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长安城朱雀街刚过辰时,济世医馆的木门就被伙计们擦得锃亮,门槛边的铜盆里养着几株新采的薄荷,清清凉凉的香气随着穿堂风漫进内堂。洛风正站在药柜前翻检药材,他今日穿了件月白色长衫,袖口用同色丝线绣着半枝当归,腰间系着靛蓝色药囊,走动时药香与皂角的清冽气息缠在一起,自有一番沉稳气度。
“爹,您要的羌活标本都摆好了。”十八岁的洛羽抱着个竹编托盘走进来,他穿着天青色短打,袖口挽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眉眼间像极了洛风,只是多了几分少年人的鲜活。托盘里并排放着三株羌活植株,连根带叶带着泥土,旁边还摆着切片的根茎和装在琉璃瓶里的粉末,“秦叔和王伯他们都在堂屋等着了,说今日非要听您讲这能治风寒的宝贝药材。”
洛风笑着点头,指尖轻轻拂过羌活的叶片:“这羌活可是咱们西北来的贵客,寻常医馆未必能见到这般好的品相。”他转身时,恰逢秦慕伊端着药茶走进来,她穿了件水绿色襦裙,裙摆绣着细碎的药草纹样,腰间系着围裙,手里的陶碗冒着热气,“慕伊,你把昨日熬的姜枣茶分给大家,今日讲药材怕是要站许久。”
秦慕伊将茶碗递给围坐的伙计们,柔声笑道:“都先暖暖身子,听你们洛掌柜好好讲讲这羌活。昨日城北张大哥受了风寒,就是喝了加羌活的汤药好的,今日正好让大家都认认这药材,往后自家亲友有需要,也能心里有数。”她走到洛风身边,指尖轻轻点了点托盘里的植株,“这根茎看着像生姜,却比生姜粗壮许多,表皮还带着细须呢。”
洛风握住她的手,指尖在她掌心轻轻画着:“你仔细看,羌活的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是棕褐色的,有很多细密的环纹,就像老人脸上的皱纹,这是它区别于独活的关键特征。”他拿起一株完整的植株给众人看,“再看叶片,它的基生叶是三出式羽状深裂,边缘有锯齿,叶面是深绿色,背面带着淡淡的白霜,摸起来有些粗糙,这是它适应高原寒冷气候的本事。”
穿藏青色短打的秦叔凑近细看,手里还拿着根枯枝比划:“洛掌柜,这羌活开花是什么模样?莫非也像蒲公英那样能随风飘?”他在医馆后院种着些常见药草,对植物习性格外好奇。
“秦叔问得好。”洛风赞许地颔首,从药柜里取出一本图谱翻开,“羌活的花是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瓣是白色的,像一把把小伞聚在一起,每年七八月开花,九月结果。它多生长在海拔两千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咱们大华国的陇右、川西一带最多,采挖时得选春秋二季,这时候的根茎药效最足。”
洛羽蹲在地上,小心地将羌活根茎切片摆在白纸上:“爹,您讲药用部分吧!昨日我听药农说,羌活全株都能入药,是不是真的?”少年眼里闪着求知的光,他自小跟着父亲学医,对药材有着天然的亲近。
洛风拿起一片根茎切片,对着阳光照了照:“入药的主要是根茎和根,叶片和花也能入药,但药效稍弱。你们看这切片,断面是黄白色的,有放射状纹理,中心有棕色的髓部,闻着有特殊的香气,尝起来先苦后辛,还有点麻舌感,这就是羌活的‘味辛、苦,性温’的特性。”他将切片递给众人传看,“它归入膀胱经和肾经,最主要的功效是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尤其擅长治疗风寒湿痹、腰膝冷痛。”
秦慕伊端来刚研好的药粉,用小勺分给众人闻:“大家仔细闻闻这气味,羌活的香气很特别,混合着泥土的醇厚和草木的清冽,这是因为它含有多种挥发油,这也是它能散寒止痛的关键。”她将一小包药粉递给洛羽,“你拿去给大家讲讲化学成分,昨日教你的可记住了?”
洛羽挺直脊背,像学堂里背书的学子:“记住了!羌活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类,比如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这些成分能抗炎镇痛;还有香豆素类,像羌活醇、异欧前胡素,这些能解热抗菌;另外还有酚类、有机酸等成分,共同作用才能发挥药效。”他挠挠头看向父亲,“爹,我没说错吧?”
洛风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说得好,比你爹当年记得还牢。”他转向众人解释,“这些化学成分听起来复杂,简单说就是:挥发油能让身体发热出汗,把风寒赶出去;香豆素能减轻疼痛肿胀,所以风湿关节痛用它最见效;酚类成分能杀菌消炎,搭配其他药材能治感冒发热。”
穿灰色布衣的王伯突然插话,他常年在医馆帮忙晾晒药材,关节有些风湿:“洛掌柜,您去年给我开的治腰疼的方子,是不是就有羌活?我记得喝了三剂就好多了,下雨天也不怎么疼了。”
“正是。”洛风从药柜里取出一张药方抄本,“王伯的方子是羌活、独活各三钱,桑寄生五钱,杜仲四钱,牛膝三钱,细辛一钱,秦艽三钱,茯苓四钱,肉桂一钱,防风三钱,川芎二钱,人参三钱,甘草二钱,当归四钱,白芍三钱,干地黄五钱,这就是《千金方》里的独活寄生汤,加了羌活增强散寒止痛的功效,专治风寒湿痹导致的腰膝冷痛。”他指着药方解释,“羌活走上半身,独活走下半身,两者搭配能通治全身风湿,再加上杜仲、牛膝补肝肾,当归、川芎活血,所以王伯才好得快。”
正说着,门口的铜铃叮铃作响,一个背着药篓的药农踉跄着走进来,他穿着粗麻布衣裳,裤脚沾满泥浆,脸上冻得通红:“洛掌柜!快救救我家婆娘!她昨日上山采蘑菇淋了雨,今早发起高烧,浑身骨头疼,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洛风立刻起身:“别急,我这就去看看。”他转身对秦慕伊交代,“取羌活三钱、防风三钱、苍术三钱、细辛一钱、川芎三钱、白芷三钱、生地三钱、黄芩三钱、甘草二钱,这是九味羌活汤的方子,你先用水煎着,我去看诊回来正好用。”又对洛羽说,“拿上我的药箱,跟我去看看症状。”
众人跟着紧张起来,秦慕伊迅速抓药煎药,指尖在药柜间翻飞,很快将药材配齐下锅。陶锅里的清水很快泛起涟漪,羌活的辛香混着防风的清苦在灶间弥漫,随着蒸汽升腾出淡淡的药香。
半个时辰后,洛风父子匆匆回来,洛羽额上还带着薄汗:“娘,张婶是风寒夹湿证,高烧39度,头痛身痛,无汗鼻塞,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爹说正好用九味羌活汤。”
洛风擦了擦汗,接过秦慕伊递来的热茶:“幸好及时,再晚些怕是要转成肺炎。我已经给她施了针灸,现在就等汤药了。这九味羌活汤是治外感风寒湿邪的名方,羌活为君药,辛温解表,祛风除湿,配上防风、苍术增强祛湿之力,细辛、白芷、川芎散寒止痛,生地、黄芩防温燥伤阴,甘草调和诸药,正好对症。”
秦慕伊将煎好的汤药倒进青瓷碗,棕褐色的药汁泛着油光,香气比之前更浓郁:“我加了些生姜和大枣,让药味温和些,张婶身子弱,怕是耐不住纯药的烈味。”她用棉布垫着碗底递给洛羽,“快送去吧,趁热喝效果最好。”
洛羽接过药碗快步离去,秦叔忍不住问:“洛掌柜,这羌活真有这么神?一碗药就能退烧止痛?”他这辈子没少受风寒,每次都要熬上好几天。
“羌活的止痛效果确实显着。”洛风取来几本医案,“你们看这记载,有个樵夫在雪山冻伤,关节肿痛不能动,用羌活、独活、桂枝各五钱,煎水外洗加内服,三日就能下床;还有个妇人产后受了风寒,头痛如裂,用羌活三钱、川芎三钱、蔓荆子二钱,煎水喝了两剂就不痛了。它的关键是能‘祛风胜湿’,不管是外感的风寒湿,还是内生的风湿痹痛,用对了都有效。”
正说着,洛羽兴高采烈地跑回来,手里还提着个篮子:“爹!娘!张婶喝下药半个时辰就出汗了,烧退了大半,说头也不疼了,让我把这篮新摘的草莓送来谢你们!”少年举起手里的草莓,鲜红的果子沾着水珠,看着格外喜人。
众人顿时欢呼起来,秦叔摸着下巴笑道:“看来这羌活真是济世的好药材!洛掌柜今日讲的这些,我们都记牢了,往后自家亲友有风寒感冒,就知道该用什么药了。”王伯也连连点头:“我那老寒腿,回头也照着您说的方子试试,说不定真能好利索。”
洛风看着伙计们欣喜的模样,又望向身边含笑的秦慕伊,心里暖融融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药柜上,一排排药罐反射着温润的光,羌活的辛香混着草莓的清甜在医馆弥漫,像一首无声的歌谣。他忽然想起年轻时在陇右采药的日子,那时秦慕伊刚嫁给他,跟着他在大山里风餐露宿,却从未抱怨过一句,如今两人守着这家医馆,既能治病救人,又能将药材知识传给街坊,这样的日子虽平淡,却藏着最踏实的幸福。
秦慕伊递给他一块刚切好的羌活根茎:“你闻闻,这新采的羌活比去年的香气浓多了,明年咱们多收些,做成羌活膏给街坊们冬天防风寒用。”她指尖划过他的掌心,带着药草的微凉,“再教洛羽认认羌活的种植方法,说不定往后咱们后院也能种活。”
洛风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药草的微凉:“好啊,等秋收后就去买些种子,咱们一起种。”他看向正在给伙计们分草莓的洛羽,少年正眉飞色舞地讲着羌活的功效,眼里的光和当年的自己一模一样,“等羽儿再学两年,就让他独立看诊,咱们俩就守着药园,安安稳稳过日子。”
暮色渐浓时,伙计们陆续散去,医馆里只剩下一家三口。洛羽在灯下抄写今日的药材笔记,秦慕伊在收拾药柜,洛风则在研磨羌活粉末,准备明日的药膏。药香混着墨香在屋里弥漫,窗外的月光洒进来,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济世医馆的青砖地上,拼成一幅温暖的画。
朱雀街的更鼓声从远处传来,洛风放下药杵,看着灯下温柔的妻子和认真的儿子,忽然觉得,这世间最好的药材,从来都不是深山里的奇珍异草,而是家人相守的温暖,是邻里互助的情谊,是将知识传给后人的踏实,就像这羌活,看似平凡,却能在风寒来袭时,为寻常百姓撑起一片温暖的晴空。
喜欢御风小说之穿越古代
“爹,您要的羌活标本都摆好了。”十八岁的洛羽抱着个竹编托盘走进来,他穿着天青色短打,袖口挽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眉眼间像极了洛风,只是多了几分少年人的鲜活。托盘里并排放着三株羌活植株,连根带叶带着泥土,旁边还摆着切片的根茎和装在琉璃瓶里的粉末,“秦叔和王伯他们都在堂屋等着了,说今日非要听您讲这能治风寒的宝贝药材。”
洛风笑着点头,指尖轻轻拂过羌活的叶片:“这羌活可是咱们西北来的贵客,寻常医馆未必能见到这般好的品相。”他转身时,恰逢秦慕伊端着药茶走进来,她穿了件水绿色襦裙,裙摆绣着细碎的药草纹样,腰间系着围裙,手里的陶碗冒着热气,“慕伊,你把昨日熬的姜枣茶分给大家,今日讲药材怕是要站许久。”
秦慕伊将茶碗递给围坐的伙计们,柔声笑道:“都先暖暖身子,听你们洛掌柜好好讲讲这羌活。昨日城北张大哥受了风寒,就是喝了加羌活的汤药好的,今日正好让大家都认认这药材,往后自家亲友有需要,也能心里有数。”她走到洛风身边,指尖轻轻点了点托盘里的植株,“这根茎看着像生姜,却比生姜粗壮许多,表皮还带着细须呢。”
洛风握住她的手,指尖在她掌心轻轻画着:“你仔细看,羌活的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是棕褐色的,有很多细密的环纹,就像老人脸上的皱纹,这是它区别于独活的关键特征。”他拿起一株完整的植株给众人看,“再看叶片,它的基生叶是三出式羽状深裂,边缘有锯齿,叶面是深绿色,背面带着淡淡的白霜,摸起来有些粗糙,这是它适应高原寒冷气候的本事。”
穿藏青色短打的秦叔凑近细看,手里还拿着根枯枝比划:“洛掌柜,这羌活开花是什么模样?莫非也像蒲公英那样能随风飘?”他在医馆后院种着些常见药草,对植物习性格外好奇。
“秦叔问得好。”洛风赞许地颔首,从药柜里取出一本图谱翻开,“羌活的花是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瓣是白色的,像一把把小伞聚在一起,每年七八月开花,九月结果。它多生长在海拔两千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咱们大华国的陇右、川西一带最多,采挖时得选春秋二季,这时候的根茎药效最足。”
洛羽蹲在地上,小心地将羌活根茎切片摆在白纸上:“爹,您讲药用部分吧!昨日我听药农说,羌活全株都能入药,是不是真的?”少年眼里闪着求知的光,他自小跟着父亲学医,对药材有着天然的亲近。
洛风拿起一片根茎切片,对着阳光照了照:“入药的主要是根茎和根,叶片和花也能入药,但药效稍弱。你们看这切片,断面是黄白色的,有放射状纹理,中心有棕色的髓部,闻着有特殊的香气,尝起来先苦后辛,还有点麻舌感,这就是羌活的‘味辛、苦,性温’的特性。”他将切片递给众人传看,“它归入膀胱经和肾经,最主要的功效是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尤其擅长治疗风寒湿痹、腰膝冷痛。”
秦慕伊端来刚研好的药粉,用小勺分给众人闻:“大家仔细闻闻这气味,羌活的香气很特别,混合着泥土的醇厚和草木的清冽,这是因为它含有多种挥发油,这也是它能散寒止痛的关键。”她将一小包药粉递给洛羽,“你拿去给大家讲讲化学成分,昨日教你的可记住了?”
洛羽挺直脊背,像学堂里背书的学子:“记住了!羌活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类,比如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这些成分能抗炎镇痛;还有香豆素类,像羌活醇、异欧前胡素,这些能解热抗菌;另外还有酚类、有机酸等成分,共同作用才能发挥药效。”他挠挠头看向父亲,“爹,我没说错吧?”
洛风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说得好,比你爹当年记得还牢。”他转向众人解释,“这些化学成分听起来复杂,简单说就是:挥发油能让身体发热出汗,把风寒赶出去;香豆素能减轻疼痛肿胀,所以风湿关节痛用它最见效;酚类成分能杀菌消炎,搭配其他药材能治感冒发热。”
穿灰色布衣的王伯突然插话,他常年在医馆帮忙晾晒药材,关节有些风湿:“洛掌柜,您去年给我开的治腰疼的方子,是不是就有羌活?我记得喝了三剂就好多了,下雨天也不怎么疼了。”
“正是。”洛风从药柜里取出一张药方抄本,“王伯的方子是羌活、独活各三钱,桑寄生五钱,杜仲四钱,牛膝三钱,细辛一钱,秦艽三钱,茯苓四钱,肉桂一钱,防风三钱,川芎二钱,人参三钱,甘草二钱,当归四钱,白芍三钱,干地黄五钱,这就是《千金方》里的独活寄生汤,加了羌活增强散寒止痛的功效,专治风寒湿痹导致的腰膝冷痛。”他指着药方解释,“羌活走上半身,独活走下半身,两者搭配能通治全身风湿,再加上杜仲、牛膝补肝肾,当归、川芎活血,所以王伯才好得快。”
正说着,门口的铜铃叮铃作响,一个背着药篓的药农踉跄着走进来,他穿着粗麻布衣裳,裤脚沾满泥浆,脸上冻得通红:“洛掌柜!快救救我家婆娘!她昨日上山采蘑菇淋了雨,今早发起高烧,浑身骨头疼,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洛风立刻起身:“别急,我这就去看看。”他转身对秦慕伊交代,“取羌活三钱、防风三钱、苍术三钱、细辛一钱、川芎三钱、白芷三钱、生地三钱、黄芩三钱、甘草二钱,这是九味羌活汤的方子,你先用水煎着,我去看诊回来正好用。”又对洛羽说,“拿上我的药箱,跟我去看看症状。”
众人跟着紧张起来,秦慕伊迅速抓药煎药,指尖在药柜间翻飞,很快将药材配齐下锅。陶锅里的清水很快泛起涟漪,羌活的辛香混着防风的清苦在灶间弥漫,随着蒸汽升腾出淡淡的药香。
半个时辰后,洛风父子匆匆回来,洛羽额上还带着薄汗:“娘,张婶是风寒夹湿证,高烧39度,头痛身痛,无汗鼻塞,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爹说正好用九味羌活汤。”
洛风擦了擦汗,接过秦慕伊递来的热茶:“幸好及时,再晚些怕是要转成肺炎。我已经给她施了针灸,现在就等汤药了。这九味羌活汤是治外感风寒湿邪的名方,羌活为君药,辛温解表,祛风除湿,配上防风、苍术增强祛湿之力,细辛、白芷、川芎散寒止痛,生地、黄芩防温燥伤阴,甘草调和诸药,正好对症。”
秦慕伊将煎好的汤药倒进青瓷碗,棕褐色的药汁泛着油光,香气比之前更浓郁:“我加了些生姜和大枣,让药味温和些,张婶身子弱,怕是耐不住纯药的烈味。”她用棉布垫着碗底递给洛羽,“快送去吧,趁热喝效果最好。”
洛羽接过药碗快步离去,秦叔忍不住问:“洛掌柜,这羌活真有这么神?一碗药就能退烧止痛?”他这辈子没少受风寒,每次都要熬上好几天。
“羌活的止痛效果确实显着。”洛风取来几本医案,“你们看这记载,有个樵夫在雪山冻伤,关节肿痛不能动,用羌活、独活、桂枝各五钱,煎水外洗加内服,三日就能下床;还有个妇人产后受了风寒,头痛如裂,用羌活三钱、川芎三钱、蔓荆子二钱,煎水喝了两剂就不痛了。它的关键是能‘祛风胜湿’,不管是外感的风寒湿,还是内生的风湿痹痛,用对了都有效。”
正说着,洛羽兴高采烈地跑回来,手里还提着个篮子:“爹!娘!张婶喝下药半个时辰就出汗了,烧退了大半,说头也不疼了,让我把这篮新摘的草莓送来谢你们!”少年举起手里的草莓,鲜红的果子沾着水珠,看着格外喜人。
众人顿时欢呼起来,秦叔摸着下巴笑道:“看来这羌活真是济世的好药材!洛掌柜今日讲的这些,我们都记牢了,往后自家亲友有风寒感冒,就知道该用什么药了。”王伯也连连点头:“我那老寒腿,回头也照着您说的方子试试,说不定真能好利索。”
洛风看着伙计们欣喜的模样,又望向身边含笑的秦慕伊,心里暖融融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药柜上,一排排药罐反射着温润的光,羌活的辛香混着草莓的清甜在医馆弥漫,像一首无声的歌谣。他忽然想起年轻时在陇右采药的日子,那时秦慕伊刚嫁给他,跟着他在大山里风餐露宿,却从未抱怨过一句,如今两人守着这家医馆,既能治病救人,又能将药材知识传给街坊,这样的日子虽平淡,却藏着最踏实的幸福。
秦慕伊递给他一块刚切好的羌活根茎:“你闻闻,这新采的羌活比去年的香气浓多了,明年咱们多收些,做成羌活膏给街坊们冬天防风寒用。”她指尖划过他的掌心,带着药草的微凉,“再教洛羽认认羌活的种植方法,说不定往后咱们后院也能种活。”
洛风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药草的微凉:“好啊,等秋收后就去买些种子,咱们一起种。”他看向正在给伙计们分草莓的洛羽,少年正眉飞色舞地讲着羌活的功效,眼里的光和当年的自己一模一样,“等羽儿再学两年,就让他独立看诊,咱们俩就守着药园,安安稳稳过日子。”
暮色渐浓时,伙计们陆续散去,医馆里只剩下一家三口。洛羽在灯下抄写今日的药材笔记,秦慕伊在收拾药柜,洛风则在研磨羌活粉末,准备明日的药膏。药香混着墨香在屋里弥漫,窗外的月光洒进来,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在济世医馆的青砖地上,拼成一幅温暖的画。
朱雀街的更鼓声从远处传来,洛风放下药杵,看着灯下温柔的妻子和认真的儿子,忽然觉得,这世间最好的药材,从来都不是深山里的奇珍异草,而是家人相守的温暖,是邻里互助的情谊,是将知识传给后人的踏实,就像这羌活,看似平凡,却能在风寒来袭时,为寻常百姓撑起一片温暖的晴空。
喜欢御风小说之穿越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