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尔朱家族凝合力 高欢阵营遭围攻-《幸好遇见神》

  尔朱氏家族三方势力难得团结起来,达成讨伐高欢的协议。

  尔朱兆出兵后首先建功。

  他击退赵郡叛匪李元忠,收复广阿城及殷州全境。

  按说这本来是好事。

  可是在洛阳军首领尔朱度律和东南军首领尔朱仲远眼里,这事怎么看都很蹊跷。

  因为尔朱兆收复殷州的过程也太轻松了。

  尔朱度律和尔朱仲远不由得生出警惕之心,都放慢了行军速度。

  10月初6,高欢在信都宣布拥立渤海郡太守元朗为皇帝,改元“中兴”。

  这是高欢向天下表明自己的态度:从此与尔朱氏家族以及洛阳朝廷不共戴天。

  元朗任命高欢为丞相、侍中、大行台、都督中外诸军事。

  河北诸州世族大家对高欢的行为非常赞赏,纷纷表态全力支持。

  10月13日,尔朱仲远的东南军和尔朱度律的洛阳军会师,驻扎阳平郡(聊城莘县)。

  东南军有4万人马,由骠骑大将军斛斯椿、车骑大将军贺拔胜率领。

  洛阳军5万人马,由车骑大将军贾显智等率领。

  尔朱兆领军5万,出广阿向信都推进,驻扎邢台隆饶县。

  两路围剿信都的大军距离很远:尔朱兆在信都西部,尔朱度律、尔朱仲远在信都东南部。

  两地相距超过百里,分属后世的不同省份。

  这摆明就是互相不信任的架势。

  只有高欢、高乾、李元忠、高骞、窦泰等人知道这是发生了何事。

  因为,高欢在安排高乾斩杀尔朱羽生时,就算到了如今的局面,并且作了部署。

  他在那时就让高乾知会李元忠:若是尔朱兆来攻城,就撤往信都;若是尔朱家族其他人来攻,则死守广阿,高欢一定会派军队来援。

  说穿了,高欢就是要在尔朱氏家族几股势力间制造误会和矛盾。

  不仅如此,上述几人还分别利用自己的关系,暗地里在尔朱氏家族三方势力里面散布了许多消息:诸如“尔朱兆与高欢是义结金兰的生死兄弟。尔朱兆一到,高欢就退避三舍”、“尔朱度律、尔朱仲远准备趁机联合收拾尔朱兆”……等等等等。

  尔朱氏家族几位大佬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们自然不会轻易上当。

  但殷州广阿城之战确实不好理解。

  虽然不至于让几方立即反目内讧,但在驻军、布阵方面,他们很自然地互相有所提防。

  尔朱度律与尔朱仲远商讨后,认为尔朱家族内部互相猜忌,不利于共同对敌。

  他们决定采取行动,尽量化解隔阂。

  二人派出斛斯椿、贺拔胜,让他们到晋阳军驻地拜访尔朱兆。

  希望尔朱家族几方经过沟通消除误会、增加信任,合成一股力攻打高欢。

  哪知他们派错了人:贺拔胜。

  之前,贺拔胜作为尔朱荣安插在洛阳禁军中的重要棋子,担任右卫将军,与皇帝元子攸系的左卫将军郑先护分庭抗礼。

  因为那时尔朱荣与元子攸各退一步、达成协议,共同规定洛阳禁军最高统帅杨津只能调动500禁军。

  禁卫军二号人物郑先护、三号人物贺拔胜实际上平起平坐,双方各领3万禁军。

  郑先护手下两名武卫将军是杨侃、奚毅。贺拔胜手下两名武卫将军是叱列平、尔朱叉罗。

  尔朱叉罗是尔朱荣次子,只有10岁,其武卫将军之职只是挂名,所领一万禁军实际上掌握在贺拔胜手上。

  尔朱荣及丞相元天穆、长子尔朱菩提一起,被元子攸设计杀死后,就是因为贺拔胜背叛尔朱家族、向元子攸投诚,导致在洛阳城里,尔朱氏家族的兵力只有尔朱荣带去的5000契胡精骑兵、叱列平掌握的一万禁卫军。

  而皇帝元子攸掌握的禁卫军变成了5万。

  在此悬殊兵力对抗的情况下,5000契胡精骑兵损失近一半。

  尔朱世隆、尔朱度律不得不保护着尔朱荣遗孀北乡长公主撤出洛阳,渡过黄河北撤至长子县城。

  此刻,尔朱兆见到贺拔胜,眼里的火星几乎肉眼可见。

  他死盯着贺拔胜,恨不得活剐了对方。

  尔朱兆之所以不被尔朱荣看好,就是因为他的O型血、狮子座性格特质。

  在他的情绪里,正义感容易占上风。

  正义感一上头,利益考量就很粗略了。

  他立马下令扣押贺拔胜,顺带把斛斯椿也扣了。

  尔朱度律和尔朱仲远听说尔朱兆扣押了二人,感到局面失控,大事不妙。

  他们认为这表明尔朱兆要翻脸了。

  尔朱兆只有5万人,还不是太难对付。

  关键在于这里是高欢的地盘。

  高欢手上原有9000晋州军、2万多六镇鲜卑军。

  到晋州后,四面八方来投诚入伙的人马在10万以上。

  虽然那些杂牌军战力不强,但架不住人多。

  如果尔朱兆与高欢合谋算计洛阳军和东南军,还别说,尔朱家族的这两股军队还真有可能交代在此。

  想到这里,尔朱度律和尔朱仲远决定迅速撤退,离开险地再说。

  什么讨伐高欢,那是次要的事。

  保命要紧。

  于是,二人下令收兵回撤。

  尔朱度律带着自己的队伍退回洛阳。

  尔朱仲远率领人马撤回东郡大梁城(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