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不打不成才-《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

  “爹,我知道错了,不要打我。”

  “我不该带妹妹去房檐边上。”

  王成海立即认怂,主动承认错误。

  “现在才认错,晚了。”

  “媳妇儿,给他几棍子,让他长点记性。”

  “闺女还小,打两下,让她知道疼就行。”

  王东升自动忽略媳妇儿的话,根本不去接鸡毛掸子。

  “爹,你偏心。”

  “娘,不要打我。”

  “啪啪啪。”

  “啊,啊,呜呜呜。”

  许秀琴早就听到自家男人在房顶上说的话,此刻也没客气,鸡毛掸子啪啪啪的打在儿子屁股上。

  “我可不是偏心,你妹妹才多大,你多大?”

  “要不是你带着他去房檐边上,她能自己跑过去?”

  “哪怕她能跑过去,她比你小,什么都不懂,你也要拉着她。”

  王东升看着媳妇儿打儿子,嘴里则是不停的给儿子讲起了道理。

  他确实偏心闺女。

  儿子不打不成才。

  小的时候,他就是挨打少了,才会啥活不干,一直游手好闲。

  重来一世,可不能把几个孩子养废掉。

  “呜呜呜,爹就是偏心。”

  “娘,不要打我,打哥哥,娘我错了。”

  “爹,救我,爹快救我。”

  许秀琴可没有偏向闺女的心思,打完儿子,又一把抓住闺女,照着她的小屁股,扬起鸡毛掸子打了上去。

  接连被打了七八下,王东升这才把闺女和儿子,都护在身后,“好了,好了。”

  “他们已经知道错了,下次犯了错,再打。”

  “要打的是你,护着他们的也是你,里外里,你做好人,我倒成坏人了。”

  许秀琴没好气的白了自家男人一眼。

  “呵呵……”

  “这还不是因为孩子们都听你的话,不听我的话吗。”

  “以后,他们犯了错,我来教训,保证让他们服服帖帖。”

  王东升笑着道。

  “我倒是要看看他们以后犯了错,你会不会教训他们。”

  许秀琴看到儿子闺女,一把鼻涕一把泪,放下鸡毛掸子,拿着手绢,给他们把鼻涕泡擦干净。

  “成海,小雅过来睡觉了。”

  “不然,你们娘,又要拿鸡毛掸子打你们屁股了。”

  王东升抱着两个孩子,来到铺好的凉席上,放下两人,哄着两人睡觉。

  许秀琴拿着鸡毛掸子,从房顶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王东升来到大队收知了猴皮,知了猴还有蝎子。

  大队书记怕他忘了买砖抽奖的事情,特意在大队等着他,提醒完他,这才跑到砖厂。

  王东升把蝎子,知了猴皮,知了猴带回家。

  等几个姐姐和媳妇儿,把知了猴炸出来,立即和二姐,五姐,李宏伟,三舅哥,明明,花花,一起赶往市里。

  今天他们收的知了猴皮,明显比昨天少。

  加上几个姐姐和三舅哥带过来的,总共一百六十多斤。

  蝎子数量,也比昨天少,只有二十一斤。

  其中有十斤,是大队收的。

  今天东西少,骑三轮车的速度,比以往快。

  王东升带着李宏伟,二姐,五姐,跟在明明、花花他们后面。

  一直到了北市区,才跟明明、花花分开。

  然后带着李宏伟,一起找到冯建军老爹,把蝎子、知了猴皮卖掉。

  由于今天出来的早,把所有知了猴卖完,才刚刚十一点。

  王东升又带着明明、花花去买了一些棉花籽油。

  回到村子,刚十二点半。

  几个姐姐、姐夫已经干完活,吃完中午饭各自回家了。

  王东升把钱给了媳妇儿,就跟二姐,五姐,五姐夫,老娘,大外甥李宏伟随便吃了点饭。

  然后跟媳妇儿打过招呼,急匆匆的来到大队。

  “升子,你可算是回来了。”

  “下午就要开始抽奖,想买砖的人非常多,你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准备的。”

  李来富一看到王东升,连忙把他拉到大队会议室,把抽奖的流程,交给王东升看。

  “没问题,就按照这个流程来就行。”

  “书记已经考虑得非常周到。”

  “等下午人过来后,书记和大队就负责收钱记账,其他的事情都交给我。”

  王东升快速看了一遍流程,又把纸还给了大队书记。

  实际上,对他来说,根本不用这么麻烦。

  等人来了,他随便说几句,把抽奖流程详细讲一遍,这些想买砖的人自然就会乖乖交钱。

  现在农村根本没有抽奖活动。

  他们这是独一份,再加上现在还是卖方市场,本就是供小于求。

  即便没有这个抽奖活动,只要把情况说明,照样会有不少人乖乖交钱。

  “行,我都准备好了。”

  “给会计安排了三个人帮忙。”

  李来富见王东升信心十足,放心下来。

  “书记,你估算一下,今天大致能来多少人?”

  王东升不知道三个人够不够,随口问道。

  “应该有一二百人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围几个村子,不少想买砖的人,应该都会过来。”

  李来富不太确定的道。

  “那安排三个人足够了。”

  “书记,你跟这些买砖的人说的是下午几点?”

  王东升还以为会有五六百人呢。

  只有一二百人,那完全应付的过来。

  不过,想想也很正常,他们今年才分地,能盖得起房子的人家,还真不会太多。

  很多人家,都是迫不得已,才会咬牙借钱买砖、盖房。

  现在家家户户的人口都多。

  像王东升家这样只看有他一个儿子的家庭属于极少数。

  大部分人家,少的都有两三个儿子。

  多的,像大胜、老九这种有四五个儿子的,大有人在。

  哪怕是家里再没有钱,也得想方设法,弄点钱盖三间新房,不然,连媳妇儿都娶不到。

  王东升记得,他们村子到老都没娶上媳妇儿的,都有十几个。

  不是不想娶,是真娶不起。

  好不容易有点钱了,年龄又大了,那时候娶媳妇的要求更高,依然娶不起。

  “四点半。”

  “这天儿太热,时间早了,我怕大队聚集这么多人,大家会热中暑。”

  “为此,我还专门让人准备了绿豆汤。”

  见大队准备的如此周全,王东升恭维了几句,然后,跟大队书记说他四点再过来,就溜达着回到了家。

  早知道,四点半才开始,他也不会这么早过来。

  ……

  喜欢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