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他神神叨叨不对劲-《古镇谍影》

  耿毕崇、李小满、陆萍闻讯赶来,问肖秉义怎么了?

  朱大明一副痛心神态,微微摇头。

  医生检查结束,出门对朱大明表示查不出病因,建议转院去市院诊治。

  朱大明让陆萍和李副连长一道,送肖秉义去市医院。

  他这边再跟市局领导联系,抓紧抢救。

  第二天上午,肖秉义和李小满、陆萍一车回来。

  朱大明看他精神尚好,故作神秘的将李小满和陆萍拉进办公室,问情况。

  李小满将病历递过去说:“我和陆萍同志送他去市医院,医生查不出病因。”

  “市局刘局长坚持让他转野战医院,还调了解放军野战医院专家为他诊治。”

  “初步诊断,他属于精神方面的问题。”

  陆萍补充道:“医生问的好奇怪,问病人日常情况怎么样?是不是特聪明?”

  “我说他是尖端大学高材生,破案专家。医生点头,随后写了病历。”

  朱大明看病历:病人脑部受伤,精神受刺激。发病期间,精神恍惚,有幻想症状。

  对心想之事偏执,有间歇性臆想。常人不易察觉……

  朱大明看后,让耿毕崇去门外看着点,不要让外人进来。

  随后,追悔似的拍拍脑袋说:“唉!俺们错怪他了。”

  “他失踪回来,俺看他神神叨叨不对劲,开始怀疑他了。”

  “那天,你们离开后,俺跟他单独谈话,就感觉他不正常。”

  “俺还带他去市里检查了一下,答复没问题,就疏忽了。”

  “还记得上一次,他对俺们考验他大发雷霆吗?”

  “市委钟正荣副部长曾跟俺提过,人家请他吃饭,敬他酒,他竟哭着跑了。”

  “这一下全对上了。看来,他走火入魔了。什么‘麻雀’、‘燕子’,都是他臆想出来的。”

  “俺昨天就很奇怪,好好的要约俺去桥头。俺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哪晓得他发病了。”

  “好了,以后,不要在他面前再提啥‘麻雀’、‘燕子’了。”

  “再提,就是俺们有病了。”

  李小满点头说:“老连长,道理是有些道理。”

  “也许他上车后被砸晕,损伤了哪根神经。”

  “可话说回来,他回来的一系列行为,我看不像是假的啊。”

  陆萍也点头附和:“我也感觉不像是假的。他的行为很可疑,是不是监视他一阵子?”

  耿毕崇躲门边听了议论,咳嗽一声,进门说:“监视他干嘛?”

  “他解放前被沈富中整的死去活来,精神受了刺激。”

  “回来就不正常,动不动发猪头疯。”

  “那天大家见面时,他不也猪头疯发足吗?我看他很正常。”

  “他就是这么个怪人,平时对我态度蛮横,我都见怪不怪。”

  朱大明趁势说:“小满、陆萍,俺们要相信医生,相信科学。”

  “包括耿毕崇同志,今后不要再提这事了。更不能让他知道内情。”

  “对任何人都不要提。这是纪律,到此为止。”

  他想了一会又说:“不知你们注意了没有?”

  “聪明人行为都怪怪的。令常人无法理解哦。”

  “俺村里回来一个举人,天不亮站村口手舞足蹈。”

  “村里人以为他发神经,俺看他像跟鬼影子打架。“

  “到了部队,俺才知道。人家打太极拳,锻炼身体。”

  ……

  柳蕙风尘仆仆回到小镇,直接来到朱大明办公室。

  她放下行李箱,喜颠颠的说:

  “朱主任,肖秉义在警校的情况,调查清楚了。”

  “我去监狱,寻找他的警校同学。巧得很。找到他校友叫于得水的特务。”

  “审讯中,他交代肖秉义在校期间,只对福尔摩斯感兴趣,其他活动根本不参加。”

  朱大明一怔:“哦?他也这么说?”

  接着咂嘴道:“这一下坏了。不查不要紧。一查,查出一个外国特务。”

  “唉!都怪俺,耿毕崇之前曾举报过,俺没重视。”

  “由此看来,他不是保密局特务,而是日本间谍。”

  柳蕙愣那儿翻着白眼,不解的问:“朱主任,我没听懂,你说他是日谍?这怎么可能呢?”

  朱大明语重心长的反问:“怎么没可能?”

  “市局龙科长跟俺讲,他破了十几个案件,其中就有日谍案。”

  “小柳啊,不要看现在解放了,反动派和帝国主义不甘心失败啊!”

  “俺们面临的是新领域,面对诡计多端的敌特,应该多想、多问、多思考。考虑问题要全面一些哦。”

  柳蕙问:“朱主任,你不会是听了龙科长之言,先入为主吧?”

  朱大明责怪道:“哎呀,你这是什么话?俺一直信任他,怎么会先入为主呢?”

  “俺是说,你跑上海一趟不容易,应该一次性拿到准确结论。”

  “你也不要急,等俺回南京,查一下姓福的鬼子,有没有被遣送回国。”

  “只要他还在中国,不愁搞不清。”

  柳蕙迟疑着问:“朱主任,你怀疑福尔摩斯是日本战俘?”

  朱大明点头,经验老道:“当然,日本男人名字大都是四个字以上。”

  “比如,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南京大屠杀元凶冈村宁次、松井石根等。”

  “再比如……”

  柳蕙忍不住打断道:“朱主任,福尔摩斯是英国人。”

  “阿耶,你不会搞错吧?他咋会是英国人呢?”他坚信自己不会错。

  想了一下点头说:“也可能是英籍日本人。肖秉义可能有日本血统。”

  “你还不知道吧?他祖宗是外国人,还有个小祖宗叫花生。耿毕崇一本情知哦。”

  柳蕙捂嘴憋住笑,转入正题:“肖秉义警校期间,应该没有参加任何组织。”

  “于得水指天发誓,说他交代的都是真话。”

  “他还说,熟悉他的都知道,他是一个不问政治的书呆子。”

  “警校搬回南京的11月,确有女人举报叫胡敬荣的女教员是共党,与他无关。”

  “他还要我动员肖秉义为他作证,说他解放前抓过日本特务呢。”

  “你要没啥事,我先回去了。”她边说边拎起行李箱。

  “小柳,你不急着走,俺还有事问你。”朱大明忙阻止。

  他心里酸酸的问:“你走了这几天,家里发生了很多事。肖秉义失踪前,你跟他谈过话吗?”

  柳蕙放下行李箱,疑惑的问:“我啥时候跟他谈过话?组织没安排我找他谈话呀。”

  想了想,醒悟似的说:“可能是隔离写材料,我俩彼此之间搭过腔。他说我什么了?”

  “他有个大胆的计划,俺问他为何有这样的想法,他说是你启发了他。

  “你跟他到底说了些什么?”朱大明有些不高兴的问。

  柳蕙紧皱眉头,愣愣地说:“我哪记得当时说了什么啊?只是互相提了些疑惑罢了。”

  “他有没有说清楚,我启发他什么了?”

  朱大明情绪复杂的答道:“他没说具体,但俺看他对你好像很感激,很崇拜。”

  “朱主任,不要拿我开玩笑,我先回去了。”

  柳蕙拎起行李箱,头也不回的出门。

  朱大明刚才的疑问,让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本想洗个澡,睡一觉的想法,已烟散云消。

  好奇心,驱使她要立刻找到肖秉义问清楚。

  办公室没人,干脆去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