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回厂-《穿越1960四合院钓鱼又打猎》

  大家已经把海货处理好了,周旺财煮上一锅大米饭,将洗净的青蟹切块,用葱姜爆炒,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整个厨房;梭子蟹则蒸熟,保留原汁原味;小鱼和贝类熬成奶白的鲜汤。

  他拿大碗给招待所服务员盛了一碗海鲜,服务员高兴地端着碗和同事分享去了。

  周旺财他们也准备开饭,一桌丰盛的海鲜宴让众人垂涎欲滴。

  吴锦程举着酒杯,感慨道:“多亏了旺财的好主意,让咱们今天既能玩得痛快,又能吃上这鲜美的海鲜!咱们一起喝一个。”

  众人纷纷举杯,清脆的碰杯声响起。

  周兴邦抿了一口自酿的白酒,醇厚的酒香在口中散开,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这酒真不错啊。”

  吴锦程尝了一口爆炒青蟹,鲜嫩的蟹肉裹着葱姜的香气,让他忍不住赞叹:“旺财,你这手艺绝了!我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鲜的螃蟹!”

  李明夹起一筷子清蒸梭子蟹,蟹肉雪白紧实,蘸了点醋,入口后连连点头:“以前只在书上看过海蟹,没想到这么好吃,今天可算开了眼界!”

  其他人也都大快朵颐,一边吃一边说笑,这几天里因工作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

  酒过三巡,话题渐渐转到了红星家具厂未来的发展上。

  吴锦程放下酒杯,眼神中透着兴奋:“这次广交会咱们收获不小,等回去扩大产能,再把质量提上去,说不定能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家具厂!”

  周兴邦擦了擦嘴,接话道:“就是可惜时间太紧,要是能再多接些订单肯定没问题。”

  “吴厂长,大爷,我们手上这些订单就够做好久了,等这些订单消化了,我们的新式组合家具在市场上打出名气,那些客户肯定会追加订单,尤其是香江和东瀛,他们都是地方小,人口多,住房比较小,这种节省空间的组合家具很适合他们。而且明年春季广交会我们还可以再来嘛。”周旺财说道。

  吴锦程听了周旺财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说得有道理,不过眼下扩大产能才是关键。等咱们回去,得尽快落实招聘工人和采购设备的事儿。”

  周旺财眼睛一转,想起之前和吴锦程提过的招工名额,趁机说道:“吴厂长,我认识几个靠谱的人,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我回去就让他们第一时间报名。”

  “好!只要符合条件,优先录用!”吴锦程大手一挥,豪爽地说道。

  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技术员老张突然开口:“吴厂长,我觉得咱们除了扩大产能,还得在技术上多下功夫。比如这次接到的订单里,有不少客户对家具的雕花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咱们是不是可以组织厂里的工匠搞搞技术创新?”

  吴锦程眼前一亮:“老张,你这想法好!咱们也可以研究研究加工工艺,说不定能开发出新产品!”

  ……

  第二天一早,家具厂众人收拾东西准备返回四九城。

  周旺财则要晚一天回去,他明面上给红星轧钢厂的采购还没做呢。

  几天后,周旺财回到四九城,骑着三轮车拉着一车干鱼、干海带,去了轧钢厂。

  “张大爷,我回来了。”他来到办公楼下,刚好看到到采购办主任张大强在阳台上,立刻喊道。

  张大强探出头来,看到周旺财和车上的货物,脸上露出笑容,大声招呼道:“旺财啊!可算把你盼回来了,快把车骑到仓库那边,我这就下来!”说完,他急匆匆地往楼下跑去。

  周旺财把三轮车停在仓库门口,刚跳下车,张大强就喘着粗气赶了过来,一边抹着额头的汗,一边围着车子转了一圈:“好家伙,看着都新鲜!这次没少弄啊!”

  “张大爷,您就放心吧,都是按您要求找的好货!”周旺财说着,掀开油布,露出码放整齐的干鱼和干海带,“这次还特意多找了些海带,听说最近食堂做汤正缺这玩意儿。”

  张大强满意地点点头,伸手捏起一条干鱼仔细端详,又闻了闻海带,连连称赞:“不错不错!小周办事就是靠谱!走,先去我办公室,把账结了。”

  两人来到采购办办公室,张大强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铁皮盒,数出一叠钞票:“这次一共是五百斤干货,按说好的价格,你看看对不对?”

  周旺财接过钱和票,快速清点了一遍,笑着说:“张大爷,您办事我还能不放心?不过……”

  他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我这次去南方,还弄了点稀罕玩意儿,您给厂里几位领导分分。”

  张大强打开油纸包,里面躺着几十根晒干的海参,眼睛瞬间亮了:“哟!这可真是好东西!旺财,你这是给我长脸啊!”

  他小心翼翼地把海参收好,拍了拍周旺财的肩膀,“以后有这种好事,还想着张大爷!对了,你这次出去,有没有听说别的紧俏货?”

  “紧俏货?现在啥货都紧俏,没听说有什么特别的。”周旺财说道。

  张大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顺手给周旺财递了杯茶水:“也是,现在物资都吃紧。不过你路子广,要是打听到啥消息,第一时间跟我透个底。要是能搞到些紧俏的副食品,大伙儿都能乐呵乐呵。”

  周旺财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笑着说:“张大爷,您放心,要是有好东西,我不会忘了厂里的。”

  “那就好,旺财,你这些海参可是高档补品,供销社至少八块钱一斤,外面都没得卖,我也不知道价格,这里大概一斤的样子,我给你八块钱,还有一瓶五粮液行吗?”张大强说道。

  周旺财连忙摆手,脸上堆满笑意:“张大爷,您这说的是哪儿的话!这些海参本就是孝敬您和厂里领导的,哪能收钱呢?您把那瓶五粮液给我就行。”他不差那八块钱,现在五粮液虽然只卖两块七毛钱,但这种好东西在他眼里可比八块钱有价值多了。

  张大强见状,爽朗大笑起来,重重拍了拍周旺财的肩膀:“好小子!够仗义!行,这海参我就收下了。”他转身拉开柜子,取出那瓶交杯牌的五粮液,轻轻放在桌上:“这酒还是你张大娘从我老丈人那拿来的的,今天就给你当谢礼了!”

  “呵呵,张大爷,那没啥事,我先回去了。”周旺财一把抓起酒瓶塞进书包里,笑呵呵地说道。

  “走吧走吧。”张大强摆摆手。

  周旺财骑着三轮车离开轧钢厂,从空间拿出两斤干海参,10斤干海鱼,两颗白菜,四个萝卜,五斤茄子,五斤土豆,五斤干海带,一个冬瓜,一个南瓜,一把菠菜,一把芹菜,一把葱,五斤苹果,三斤葡萄,回到95号东跨院。

  见到自家大门紧闭,周铁牛和张玉琴都不在,估计是去35号院了。

  周旺财也懒得进去,直接转道去35号院。

  果然,爷爷奶奶在院子里和李老头李老太拉家常,李老头这是阑尾炎手术出院了。

  “爷爷奶奶,我回来了。”周旺财笑着招呼。

  周旺财话音刚落,院子里的几人纷纷转过头来。李老太放下手中纳了一半的鞋底,笑着说道:“哎哟,是旺财回来了。”

  “哎哟,我乖孙回来了。”张玉琴已经快步迎上前,布满老茧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仔细摸着孙子的胳膊:“这出去一趟风餐露宿的,脸都晒黑了。”

  “奶奶,哪有啊,我白着呢。”周旺财哭笑不得,这些天没晒太阳,他感觉自己还变白了呢。

  瞥见三轮车上堆着的蔬菜水果,眉头一皱,“又买这么多东西,家里还有腌菜……”

  “奶奶,这些都是新鲜菜,家里没多少吧!”周旺财笑着说道。

  把两斤干海鱼塞进李老头怀里,“李爷爷您刚做完手术,这海鱼最滋补了。还有这些菜,咱们几家分分!”

  李老头捧着油纸包,粗糙的手掌微微发抖:“使不得使不得!你李奶奶天天念叨着,我在医院多亏你跑前跑后帮忙,哪能再收东西?”

  “老弟,跟我们还客气啥!”周铁牛吧嗒着旱烟袋,烟锅里的火星子忽明忽暗,“旺财这次去广交会给公家办事,顺带沾了公家的光。”

  他朝孙子使个眼色,“快把你带的稀罕物都拿出来,让大伙儿开开眼!”

  “爷爷,这个海参,可营养了,吃了大补的,您吃过没?”周旺财打开装海参的油纸包说道。

  “嚯,这还真是稀罕物,我见倒是见过,但是没吃过,这玩意太贵了咱可吃不起,供销社卖八块钱一斤呢。”周铁牛说道。

  周旺财笑着将油纸包往爷爷跟前推了推:“爷爷,您就别操心钱的事儿了!我这次带回来的,就是给咱们吃的。”

  他又转头抓了一把递给李老太,“李奶奶,您把海参泡发了,炖汤、清蒸都行,保管比那中药补多了!”

  李老太浑浊的眼睛盯着干巴巴的海参直打量:“这黑不溜秋的玩意儿,真有这么神?”

  话音未落,隔壁的王老太正巧回来了,瞥见李老太手上的海参,惊呼一声:“哟!这不是海参吗?我听副食店的老周说,这可是给产妇和病人吃的‘金疙瘩’!”

  “王奶奶,您来的正好,我这些菜不少,您要不要分一点。”周旺财笑着说道。

  “那感情好,旺财,真是太感谢了。”王老太搓搓手说道。

  周旺财,拿刀切开冬瓜和南瓜,分成三份,三家一人一份。这两种菜,打开了就得尽快吃完,他们家其他菜多,冬瓜南瓜多了吃不完,这样正好够吃一两顿的量。

  王老太还分了两斤干海鱼,其他菜没有要,她舍不得花钱,拿着菜回家称了重量,按照黑市的价格算好钱,再拿着菜钱过来给周旺财。“旺财,这钱你拿着。”

  “王奶奶,用不了这么多,我买的便宜。”周旺财接过钱退了三成给她,邻居之间该照顾还是得照顾一下。

  “旺财,你这孩子也太实诚了。”王老太笑呵呵地说道。

  李老太分了一斤海带,一斤苹果,也回家拿了菜钱过来,周旺财同样只收了七成的钱,海参没收钱,算是送给他们家的。

  送走几位长辈后,周旺财和爷爷奶奶一起将剩下的菜搬进了屋。

  张玉琴一边收拾着蔬菜,一边念叨:“你这孩子,总是这么大方,虽说咱们日子比以前宽裕些了,但也不能这么大手大脚。”

  周铁牛敲了敲烟袋锅,笑着反驳道:“老太婆,旺财这是懂事儿,知道邻里之间要互相帮衬。再说了,孩子有本事,能弄来这些好东西,咱们也跟着沾光。”

  “那95号院那边的邻居要不要也分一点?”张玉琴说道。

  “奶奶,您放心吧,邻居和邻居也是不同的,我也不是什么邻居都照顾,跟我们家关系好的才行。”周旺财笑着解释道。

  “你看吧,我乖孙精明着呢。”周铁牛满意的点点头。

  “嗯嗯,这我就放心了。”张玉琴笑着说道。

  “爷爷奶奶,还有个事,我得出去一趟,家具厂要招工,我给亲戚朋友弄了几个名额得去通知他们一下,等下就不回来吃晚饭了。”周旺财说道。

  周旺财骑着三轮车驶出胡同,夕阳把车身拉出长长的影子。

  他先来到周家村周传林家,刚进院子就看见周传林往晾衣绳上挂洗好的蓝布衫。

  “传林!”周旺财把三轮车往院角一停,“红星家具厂招人,木工、漆工岗位多,我给你留了个名额!”

  周传林晾衣服的手猛地一抖,蓝布衫啪嗒掉在地上。他弯腰捡起衣服,声音都带了颤:“真的?旺财你可真够意思。”

  “咱俩啥关系,说这些干啥!”周旺财拍了拍他肩膀,“明天就去厂里报名,明天你先来我家,我带你过去。”

  “哎哎,好,我明天一早就去找你。”周传林高兴地说道。

  正说着,里屋传来咳嗽声,周传林的爷爷扶着门框探出头:“是旺财来了?快进屋喝口水!”

  “不了,七太爷!”周旺财晃了晃车斗里的干海带,“我还给您带了海货,炖着吃尝尝鲜!”

  “我还得去通知其他人,先走了啊!”不等老人推辞,他麻利地卸下两捆海带,转身跨上三轮车出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