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朱雀街浸在暖融融的日光里,济世医馆的木窗敞开着,檐下悬挂的“妙手回春”匾额泛着温润的光。洛风正将新采的草药分类归置,青布长衫的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间那串打磨光滑的桃木手串——是儿子洛羽十岁时亲手做的,虽不精致,却被他戴了八年。他指尖拂过药柜上“乌扇”的标签,抬头时正好见妻子秦慕伊端着陶碗走进来,碗里盛着刚熬好的薄荷水,清清凉凉的气息驱散了药馆里的微苦。
“阿羽今日值前堂,正好让他学学乌扇,前几日城西张阿婆的咳疾,就多亏了这味药。”洛风声音温和,目光落在医馆门口,十八岁的洛羽正帮着一位老妇人拿药,青布短褂衬得他身形挺拔,眉眼间依稀有夫妻二人的影子,只是多了几分少年人的鲜活。
秦慕伊笑着将薄荷水放在案上,她今日穿了件淡紫色绫罗襦裙,裙摆绣着缠枝莲纹,针脚细密;腰间系着月白软缎带,带尾垂着两颗珍珠,走动时轻晃,泛着柔润的光。鬓边插着支银质莲花簪,花瓣上錾着细巧的纹路,衬得她面容愈发温婉。“早想着教他了,这孩子记性好,就是少些实践,今日正好结合病例,让他印象深些。”
说话间,洛羽送完老妇人回到后堂,脸上带着几分笑意:“爹,娘,刚那位阿婆说咱们的药管用,还说要给咱们送自家种的青菜呢!”他凑到案边,看到药柜上的乌扇,眼睛一亮,“这就是乌扇?前几日听爹说能治咳疾,我还没见过呢!”
洛风拿起一株晾干的乌扇,递到洛羽面前:“你先看看它的形状,记仔细了。这乌扇又叫射干,是鸢尾科射干属的多年生草本,咱们大华各地多有生长,但以川蜀、荆楚两地的品质最佳。”他指尖抚过乌扇的根茎,“它的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有多数须根痕和横向皱纹,质地坚硬,断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气微,味苦、微辛。”
秦慕伊补充道:“若说生长环境,乌扇最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耐旱,但不耐涝。多生长在海拔较低的山坡、草地、沟谷或滩涂,尤其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川蜀的山地阳坡,荆楚的江边滩涂,都是乌扇生长的好地方——去年咱们去川蜀采药,就见漫山的乌扇,叶片像剑一样挺拔,开着橙红色的花,上面还有紫褐色的斑点,好看得很。”
洛羽听得认真,伸手轻轻摸了摸乌扇的根茎,又翻看叶片:“娘,这叶片真的像剑啊,边缘还有些细微的锯齿。那它的花是什么时候开的?结果子吗?”
“每年七月到八月开花,九月结果。”洛风笑着点头,拿起一支绘着乌扇植株的图卷展开,“你看,它的茎直立,高约五十到一百厘米,茎部生有叶片,叶片互生,嵌迭状排列,形状像宽剑,长约二十到六十厘米,宽约二到四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全缘或有细锯齿。花茎顶端生有伞房花序,每朵花有六片花瓣,橙红色,上面有紫褐色的斑点,花径约五到六厘米,看着十分艳丽。果实是蒴果,椭圆形,长约二点五到三点五厘米,成熟时会开裂,里面有多数黑色的种子,种子呈圆形,有光泽。”
洛羽盯着图卷,手指在上面轻轻划过:“原来乌扇的花这么好看,我还以为草药都不起眼呢。那它的作用是什么?除了治咳疾,还能治别的病吗?”
“乌扇的作用可不少,主要归肺经、肝经,性寒,味苦、辛。”秦慕伊取来一本泛黄的医书,翻到记载乌扇的篇章,“它最主要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利咽祛痰、散结消肿。像咽喉肿痛、肺热咳喘、痰盛胸闷,还有痈肿疮毒、瘰疬痰核,都能用它来治。前几日城西的张阿婆,就是因为肺热咳喘,咳得睡不着觉,痰又多又黄稠,我和你爹就用乌扇配了麻黄、杏仁、生石膏,三副药下去,她的咳疾就好了大半。”
洛风接过话头,语气愈发严谨:“若说它的化学成分,可就复杂了。乌扇的根茎里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主要有异黄酮类、蒽醌类、皂苷类、挥发油等。异黄酮类里,射干苷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含量约占根茎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它有很好的抗炎、抗病毒、止咳平喘作用;还有鸢尾苷、鸢尾黄酮苷等,这些成分能增强射干苷的药效。蒽醌类里,有大黄素、大黄酚等,能起到抗菌、通便的作用。皂苷类成分则有祛痰、镇咳的效果,挥发油里的成分也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他顿了顿,拿起一支笔,在纸上写下这些成分的名称:“这些成分相互作用,才让乌扇有了这么好的药效。但要注意,乌扇性寒,孕妇和脾胃虚寒的人要慎用,用量也不能过大,一般三到九克,过量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
洛羽听得连连点头,把这些要点都记在心里:“爹,娘,那你们给我讲讲张阿婆的病例吧,我想知道具体怎么用乌扇治病。”
秦慕伊笑着点头,目光望向窗外,似是回忆起前几日的情景:“张阿婆今年六十八岁,前几日来医馆时,咳得厉害,脸色通红,还喘着气,说自己咳了快半个月了,一开始只是偶尔咳几声,后来越来越重,晚上根本睡不着觉,痰又黄又稠,还带着点血丝,吃了别的药也不管用。你爹给她诊脉,脉象浮数,舌苔黄腻,断定是肺热咳喘,痰热壅肺,得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的方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洛风补充道:“当时我给她开的方子是射干麻黄汤加减,用乌扇六克,麻黄三克,杏仁九克,生石膏十五克,甘草三克,桔梗六克,川贝母六克,桑白皮九克。乌扇清热解毒、利咽祛痰,是君药;麻黄宣肺平喘,生石膏清泻肺热,是臣药;杏仁降气止咳,桔梗宣肺利咽,川贝母润肺化痰,桑白皮清肺平喘,是佐药;甘草调和诸药,是使药。每日一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
“张阿婆喝了第一剂药,第二天就来医馆说,咳得轻了些,痰也没那么稠了,能睡上一会儿了。”秦慕伊语气里带着欣慰,“喝到第三剂药时,她的咳疾基本好了,痰也变成了白色的稀痰,脸色也红润了不少。后来又巩固了两剂,就彻底好了。她还说,没想到这不起眼的草药这么管用,比她之前吃的那些药都好。”
洛羽听得眼睛发亮:“原来乌扇这么厉害!那要是遇到别的病症,比如咽喉肿痛,该怎么用乌扇呢?”
“若是咽喉肿痛,尤其是风热引起的,可以用乌扇配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桔梗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洛风拿起一株金银花,放在乌扇旁边,“比如去年有个书生,赶考路上受了风热,咽喉肿痛得说不出话,还发高烧,我就用乌扇六克,金银花十二克,连翘十二克,牛蒡子九克,桔梗六克,甘草三克,薄荷三克,水煎服,一剂药下去,烧就退了,两剂药后,咽喉肿痛就好了,能正常说话了。”
秦慕伊又道:“还有痈肿疮毒,也能用乌扇外敷。把乌扇根茎研成末,加适量蜂蜜调成糊状,敷在患处,每日换一次,能起到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前几日隔壁的小虎子,在外面玩的时候不小心被蚊虫叮咬,后来红肿化脓,我就用这个方法给他敷了三天,红肿就消了,脓也没了。”
洛羽一边听一边记,把这些用法都写在本子上:“爹,娘,我记住了。乌扇生长在温暖湿润的地方,喜欢沙壤土,根茎不规则结节状,叶片像剑,花橙红色有斑点,主要成分有射干苷等,能清热解毒、利咽祛痰、散结消肿,还知道了怎么用它治咳疾、咽喉肿痛和痈肿疮毒。”
洛风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洛羽的肩膀:“记住还不够,还要会用。以后遇到合适的病人,我会让你试着开方子,多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这草药就像人一样,各有各的脾气,只有了解它,才能用好它,才能帮百姓治病。”
秦慕伊也笑着说:“是啊,咱们济世医馆,就是要以济世为怀,用这些草药帮百姓解除病痛。你爹当年学医的时候,也是跟着你祖父一点一点学的,从认识草药,到了解它们的功效,再到配药治病,慢慢来,别急。”
洛羽重重地点头,目光落在案上的乌扇上,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爹,娘,我知道了。我会好好学,以后也像你们一样,做个能为百姓治病的好大夫。”
此时,医馆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位中年男子扶着一位老妇人走进来,老妇人咳得厉害,脸色苍白。洛羽立刻迎上去,语气温和:“阿爷,阿婆,快请坐,是哪里不舒服吗?”
中年男子连忙说:“大夫,我娘咳了好几天了,痰又多又黄,还喘不过气,您快给看看吧!”
洛风站起身,走到老妇人面前,伸手给她诊脉,秦慕伊则在一旁询问病情。洛羽站在旁边,仔细观察着老妇人的症状,心里想着:“脉象浮数,舌苔黄腻,咳黄稠痰,这和张阿婆的症状很像,应该是肺热咳喘,正好能用乌扇来治。”
不一会儿,洛风诊完脉,对中年男子说:“老人家是肺热咳喘,痰热壅肺,我给她开个方子,用乌扇、麻黄、杏仁、生石膏等,喝几剂药就会好的。”
洛羽在一旁小声说:“爹,乌扇用六克可以吗?麻黄三克,杏仁九克,生石膏十五克,再配桔梗、川贝母和甘草?”
洛风惊讶地看了洛羽一眼,随即笑了:“没错,就是这个用量。阿羽,你学得很快,以后可以试着帮我写方子了。”
洛羽心里一阵欢喜,拿起笔,认真地写下方子。秦慕伊看着他的样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洛风也点了点头,目光里满是期许。
阳光透过木窗,洒在医馆里,落在三人身上,也落在案上的乌扇上。乌扇的叶片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在见证着这位少年大夫的成长,也见证着济世医馆用草药守护百姓健康的初心。往后的日子里,洛羽会记住乌扇的每一个特征,每一种用法,也会像父母一样,用这些平凡的草药,为朱雀街的百姓驱散病痛,带来安康。而乌扇的故事,也会随着济世医馆的传承,在朱雀街上传颂下去,成为大华医者仁心的一个小小注脚。
喜欢御风小说之穿越古代
“阿羽今日值前堂,正好让他学学乌扇,前几日城西张阿婆的咳疾,就多亏了这味药。”洛风声音温和,目光落在医馆门口,十八岁的洛羽正帮着一位老妇人拿药,青布短褂衬得他身形挺拔,眉眼间依稀有夫妻二人的影子,只是多了几分少年人的鲜活。
秦慕伊笑着将薄荷水放在案上,她今日穿了件淡紫色绫罗襦裙,裙摆绣着缠枝莲纹,针脚细密;腰间系着月白软缎带,带尾垂着两颗珍珠,走动时轻晃,泛着柔润的光。鬓边插着支银质莲花簪,花瓣上錾着细巧的纹路,衬得她面容愈发温婉。“早想着教他了,这孩子记性好,就是少些实践,今日正好结合病例,让他印象深些。”
说话间,洛羽送完老妇人回到后堂,脸上带着几分笑意:“爹,娘,刚那位阿婆说咱们的药管用,还说要给咱们送自家种的青菜呢!”他凑到案边,看到药柜上的乌扇,眼睛一亮,“这就是乌扇?前几日听爹说能治咳疾,我还没见过呢!”
洛风拿起一株晾干的乌扇,递到洛羽面前:“你先看看它的形状,记仔细了。这乌扇又叫射干,是鸢尾科射干属的多年生草本,咱们大华各地多有生长,但以川蜀、荆楚两地的品质最佳。”他指尖抚过乌扇的根茎,“它的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有多数须根痕和横向皱纹,质地坚硬,断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气微,味苦、微辛。”
秦慕伊补充道:“若说生长环境,乌扇最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耐旱,但不耐涝。多生长在海拔较低的山坡、草地、沟谷或滩涂,尤其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川蜀的山地阳坡,荆楚的江边滩涂,都是乌扇生长的好地方——去年咱们去川蜀采药,就见漫山的乌扇,叶片像剑一样挺拔,开着橙红色的花,上面还有紫褐色的斑点,好看得很。”
洛羽听得认真,伸手轻轻摸了摸乌扇的根茎,又翻看叶片:“娘,这叶片真的像剑啊,边缘还有些细微的锯齿。那它的花是什么时候开的?结果子吗?”
“每年七月到八月开花,九月结果。”洛风笑着点头,拿起一支绘着乌扇植株的图卷展开,“你看,它的茎直立,高约五十到一百厘米,茎部生有叶片,叶片互生,嵌迭状排列,形状像宽剑,长约二十到六十厘米,宽约二到四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全缘或有细锯齿。花茎顶端生有伞房花序,每朵花有六片花瓣,橙红色,上面有紫褐色的斑点,花径约五到六厘米,看着十分艳丽。果实是蒴果,椭圆形,长约二点五到三点五厘米,成熟时会开裂,里面有多数黑色的种子,种子呈圆形,有光泽。”
洛羽盯着图卷,手指在上面轻轻划过:“原来乌扇的花这么好看,我还以为草药都不起眼呢。那它的作用是什么?除了治咳疾,还能治别的病吗?”
“乌扇的作用可不少,主要归肺经、肝经,性寒,味苦、辛。”秦慕伊取来一本泛黄的医书,翻到记载乌扇的篇章,“它最主要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利咽祛痰、散结消肿。像咽喉肿痛、肺热咳喘、痰盛胸闷,还有痈肿疮毒、瘰疬痰核,都能用它来治。前几日城西的张阿婆,就是因为肺热咳喘,咳得睡不着觉,痰又多又黄稠,我和你爹就用乌扇配了麻黄、杏仁、生石膏,三副药下去,她的咳疾就好了大半。”
洛风接过话头,语气愈发严谨:“若说它的化学成分,可就复杂了。乌扇的根茎里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主要有异黄酮类、蒽醌类、皂苷类、挥发油等。异黄酮类里,射干苷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含量约占根茎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它有很好的抗炎、抗病毒、止咳平喘作用;还有鸢尾苷、鸢尾黄酮苷等,这些成分能增强射干苷的药效。蒽醌类里,有大黄素、大黄酚等,能起到抗菌、通便的作用。皂苷类成分则有祛痰、镇咳的效果,挥发油里的成分也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他顿了顿,拿起一支笔,在纸上写下这些成分的名称:“这些成分相互作用,才让乌扇有了这么好的药效。但要注意,乌扇性寒,孕妇和脾胃虚寒的人要慎用,用量也不能过大,一般三到九克,过量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
洛羽听得连连点头,把这些要点都记在心里:“爹,娘,那你们给我讲讲张阿婆的病例吧,我想知道具体怎么用乌扇治病。”
秦慕伊笑着点头,目光望向窗外,似是回忆起前几日的情景:“张阿婆今年六十八岁,前几日来医馆时,咳得厉害,脸色通红,还喘着气,说自己咳了快半个月了,一开始只是偶尔咳几声,后来越来越重,晚上根本睡不着觉,痰又黄又稠,还带着点血丝,吃了别的药也不管用。你爹给她诊脉,脉象浮数,舌苔黄腻,断定是肺热咳喘,痰热壅肺,得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的方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洛风补充道:“当时我给她开的方子是射干麻黄汤加减,用乌扇六克,麻黄三克,杏仁九克,生石膏十五克,甘草三克,桔梗六克,川贝母六克,桑白皮九克。乌扇清热解毒、利咽祛痰,是君药;麻黄宣肺平喘,生石膏清泻肺热,是臣药;杏仁降气止咳,桔梗宣肺利咽,川贝母润肺化痰,桑白皮清肺平喘,是佐药;甘草调和诸药,是使药。每日一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
“张阿婆喝了第一剂药,第二天就来医馆说,咳得轻了些,痰也没那么稠了,能睡上一会儿了。”秦慕伊语气里带着欣慰,“喝到第三剂药时,她的咳疾基本好了,痰也变成了白色的稀痰,脸色也红润了不少。后来又巩固了两剂,就彻底好了。她还说,没想到这不起眼的草药这么管用,比她之前吃的那些药都好。”
洛羽听得眼睛发亮:“原来乌扇这么厉害!那要是遇到别的病症,比如咽喉肿痛,该怎么用乌扇呢?”
“若是咽喉肿痛,尤其是风热引起的,可以用乌扇配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桔梗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洛风拿起一株金银花,放在乌扇旁边,“比如去年有个书生,赶考路上受了风热,咽喉肿痛得说不出话,还发高烧,我就用乌扇六克,金银花十二克,连翘十二克,牛蒡子九克,桔梗六克,甘草三克,薄荷三克,水煎服,一剂药下去,烧就退了,两剂药后,咽喉肿痛就好了,能正常说话了。”
秦慕伊又道:“还有痈肿疮毒,也能用乌扇外敷。把乌扇根茎研成末,加适量蜂蜜调成糊状,敷在患处,每日换一次,能起到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前几日隔壁的小虎子,在外面玩的时候不小心被蚊虫叮咬,后来红肿化脓,我就用这个方法给他敷了三天,红肿就消了,脓也没了。”
洛羽一边听一边记,把这些用法都写在本子上:“爹,娘,我记住了。乌扇生长在温暖湿润的地方,喜欢沙壤土,根茎不规则结节状,叶片像剑,花橙红色有斑点,主要成分有射干苷等,能清热解毒、利咽祛痰、散结消肿,还知道了怎么用它治咳疾、咽喉肿痛和痈肿疮毒。”
洛风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洛羽的肩膀:“记住还不够,还要会用。以后遇到合适的病人,我会让你试着开方子,多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这草药就像人一样,各有各的脾气,只有了解它,才能用好它,才能帮百姓治病。”
秦慕伊也笑着说:“是啊,咱们济世医馆,就是要以济世为怀,用这些草药帮百姓解除病痛。你爹当年学医的时候,也是跟着你祖父一点一点学的,从认识草药,到了解它们的功效,再到配药治病,慢慢来,别急。”
洛羽重重地点头,目光落在案上的乌扇上,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爹,娘,我知道了。我会好好学,以后也像你们一样,做个能为百姓治病的好大夫。”
此时,医馆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位中年男子扶着一位老妇人走进来,老妇人咳得厉害,脸色苍白。洛羽立刻迎上去,语气温和:“阿爷,阿婆,快请坐,是哪里不舒服吗?”
中年男子连忙说:“大夫,我娘咳了好几天了,痰又多又黄,还喘不过气,您快给看看吧!”
洛风站起身,走到老妇人面前,伸手给她诊脉,秦慕伊则在一旁询问病情。洛羽站在旁边,仔细观察着老妇人的症状,心里想着:“脉象浮数,舌苔黄腻,咳黄稠痰,这和张阿婆的症状很像,应该是肺热咳喘,正好能用乌扇来治。”
不一会儿,洛风诊完脉,对中年男子说:“老人家是肺热咳喘,痰热壅肺,我给她开个方子,用乌扇、麻黄、杏仁、生石膏等,喝几剂药就会好的。”
洛羽在一旁小声说:“爹,乌扇用六克可以吗?麻黄三克,杏仁九克,生石膏十五克,再配桔梗、川贝母和甘草?”
洛风惊讶地看了洛羽一眼,随即笑了:“没错,就是这个用量。阿羽,你学得很快,以后可以试着帮我写方子了。”
洛羽心里一阵欢喜,拿起笔,认真地写下方子。秦慕伊看着他的样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洛风也点了点头,目光里满是期许。
阳光透过木窗,洒在医馆里,落在三人身上,也落在案上的乌扇上。乌扇的叶片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在见证着这位少年大夫的成长,也见证着济世医馆用草药守护百姓健康的初心。往后的日子里,洛羽会记住乌扇的每一个特征,每一种用法,也会像父母一样,用这些平凡的草药,为朱雀街的百姓驱散病痛,带来安康。而乌扇的故事,也会随着济世医馆的传承,在朱雀街上传颂下去,成为大华医者仁心的一个小小注脚。
喜欢御风小说之穿越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