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所,其无逸。为什么-《生活随想随思记》

  君子所,其无逸。为什么?

  “君子所,其无逸”出自《尚书·无逸》,是周公对周成王的告诫之辞。这句话的完整上下文是:

  >**“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

  ###释义:

  1.**字面意思**:

  -“君子所”:君子居其位(指统治者或上位者)。

  -“其无逸”:不可贪图安逸享乐。

  -全句意为:**君子在位,不可沉溺于安逸**。

  2.**深层含义**:

  周公告诫成王,作为统治者必须明白农耕的艰辛(“稼穑之艰难”),体恤百姓的疾苦(“小人之依”),才能懂得节制享乐。若先知民生艰苦,再适度休息(“乃逸”),才是正确的为政态度。

  3.**历史背景**:

  周灭商后,周公总结商纣王因荒淫无道亡国的教训,强调统治者若放纵享乐(“逸”),必致政权衰败。因此提出“无逸”作为治国准则,要求君主勤政爱民。

  ###为什么强调“无逸”?

  -**政治伦理**:儒家认为统治者应以德治国,“无逸”是自律的体现。

  -**民生关怀**:只有亲身了解民间疾苦,才能制定合理政策。

  -**政权稳固**:警惕安逸腐化,避免重蹈前朝覆辙。

  ###现代启示:

  这句话至今仍有警示意义,强调领导者应戒骄戒躁,保持忧患意识,以责任为先,不可懈怠放纵。

  若需进一步解读其他典籍中的类似思想,可随时追问。

  喜欢生活随想随思记