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家宴(六)-《王爷,你家公主又出去拼命了》

  “焚香,开始!汤公公高喊。

  殿中烛火煌煌,映照两张琴案,一东一西,如隔楚河汉界。

  黄新暖率先出手!

  只见她深吸一口气,指尖猛地一划——

  “铮——!”

  一声裂帛之音骤然炸响!如惊涛拍岸,巨石穿空!那琴音带着一股凌厉无匹的气势,瞬间撕裂殿内凝滞的空气。

  她十指翻飞,快如疾风骤雨,轮、拨、剌、拂,技法炫目至极。

  《渔樵问答》开篇的“渔”之问,在她指下竟化作了金戈铁马、沧海横流!

  其势如“渔”霸沧溟:弦音激越奔腾,似渔夫力挽狂澜,网罗乾坤。

  每一次重按,都似巨斧劈开怒涛;每一次快弹,便如千帆竞逐,破浪争锋。

  琴声里充满了征服的欲望与不甘的戾气,那“问”非是闲适之问,而是质问苍穹,咄咄逼人!

  音波激荡,震得近旁杯盏嗡嗡作响。

  众人只觉耳膜鼓胀,心神被这霸道的琴音紧紧攫住,仿佛置身惊涛骇浪之中,喘不过气。

  大皇子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黄新暖眼中更是燃着灼灼火焰,直要将对面那蓝衣身影焚毁!

  音浪席卷至西席,如羽终于动了。

  她并未急于对抗那滔天巨浪,只是素手轻抬,指尖虚按于“流徽”温润的弦上。

  待黄新暖一个裂石穿云的高音余势将尽,她指腹才轻轻一沉——

  “咚……”

  一声低沉、醇厚、宛如自大地深处响起的泛音,悠然荡开。

  不疾不徐,不争不抢,却似定海神针,瞬间将那喧嚣狂暴的音浪稳稳托住、无声化去。

  其韵似“樵”隐空山:如羽指法圆融内敛,吟、猱、绰、注,如呼吸般自然。

  琴声初如幽谷晨雾,袅袅升腾。

  那“樵”之答,在她指下化作了松涛阵阵、山泉泠泠。

  弦音清越处,似有鸟鸣深涧;低徊时,又如足踏落叶,沙沙作响。

  她指下流淌的,是青山不语的厚重,是白云无心的悠远。

  奇妙的是,当她的琴音一起,黄新暖那霸道的琴声仿佛被无形的网兜住,再难肆意冲撞。

  如羽的琴韵,如同深林古木,任凭外界风狂雨骤,我自岿然不动,枝叶婆娑间,将一切锋芒悄然吸纳、转化。

  斗至中段,琴音交织,意境相争!

  黄新暖咬紧牙关,指下愈发狠厉,将“问答”中的机锋化作刀光剑影,琴弦在她指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嘶鸣,似要将“流徽”的清音彻底绞杀!

  她不信这山野女子能懂琴中三昧!

  而如羽,依旧气定神闲。面对那扑面而来的杀伐之音,她指法忽而变得空灵飘逸,大量运用“飞吟”、“淌下”等技法。

  琴音时而如孤鸿远唳,掠过高山之巅,俯瞰尘嚣;时而如樵夫负薪,踏歌而行,自在穿行于黄新暖音浪的缝隙之间。

  那“答”非是言语之答,而是以天地为答,以本心为答,超然物外。

  渔之狂浪:黄新暖的琴音如怒海狂蛟,翻腾不休,执念深重,要将对手吞噬。

  樵之清风:如羽的琴韵似空谷足音,林间松风,不染尘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高潮骤临!

  黄新暖额角见汗,猛地催动全身气力,双手急拂,欲以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滚拂”奏出最强音,如惊雷炸响,彻底终结此局!

  就在那雷霆万钧之势将发未发之际——

  如羽双眸微阖,指尖在七徽六分处一个极细微的“注”下,随即轻灵一“绰”,复又悠然“吟”起。

  “嗡……”

  一声悠长、深邃、仿佛蕴含了无尽山林岁月与天地灵气的泛音,如云起雪飞,清光乍泄,骤然弥漫开来!

  这声音并不洪亮,却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纯净与平和,如同暮鼓晨钟,瞬间涤荡了所有躁动与戾气。

  黄新暖那蓄势待发的“惊雷”,竟似撞入了一团无边无际、柔软而坚韧的云絮之中,磅礴的力道被无声无息地消解、融化……那最后一声强音,终究未能发出,便已气泄。

  余韵——

  黄新暖双手僵悬于“峄阳”之上,指尖微微颤抖,脸色煞白。

  她那汹涌澎湃的琴音戛然而止,只留下刺耳的余颤,如同败兵的哀鸣。

  而如羽的指尖,在最后一个清越的泛音之后,于弦上轻轻一抹,如清风拂过水面,了无痕迹。

  “叮……”

  最后一丝余韵,如一滴清露坠入深潭,涟漪轻荡,终归于无。

  满殿死寂。

  唯有那“流徽琴”上,仿佛还缭绕着青山的翠色与流水的清音,以及那超脱于胜负之外的、真正的“渔樵问答”——

  非争高下,只在会心;非在尘网,自在林泉。

  胜负,已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