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开搞-《烈士遗孀重生了》

  章厂长拿不准。

  但白纸黑字的合同已经签好了,他还能再改变合同不成?

  或许找沈穗说说也是可以的。

  但万一101生发町在海外卖的不好呢。

  纠结了好些天,章厂长到底还是没再去找沈穗。

  第一批101生发町将在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这天交货给沈穗。

  在此之前沈穗忙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找家具厂那边商量实木衣架的设计。

  家具厂的老师傅经验十足,一番沟通之后,三天后给沈穗拿出了好几个衣架的样品。

  “刷的是生漆,你要是生漆过敏的话就离远点。”

  抛光打磨之后,还得刷漆,这样才能保证表面光滑嘛。

  不然毛刺勾衣服,那还得了?

  老师傅想到沈穗的要求,用有机颜料混合生漆来刷漆。

  效果非常好。

  瞧瞧这衣架,你说是上周的?

  我咋看着像商周的呢。

  但这么一弄成本高了许多。

  生漆的成本且不说,有机颜料就挺费钱的。

  沈穗觉得贵上一毛钱其实不算什么,本来也没想赚国内的钱。

  她跟老师傅又商量了一番,确定了几种颜色图案后。

  又去了一趟印刷厂。

  101生发町的包装过于朴实无华。

  沈穗让靳敏帮着去美院那边找了几个老师学生,把101生发町的包装做了新设计。

  这会儿就是要去印刷厂沟通印刷的问题。

  “铜版纸?”

  “对,这个用铜版纸。”

  既然想要卖高价,包装自然不能拉胯。

  就像是欧美的一些大牌,卖的是产品本身吗?

  不,品牌故事经过包装过后,身价就翻了十倍、百倍。

  消费者一样趋之若鹜。

  101生发町用产品实力征服消费者,自身硬的很。

  与此同时也要把包装升级。

  省得让人觉得这就是街边货色,产生不信任感。

  至于为此增加了成本?

  沈穗并不在乎。

  铜版纸贵一些,在日化用品上谁会用这个啊。

  但沈穗会。

  章厂长没想到自家品牌的外包装都顺带着升级了。

  当然国内卖的还是原本包装,只不过沈穗要的那批货得换包装。

  无所谓,沈穗没跟自己提要求,只是要他把这些包装给换了。

  他是没意见的,毕竟又不用自己出这个钱。

  包装费不是钱吗?

  虽然也不多,但省一点是一点嘛。

  当然沈穗没再雇人再包装,也节省了一部分费用。

  两人都觉得自己赚了,没有任何的不愉快。

  章厂长过去这些年来专攻产品研发,对于海外市场并不了解。

  他只知道约定发货的那天,当装满了101生发町的货车离开工厂,往天津港去的时候,他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沈穗是个很好的合作者。

  这些101生发町离开工厂前,101厂就收到了这笔货款。

  三万瓶101生发町换来了五十四万的货款。

  批发和零售一个价。

  但批发和批发还不一样,现在比过去多拿了将近十万块。

  章厂长觉得自己没拒绝跟沈穗合作还是蛮聪明的。

  不然人家大可以拿着军区又或者其他部门的条子来按照批发价进货。

  甚至于要自己自掏腰包改变包装,难道他还能不答应?

  一旦那样,谁还多给他这十万块钱呢。

  多了九万块整,章厂长选择把钱投入到研发之中。

  只有更好的产品品质,才能有长久的竞争力。

  不能只看一时的销量。

  得多想啊。

  沈穗这边已经做好了安排。

  这一集装箱的101生发町和另一箱的衣架,一同发去日本。

  至于到达日本那边报关相关流程。

  一来谈凯歌是老手,跟相关代理公司已经十分熟悉。

  二来这阵子孟东梅和万代云一直在忙活这事。

  孟东梅现在还在东京,她在那边花了点钱找人弄了个小公司。

  方便处理相关事宜。

  而万代云则是在沈穗回国一星期后也回到国内,同样注册了一个小外贸公司。

  方便与孟东梅那边对接。

  另外就是跑一些手续。

  沈穗负责货物相关,而万代云则是为相关审批奔走。

  这极大的发挥了万代云的特长,她在东京看花了眼,其实嗅觉也有点混乱。

  包括对商机的。

  但人际往来这种事,对万代云来说那可真是小菜一碟。

  短时间内处理好种种琐事,保证两箱货顺利出港。

  万代云亲眼看到轮船离港,这才折返回首都。

  “知道她在哪儿吗?”

  万代云去找沈穗扑了个空,家里没有、时装店里也没有,当然柯达的相机专卖店也没有。

  也不知道人去哪了。

  “说是要弄个摄影大赛,去跟摄影协会的人谈了。”

  万代云奇怪,“不是去年刚弄了吗?”

  沈穗是真的花样百出,去年拿下这俩外国照相机的独家代理权后,首都、上海同时搞什么校园摄影大赛。

  差不多到元旦前才结束。

  怎么又弄?

  金宁笑着道:“这次不一样啊,不是在学校里搞,是整个首都还有周边城市,好像北方地区都可以,我听凤姐说,到时候还要登报广而告之呢。”

  “这么热闹?”

  同样的热闹在上海也即将上演。

  廖怀民和严君在接到沈穗的电话后,就已经着手今年度的大戏了。

  上海摄影大赛。

  奖项设置嘛,要跟首都那边一样。

  毕竟同一个老板,两家没必要谁非得高谁一头。

  凭本事竞争呗。

  除非品牌方还有别的要求。

  但品牌方在这边只有一个售后维修人员,压根不参与专卖店的经营。

  所以这事还是他们自己拿主意。

  奖项设置确定下来后,那就是广而告之这件事。

  去年在上海高校弄的校园摄影大赛效果非常地好。

  这让富士迅速在上海打开了高校市场。

  起码这些大学的院系、行政部门需要摄影设备、材料时,都会第一时间联系专卖店这边。

  学校的摄影协会对胶卷需求量还是相当可观的。

  更别提最后请市政府相关领导颁奖,又在本地报纸上做专访,让富士从校园扩散到上海这座城市。

  市摄影协会这个民间组织,已经不止一次的找廖怀民和严君,想要联合弄一个城市摄影大赛。

  一则技术大比武,看谁镜头语言更高一筹。

  二来扩大协会的影响力。

  廖怀民和严君只能一个拖字诀。

  直到沈穗一句“开搞”,两人撸起袖子——

  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