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2章 青山居士仿烧的渣斗-《重生93:拎着麻袋去捡漏》

  陈阳脸上的惊容尚未完全褪去,他看向耿老,语气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迟疑:“耿老,这三件……”

  他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心中的震撼全部吞咽下去,然后缓缓开口:“可都是货真价实、能上大拍压轴的硬通货啊!”

  陈阳的声音有些颤抖,他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香插放回原处,生怕一个不慎就损坏了这件价值连城的宝物。

  “特别是这件香插,那种金碧辉煌的效果,我在故宫博物院都只见过寥寥几件。”陈阳手里拿着这件香插,眼中闪烁着专业鉴定师特有的光芒:“耿老,您看这工艺,这保存状态,如果送到国外,不得上千万呀”

  “而且一旦开拍,必然会引发激烈竞价,最终成交价不敢想呀!”陈阳的声音越来越急促。

  “这要是送去海外,一旦成交,可就真回不来了!”

  陈阳眼中闪过一丝痛惜之色:“您想想,这些都是咱们华夏的国宝级文物,流失到海外,那就是永远的损失啊。”

  “这代价是不是……”陈阳欲言又止,显然内心在激烈地挣扎着。他知道自己不应该质疑耿老的决定,但作为一个热爱文物的人,看到这些珍贵的文物即将远走他乡,心中实在难以平静。

  耿老静静地听着陈阳的话,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早就预料到了这样的反应。过了片刻,耿老呵呵一笑,摆摆手,神态轻松却自有决断:“小子,你的担心老夫理解。”

  “但你要明白,既然已经跟战车国罗勒比庄园达成了协议,要唱好这出'瓷戏',就必须按规矩来。”

  耿老的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不仅仅是一场生意,更是一场博弈,一场关乎国家颜面的较量。”

  “咱们华夏方面自然要拿出足够的诚意,不能光用些破烂高仿去糊弄人。”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那样一眼就被看穿了,反而落了下乘,赔了夫人又折兵,到头来连本钱都收不回来。”

  “更重要的是,会让那些洋人看轻咱们华夏的实力和诚意。”耿老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慨。

  说着,耿老轻轻笑了一下,那笑容中透着一种深不可测的智慧:“总得有几件能真正撑住场子、经得起推敲的'真家伙',才能让那些眼高于顶的洋人心甘情愿地掏钱。”

  “并且相信他们买到的是'精品'。”耿老的话音刚落,就意味深长地看了陈阳一眼。

  “你要知道,这些洋人虽然有钱,但也不是傻子,他们身边都有顶级的专家顾问。”

  “如果咱们拿出的东西不够分量,不仅这笔生意做不成,还会影响后续的合作。”

  他顿了顿,看着陈阳,眼神意味深长:“放心吧,小子。”

  “这些东西的出境,都是走了明路的,该报备的都已经上报过了。”

  耿老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你以为我拿件物件给你,你就能出关了?每一道手续,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批。”

  “上面点了头,海关那边绝无问题。”他拍了拍陈阳的肩膀。

  陈阳闻言,心中稍安,对耿老的能量和谋划又有了新的认识。他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位看起来和蔼可亲的老者,背后的能量有多么惊人。能够让这种级别的国宝合法出境,需要多少关系,多少人脉,又需要多少智慧和手段。

  陈阳恭敬地拱手:“有耿老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只是这责任重大,晚辈定当竭尽全力,确保万无一失。”

  他的语气变得坚决起来,“既然耿老您已经安排妥当,那晚辈就不再多说什么了,一切听您指挥。”

  “嗯,”耿老满意地点点头,捻着胡须问道,“你这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那一百件'演员'可都挑选齐整了?”他的眼神重新变得严肃起来,“可不能掉链子,这些'演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计划的成败。”

  “准备得差不多了,正想请您老最后把把关呢。”陈阳说着,脸上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

  “不过这些东西比较特殊,在这里说话不太方便。”他看了看四周。

  说着,陈阳伸手向后面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耿老,后堂说话。”

  “糖豆、老三,前面看着!”陈阳转身,示意耿老跟自己去后堂。

  到了后堂,耿老刚一踏进门槛,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整个后堂犹如一座古玩的海洋,大大小小的瓷器密密麻麻地摆满了每一个角落。

  木制的博古架从地面直达屋顶,层层叠叠地陈列着各色器物;地面上更是见缝插针地摆放着一排排瓷器,有的用软垫垫底,有的直接放在木盒中。青花、粉彩、斗彩、釉里红,各种釉色在昏黄的灯光下闪闪发光,宛如满天繁星。

  耿老的目光在这些瓷器上快速扫过,凭借多年的经验,他一眼就能看出这些都是些价值不高的物件——大多是清代晚期或民国时期的民窑产品,虽然工艺不错,但在古玩市场上充其量只能算是中下等货色。

  有的釉面略显粗糙,有的器型稍有走样,有的纹饰描绘得不够精致,这些细微的瑕疵在耿老这样的行家眼中,如同黑夜中的明灯一般显眼。

  陈阳注意到耿老略显失望的神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神秘的笑意。他轻步走向后堂最深处,那里立着一个看似平常的红木立柜。

  这柜子并不起眼,甚至有些陈旧,表面的漆色已经略显暗淡,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柜门上装着一把沉重的铜锁,锁体古朴厚实,显然不是寻常之物。

  陈阳从怀中掏出一把精致的小铜钥匙,那钥匙在灯光下泛着幽暗的光泽,显然经过特殊处理。他小心翼翼地将钥匙插入锁孔,轻轻一转,只听“咔嗒”一声轻响,铜锁应声而开。

  柜门缓缓打开,里面的空间并不大,但已经放满了物件——四周都铺着上好的丝绸软垫,中央放着一个用明黄色真丝软布层层包裹的神秘器物。

  陈阳的动作变得更加谨慎,他深吸一口气,双手伸向那包裹,生怕一个不慎就会损坏里面的珍宝。他的指尖轻触软布,那质感丝滑温润,显然是上等的云锦丝绸。

  软布第一层缓缓展开,露出里面还有数层包裹。陈阳的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不是因为炎热,而是因为紧张和兴奋。第二层、第三层……每揭开一层,耿老的眼神就变得更加专注,他能感受到一股无形的气势从那包裹中散发而出。

  终于,最后一层软布被轻柔地掀开,一件绝世珍品赫然呈现在两人眼前——明宣德青花卷草蕉叶纹渣斗!

  这件渣斗一现身,整个后堂的气氛瞬间凝固了。它静静地躺在明黄软布上,宛如一位沉睡的贵妃刚刚苏醒,浑身散发着令人窒息的美感。

  器型的每一条线条都仿佛经过精心雕琢,撇口处的弧度如同少女的唇角,带着一丝诱人的弧度;束颈部分收束得恰到好处,既不显得过分纤细,也不会显得臃肿,那种微妙的比例令人叹为观止。

  丰肩的部分圆润饱满,如同成熟女子的优美肩膀线条,充满了东方女性特有的柔美;球腹鼓胀得恰到好处,富有张力却不失优雅,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底部的圈足微微外撇,与口沿形成了完美的上下呼应,这种设计不仅在视觉上达到了平衡,更在力学原理上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宣德 青花卷草蕉叶纹渣斗 仿品

  整个器型通过颈部的收束、腹部的鼓胀、足部的外撇,形成了一种令人陶醉的“三弯”曲线。

  这种曲线不是生硬的几何图形,而是充满了生命律动的有机线条,妙曼自然,宛如古典舞蹈中仕女的优美身姿,堪称宣德一朝器型设计的典范之作。

  通体的釉面洁白如雪,莹润如玉,那种温润的质感仿佛能够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釉质肥厚温润,手感必定如婴儿肌肤般细腻光滑。在这洁白的底色上,青花纹饰如同在宣纸上挥洒的水墨画,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颈部的蕉叶纹层层叠叠,每一片叶子都描绘得极具立体感,微风轻拂,叶片即将摇曳生姿;肩部环绕的如意云头纹寓意吉祥,每一朵云头都圆润饱满,充满了祥瑞之气;腹部的主题纹饰——卷草纹,更是令人叹为观止,那些婉转流畅、连绵不断的草叶图案,笔意洒脱自如,犹如行云流水,又似春风拂柳,充满了诗意和韵律感。

  胫部的仰莲纹端庄稳重,每一朵莲花都绽放得恰到好处,既有佛家的庄严肃穆,又有世俗的美好寓意。口沿和圈足处的青花弦纹简洁明了,起到了很好的装饰和收边作用,使整个器物的纹饰布局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件渣斗的青花发色,那种苍雅浓郁的色调仿佛蕴含着五百年的历史沧桑。

  苏麻离青料特有的铁锈斑沉淀自然分布在纹饰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晕散效果,这种效果恰到好处,既不会过分抢眼,也不会显得平淡无奇。整体的色调既有永乐青花的浓艳绮丽,又隐隐透出成化青花的淡雅隽永之风,形成了宣德时期独有的、别具韵味的青花特色。

  纹饰的绘画技法更是酣畅淋漓,豪迈奔放,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和韵味。特别是那些卷草纹,在青料的浓淡渲染下,仿佛真的有了生命一般,在器物表面游动飞扬,给人一种动静结合、生机盎然的美感。

  器底的工艺同样精湛绝伦,青花双圈内端正地书写着“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这六个字的字体工整有力,每一笔都透露着书法家的深厚功底;笔道清晰流畅,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或修改痕迹;釉面上那种宝光内蕴的质感,更是只有真正的官窑精品才能具备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