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怎么不喊姐姐-《重生之助力华夏崛起》

  高人指点的精髓要义,就在这里。

  看似随意的一讲,一句话,或者一个观点,实则包含了人家深入的理解和多年的经验。

  浓缩的精华,才是真正的宝贝。

  本来计划的第一天是组织入学测试,摸摸学生的底子。

  后来考虑到影响和效果,还是改为授课,测试安排晚上进行。

  准备复读的学生,基本是从早晨两眼一睁,学到晚上熄灯。

  人生第一次努力失败了,再一次拼搏,哪里还有退路可言。想好好睡觉,明年高考之后吧。

  杨晓帆的物理授课,大约讲了100分钟左右。进度不慢,讲的考点也不少。

  但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丝毫不觉得接受不了。

  原来以前学过的知识,可以这样解题。原来大题从这个角度剖析起来,也算不复杂。

  不用再去纠结于,一些定理的推导与证明,也不用再去关注所有的知识点。在辅导班里,

  一切的学习训练,都是针对考试。

  所有的方法技巧,都是为了实战。

  要清楚,你知道牛顿定律是什么,和你知道牛顿定律怎么用,那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甚至后来,在章美的化学课上,还有学生感叹。

  “我以前学了那么多,背了那么多。原来很多内容,高考从来没有考过?”

  是啊,我们学了整整三年,高考才一张卷子。

  不必学那么多,有些知识,也不用学的那么深。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有舍,才有得。

  当然这一切,杨晓帆当时是不知道的,他并不在场。

  他上完物理课,就离开了公司,先走了。

  他要去赴一个约会。

  地区人民医院,是柳水最好的三甲医院,位置也在市中心附近。

  后来,这也是城市中,最堵车的地方。

  很多次,闪着急救灯的救护车,距离医院已经不远。

  但想尽办法,就是无法在拥挤的道路中,找到一条通往医院的捷径。

  那也是伤病者的一条救命路,一条求生路啊。

  杨晓帆曾经质疑过,中心医院,真的有必要建在市中心吗?

  以前建设的时候,可能没有考虑到将来,满大街的汽车,全天候的堵车。

  那么现在出现了问题,将中心医院,搬迁到市郊,很复杂很难吗?

  站在人民医院大门口的杨晓帆,突然想起了上一世,自己的一个感慨点和疑惑点。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时任档案局副局长,也只能是无奈加困惑。

  杨晓帆去医院的时候次数很少,但他也知道探望病人,最好是上午。

  他买了一些水果,老老实实地在医院停车处,锁好自行车,进了住院部大楼。

  通过几次问询,他顺利进入了位于6楼的心内科病房。

  上午的病房,还是比较繁忙。护士站里的人,都在忙忙碌碌的。

  杨晓帆有点不好意思打扰。他这个探望,也稍微有点复杂。

  “你找谁。”一个略有些严厉的女声,在他耳边响起。

  声音不大,但让你听的很清楚。而且还能让你觉得,你要尽快回答。

  这可能也是医生,或者护士的一个基本功。

  宛如教师提问学生。

  杨晓帆转身一看,一个帽子上画有两条横杠的白衣护士,应该是护士长,正在瞪着他。

  对,不是看,就是瞪。

  脸上戴着口罩,反而衬托出眼睛更大,还挺好看。

  他甚至能感觉出,对方眼睛中,还流露出的一丝不满,多少有点嫌弃他。

  刚刚教过课的杨老师,立即乖乖回答。

  “我来探望一位大爷,他是前天晚上,因心脏病发作,被急救车拉到医院的。”

  这句回答,应该得满分的。

  言简意赅,而且一句话,将复杂的情况,说明的清清楚楚。

  这份功力,首席讲师杨晓帆是具备的。

  “张大叔啊,他在16床,你也是他的孩子啊。”

  “你还挺年轻的,这是从外地,特意赶回来的?”

  “你们这些孩子,还挺讲良心的,不错。不过张大爷对你们有恩,你们应该好好孝顺。”

  护士长啰里啰嗦地讲了半天,而且语速很快,把杨晓帆给说愣了。

  看到杨晓帆呆立在原地不动。护士长直接拉了他一下,

  “走吧,我带你过去。”

  说着,护士长就走向了长长的走廊,步速很快。

  虽然有些意外,但杨晓帆还是没有质疑和询问,而是迅速跟上。

  他一直有这个习惯,提高警惕,但不刨根问底。静静等待,水落自然石出。

  很快,就到心内科16床的门口,这是一个两人间,条件还算不错的。

  护士长让杨晓帆先在门口等一下,她先进去打个招呼。

  讲完后,这位快人快语的护士长,迈步走入病房,边走还边说:

  “张大叔,你儿子来看你了。你别激动啊,控制好情绪。”

  “你说你,赢个棋,还能把自己激动地犯病了,真是的。”

  “护士长,你说谁,我儿子?”一个老者的声音,有些疲惫,但语气中充满了好奇,还带有一丝惊讶。

  “你看看,让你别激动,别激动。这血压怎么又上来了。这样可不行啊,那不能让你们见面了啊。”

  “护士长,谁来了,我先去见一见。”一个好听的女声响起,伴着轻轻地脚步声。

  俄顷,杨晓帆边看到一个美女,从病房里款款而行,出现在他的面前。

  他觉得非常眼熟,很快他便想起来了。

  正巧,对面此刻也认出了他。

  “是你?”

  “是你!”

  两人不禁同时说出了同样的话,然后都笑了起来。

  原来这女子,便是在证券公司小户室里见过的张飞燕。

  当时,她为杨晓帆他们仗义执言,杨晓帆对她印象比较深。更何况是一个美女,更加记忆犹新。

  不过今天张飞燕,穿的较为朴素和普通。一下从时髦女郎,变成了邻家大姐姐。

  要不是杨晓帆眼力好,记忆力强。还真的很难,一下就辨认出来。

  对于张飞燕来说,认出杨晓帆,那就更简单了。

  看着这个帅气的阳光大男孩,她的心情很好。

  她很聪明,也猜到了一些事情。但,还是忍不住调戏一下:

  “听说我爸的儿子来了,原来是你啊!”

  “那你就是我弟弟了,怎么不喊姐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