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村里人不都这么说吗?再说了,要是没有靠上别人的话,那,她会提出离婚?村里人没有不知道的,当初,她能嫁进程家,完全就是赖上我家老二,现在孩子都生了,她又是闹分家,又是提离婚的,要不是找到了新靠山,怎么会有胆子,做这样的事情?”
面对村长的质问,程母是半点也不认为自己有错,在她这里,舒悦这个人就应该,要像以前一样,帮着家里干活,不声不吭的,任由家里磋磨,成分不好的人,可能嫁进程家,嫁给老二,那就是她的福气,还不知足,还要闹,这样的行为,就是不对的,就是要挨打受骂的。
在程家,程母这个婆婆,在磋磨儿媳妇这个方面,还是很有经验的,这么多年下来,黄芳就是这样被她管得服服贴贴的,以前的舒悦也是,也不知道现在是怎么了,生了个孩子,就像是变了人似的,总是能闹出不少的事情来。
“你怎么就不想想,是不是她在程家的日子过不下去,被你们磋磨,被男人无视,实在是忍无可忍,才会想到离婚呢?”
翠婶子听说了这边发生的事情,匆匆赶了过来,听到程母的话,马上就反驳了过去,今天遇到舒悦,才发现,舒悦改掉了以前懦弱的样子,支棱了起来,不仅能跟村里人吵起来,还会动手打人,可不想再因为程家人一闹,舒悦的性子再回到以前,变成软柿子。
“你胡说,我,我什么时候磋磨她了,正好我家大儿媳妇也在这,你们问问她,我这个当婆婆的,什么时候磋磨过儿媳妇,你们可得搞清楚,我家三儿媳妇可是城里人,要是把我的名声搞臭了,会不会让我三儿媳妇产生误会?让我们婆媳之间产生了矛盾,你们能负责吗?”
磋磨儿媳妇这种事情,村里大部分的人家都是有的,基本都是一样的想法,儿媳妇是外人,磋磨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只不过,放在明面上来说,总归是不太好的。
尤其,村长也在这里,很些话,肯定是要收敛的,提到三儿媳妇,就是想要告诉村里人,他们程家,可不是一般人,老二在部队,老三是工人,老三刚找的媳妇,娘家父亲,还是个小领导,这样的人家,在城里不算什么,可是,在村里,还是足以让不少人羡慕的。
“你是个恶婆婆的名声,还用得着我们给你搞臭?两个临产的儿媳妇,你放在家里不闻不问,去城里参加小儿子的婚宴,这是正常人能做出来的事情,谁不知道,女人生孩子是大事,鬼门关前走一遭,两个儿媳妇的命,在你的眼里,屁都不是,还有,你的两个儿媳妇,哪一个坐月子了?黄芳在家待了两天就下地干活,舒悦生产的当天就抱着孩子闹分家,这样丢脸面的事情,你还挺骄傲?”
翠婶子一向看不惯程母的所作所为,就算,不能把儿媳妇当成亲生女儿来看待,至少,也得看成人来看吧,那个黄芳,连着生了三个丫头,程母在外面,提到黄芳,那就是生不出儿子的没用东西,只要从程家门口经过,要不就是听到孩子的哭声,要不就是程母骂黄芳的声音,对舒悦就更不用说了,成分不好,开开挂在嘴边,都已经给程家添了个孙子,也不见这个当奶奶的,过来看过孩子一眼。
遇上这样一个恶婆婆,也只能是说,倒了八辈子血霉。
“你......你怎么胡说八道呢,生孩子那天,我可是请了亲家母来看着的,大家都是知道的,亲家母是接生婆,有她照看着,我们才去了城里,这有什么不对的,你,你不能拿这件事情来说,再说了,现在说的是舒悦想离婚的事情,总提我干什么?我今天过来,本来是好心好意的过来看看孩子,她一个当儿媳妇的,看到我们过来,拉着个脸,叫也不叫一句,像话吗?”
程母不好把脾气全都发泄在翠婶子的身上,只能是赶紧把话题往回扯,她是来这里找舒悦麻烦的,怎么会变成被别人找别人,她得赶紧找回自己的场子,要让村里人一起骂这个成分不好的资本家大小姐。
“你们看看,这分家才几天,她那大小姐的本性就已经暴露了出来,不好好下地干活,就只知道贪图享乐,背了这么一篓的东西回来,都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哪里是过日子的人。”
那个被舒悦轻轻放下在脚边的背篓,程母已经盯了许久,也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不过,肯定好东西,她这次过来,为的就是,要来讨要些好处的,分家的时候,舒悦一分钱也没有分到,转眼就出去买东西,肯定是身上有钱啊,舒悦已经是程家的儿媳妇,哪怕分了家,那也是程家人,她的钱,那就是程家的,可不能让舒悦自己把钱花了,得逼着她把钱拿出来才行。
“这背篓里能装的东西可太多了,出去一趟,买这么多的东西回来,果然是资本家啊。”
“可不是吗?资本家的手里,哪里会没钱,以前在程家什么也不买,也不去镇上,估计都是装样子的,就怕别人拿她的成份说事,这分了家,以为不会有人知道,没想到,程家人会过来闹。”
“不管她是下放还是下乡,那都是来劳动的,来建设农村的,怎么可以贪图享乐,太不像话了。”
村民们听到程母这么一说,马上也来了精神,大家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农,对于资本家这个身份的人,自带厌恶,明明大家一起穷的好好的,突然出来一个,家里有钱的人,怎么可能会她顺眼,不管真假,村民们对舒悦买这么多东西的行为,全都是看不惯的,在他们的心里,恨不得,能把那些东西拿出来,分给大家,那才是最好的。
面对村长的质问,程母是半点也不认为自己有错,在她这里,舒悦这个人就应该,要像以前一样,帮着家里干活,不声不吭的,任由家里磋磨,成分不好的人,可能嫁进程家,嫁给老二,那就是她的福气,还不知足,还要闹,这样的行为,就是不对的,就是要挨打受骂的。
在程家,程母这个婆婆,在磋磨儿媳妇这个方面,还是很有经验的,这么多年下来,黄芳就是这样被她管得服服贴贴的,以前的舒悦也是,也不知道现在是怎么了,生了个孩子,就像是变了人似的,总是能闹出不少的事情来。
“你怎么就不想想,是不是她在程家的日子过不下去,被你们磋磨,被男人无视,实在是忍无可忍,才会想到离婚呢?”
翠婶子听说了这边发生的事情,匆匆赶了过来,听到程母的话,马上就反驳了过去,今天遇到舒悦,才发现,舒悦改掉了以前懦弱的样子,支棱了起来,不仅能跟村里人吵起来,还会动手打人,可不想再因为程家人一闹,舒悦的性子再回到以前,变成软柿子。
“你胡说,我,我什么时候磋磨她了,正好我家大儿媳妇也在这,你们问问她,我这个当婆婆的,什么时候磋磨过儿媳妇,你们可得搞清楚,我家三儿媳妇可是城里人,要是把我的名声搞臭了,会不会让我三儿媳妇产生误会?让我们婆媳之间产生了矛盾,你们能负责吗?”
磋磨儿媳妇这种事情,村里大部分的人家都是有的,基本都是一样的想法,儿媳妇是外人,磋磨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只不过,放在明面上来说,总归是不太好的。
尤其,村长也在这里,很些话,肯定是要收敛的,提到三儿媳妇,就是想要告诉村里人,他们程家,可不是一般人,老二在部队,老三是工人,老三刚找的媳妇,娘家父亲,还是个小领导,这样的人家,在城里不算什么,可是,在村里,还是足以让不少人羡慕的。
“你是个恶婆婆的名声,还用得着我们给你搞臭?两个临产的儿媳妇,你放在家里不闻不问,去城里参加小儿子的婚宴,这是正常人能做出来的事情,谁不知道,女人生孩子是大事,鬼门关前走一遭,两个儿媳妇的命,在你的眼里,屁都不是,还有,你的两个儿媳妇,哪一个坐月子了?黄芳在家待了两天就下地干活,舒悦生产的当天就抱着孩子闹分家,这样丢脸面的事情,你还挺骄傲?”
翠婶子一向看不惯程母的所作所为,就算,不能把儿媳妇当成亲生女儿来看待,至少,也得看成人来看吧,那个黄芳,连着生了三个丫头,程母在外面,提到黄芳,那就是生不出儿子的没用东西,只要从程家门口经过,要不就是听到孩子的哭声,要不就是程母骂黄芳的声音,对舒悦就更不用说了,成分不好,开开挂在嘴边,都已经给程家添了个孙子,也不见这个当奶奶的,过来看过孩子一眼。
遇上这样一个恶婆婆,也只能是说,倒了八辈子血霉。
“你......你怎么胡说八道呢,生孩子那天,我可是请了亲家母来看着的,大家都是知道的,亲家母是接生婆,有她照看着,我们才去了城里,这有什么不对的,你,你不能拿这件事情来说,再说了,现在说的是舒悦想离婚的事情,总提我干什么?我今天过来,本来是好心好意的过来看看孩子,她一个当儿媳妇的,看到我们过来,拉着个脸,叫也不叫一句,像话吗?”
程母不好把脾气全都发泄在翠婶子的身上,只能是赶紧把话题往回扯,她是来这里找舒悦麻烦的,怎么会变成被别人找别人,她得赶紧找回自己的场子,要让村里人一起骂这个成分不好的资本家大小姐。
“你们看看,这分家才几天,她那大小姐的本性就已经暴露了出来,不好好下地干活,就只知道贪图享乐,背了这么一篓的东西回来,都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哪里是过日子的人。”
那个被舒悦轻轻放下在脚边的背篓,程母已经盯了许久,也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不过,肯定好东西,她这次过来,为的就是,要来讨要些好处的,分家的时候,舒悦一分钱也没有分到,转眼就出去买东西,肯定是身上有钱啊,舒悦已经是程家的儿媳妇,哪怕分了家,那也是程家人,她的钱,那就是程家的,可不能让舒悦自己把钱花了,得逼着她把钱拿出来才行。
“这背篓里能装的东西可太多了,出去一趟,买这么多的东西回来,果然是资本家啊。”
“可不是吗?资本家的手里,哪里会没钱,以前在程家什么也不买,也不去镇上,估计都是装样子的,就怕别人拿她的成份说事,这分了家,以为不会有人知道,没想到,程家人会过来闹。”
“不管她是下放还是下乡,那都是来劳动的,来建设农村的,怎么可以贪图享乐,太不像话了。”
村民们听到程母这么一说,马上也来了精神,大家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农,对于资本家这个身份的人,自带厌恶,明明大家一起穷的好好的,突然出来一个,家里有钱的人,怎么可能会她顺眼,不管真假,村民们对舒悦买这么多东西的行为,全都是看不惯的,在他们的心里,恨不得,能把那些东西拿出来,分给大家,那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