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温情接力-《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

  云峡区,金桂园社区。

  初冬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空气中带着刺骨的寒意。社区网格员王娟骑着她的电动小摩托,像往常一样开始例行巡查。当她拐进7号楼单元门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得差点摔下车!

  单元门口,一个穿着粉色小棉袄、约莫三岁的小女孩正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小脸冻得通红,鼻涕眼泪糊了一脸。她身边放着一个半开的卡通小书包,里面散落着奶瓶、尿不湿和几件小衣服。楼道里,一个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太太(李大娘)瘫坐在冰冷的台阶上,脸色煞白,嘴唇发紫,一只手无力地扶着墙,另一只手紧紧捂着胸口,呼吸急促得如同破旧的风箱,发出骇人的“嗬嗬”声!

  “李大娘!丫丫!”王娟惊呼一声,扔下车子就冲了过去!

  “奶奶……奶奶不动了……哇……”小女孩看到熟悉的人,哭得更凶了。

  王娟蹲下身,一边安抚孩子,一边焦急地查看李大娘的情况。李大娘眼神涣散,已经说不出完整的话,只是痛苦地呻吟着。王娟的心猛地一沉!李大娘有严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这显然是急性发作!她儿子儿媳都是医生,此刻正在外地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家里就剩这一老一小!

  “丫丫别怕!阿姨在!”王娟强自镇定,立刻掏出手机,颤抖着手指拨通了120急救电话,同时飞快地在社区网格工作群里发出紧急呼叫:

  “【7号楼紧急求助!】李大娘心脏病突发!情况危急!丫丫无人看护!请求支援!”

  信息发出的瞬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金桂园社区“共享育儿帮帮团”微信群(1群)。

  这个由社区党支部牵头、胡文彬亲自推动建立的互助群,平日里是妈妈们交流育儿经、分享闲置玩具、组织亲子活动的温馨港湾。此刻,王娟的求助信息如同刺耳的警报,瞬间炸开了锅!

  “天哪!李大娘!”

  “丫丫怎么办?!”

  “我离7号楼近!马上过去!”——这是住3号楼的年轻妈妈张悦。

  “我有车!送医院需要车吗?我这就下楼!”——5号楼的爸爸李伟。

  “我婆婆在家!我让她先过去帮忙看着丫丫!”——2号楼的赵姐。

  “我家里有速效救心丸!带着呢!”——退休医生孙大爷。

  “我家有婴儿车和奶粉!丫丫可能需要!”——6号楼的宝妈小陈。

  ……

  一条条信息如同密集的雨点,带着关切和行动力,瞬间刷屏!没有推诿,没有犹豫,只有争分夺秒的自发响应!

  7号楼单元门口。

  不到三分钟,张悦第一个气喘吁吁地赶到。她二话不说,一把抱起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丫丫,紧紧裹进自己的羽绒服里:“丫丫乖,不怕不怕,阿姨抱抱!”

  紧接着,李伟的车也到了,他跳下车,和闻讯赶来的社区书记老张一起,小心翼翼地将几乎失去意识的李大娘抬上车后座。孙大爷挤过来,熟练地检查李大娘的情况,将速效救心丸塞进她舌下。

  “娟子!你跟车去医院!丫丫交给我!”张悦抱着丫丫,对王娟喊道。

  “好!”王娟立刻跳上副驾驶。

  李伟一脚油门,车子疾驰而去。

  单元门口,只剩下抱着丫丫的张悦和陆续赶来的几位邻居。

  “丫丫还没吃早饭吧?”赵姐的婆婆刘奶奶也赶到了,手里还拿着一个热乎乎的鸡蛋饼,“来,奶奶喂你吃点东西。”

  “奶粉!奶瓶!”小陈也跑来了,递上东西。

  丫丫在张悦怀里,抽抽噎噎,看着陌生的阿姨奶奶们,大眼睛里还含着泪,但哭声渐渐小了。刘奶奶用勺子一点点喂她吃鸡蛋饼,小陈熟练地冲好奶粉试了温度递过来。

  “丫丫别怕,奶奶和阿姨们都在呢。”张悦轻轻拍着丫丫的背,柔声安慰。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社区书记老张看着手机里不断刷新的群消息,又看着窗外自发组织起来的邻居们,一个念头瞬间闪过脑海!他立刻打开电脑,在“共享育儿帮帮团”群里发布了一条置顶公告:

  “【紧急排班看护丫丫!】李大娘送医,丫丫暂时由邻居照看。为确保丫丫得到持续、稳定的照顾,现征集看护志愿者,按时间段排班!请能帮忙的邻居接龙报名!”

  公告下方,是一个简单的在线表格链接,列着从当天上午到未来三天的时段。

  奇迹发生了!

  表格几乎在瞬间被填满!

  “张悦:上午9:00-12:00(已接手)”

  “刘奶奶(赵姐婆婆):12:00-15:00(负责午饭)”

  “小陈:15:00-18:00(带玩具陪玩)”

  “李伟爱人王芳:18:00-21:00(晚饭 哄睡)”

  “孙大爷女儿孙倩(夜班护士,白天休息):21:00-次日9:00(夜班)”

  “赵姐:次日9:00-12:00(可带丫丫去我家玩)”

  “退休教师周老师:次日12:00-15:00(可教丫丫认字画画)”

  ……

  排班表如同精密的齿轮,一环扣一环,无缝衔接!报名人数远超需求!甚至出现了好几个时段“抢”不到名额的情况!大家还在群里自发补充:

  “我家有儿童餐椅!”

  “丫丫的换洗衣服不够?我家孩子小时候的衣服都洗好收着呢,马上送来!”

  “需要儿童退烧药、感冒药吗?我家药箱齐全!”

  ……

  一份充满温情和智慧的“网格化接力排班表”,在短短十几分钟内,由社区干部发起,在邻里间自发高效地生成、完善并执行!没有行政命令,没有物质奖励,只有守望相助的本能和对一个弱小生命的共同守护!

  省城某医院急诊室外。

  王娟焦急地等待着。李大娘已被推进抢救室。她手机震动不停,是社区群里不断更新的消息。看着那份详细到小时、汇聚了十几位邻居爱心的排班表,看着群里大家分享的丫丫被喂饭、被逗笑、安静睡觉的照片和小视频,王娟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她拍下那份电子排班表,发给了正在外地开会的丫丫父母。

  几秒钟后,丫丫妈妈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哽咽得不成样子:“娟子……谢谢……谢谢大家……我妈怎么样了?丫丫……”

  “李大娘在抢救,医生在尽力!丫丫很好!特别好!邻居们轮流照顾着呢,你看群里……”王娟的声音也带着哭腔,但更多的是感动和力量,“你们放心!家里有我们!”

  云峡区委宣传部舆情监测中心。

  胡文彬正焦头烂额地盯着屏幕上关于“洼地学校”舆情的实时波动曲线。突然,一条来自“魔都观察”官微的推送弹窗引起了他的注意:

  【魔都观察V:寒冬里的温情接力!云峡社区上演“网格化带娃”暖心一幕!】

  配图正是那张被无数人转发的“丫丫看护接力排班表”截图!还有几张邻居们照顾丫丫的温馨抓拍:张悦抱着丫丫喂饭,刘奶奶给丫丫擦脸,小陈陪丫丫搭积木,孙倩深夜抱着睡着的丫丫在灯光下看书的侧影……

  博文详细讲述了金桂园社区突发危机下,邻里自发组织、网格接力守护幼童的感人故事。文末深情写道:“‘共享育儿’不是口号,是融入血脉的邻里守望!这份由普通市民书写的‘排班表’,是城市文明最温暖的注脚,更是基层治理创新激发出的最动人力量!为云峡点赞!为这份人间真情点赞!”

  胡文彬的眼睛瞬间亮了!他猛地一拍桌子:“快!全网推送!重点资源倾斜!联系‘魔都观察’,我们要深度合作报道!”

  这条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温情新闻,如同冬日暖阳,以惊人的速度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泪目了!这才是远亲不如近邻!”

  “网格化带娃!太有智慧了!建议全国推广!”

  “云峡这个‘共享育儿帮帮团’太牛了!实名羡慕!”

  “之前还看到云峡‘洼地学校’的新闻,正揪心呢,突然被暖到了!这才是真实的云峡吧?有矛盾,更有温情!”

  “那张排班表,简直是艺术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爱!”

  ……

  热搜榜上,“#云峡网格化带娃#”、“#最暖排班表#”的话题热度火箭般蹿升!评论区被满满的感动和正能量淹没!之前因“洼地效应”引发的质疑和戾气,在这股强大的暖流冲击下,如同冰雪消融,迅速退潮!云峡的形象,从一个陷入教育争议的焦点,瞬间转变为充满人情味和治理智慧的温情之城!

  秦风站在窗前,手里拿着打印出来的那份“丫丫看护接力排班表”。表格上,一个个普通的名字,一个个精确的时间段,如同跳动的音符,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邻里互助交响乐。

  窗外,阴霾了几日的天空终于放晴,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洒满大地。

  胡文彬兴奋地推门进来:“书记!您看舆情曲线!‘洼地’的负面声量被压下去了!‘排班表’成了现象级传播!好几个央媒都来问素材了!”

  秦风没有回头,他的目光依旧停留在那份排班表上,指尖轻轻拂过那些陌生的名字——张悦、刘奶奶、小陈、孙倩、周老师……

  “文彬,”秦风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这才是我们改革最想看到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