师想女儿和孙女届时随王石井和邵云安回秀水村住一阵子。

  待他们年底再回京的时候再一道回来。

  到那时京城这边安稳了些,蒋康辰也势必在,再有人上门做媒便好谈下这门婚事了。

  这话翁老帝师没有直说,蒋康宁在狂喜过后渐渐回过味来。

  师姐戴了镶嵌着钻石的簪子本身就是对他的回应,再有义父这一决定!

  蒋康宁现在更是踌躇满志。知府夫人算什么,日后师姐也会是京城的一品授将夫人!

  翁瑶去秀水村,蒋康宁恰巧又去了府城,这要见一面也不容易。

  邵云安听了大哥的这份哀怨后很是无语。

  那他就不能在府城买套宅子,然后送翁师姐母女去府城玩几天?

  蒋康宁承认,在谈情说爱这件事上邵云安是他的老师,他会跟弟弟多请教多学习的!

  蒋康宁满心欢喜又带着满腹相思的返回敕南府。

  被师弟带飞的杨砚也与他一道回敕南府,待他再回京城就是户部的二品尚书了。

  邵云安还回去的那份地契没有意外的又转到了杨砚的手上。

  杨砚表示那宅子很好,不用修缮,他们一家可以直接拎包入住!

  对于邵云安可能的身份,罗荣王、翁老帝师和岑老之后都没有再提及。

  翁老帝师甚至没有跟蒋康宁说一句邵云安可能与大将军府的关系。

  除非将军府对外证实邵云安就是他们丢失的那个孩子,否则他们就当没发现什么。

  蒋康宁走了,蒋康辰却仍没有回来,不过估摸着也快了。

  蒋沫熙和王青被送去了国子监读书,王青对此表示适应还行,蒋沫熙表示他不喜欢。

  去了两天他就不想去了,闹着要在家自学。

  邵云安和王石井亲自去了趟老帝师府,隔天蒋沫熙没有再去国子监,而是去了帝师府。

  老帝师和岑老两人亲自教导蒋沫熙,因材施教。

  原恒远侯府需要好好收拾一番,因为某种猜测,岑老和岑夫人也先没搬去新的忠勇侯府。

  不过岑夫人有空会过去那边看看,帮着掌掌眼,提提意见。

  妮子每天要进宫学习学规矩,宫里的嬷嬷对她很是客气,妮子觉得还挺新鲜。

  嬷嬷对她当然只敢客气,她们怕跟着宜兰县主身边的大虫咬他们。

  皇上和君后一直在“休养”中,邵云安也怕妮子进了宫后会被宫里人欺负。

  他让大金和小金轮流跟着妮子进宫“见世面”。

  邵云安这边稍微空闲下来了,安国公府世子夫人的拜帖送到了大将军府。

  安国公府的世子夫人想要拜见瑞郡郎。

  三公五侯,安国公府的这份拜帖是头一份。

  景凌侯白家和鲁国公粟家都是大将军府的亲家。

  有老将军出面,他们都没有来打扰王石井和邵云安。

  拜帖是先送到了沈冰的手上,粟辰逸也在。

  粟辰逸这几天精神恍惚,沈冰每天抓着他一道处理将军府的内务。

  看了安国公世子夫人的拜帖,沈冰递给粟辰逸。

  粟辰逸看过后面无表情地说:“这安国公府还真沉不住气。”

  沈冰了然道:“今非昔比。先不说皇上多么厌弃他们。

  单说蒋家兄弟如今的地位,他们肯定悔得不知背地里咬碎了多少颗牙齿。

  熙哥儿现在成了王爷的义孙,这脸打得安国公不知得有多疼。

  不过也是活该,他们当初赶蒋康辰父子出门的时候可没手下留情。”

  粟辰逸蹙眉:“那他们拜访云安做什么?云安还能劝着蒋康辰父子回去不成?”

  沈冰想想道:“蒋康宁前脚回敕南府,蒋康辰又还未回京……八成是冲着熙哥儿来的。”

  粟辰逸捏了捏手指,带着希望说:“大嫂,我跟你一道过去,把这份拜帖拿给云安。”

  沈冰:“一起去可以,但你不能冲动。”

  粟辰逸用力点头:“我不冲动,我就是想多看那孩子几眼。”

  沈冰不放心,不过没拒绝,也不忍拒绝。

  王石井去侯府忙活去了,三个孩子也各忙各的,只有虎哥和小金在将军府的演武场撒欢。

  隐隐的还能听到虎啸声。

  邵云安作为晚辈肯定不能躲在房里(刷手机),他在老夫人房里听八卦。

  老夫人和老正君把京城各家的事闲聊地说给邵云安听。

  让他听个乐呵,也是让他对京城各家各处有个大概的了解。

  老将军则是专心喝茶,不掺和。偶尔说到哪家的男丁了,他插上一嘴。

  别说,这亲孙儿泡的茶就是好喝。比去年那单纯的龙井还要好喝,难怪叫“香片”!

  屋内清楚地传出邵云安的笑声,沈冰回头看了眼明显在紧张的粟辰逸,朝门口的打帘丫头示意。

  “老太爷、老夫人、老正君,大太太和粟郎君来了。”

  屋内顿时安静了下来,沈冰带着完美的笑容带着粟辰逸跨过门槛进屋。

  “爹娘和瑞正君说什么呢?媳妇在外头就听到瑞正君的笑声了。”

  粟辰逸在门帘掀开的那一刹那就在不停地深呼吸。

  再一次见到邵云安,粟辰逸不知花了多大的心力也没让自己的情绪冲破眼眶。

  邵云安向两人问好,代家的三个儿媳都有诰命。

  因代明军和代明荣都是边关高级将领,沈冰和粟辰逸也都是“授将”诰命。

  粟辰逸努力对邵云安露出一抹微笑,看一眼邵云安手边的茶台,问:“是在泡新茶吗?”

  邵云安主动接话说:“是今年的一款新茶,还未外售。大夫人和正君若是不忙,不如也来尝尝?”

  老夫人马上说:“府里的事让下人们忙活去,你们两个也歇歇。

  来来坐下,尝尝安哥儿亲手泡的龙珠香片。”

  沈冰笑道:“龙珠香片……这名字怪好听的,我肯定是要尝尝的。”

  说罢她给了粟辰逸一个眼神。

  丢了十多年的亲生儿子就在眼前……

  粟辰逸越过大嫂在邵云安身边坐下,声音沙哑地说:“瑞正君不介意我跟着学吧?”

  邵云安状似不经意地看了眼粟辰逸紧握的拳头,给了对方一个大大的笑容,说:

  “您是长辈,叫我云安吧。听人家喊我正君正君的我挺别扭的。”

  粟辰逸的眼眶差点就要红了,他赶忙低头假装好奇茶台。

  好不容易强忍下心中的酸涩,他抬头笑说:“确实。在家里喊‘正君’都生分了。你叫我,二叔吧。”

  最后三个字,粟辰逸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强忍心痛说出口的。

  老夫人责怪地看了眼沈冰,怎么就把老二家的带来了?

  不是说了在代江回来前尽量别叫老二家的见安哥儿么。

  沈冰给了婆母一个抱歉的笑容,她也是不忍拒绝。

  邵云安低头泡茶,假装没看到粟辰逸红了的眼眶。

  再抬头时,他把一杯新茶推到粟辰逸的面前:“您喝茶。”

  没喊二叔。

  粟辰逸拿起茶杯就要喝,眼泪几乎夺眶而出。

  “小心烫口。”

  粟辰逸侧了侧身,不让邵云安看到他的失态。

  为免尴尬,邵云安又低头泡茶,沈冰借机赶紧转移话题:“云安,那我也不跟你见外了。

  你是侯正君,又是皇上亲封的辅国郡郎,可要说年龄却是比府中二郎战骁还要小上几岁。

  你就跟着战骁一道喊我大伯娘吧。”

  邵云安没犹豫:“大伯娘。”

  粟辰逸的手抖了下,沈冰也没想到邵云安会喊得这么自然。

  她不由地看向上座的三位大家长。

  老将军、老夫人和老正君也是心中异样,难道云安他!

  邵云安笑着说:“井哥在军中时就是在武威将军的麾下。

  如今我们一家又在将军府打扰,还真是缘分。这声大伯娘是我占便宜了。”

  沈冰都险些失态了,老将军却是哈哈大笑几声显得极为高兴,说:

  “我看这‘大伯娘’才是正正好,何来占便宜一说。”

  沈冰拿绢帕按了按眼角,发自内心地笑道:“家中近日真真是喜事连连。

  爹娘和小爹长命百岁,云安一家日后也能在京城常住。

  爹娘和小爹往后也不用总嫌府里不够热闹了。”

  老正君笑着连连点头:“可不是。说起来咱们一家子还要多谢谢石井和安哥儿呢。”

  邵云安赶忙开玩笑地说:“我‘大伯母’都喊出来了怎么还能跟我说谢,这还是拿我当外人了吧。”

  他这话一出,全场都愣了,紧接着老将军笑得更大声了。

  粟辰逸死死握着拳头紧闭着嘴,双眼直勾勾地看向邵云安。

  沈冰起身走到邵云安面前挡住粟辰逸的视线,从腰间摘下一个荷包塞到了邵云安的手里。

  沈冰一脸欢喜地说:“安哥儿,你把咱们当家人,咱们也不拿你当外人。

  外头谁欺负了你,你都能回来告状。咱们将军府给你做主的人不多,但也绝不少。

  这不是什么稀罕东西,是你大伯父在边关杀死的头狼的牙,放在身上辟邪。”

  邵云安没有拒绝,双手接过:“谢谢大伯娘。”

  这样的东西沈冰一直挂在身上,那意义绝对是不同的。这份礼对邵云安而言是重礼。

  而沈冰这边,不管邵云安是不是代家丢掉的那个孩子,她是认下这个侄子了。

  可沈冰的这番话又好似几乎要戳破邵云安与代家之间的那层窗户纸。

  老将军、老正君和老夫人的眼角无一例外都多了泪花。

  可不管再怎么忍不住,他们都必须忍着。

  京城离永修县有些距离,代江的速度再快,查到的结果也得再过上几日才能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