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京城华家-《卖给怪物打牙祭后,肖姑娘开挂啦》

  邱妞妞的奶茶铺子最终准备开起了,肖晨曦是信守承诺之人,分红最终也只拿三成。

  这个铺子,是对一份友谊的成全,也是对另一种可能的终止。

  只从那天去过邱家,肖晨曦就知道有些人注定不能同行,不该有的想法,还是让之夭折于萌芽时期为妙。

  只是,曲子才的酒楼里,也单独分了一片出来,专门卖奶茶,这事,肖晨曦并没有反对。

  世间万物,此消彼长。

  有的希望肉眼可见地在眼前消失,而有些原本已经完全不存在了的希望,却有可能因为某次不期而遇又慢慢升起。

  京城里,太师府府门口,一个白衣少年翻身下马,小厮赶紧上来把马牵走。

  “五少爷您可回来了,老夫人都念叨多少遍了呢!”

  “哦。你去告诉祖母,我收拾一下就去看她老人家。”说着,少年就匆匆往自己院子里去了。

  这白衣少年正是华温言,那天告别了肖晨曦,他便马不停蹄地往京城赶。

  华老太傅一共三儿一女。

  大儿子给他添了两个孙子孙女,二儿子也有两儿一女,三儿子也不逊色,一儿一女。

  这华温言就是他家最小的孙子,从小就是个最调皮的,成天上蹿下跳,把家里闹得鸡飞狗跳。

  每次一犯错,他就一溜烟地跑到祖父面前,眼巴巴地望着华老太傅:“祖父,爹爹要揍我!您去帮我劝劝他莫生气!”

  若是不理他,小小华温言就跑去找华老夫人:“亲亲祖母,孩儿是不是都应该听自己爹爹娘亲的话?”

  华老夫人看着眼前机灵的小孙子,眉眼里都是慈爱温和:“那是当然啦!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你要听你爹爹娘亲的话!”

  “那爹爹是不是也要听祖母的话?”他小小的眼睛里有着大大的阴谋,可大人们愿意被他算计。

  看到祖母点点头,华温言就在老夫人怀里撒娇:“祖母,那您叫爹爹不要惩罚我。祖母,亲亲祖母最好了。

  就这样,他一次又一次逃过了惩罚,但是也有几次逃不过去了,他就喊:“让娘亲打,娘亲巴掌小!”

  大家对他是又爱又气,他是这一代最小的孩子,从小又是嘴最甜的,一大家子就没有一个不喜欢他的。

  后来启蒙进了学,性子很快就安静下来许多,大家反而觉得家里没有那么热闹了,甚至都希望他像以前那样惹点小麻烦出来。

  转眼孩子就长大了,其他兄弟姐妹都已经成了家,这一辈里就剩他了和老大家的小女儿华玉珺。

  长大后的华温言讲义气重感情,学业上文武兼修。

  家里对他没有太大期待,只希望他开心快乐地过活。

  可偏生你不叫他有出息,他自己还非常努力,在太学里成绩斐然,各科先生都对他赞赏有加。

  这一次,几个太学生相约说出去游学,说是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要看看真实的人生百态,顺便游历大好河山。

  这一走就是大半年,家里收到过几次来信,知道他们在外面过得还好,也就不约束他。

  好男儿志在四方,能出去见见世面,对于学业和人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本以为他们会在外面多待一段时间,无奈听说梅祭酒身子骨不好病倒在床,他们无心游玩便匆匆回京。

  华温言梳洗一新,走进华老夫人房间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眼前一亮。

  五个孙子里面,华温言是长得最像华老太傅的,这可能也是他最受宠的原因之一。

  “孙儿给祖母请安!”华温言恭恭敬敬地跪下,给华老夫人行礼。

  “快起来!快起来!过来我看看!”华老夫人欢喜得很,赶紧叫身边的嬷嬷搬了小板凳放在自己身边。

  华温言过来挨着祖母坐下,就像小时候一样。就是感觉大长腿有点放不开,他也不在乎。

  华老夫人摸着他的头,心疼地说:“你看看,都晒黑了,也瘦了。在外面可是吃苦了?”

  华温言把脸往自己祖母手心里蹭了蹭,那双手虽然不细腻,却很温暖。

  “祖母放心,我们在外好着呢。吃点苦不怕,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机会我还想去!”

  “你啊!打小就是个不安生的!”华老夫人宠溺地点点他的头。

  华温言挑了些路上遇到的趣事,眉飞色舞地说给祖母听,把老人家听得哈哈大笑。

  “果然五少爷一回来,老夫人的气色都好了许多。”身边的嬷嬷欣慰地笑着说。

  华老夫人摸了摸小孙子的脑袋:“言儿可是我的开心果啊,见了他,老身当然喜欢。”

  说着,她暗暗地叹了一口气,大家知道她为何叹气,却没有人问起。

  祖孙两人又说了会话,华温言看祖母似乎疲倦了,就准备告辞。

  “这次回的匆忙,也没时间给祖母准备礼物。等下次再也不会忘了。”临走前,他还不忘告罪一番。

  华老夫人挥挥手,华温言拜别祖母,又匆匆往华老太傅书房去。

  “祖父!”一进门,华温言就看到自己祖父坐在书桌前看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言儿回来了!”华老太傅看到这个孙子,就好似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孙子比他有魄力有勇气,他那时候一心只想着读圣贤书,孙子却能放下学业去游历人间。

  爷孙两个说了一些游学路上的所见所闻,华老太傅对于孙子的许多见解都很是赞同。

  “怪不得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这出去一趟,确实对于许多事物的认知比原来强。”

  老太傅觉得孙子走了一段很正确的人生路,这个孩子,将来说不定比他这个祖父都有出息。

  作为长辈,有这样的孩子,他是很欣慰的。

  “祖父,梅爷爷怎么突然就病了?”聊了一会后,华温言问,这是他一路上都没有想通的事情。

  在他的眼里,梅祭酒一直都是个文武双全精神抖擞的夫子。天天看到他都是一副乐呵呵的状态。

  “他的病不是在身体,一直都是在心里。”老太傅沉默了一会才低声说。

  他的这句话,像是在回答华温言,又像是在对着虚空说话。

  华温言看到祖父两眼看着前方,却又毫无生机的样子,就知道祖父又是在想起姑姑了。

  华老太师两口子是少年夫妻,他一辈子不愿意娶妾。

  夫妻两个除了三个儿子,还有个女儿华明月。

  女儿最小,是一家人的掌上明珠,从小就长得粉雕玉琢聪明可爱。

  那时候每天他下朝回来,女儿都要站在离大门最近的地方,看到他就伸出白嫩嫩的小手:“爹爹抱抱!”

  几个儿子他几乎都没有怎么抱,家里有那么多丫鬟婆子,孩子根本不用他操心。

  生了女儿他才知道,原来能和爹爹在一起相处,是孩子们很期待的事情。

  儿子们每天也很期待他回家,但是几个臭小子明显很怕他,不敢与他亲近。

  女儿的到来,让他意识到和孩子相处的重要性。

  从此,每天下朝不再和同僚们出去喝酒听曲儿,他会抽时间和孩子们待一会,问问他们的日常和学业。

  每每这个时候,他的怀里都会窝着一个小小的身子。

  华明月总是睁着黑葡萄似的眼睛,看着哥哥们和爹爹一问一答。

  偶尔,她也会冒出一两句话。

  喜欢卖给怪物打牙祭后,肖姑娘开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