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展示《复火术》-《听泉鉴宝:开局进秦始皇陵墓》

  供奉的石桌上,还有一盏烛台。

  唐青拿过来依然擦拭干净,跟之前的鎏金银烛台是一对,完全一模一样。

  唐青指着供奉的四件套说道:“大家看到没有,这就是标准的供奉器具。

  一件香炉,两盏烛台,一个花瓶,一件供杯。

  这些配对,都是很有讲究。”

  “比如两盏烛台,双数象征着佛法破除无明,再照亮两界。”

  “而一个花瓶,则象征着“一真法界”,如果成对则象征“福慧双修”。”

  “而一个供杯,则象征着“法味一味”。”

  了无大师:【古先生真的与佛有缘,连佛教的供奉寓意都说的如此清楚。

  古先生,考虑一下来我的寺庙。】

  【哈哈,了无大师又在劝古先生出家。】

  【为什么了无大师老是劝古先生出家?】

  【我告诉你们真实原因,因为了无大师见谁都劝出家。

  我曾经见过他一面,他也劝我出家。】

  【卧槽,原来这是了悟大师的习惯。

  以后遇到了无大师劝出家,千万不要当真。】

  玄无大师:【了悟大师说的对,古先生对佛教理解很深。

  古先生真的与佛有缘,我也建议他来我的寺院。】

  【连玄无大师都说古先生与佛有缘,看来是真的了。】

  【古先生什么都懂,与佛有缘很正常。】

  唐青无语的笑了笑,也不回答两个大师的话。

  唐青要是没有系统,他也不可能了解这么清楚。

  要说与佛有缘,那也是系统与佛有缘。

  唐青还没结婚生子,他可不想出家。

  即使结婚生子了,唐青也不会出家。

  只要有系统在,他过的肯定很潇洒,出家多没意思。

  哪怕是没有系统,他都不可能出家。

  悬梵天梯窟里的光线越来越暗,应该是外面的太阳下山了。

  唐青从系统得到的《复火术》,终于可以派上用场。

  唐青嘴里念着秘术,手上捏着法印。

  唐青的手指上,突然冒出火苗,然后向石壁上的古油灯飞去。

  “卧槽,古先生又出新秘术了,居然会生火。”泉哥惊叫道。

  【古先生的生火术看着好酷,手指突然冒火,看着真玄幻。】

  【古先生手指生火,我只在电视里看见过,没想到现实中也有。】

  【古先生手指生火,感觉就跟变魔术一样。】

  【我要是会手指生火,绝对成为了大网红。】

  【古先生会的秘术太多,要是我们学会一样都很吃香。】

  唐青手指又连续生了几次火,点亮了墙壁上的古油灯。

  唐青笑着说道,“上千年已经过去,没有想到古油灯还能点燃。”

  泉哥解释道:“这里面都被封闭千年,古油灯才没有被挥发。”

  【你们发现一个问题没有,古先生在我们面前,已经展示了几种秘术。

  其中就有金木水火土的五种秘术。

  这可是五行啊,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意思?】

  【能准确找到古墓,还能在古墓里穿行。

  不会五行才不正常。】

  【古墓不是谁都能轻易进去,而且进古墓有很多忌讳。

  古先生如果不懂五行,他还不敢进去。

  所以古先生懂五行别大惊小怪。】

  【即使农村的道士,他都懂一些五行知识。

  更何况古先生还进这么多古墓,懂五行很正常。】

  唐青一句话没说,粉丝就帮他给解释了。

  唐青很想说,即使他不懂五行,他也能随便进古墓。

  可是唐青不能说,他说多了反而不好。

  唐青向中间的佛像走去。

  果然如他所说的一样,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像。

  而且中间的释迦牟尼佛像要高于两边的佛像。

  唐青又走到右边佛像,还是如他说的一样,是一个布袋和尚形态的佛像。

  唐青都走上前,把两尊佛像前的四件套擦了一遍。

  两尊佛像前的四件套,跟第一尊佛像的四件套完全一样。

  “太稀有了,这里居然有三组一样的四件套。”泉哥有点不相信的说道。

  【尼玛,三组一样的四件套,那得值多少钱?】

  【外面难得一见的唐朝寺庙鎏金银四件套,这里居然有三组。】

  【呜呜,羡慕死我了!】

  【大家看看就得了,别想太多。】

  【古先生有没有想过收徒?】

  【呵呵,又有人想拜师了!】

  【这人不是想拜师,他是被这些古物给诱惑了。

  他拜师就没安好心。】

  不管别人安的什么心,唐青都不可能收徒。

  他自己一人就已经够小心谨慎,他可不想多一个累赘。

  “各位,收徒是不可能的。

  大家来看我的古墓直播,我非常欢迎。

  如果进来是让我收徒,那我只能说非常抱歉。

  我从来没有想过收徒。”

  【哈哈,我就说过古先生不可能收徒。

  收一些有目的的徒弟,古先生风险太大。】

  【收一个有风险的徒弟,还不如古先生自己一人。】

  【这些人鼓动着古先生收徒,说不定是一伙人串联好的发言。】

  【说不定就是一伙盗墓贼在捣乱,不怀好意。】

  【只要古先生不收徒,谁拿他也没有办法。】

  【古先生,在大雄宝殿里,怎么没有看到僧人用的木鱼?】

  【好像是没看到僧人用的木鱼,确实有点怪。】

  唐青走到佛祖左侧的石桌上。拿起一件有点像长形瓢的东西。

  这个像瓢的东西,背面还排列整齐的小苞。

  “大家看我手里的东西,这东西在唐朝叫邦子。

  大部分都是用木头做的,所以有的人也叫他木邦子。

  而你们所说的木鱼,在唐朝还没有出现。

  还没有木鱼这一说法。”

  “唐朝出现的就是这种木邦子,然后慢慢演变。

  到了宋朝的时候,才被大家称为木鱼。”

  “这个木邦子是不是有点前期木鱼的样子?”

  唐青说着,拿起工具对着木邦子敲去。

  “咚咚咚……!”

  “各位,像不像敲木鱼的声音?”

  【你别说,还真有点像敲木鱼的声音。】

  【这声音有点空旷,不像木鱼敲的沉闷。】

  【木鱼是空心,这木邦子只有半圆弧,两者敲的声音肯定不一样。】

  【只是没有想到,在唐朝还没有木鱼这一说法。】

  【还是跟着古先生能学到知识,又了解到了一点古历史。】

  【我还一直以为都叫木鱼,没想到是宋朝以后才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